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知识清单)高一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知识清单)高一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清单
一、知识补充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
3.矛盾、规律
①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两个规律)
③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基本特征)
(1)生产力发展状况 (2)生产关系特点 (3)政治关系状况(上层建筑)
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低下。(旧石器→新石器)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共同劳动、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①氏族大事: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没有压迫,平等表决权);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师: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 ③氏族长负责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问题;
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是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黄金时代”。)
★私有制的确立
①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私有制确立的影响: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④私有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私有制的产生,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奴隶社会(奴隶来源:战俘、债务)
关系: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1)生产力状况 (2)生产关系特点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制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a.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生产力 (2)生产关系 (3)主要阶级关系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铁制农具 冶铁业 商业和城市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①关系:剥削与被剥削 ②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剥削方式: A.经济剥削: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 B.政治压迫: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C.思想钳制: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1)生产关系 (2)建立条件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积极)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生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暴力) ②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掠夺)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消极影响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①含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②基本特征: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③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④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⑤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①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③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原因
1.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2.评价:
(1)积极性:A.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B.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C.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局限性:
A.(空想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未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B.(无效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想法天真,路还不对)
C.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斗争基本形式:(1)经济斗争(2)政治斗争(武装斗争是其最高形式)(3)思想理论斗争
3.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
①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2.剩余价值学说
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②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小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一个目标)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的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1)内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趋没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2)外因: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
★★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前提、基础)↓↑(目的、动力)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复兴之路
(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额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蹊径。
(3)资本主义走不通的原因:帝国主义不允许走、封建势力不愿意走、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走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五四运动
(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五四运动(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①产生的条件: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b.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运用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特点:“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辞旧: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版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片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系列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3结束、1废除、1实现)
迎新: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对外: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1)过渡时期的起止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实现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意义: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党的八大
(1)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最重要的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了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补充:近代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
(1)工业: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基础设施: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4)科、教: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4.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意义
(1)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二次结合:毛泽东提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一个肯定: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含义及实质
含义:改革:指对内改革;主要指对外开放
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2.进程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及启示
1.意义
历史意义:(1)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改变)
(2)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次飞跃)
现实意义:(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法宝)
(2)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
2.启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创立
(1)标志: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3)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①把工作重心转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三步走战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 大以来 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八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内涵及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①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地位: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①内涵: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解决的问题:从新的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③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②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四者的地位、关系、要求
(1)地位
(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内涵:(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历史角度)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4)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
★★★3.意义:
(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内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矛盾变化依据:①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要求:
(1)针对“变”: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成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针对“不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原因。
①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③事业崇高: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2.(怎么办)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
①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②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第二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是什么)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基础)
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核心内容)
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奋斗目标)
2.(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原因。
(1)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2)表达了中华儿女共同愿景,成为激荡近14亿人心的高昂旋律;
(3)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3.(怎么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结)
(1)【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2)【个人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3)【世界的梦】中国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
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内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要求(关系):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原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要求: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カ,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两步走
2020年到2035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努力方向)?
(1)牢牢把握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2)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 、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
(3)对青年的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新思想——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世界局势)
②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发展历程)
③是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⑤是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党的自我革命)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概括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 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3.“十个明确”的地位及内容
(1)地位: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从理论内部看)
②“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从理论与时代看)
(2)内容
4.“十四个坚持”的地位及内容
(1)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2)内容:
5.“十三个方面的成就”的地位及内容
(1)地位:“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2)内容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伟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注意,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实质: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怎么做?
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