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时政热点拓展阅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时政热点拓展阅读

资源简介

2024时政热点拓展阅读2
目录
每日头条 1
321|“不务正业”健身房:怎样让“懒人”爱上健身? 1
322|国产替代:为什么要建立工业的“神话叙事”? 4
324|新能源“冬季大考”落幕,哪些机会正在显现? 7
325|SKP、合生汇、大悦城:商场顶流是怎么炼成的? 9
商业参考 12
125|“平民同理心”带来的商业机会 12
126|日本动漫为何成为亚洲文化符号? 15
127|韩国K-Pop如何成为亚洲文化符号? 17
130|进化论王一平:AI的投资价值在二阶导 20
科技参考 22
089|从草莓馅饼没草莓说起(下) 22
090|人类对地球的“全面改造”(上) 24
091|人类对地球的“全面改造”(下) 27
092|问答:旅行者1号唱片哪里可以听到? 29
情绪价值 32
16 耐克(中):如何构建品牌的情绪价值? 32
17 耐克(下):如何找到值得投入情绪资源的用户? 34
18 第二故事线:配角必须“另有乾坤” 36
19 多芬:如何打造第二故事线? 38
每日头条
321|“不务正业”健身房:怎样让“懒人”爱上健身?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天气回暖,全国多地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第二个是,春节旅游数据出炉,老年旅游成增长主力。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天气回暖,很多地方都开始推广全民健身行动。比如,春节期间,南京全市29个场馆开放,举办了50多场全民健身活动。再比如,合肥的一个社区,开设了智慧健身驿站,给每个器械都配备了电子屏,可以监测锻炼数据。再比如,浙江台州的一个县,也开设了百姓健身房,并且还打算邀请健身教练,定期给居民做健身知识科普和拉伸训练。而且活动效果都不错,市民的参与热情很高。
但是,说到这,也引出一个问题。你看,明明同样是健身,为什么这些全民健身活动,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在专门的健身房里,好多人已经办了卡,却偏偏不愿意去?媒体《经济之声》之前做过调查,办了健身卡的职场白领,每周能坚持去的,也只有12%。
是因为设备问题?说不通。毕竟,健身房里的设备都很专业。是因为嫌累嫌麻烦?也不对。在哪健身,都一样要运动,要出汗啊。
最近,我在一个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叫《白鲸出海》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词,叫健身房恐惧。说的是很多人因为害怕出丑、害怕自己的身材不完美,不敢走进健身房。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人第一次进健身房是什么感觉?从进门的时候起,看到的就是一堆健美先生的海报,浑身腱子肉。往里走,是向你推荐健身课程,问你健身目标的教练。但问题是,一般人去健身,哪有什么明确的增肌减脂目标,多数人的心态就是,只想活动活动。紧接着,再看周围,有一边撸铁一边呻吟的,还有做各种高难度训练的。
注意,这在健身房里,再正常不过。但是,这也会给很多普通人造成一个印象,觉得健身是一件有门槛的事。你必须得有目标,有专业的动作,有周密的计划。这么一来,很多人的负担反而重了。
换句话说,只要你能帮用户卸下这个心理包袱,没准大家就会走进健身房。你别说,现在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在《白鲸出海》上,就讲了这么一个来自日本的案例。
这家健身房叫chocoZAP,是个按月付费的24小时连锁健身房,每月会费3278日元,大概160元人民币。他们2022年7月才开张,刚刚一年半,会员数量就超过100万。什么概念?根据数据网站Statista的统计,2022年,日本的健身房会员人数是265万人,即使在疫情前,最高也只有337万人。这就意味着,全日本每3个健身房会员,就有一个属于chocoZAP。
它是怎么做的呢?主要有这么两招。
第一招,是把健身的门槛降低,消除你的恐惧心理。
好多人不愿意去健身房,是因为心里老觉得这是件有门槛的事儿。换句话说,是被那种专业的感觉吓到了。而chocoZAP,就是要消除这种“专业感”迷雾,把“健身”变成一个不需要做心理建设,随随便便就能去做的事。
比如,它会把店开在离车站很近的地方,或者商圈里非常显眼的地方,意思就是说,你不用专门去找这个地方,下班、逛街、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顺道就能来。用户评价里,有很多人都是在做其他事的间隙,顺道来锻炼的,比如“在接送孩子的间隙来练一会儿”,在“工作空闲时间来练一会儿”,或者“出差时抽个空来练一会儿”。
再比如,它会告诉你,每天运动不用多,5分钟就可以。choco在日文里有“些许”的意思,它主打的也正是“稍微运动一下就行”。
再比如,它会告诉你,装备也不用太专业,穿自己衣服来就行。chocoZAP广告里有一句话,“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前往”,意思是,什么多余的东西也不用带,就算穿着衬衫、皮鞋,照样可以健身。
你看,这种“随便练练”模式,特别能切中“健身房恐惧”人群的心。有用户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健身房的所有人都“意志薄弱”,有的人踩两分钟动感单车就去别的器械了,有的人练着练着突然拿起手机开始看漫画了,大家都不务正业,反而让自己觉得压力变小了。
当然,仅仅是降低走进健身房的门槛,可能还不够。chocoZAP的第二招,是做便利店式的健身房,主打的是随时能来,什么都能干。
比如,它像便利店一样,24小时营业,并且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任何私教、团课都没有,你随便挑点儿自己喜欢的项目去做就行。假如你要学,那就跟着5分钟的教学视频学。
再比如,它还提供特别多休闲服务。除了健身器材,健身房里还有专门的按摩椅、脱毛仪,还有美容、美甲、牙齿美白的机器。就算你不锻炼,过来做做指甲,或者给牙齿做个美白,也能值回票价。
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不务正业,太不像健身房了吧?没错,chocoZAP瞄准的,不是专业健身人群,恰恰是没去过健身房的小白人群。它的方法,不是一上来就告诉你,专业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让你放心,不专业,也可以。
好,刚才咱们说的是chocoZAP的经营策略。但是,光到这一步还不够,我们还得追问一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背后,其实另有一笔经济账。
chocoZAP的母公司叫做RIZAP。他们之所以要设计chocoZAP,有两个考虑。
第一,是向下兼容。RIZAP同时还经营着大量的私教健身房,针对的是健身的重度爱好者。但是,这些人数量有限。你看,这时假如做一个相对轻一点的健身房,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向下渗透,把那些不那么喜欢健身的人也吸引过来。二来,万一这些原本不爱健身的人,练着练着喜欢健身了,就可以向上转化,变成私教健身房的用户。
第二,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RIZAP旗下不仅有健身房,还有美容仪公司、装修公司、媒体公司。没错,你在chocoZAP里看到的所有服务,都可以在母公司RIZAP内部消化。健身房里的美容仪是自己投资的品牌,健身房的装修由自己旗下的装修公司完成,健身房的短片由自己旗下的传媒公司制作。据说用这种方式开一间chocoZAP,18个月就能回本。
好,关于chocoZAP的策略,咱们先说到这。假如说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我觉得它带来了一个提醒。这就是,目标系统的重要性。注意,不是单一目标,而是由很多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很多目标彼此勾连,相互牵引,而经营的关键,就在于盘活这个目标系统,而不仅仅是盯住某个单一指标。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很多机构公布了春节期间的出行数据,里面有个趋势很值得留意。这就是,老年人的出行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简单说,银发经济在旅游领域的活力,正在逐步释放。
而说到银发经济,最近最受关注的,就是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也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这份文件总共包含26条建议,涉及养老、老年文娱和适老化服务等各个领域。关于这份文件,前段时间自媒体《银发财经》做了专门的解读,其中提到这么几个重点。
第一是针对老年人的智能产品。现在的情况是,技术成熟,但设计上缺少针对性。比如智能手机,传感器是现成的,但是,基于这个传感器的健康监测软件,还不够成熟,比如量血压、测心率等等。说白了,后续老年智能硬件的重点,不仅仅是技术的研发,更在于功能迁移。也就是,把现有的技术,迁移到老年人的需求里。
第二个重点产业是康复辅具。1号文件用的词是“大力发展”。康复辅具不仅包括助听器、拐杖、假肢等传统的功能代偿类器具,还包括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这个产业解决的是老年人“最后一米”的难题,也就是帮老年人完成最基础的身体活动。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第三个重点是抗衰老产业。这也是抗衰老产业第一次在银发经济相关政策中出现,1号文提出的发展重点是“研究”。也就是,抗衰老产业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目前的重点放在研发环节。之前有个媒体,叫AgeClub,做过一份跟踪调研,发现老年人的悦己消费意识正在觉醒。比如旗袍、假发、彩妆,相应的需求都在增加。根据《2023快手美妆日化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快手个护全年消费人数超过7000万,其中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22.5%,已经成为个体护理类的第二大消费人群。
第四个重点产业是,银发文旅。接下来的银发经济市场,即将迎来一波“新老人”。也就是在1962到1975年“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在年轻时赶上了恢复高考,长大后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和90年代的消费潮流,他们更有活力,也更有消费能力。而这批新老人从2022年开始逐渐退休,换句话说,至少往后的10多年,每年都会新增2000万左右的“新老人”群体。而这批新老年人的需求不再是安度晚年,而是乐享晚年。比如,去年夏天很火的,天津的跳水大爷大妈,从当时流传的口号“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就能看出,这批老人的活力有多强。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1年,45岁到64岁人群出游9.02亿次,占比27.80%,成为旅游市场第一大客源。携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5日,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倍。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怎么做好面向老年人的银发文旅?咱们之前也提到过这方面的案例,日本的银发旅游品牌Club Tourism。这个品牌服务超过1000万老年用户,几乎覆盖了日本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他们提供的不是单纯的旅游产品,而是一整段以旅游为主线的老年生活,包括康复训练、家政服务、社交课程等。
再比如,去年,新东方宣布进军中老年文旅赛道。推出了“东坡精神溯源之旅”“大美中华文化十线”“浙东唐诗之旅”等旅游路线。新东方的文旅业务跟传统的大巴车旅游相比,有这么几个细节值得关注,首先在人数上最多招募16人,并且保证全程零购物。其次配备一个讲师、一个导游和一个管家。
说白了,面向老年人的文旅要解决两个痛点。第一,需要用线下的面对面服务,来建立稳固的品牌信任。第二,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往往需要更多的社交属性。
简单回顾一下。银发经济即将迎来一批“新老人”,相关的产业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爆发,但不同领域的侧重点不同。智能产品的重点在于做好功能迁移。抗衰老产品的重点是做好技术研发。旅游产业的重点是做好社交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chocoZAP健身房带来的启发。更高的专业度,有时也意味着更高的心理门槛。这时,适当地降低专精感,也许能减轻用户的心理包袱,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第二,银发经济未来有哪些机会?关键之一,在于未来十年迎来退休潮的新老人。他们将成为未来银发经济的核心主力。
322|国产替代:为什么要建立工业的“神话叙事”?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发布2023财报,称中国已正式成为其第二大市场。第二个是,正月前后,美食节目扎堆上线。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上个月,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布了2023年的财报。里面显示,中国已经替代韩国,成为他们的第二大市场。而且按照阿斯麦的说法,去年全世界的芯片需求整体放缓,但他们的业绩还是比2022年增长了30%。这个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中国市场。
同时,对于2024年,阿斯麦的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说,随着美国和荷兰政府的出口限制令开始生效,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可能会降低10%到15%。
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阿斯麦的数据,而是这些数据背后的,供应链博弈。
首先,按照阿斯麦之前的计划,去年的9月1日,就已经是禁令实施的日子。但阿斯麦却在禁令生效前,主动向荷兰政府申请延后。根据坊间的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随着华为Mate60上市,等于是宣告,咱们已经搞定了7nm芯片。你看,假如禁令的目的是不给你技术,而现在咱们已经搞定了关键技术,禁令的必要性似乎就没有那么急迫。
其次,禁令生效的时间虽然延后,但禁令的严苛程度却提高了。而且回顾过去几年,这个严苛程度其实在不断加码。2022年10月,美国给阿斯麦提的要求是,193nm光源,且分辨率小于45nm,套刻精度小于1.5nm的光刻机,不允许出口。这几个数值,都是光刻机的技术参数,数值越低就越先进。而到了2023年10月,禁令升级,套刻精度从原来的1.5nm,又拓宽到了2.4nm,高于这个精度也不能出口。而今年,根据阿斯麦最新公布的消息,个别中国先进芯片制造晶圆厂,将无法获得NXT:1970i和NXT:1980Di设备。这是两款更加初级的光刻机。
当然,根据目前市面上的分析,这个影响是可控的。一来,我们自己的技术在进步。二来,过去采购的光刻机还有大量存货。
但是,从中你还是能看出,不管是别人对我们的卡脖子,还是我们自己的国产替代,这些事发生的过程,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其中充满了动态的博弈。
正好前不久,产业观察家林雪萍老师和财经作者曾航老师做了一场关于国产替代的对谈。其中有这么几个观点很有意思,也许能对咱们理解国产替代有所启发。
第一,关于卡脖子是怎么发生的?过去很多人觉得,卡脖子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林雪萍老师认为,卡脖子的本质,其实是系统失灵。
什么意思?卡脖子,一般有三种情况。分别叫,造不出、卖不出和嵌不进。
造不出,说白了,就是缺少这个技术,这是纯粹的刚性制约。这种情况有没有?有,但是数量有限。真正涉及面广的,是后两种情况。也就是,卖不出和嵌不进。
卖不出指的是,这个技术咱们不是搞不定,而是经济上不划算。比如,有个设备叫高端五轴联动机床,主要用来生产复杂曲面,像轮船上螺旋桨、汽轮机上的转子,都需要用到它。这个高端五轴联动机床,我们其实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这么复杂的设备,即使造出来,初期良品率可能不会太高,其他厂商未必会采购。而要想提高良品率,就需要不断磨合,不断调试,这个过程中的成本极高。
再比如,之前网上一直流传那个圆珠笔芯的故事。我们不是造不出来,而是一旦造出来,初期也必定要面临大量的调试。比如,怎么提升良品率,笔芯如何与油墨的特性契合。这个调试过程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即使你调试成功,市场规模也有限,经济上未必划算。
这是卡脖子的第二种情况,卖不出。
第三种情况,叫嵌不进。说的是,现有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不会轻易换供应商,即使你有技术也进不了这套供应链。比如,按照林雪萍老师的观察,中国的龙芯3A6000处理器,已经可以对标酷睿第十代。但是,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已经有固定的供应商,他们就很难打进去。
再比如,半导体的上下游企业,经常交叉持股。台积电与阿斯麦之间有交叉持股,而阿斯麦的上游供应商蔡司,跟阿斯麦之间也存在交叉持股。这就导致,它们成为一个高度绑定的利益共同体,谁也不会轻易换掉谁。后入局的人即使有技术,也很难进入目前的供应链。
好,前面说的是,卡脖子的三种情况。造不出、卖不出和嵌不进。
你看,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它的解法,是不是也就变清晰了?既然卡脖子在多数情况下,是系统问题,就需要用系统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技术攻坚必须得有用户参与。说白了,就是得有人愿意用你的第一代技术。这么一来,你才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反馈去迭代第二代、第三代,最终做成熟。比如,20世纪90年代,咱们的EDA,也就是工业设计软件面临卡脖子。后来清华、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一起攻坚,做出了自己的EDA,也就是当年著名的熊猫EDA。但这时,国外突然又解除了对EDA的限制,对一些高校还免费赠送。结果,刚刚有苗头的国产EDA,就又被市场边缘化了。直到最近两年,这个情况才扭转。从这个角度看,用户参与,就像技术攻坚的阶梯。一旦这个阶梯消失,整件事就很难完成。
再比如,扶植链主企业。也就是,得有一批能把整条供应链整合起来的企业。比如华为,一个企业往前走,能带着上下游的协作者一起往前走。再比如,得有一批主攻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把关键的技术卡点解决,等等。
前面这些解决方案,咱们其实也不陌生。而且最近这些年,都有相当程度的进展。
但是,除了前面说的这些,要想让国产替代加速,林雪萍老师还提到了两个因素。
第一,是建立属于中国的工业神话。所谓神话,指的是一套叙事体系。人家只要想到这个叙事,就会想到你。
比如,德国的工业神话,是隐形冠军。说到隐形冠军,很多人就会想到德国。
再比如,日本的工业神话,是精益制造。之前曾经有人分析过,说日本产品的感知质量,要高于实际质量。说白了,它总能让你觉得,它的质量比实际上还要稍微好一点。怎么做到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工业文化的输出。
而在林雪萍老师看来,尽管咱们中国的工业能力一直在提升,但跟它相匹配的工业文化和神话,还没有形成。说白了,在做技术的同时,咱们还得把故事给讲好。
第二,要想带动供应链升级,链主企业必须有强大的品牌。因为只有有品牌,产品才能有溢价,才能维持高毛利。这么一来,即使市场波动,链主企业也有降价的空间,不至于使劲压低供应链成本。这样供应链企业才有余力,去搞创新,做研发。
比如旅行箱上的滑轮,一个高端品牌给供应商的采购价,大概是60块。有这个价格在,供应商就可以去找更厉害的设计师,找更好的材料,滑轮就会越做越好。但是,一个普通的箱包公司,滑轮的采购价大概只有3块。这就导致,它的供应商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控制成本上,根本没余力做研发。
借用林雪萍老师的观点,这就像挖战壕。一条供应链有三层战壕。第一层是产品的品牌。第二层是构成产品的零件。第三层是构成零件的原材料。一旦品牌这第一道战壕失守,后两道战壕也会溃散。
你看,说到这,是不是又验证了那句话,国产替代,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课题,它更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样,一旦解决这个问题,它所带来的,也将是难以撼动的系统级优势。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每年正月,都有大量的美食节目扎堆上线。比如,央视一套的《三餐四季》、湖南卫视的《傲椒的湘菜》第三季,等等。
其实,说到今天流行的美食节目,大概分两类。一是纪录片,二是美食综艺。关于美食纪录片,最近几年讨论的人很多。咱们就不多说了。今天咱们主要说说第二类美食节目,也就是,美食综艺。而说到美食综艺,有一个人肯定绕不过去,他叫戈登·拉姆齐。国外的几档美食节目,比如《地狱厨房》《厨房噩梦》《美食之星》,拉姆齐都担任过评委或者制作人。而且在其他地方,很多美食节目里的评委形象,最开始都是仿照拉姆齐塑造的。
那么,拉姆齐是怎么成为美食节目里的明星总厨的呢?
首先,拉姆齐的风格很犀利,骂人从来不带脏字。他还有个绰号,叫地狱厨神,说的是这个人脾气暴躁,对食物要求很高。比如,有人给他发了张照片,问,我朋友的汉堡做得怎么样。拉姆齐回复,你换个朋友吧。再比如,有人拿着自己做的意面给他看,他说,我竟然分不清这盘意面和你的手指甲哪个更恶心。
但是,戈登·拉姆齐最厉害的,倒不是这张嘴,而是他对于美食节目的设计。本来只是做个饭,他却能把这个过程设计得像电影一样跌宕起伏。
怎么做到的?拉姆齐的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做,不把烹饪当成一门手艺,而是当成一个职业。注意,假如只把烹饪当成手艺,节目的重点就在于菜肴本身,包括怎么选材料,怎么烹制,等等。这就导致,即使你拍得再好,顶多也就是一套视频版的菜谱。
但是,一旦把烹饪当成职业,情况就变了。既然是职业,就意味着你得面对职场,就会有冲突,有各式各样的挑战。
比如,拉姆齐自己,最早是从实习厨师干起的。因为是新人,只能在厨房的地下室工作。经手的食材,都是大厨挑剩下的。毕竟,谁也不会把昂贵的原料交给一个实习生。说白了,厨房也是职场,也有鄙视链。
而拉姆齐就把这个设计,搬到了节目里。比如,在一档节目里,他把一个厨房分成上下三层。上一轮表现最好的厨师,可以在顶层,优先挑选最好的厨具。顶层选完,剩下的给中层。中层选完,再剩下的给底层的厨师。你看,戏剧感这不就出现了吗?
再比如,既然是职场,就要求厨师不能只会做菜,还得会协作。比如,在《美食之星》节目里,拉姆齐曾经设计过一个任务,让厨师给儿童医院举办慈善晚宴。这么一来,整件事的复杂度就提升了。既然在儿童医院,你准备的菜品寓意得好吧?得适合小孩子吧?而且还得考虑到,这是个慈善晚宴,中间大概率上得有募捐环节。你准备的菜品,要怎样才能对募捐起到帮助。这些因素,都得考虑到。
再比如,拉姆齐还主持过一个节目,叫《厨房噩梦》。内容是,他每周去一间濒临倒闭的餐厅,帮他们在24小时里找到核心问题,并且想办法让这个餐厅起死回生。
再比如,拉姆齐评价选手的时候,不光看菜品本身,还得考察厨房的整洁度、卫生情况,以及有没有原料浪费。
你看,这些设计的本质,都是把厨师当成一个职业,去回应这个职业遭遇的挑战。而不仅仅是展示烹饪这门手艺本身。换句话说,假如你想向外行人展示你所在的行业,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展现专业技术本身,而是展现它在协作层面所遭遇的挑战。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关于国产替代。卡脖子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系统失灵。而要想实现国产替代,也需要整个产业链系统,以及背后的叙事体系共同协作。
第二,明星总厨拉姆齐是怎么设计美食节目的?关键在于,不把烹饪当成一门手艺,而是当做一个职业,展现这个职业所遭遇的,能让外行人产生共情的挑战。
324|新能源“冬季大考”落幕,哪些机会正在显现?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正月返程,新能源汽车再次迎来考验。第二个是,苹果公司推出中国大陆版古典音乐应用。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这个正月,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新闻特别多。这些新闻,普遍围绕两个关键词。一是大考,二是洗牌。
先说大考,为什么说这个冬天是新能源的一场“大考”呢?是因为今年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轮全面春运,过去几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将在这个冬天迎来一轮规模空前的考验。
比如,续航问题。再比如,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像从海南返程的新能源汽车,据说运输商出于安全考虑,一艘船只给新能源汽车准备了十几个席位,而燃油车的位置就多得多。再比如,早期新能源汽车为了对标特斯拉,大量地使用隐藏式把手。平时还好,但遇到霜冻之类的情况,这个隐藏式把手就有可能被冻住。
当然,有问题,就意味着有机会。据说就在前几天,还有一些汽车自媒体专门跑到东北城市去测续航。结果发现,当地充电站里停着的,全是各个厂家还没上市的的新车,都是去东北测续航的。你看,厂家们也都在续航这个问题上,憋着一股劲儿。
第二个关键词是,行业洗牌。
比如,2月18日,高合汽车在内部大会上正式宣布,接下来要停工停产6个月。要知道,高合的技术含量不算低,一向以堆配置著称。就拿车门来说,有的车型有六个车门,被好多网友称为六扇门。这回停产,据说主要就是因为卖得太贵,有的车要80多万元。
那么,高合停产,是说明国产高端走不通?当然不是。国产做高端的有的是。比如,就在去年,比亚迪开始整体向高端车型发力。现在比亚迪旗下一共有五个产品线,除了王朝和海洋有10万元以下的车型,剩下的三个产品线,腾势、仰望、方程豹,全都定位在中高端。
你要说只有高端热闹?也不是。就在2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启了一轮空前的大降价。比亚迪、长安、五菱,都推出了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直接对标号称网约车之王的日产轩逸。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新能源在2024年,依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增量市场。而且在这个市场里,有很多确定的趋势。比如,续航能力,依然是一个技术要点。再比如,性价比和软件系统,也隐藏着不少机会。
而今天我们就从这些趋势里,挑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展开说说。这就是,新能源MPV。前段时间,自媒体星海情报局专门做了一组分析,结论是,未来的国产新能源MPV,将迎来一轮确定的增长。
为什么?咱们先从MPV这个车型本身说起。过去很多年,国内的MPV市场,几乎是被几款合资车垄断,尤其是别克的GL8。街面上10辆MPV,恨不得有8辆GL8。为什么GL8卖得好?
一来,是定价合适。国内能买到的MPV里,比它便宜的没它好。但比它好的,又比它贵很多。而且GL8的品控据说很稳定。就在2023年,还有一对70多岁的老两口,开着一辆18年车龄的GL8,一路从南京开到了巴黎。
二来,是别克对市场的定位特别准。要知道,MPV,它的全称可不是商务车,而是多用途汽车。它的核心用途是家庭出行。你在国外看到的MPV广告,也大都是全家露营的场景。为什么这个多用途车,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商务车呢?20年前MPV刚进国内的时候,大家的消费能力有限。眼看着主打家庭用户不行,别克就想了个办法,在中国大陆市场,把GL8包装成商务车,主打商务出行与商务接待。广告风格也从合家欢变成了高端商务,海报里的奶爸换成了霸道总裁,背景从野外露营换成了CBD写字楼。在这个定位的加持下,GL8很快就打开了国内的市场。
这就等于给后来的MPV打了个样。大家一看,原来中国消费者认可商务车,于是,几乎所有的合资MPV都开始主打商务。从定价到广告,走的都是商务路线。
但是现在,20年过去了,中国市场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这就是,消费者富裕了,他们对家庭MPV的需求也跟着上来了。但是,大量的合资MPV,却没跟上这个变化,还在主打商务。
你看,空白出现了吧?正好,国产MPV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比如,腾势。以前是比亚迪跟奔驰联合经营,双方各占50%的决策权。但眼看后来没搞出什么名堂,双方一商量,奔驰干脆放手,只占10%的权益,而且不参与决策,全都交给比亚迪。而比亚迪接过决策权之后,马上就全力押注MPV,做了新能源MPV腾势D9。再比如,岚图、极氪、小鹏、理想、传祺,要么是已经推出了车型,要么是正在布局新能源MPV。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这只能说明MPV是个机会,为什么这个机会一定会向新能源倾斜呢?
这就要说到,MPV这个车型的特点,它天然就特别适合新能源技术。
比如,MPV强调的是乘坐的舒适性。怎么舒适?一来车内的地台得平整,二来开起来要稳。而新能源汽车,因为下面有一个沉重的、大板儿砖形状的电池包,这就导致它的自重天然就大,重心更低,而且地板平整,开起来很稳。
再比如,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在底盘,占用了整车空间。对轿车来说是个麻烦,假如把车子做高,不仅影响风阻系数,还会让车子看起来笨重。因此,很多新能源轿车不得不装上全景天窗,把车顶变薄,来增加车内的空间。但是,对MPV来说,这些制约不存在。因为MPV本身主打的就不是飙速度,风阻其实没那么重要。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的很多设计短板,在MPV这也不存在。
再比如,因为MPV主打的是家庭出行,而新能源MPV普遍有外放电功能。你开着车出去,可以直接用车上的大电池来供电,在野外投影看个电影,或者吃顿火锅都不成问题。
再比如,新能源MPV,还有很多的技术想象空间。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据说在这一行里一度有个共识,说最便于实现自动驾驶的车辆形态,不是像轿车那样的流线造型,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空间对称,最好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这样的车辆形态对自动驾驶的适配度最高。你看,眼下所有的车型里,跟这个标准最接的近不就是MPV吗?
好,关于MPV的趋势,咱们先说到这。假如说能从这件事中获得什么启发,我觉得它展示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技术落地的路径。过去提到技术落地,很多人觉得,需要创造新需求,找到新的生态位。但事实上,有些现有的场景,它天然就对新技术更适配,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场景。就像米开朗基罗说自己的雕塑作品大卫,大概说的是,大卫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多余的石头敲掉,把它取出来。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1月底,苹果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线了一款新应用,叫Apple Music古典乐。没错,就是专门用来听古典音乐的。
你可能觉得奇怪,不是已经有现成的音乐软件,把古典音乐放在里面作为一个类别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单独弄个古典音乐的应用?按照苹果的官方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古典音乐的相关信息比较复杂,一般的音乐应用无法支持。就比如乐曲标题,除了乐曲名称之外,还包括作曲家、指挥手、乐团、演奏年份、演奏时长等等。为了呈现这些信息,就需要专门的应用来支持。
同时,按照业内的分析,这背后也有一笔经济账,就是通过古典音乐,来撬动硬件销售。毕竟,听古典音乐的,对音质要求不低,这就需要更好的硬件支持。
而说到音质,好多人都会想到一个词,没错,杜比。你看到的多数音乐相关的商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在说明书里,都会出现杜比音效、杜比环绕声之类的词。就在前不久,亚马逊针对视频会员,还增加了一个规则,买最便宜的会员,不能享受杜比全景声。你要想获取,就得额外交2.99美元。
今天,正好借着这个话题,咱们就来说说杜比。杜比,是一套针对音乐和画面的技术。提供这套技术的,是一个叫杜比实验室的机构,1965年创建,总部在美国。它的创始人,叫瑞·米尔顿·杜比。因此,杜比这两个字,是个技术称谓,也是机构名称,同时还是个人名。
今天全世界的音乐行业,几乎都在使用杜比提供的技术支持。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你要是把音乐行业想象成重庆火锅一条街,那么杜比就是那个卖辣椒的。不管你从哪进食材,怎么炒制底料,主打什么风格,你总归都得用到他们的辣椒。
你看,做到这一步,可不容易。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杜比是怎么让这条街上的火锅店,都用他们的辣椒的呢?也就是,杜比是怎么成为音视频行业的标准制定者的?
回顾杜比的历史,我们能发现这么一个大概的思路,叫做培养依赖。也就是,厂家只要用上我的技术,马上就会产生不可逆的依赖,再也离不开。
比如,当年杜比起家的时候,电影的收音一直面临噪音的困扰。为什么早期的电影大都在摄影棚里完成?除了置景可控之外,就是图个安静。但凡街面上有点车水马龙的噪音,都会干扰录音。而且这还不算完,为了避免噪音,收音的话筒必须得离演员足够近,同时为了避免话筒穿帮,拍摄的机位、角度、镜头的运动方式,全都受限制。你看,噪音给整个电影行业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而就在20世纪60年代,杜比发明了降噪技术。这对于电影行业,可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它不光能提升录音效果,而且能够把噪音这个枷锁彻底解除。对于剧组来说,一旦用上杜比的降噪技术,就再也不可能退回去。
这么一来,全世界对录音技术有需求的公司,就陆续跟杜比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不光是为了技术层面的效果,而是影视行业的整个协作网络,对杜比产生了依赖。
再比如,当年杜比的立体声技术刚问世的时候,因为需要用到专门的硬件设备,万一设备出问题,影院又不会维修,为了让客户踏实,杜比在卖技术的同时,还提供免费的培训。只要你买我的技术,我就派个专人,为你提供全程的辅导和培训。
后来的影视行业技术供应商,也普遍采取了类似的思路。比如,视频剪辑软件的头部公司Avid,主打的就是买软件送硬件,送服务。所有的动作,都是让客户能放心使用自己的技术。
换句话说,杜比做的是ToB的生意。而ToB生意的关键,就在于你不能只提供一个产品,而是要提供一整套服务系统,让客户对你产生系统层面的依赖。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为什么说新能源MPV是一个确定的趋势?一来,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增强,MPV开始从商务车,回归到家庭多用途车的定位。二来,MPV跟新能源技术,有更高的适配度。
第二,杜比是怎么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的?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培养整个行业对它的依赖。
325|SKP、合生汇、大悦城:商场顶流是怎么炼成的?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全国各地商场发布春节营业数据,同比2023年大涨。第二个是,OpenAI员工晒出作息时间表,引发同行热议。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全国各地的商场,陆续公布了春节期间的营业数据。总体上看,从客流量到营业额,几乎全都在涨。根据《联商网》的统计,从2月10日到17日,全国购物中心的日均客流量,是2.21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24%。而且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总体上涨的趋势里,二、三线城市的涨幅,反而要比一线城市高一点。
一线城市商场的日均客流是2万人次,二线城市商场的日均客流是2.2万人次,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商场的日均客流最高,是2.4万人次,比一线城市还要多出3000多人次。按照《联商网》的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是春节输出型城市。大家要么是返乡,要么出去旅游。而三、四线城市属于春节输入型城市,来的人比走的人多,因此商场的客流就上来了。
但是今天,咱们要说的倒不是这个总体的客流趋势,而是想回答一个问题,这就是,现在的商场竞争这么激烈,什么样的商场,才能成为其中的顶流呢?
关于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很多说法。
有人说,谁高档谁就是顶流。你看过去一年,中国商场销售额的前两名,分别是,北京的SKP卖出去265亿元,第二名南京的德基广场卖出去239亿元。这两家都是主打高端。
也有人说,要想成为顶流,还是得抓住年轻人。比如北京朝阳的合生汇,从地理位置上看,本来处在CBD商圈的角落,但就是因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足够强,结果在这个春节,合生汇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单论增幅,遥遥领先。而且就在去年,有50多个针对年轻人的品牌,像做服饰的SMFK、做甜点的B&C、做皮具的GROTTO,他们在合生汇的门店,都拿下了分店全国第一的业绩。
还有人说,顶流这个事,关键还得看地理位置。你看,商场的顶流不管怎么变,大概率逃不出那几个地方。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等等。只有位置够好,你才有可能成为顶流。
总之,关于顶流的分析角度有很多,而之所以有这么多分析角度,主要还是因为,顶流这个位置太不确定了,几乎是每隔几年就换一批。但是,不管怎么换,这些顶流商场身上,总归有一些统一的因素。搞懂这些因素,你不仅能搞懂商场这个物种的经营逻辑,没准对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有所启发。
关于让一座商场成功的因素,估计你已经听过很多。比如,定位要足够准,要符合周边的消费习惯。再比如,内部的品牌要丰富,动线的设计要合理。再比如,在商场内部施行门店的末位淘汰,确保每一个门店都有生气。但是,注意,前面说的这些,都只是商场的基本功。它只能让一座商场活下来,并不能让它火起来。
要想成为顶流,你还需要具备一个东西,叫,X因素。X因素,是作家斯科特·亚当斯,也就是《以大制胜》的作者,提出的一个说法。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还专门解读过。
所谓X因素,你大概可以理解成,一个人身上,那个能够掩盖一切缺点的优点。放在商品上,X因素就是哪个能让人们为了这个因素,而容忍其他所有缺点的因素。
而放在商场上,X因素就是那个,能给人制造独一无二的惊奇体验的部分,这个长板长到可以让人忽视其他一切短板。
就拿北京的几座商场来说。比如,朝阳的SKP,这个X因素,是它拥有远高于同行的奢侈品门店数,而且几乎是只有奢侈品。你在任何其他商场都很难获得这个体验。
再比如,北京的荟聚,地处南五环的大兴,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很多。不是因为它位置好,而是因为它有全亚洲最大的宜家,你从边上的高速经过,就能看到宜家的招牌。很多人是奔着宜家去,顺路再逛逛别的店。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合生汇。它最早是怎么火起来的?靠的是首店策略。也就是,有一些北京之前没有的网红品牌,到合生汇开第一家店。比如,当年霸王茶姬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是在合生汇开的,据说当天有人光排队就排了4个小时。再比如,库迪咖啡推出的新品牌茶猫,也是在合生汇开了全国首店。再比如,就在今年1月,还有一个三星堆主题的VR展,把全国首展放到了合生汇。对合生汇来说,各个品牌的全国首店,就是这个X因素。
再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地方叫王府井。很多人觉得来北京一回,不去一趟王府井,总好像差点什么。王府井这三个字,就是这个X因素。
再比如,这个X因素,还可以是某座大悦城里一度有亚洲最长的商场扶梯、春节期间全国最大的龙年雕塑,或者是胖东来突然走出河南,在上海的某个商场里开出第一家店。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人大概率会爆满。
总之,X因素,它一定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它得是一个只有你有的长板。其次,这个长板不需要喜欢的人很多,但一定得有一群重度的拥护者。有多少人讨厌它不重要,关键是,有多少人能疯狂地喜欢它。最后,这个X因素不需要多,只要有一个就足够。
其实,X因素不光在商业设计中存在,在很多地方都有。
比如,节目制作。所有的综艺节目,成败都在这个X因素。比如古董鉴定节目,主持人拿锤子把假的敲碎,就是这个X因素。荷兰的爆款节目《荷兰好声音》,评委转椅子的设计就是X因素。后来全世界很多国家买《好声音》的版权,其实买的就是这个转椅子的设计。
再比如,去年年初有一部刘亦菲主演的电视剧,叫《去有风的地方》。有人就说刘亦菲身材发福,妆容也没有以前精致。但是,还有好多人说,就是爱看,就因为这是刘亦菲。对这些人来说,刘亦菲本身,就是这个X因素。
再比如,你去问用苹果手机的人,他们大概率能说出一堆毛病。但你问他们为什么要用,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之前还有外国网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出现最多的理由居然是,因为那是苹果。借用万维钢老师的说法,这就是苹果手机上,有它的X因素。只不过这个因素是什么,别人说不清而已。
同样,回到个人,假如你发现有些人看起来一身毛病,但偏偏很受重用。大概率上,这个人也有他的X因素。也许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说白了,X因素是关于好不好的学问。注意,是关于好不好,可不是对不对。一件事对不对,说的是它有没有跌出下限。而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在于这个东西好不好,也就是,它有没有超出那个,别人都无法触碰的上限。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有位OpenAI的工程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没成想,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这位工程师,大概是从早上9点开始工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15分下班。全天在岗16小时15分。
之前就有OpenAI的员工说过,自己的工作时长远超996。但也有人觉得这很正常,毕竟,这可是AI领域的头部公司,压力怎么可能小?
但是,咱们把争论先放一边,回到咱们自己,不管外界的压力大小,至少有一件事是可控的。这就是,怎么提升自己的时间效能?
就在前不久,有本新书刚刚上市,叫《时间贫困》。作者叫凯茜·霍姆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这本书咱们得到就有电子书,还有听书的解读版。完整内容咱们就不多说了。只说其中的三个,很具体的行动建议。
第一,怎样制定时间表?要是日程太多,恨不得都没时间吃饭,这肯定不行。假如太闲,恨不得上午8点上班9点下班,这也不对。针对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份报告,叫《美国人时间使用情况调查》。里面提到一个定量结论,说的是,每天的可支配时间,在2到5小时之间时,人的幸福感最强。少于2小时,你会觉得太忙。超过5小时,你会觉得这一天太闲。
因此,我们在做时间规划的时候,可以把这一周要做的事情匀一匀,确保每天都有2到5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这是最佳状态。
第二,做点能让人产生敬畏感的事,能让你感觉时间变长了。比如,登山看日出,看文化古迹,看一场宏大的烟火秀。这些东西要么是很难人为制造,要么是需要巨大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你要想让假期变得更充实,就最好去看点能让自己产生敬畏感的事情。之后你再回忆起这段时光,会觉得很充实。
注意,这个敬畏感,是因人而异的。你觉得画展震撼,就去看画展。觉得奢侈品震撼,就去逛SKP。总之,一切从主观感受出发。就像这本书的书名《时间贫困》,其实,它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应该叫《快乐时间》。但是,《时间贫困》这个翻译好像更贴切,因为它想说的就是,时间到底够不够用,其实是个主观感受,就跟赚钱一样,你觉得够不够,也是个主观感受。
第三,多在别人身上花时间,也能让人感觉更充实。注意,这可不是一句鸡汤,而是有扎实的实验依据的。有人做过实验,找100名志愿者,分成两组。要求一组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比如自己去逛街、吃饭、做美甲。另一组要求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比如跟别人聊天,帮别人做点什么事。结果发现,后一组对整段时间的满足感得分,要远远高于前一组。
好,刚才咱们说的是,让时间变充实的三个方法。一是每天保持2到5小时的自由时间,是最佳状态。二是做一点让自己产生敬畏感的事情,能延长对时间的感受。三是为他人做点事,能让时间显得更充实。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商场顶流是怎么炼成的。关键在于,搞定两个问题。一是对不对,这关系到一件事有没有跌出下限。二是好不好,这关系到一件事有没有超越上限。
第二,让时间过得更充实的方法。假如你也有好方法,请来留言区一起分享。
商业参考
125|“平民同理心”带来的商业机会
龙年第一个星期五,我们来讲几个欢乐的故事,它们都是关于“出海”。
三蹦子出海
你肯定知道三蹦子是什么,三轮车。它在中国大地上有各种各样的变种:有人力的、柴油的、电动的,有加了大斗拉货的、也有加了外壳变成老头乐的。
抖音上有一个博主叫“Bobo在美国”,是个住在美国的北京大妞。2023年,Bobo带美国家人回中国赶大集,没想到她的公公在市集上看中了卖菜用的三蹦子,说是在美国从没见过,回国之后也念念不忘。于是,Bobo就想办法直接联系了三轮车的国内厂商,花4000多块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蹦子,再花了更多的运费和两个月时间等它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当作圣诞礼物送给了公公。
这辆三蹦子在美国小镇一出现,立刻让Bobo的公公成了整个社区最靓的崽,邻居们都被这辆车的通用性和灵活性给吸引住了,人人都想体验一把,人人都无师自通地给出了想象:这辆车可以搬砖、卖煎饼、上超市、拉乘客。Bobo家人为了让这辆三蹦子在美国能合法上路,把它送到警察局做了车检,没想到连警察都忍不住想买几辆当警车用,还问Bobo说能不能在本地投资开厂制造它。
因为这辆三蹦子的出现,小镇居民们甚至学会了第一句汉语,不是“你好”,而是:“倒车,请注意!”当我在视频里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我特别感慨。令人向往的生活一定是中产独院和草坪大狗吗?中国民间的真实生活对北美民众也同样有力量、也同样迷人。
这辆三轮车的车身上因为非常显著地印着一个汉字品牌“国威”,于是,它在江苏无锡的生产商江苏国威摩托车有限公司也火了。这家江苏企业说:“以前自己的三轮车一个月出口100至200台,但2024年1月份订单已经接近600台了,翻了3倍。国威以前的电动车也有30%是卖到国外,但主要是卖到不太发达的东欧、南美、中东、非洲,而且主要是跟贸易商做生意,不做零售。但2024年元旦,来找国威下单的美国客户变多了,而且还都不是批发贸易,而是通过电商平台私人订制一单一单买走的。
这家公司现在从善如流,已经跟Bobo所在的小镇政府联系上了,计划春节后就前往美国考察,商谈扩大合作,甚至考虑在当地建厂。
Bobo拍的这组“三蹦子在美国”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火了之后,亚马逊上也开始有江苏卖家上架了类似的三轮车产品,定价很贵,6900多美元。
帮战乱国家修摩天轮的90后
郑州有一家公司叫力美奇,是生产大型游乐设施的,2008年开始在阿里国际站上向欧美国家出口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海盗船这些游乐设备,一年出口营收能有3个亿,其中摩天轮产品占比尤其高,能超过1亿。为什么它的摩天轮卖得好呢?因为它在2015年赶上了一个机缘。
2015年有个阿富汗客户找到力美奇,想请它帮忙修复本地的一座摩天轮。当时接待这个阿富汗客户的是力美奇的外贸业务负责人王雪娇,一个90后。王雪娇毕业以来在力美奇已经做了几年外贸生意了,但从来没有把游乐设施和阿富汗放在一起联想过。在当时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阿富汗是个战火纷飞的地区,人们最重要的诉求是保命和温饱。
王雪娇打开客户发来的设备照片,发现当地那座摩天轮已经被炮火轰得快看不出原形了。力美奇的技术员也评估说,损毁太严重,修复成本过高,不建议再修复。
但阿富汗客户很坚定,发过来一段视频:当地的孩子脸上身上全是污泥,坐在同样破旧的游乐设备上,但笑容却无比开心,跟其他任何和平世界的孩子一样。客户反问王雪娇:“世界上还有其他地方的孩子,比阿富汗的孩子更需要快乐吗?”
王雪娇被这个问题震撼了,于是自掏腰包,派技术员去往阿富汗,帮着修复了那座摩天轮。这个经历让她意识到此前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也给此前的一个巨大困扰找到了答案。
什么困扰呢?力美奇以前的生意不大,一年营收也就几千万元人民币,王雪娇2011年开始接手它的外贸生意,做得有所起色,但也做不大。原因是,当时力美奇的外贸生意主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但这些市场的游乐设施很完善了,日常需求也就是维修、换件,轻易不会买新的大设备,日常订单也就是100万美元左右。
但等王雪娇被阿富汗修摩天轮的需求启发了之后,她自己去考察了一圈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她发现更落后的市场里,小孩子们对快乐的渴求更强烈。一个孩子可能三个月没有水洗脸了,但他们要是发现了个破旧的木马,能高兴得跳起来,比发现了洗脸水还要高兴。
于是,考察回来之后,王雪娇把力美奇的外贸生意重心转移到了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这些欠发达市场上。这一转型她发现,自己押对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发展缓慢,反而对一座又一座完整的游乐场有更大的需求。力美奇能从这些市场接到的订单,规模基本都是300万美元起。
王雪娇在接这些单子的过程中,又逐渐摸出了这些客户的需求差异:以前欧美国家的客户们喜欢线条流畅、配色统一的产品。但战乱国家的客户和孩子们,因为本来就生存在破旧损毁的空间里,反而更希望拥有一个鲜艳色彩的乐园,也更喜欢游乐设施上的中国元素。
于是,在游乐设施出海这条业务线上,王雪娇逐渐成了业内最专业的人,她从原来的小雇员,被力美奇吸纳成了股东,在业内还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摩天轮亿姐”。她执掌下的力美奇外贸业务能给公司贡献70%以上的营收,其中又有九成是售往中东和非洲的欠发达市场,其中伊拉克的市场表现最好。
帮老外换头
小红书在2023年底发布了一份《2023年度变美灵感盘点》,其中提到了四种美妆趋势:情绪“疯”爆、在线变美互助、“偷懒”抄作业、美丽长期主义突出重围。
其中的第二个“在线变美互助”,也正在衍生出一些有意思的跟海外交互的故事。
什么叫“在线变美互助”?其实就是听劝型的自我改造求助计划。博主们把自己的素颜照片发到小红书上,充分暴露自己的缺点,同时带上“听劝”字样的标签,来向网友求助,询问自己怎样可以变得更美。
换个别的社区,这么干的博主很可能是要被嘲讽、甚至被网暴的。但小红书不太一样。专栏第二季专门分析过小红书的姐妹互助逻辑(剖析小红书:“姐妹逻辑”和“偶像降维”),小红书网友们尤其热衷于用个人经验来帮别人优化生活。只要有人打出听劝的标签,无论是求造型升级、旅游攻略还是别的什么,评论里都会长出一群热心又耐心的姐妹来。
过去两年里,令小红书姐妹们最引以为傲的事情是,社区里第一代听劝改妆的网友,在大家的指点下,历时两年时间,完成了人生逆袭。
这是一个名叫小艾同学的25岁单身微胖男生,一年多下来,在网友的指点下,他换发型、减肥、学穿搭、运动增肌。眼镜戴银框还是黑框,帽子戴毛线帽还是棒球帽,他都会一一询问网友,并且在每次收到意见后,会及时把自己的新造型更新到小红书里。甚至,他在外表改造成功之后,还听从网友的建议,找副业、学技术、考大专,把自己的月收入从3000块提到了9000块,2023年还成功找到了女朋友,完成了婚姻大事。
小艾同学是个最极端的例子。但除了他,这些年确实有很多平凡普通的年轻人,在小红书的听劝改造里完成了造型上的脱胎换骨。整个2023年,小红书上的 #听劝改造# 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超370%,曝光量同比增长超500%。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这两年,越来越多海外民众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好奇,于是,就有博主把小艾同学这个“全网最听劝男人”的故事,和小红书的改造互助风潮搬到了TikTok上,当成中国故事讲给海外网友们听,其中有个短视频在1月份的TikTok上发出来没多久,获得了60多万的点赞。
这导致到了1月底,小红书的“听劝”标签里,突然涌入了一大批外国人。你可以去搜搜“听劝”,会发现这些发帖的网友有俄罗斯的、波兰的、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有男的也有女的,大多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有的用夹生中文、有的直接用英文来介绍自己,手里举着听劝字样的纸,发自己的素颜照、全身照,请求小红书网友提供“爆改”建议。
这些求被改造的海外网友是真的有被改造的需求吗?他们其实有的本身在外网就是网红,是来搞内容二创、搞流量的,但也颇有一批人是真心真意。有个叫@学霸柯柯 的俄罗斯博主就说,她所在的外网环境,没有改妆这种认知,长得好看就是天生彩票,而他们印象中的东亚人是打扮高手,东亚人善于找自己的风格、打扮时会注意很多外国根本想不到的细节,很值得求助。
同时,类似的听劝求助也不太可能在外网社交平台发生。因为在西方的政治正确里,长得怎样都是美,想改造自己就算不自信,反而会被嘲笑。反而是在中国的社交平台有望得到这种陌生人的善意和指点。
总结
我们在25讲(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启发)说过,讲好中国故事这事,跟普通人的关系越来越大。
而到了这三个故事里,你有没有发现,他们都反映了同一件事:中国民众天然拥有的平民生活经验和平民同理心,就是中国故事的一种,它们也正在全球市场和互联网平台上,被海外需求主动兑换成为价值。
126|日本动漫为何成为亚洲文化符号?
这两年,叛逆的年轻人很爱用“东亚”这个词来形容一些压抑的社会和家庭关系。但提起东亚,我倒是觉得有另外一个地图值得解锁: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先富起来的邻居,在文化产业出海领域都做了些什么,让日本动漫和韩国偶像产业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成了亚洲大众文化的标志物。
当下的中国文化产业,也正在尝试对内升级和对外出海。你有没有发现,2024年春节期间,街上穿马面裙的女孩子越来越多了。我们以前讲过的网文、短剧、潮流玩具,包括雪王IP,在海外市场也都开始纷纷有了名字。
我个人猜测,未来这两年,没准就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找回审美主权、以某个整体面貌出海的起点。尤其是在当下,官方和民间正在形成合力:官方为了塑造软实力、铺设一带一路,有动力要让文化产业出海;民间为了向外扩展市场,也有动力把文化产品卖到海外。
而中国文化产品要出海,首先会遇到的两个竞争对手和老师,就来自我们先富起来的两个东亚邻居。
你有没有想过,过去十年,为什么我们身边的购物中心出现了这么多日本动漫IP的商业艺术展?为什么日本能提供这么多让新消费品牌们联名的动漫IP?蜡笔小新、HelloKitty也就算了,什么玉桂狗、酷洛米,新玩意儿数都数不过来。
另外,过去十年,为什么是韩国偶像明星成为了不少亚洲年轻人的偶像?K-Pop甚至在西方社会成了亚洲流行文化的代表,韩国总统去哪儿出访都要带几个K-Pop明星陪同,介绍给别国政要,它们的流行偶像为什么还会进入它们的外交议程?
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这两个东亚邻居,都已经有过完整的文化产业出海实践。日本动漫和韩国偶像产业K-Pop,正是它们向全球市场输出的两大文化产品。
怎么回事?这一讲我们先来简单看看日本。
“酷日本”的动漫外交
199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引发了社会不满;为了安抚国内的右翼民众,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首相开始连续参拜靖国神社,这又激发了中日、日韩之间的国民感情急剧恶化,进一步伤害了日本经济和社会活力。
在这个很丧的时期,日本民间却有一个内容产业展现了逆势增长和全球影响力:动漫产业。当时的《蜡笔小新》《多啦A梦》《宠物小精灵》等等,在亚洲和北美不少市场大受欢迎。拿2003年的数据来说,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和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它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也是这一年,美国奥斯卡把最佳动画长片奖颁给了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
这个颁奖是有用意的。此前的2002年,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日本的国民总“酷”值》,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叫“酷日本”,另一个叫“国民总酷值”GNC,C就是英文单词Cool。这两个概念提出的大意是,GDP、GNP是衡量国家经济硬实力的指标,而国民总酷值GNC可以当作衡量国家软实力的指标。这篇文章说,当时的日本,“国民总酷值”在亚洲甚至国际上都遥遥领先。
在当时的美国看来,日本酷在哪里呢?后来在日本外务省的官方资料里有过解释:
从漫画、动漫、游戏、J-Pop(日本流行音乐),到时尚、饮食文化等等,日本的大众文化在世界备受瞩目。这些对于日本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得到了海外人们“cool”的美誉并开始流行。相对于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文化,这些大众的、现代的文化被称作“酷日本”,成为讲述日本文化新的关键词,被世界广泛认知。
这段话再简单翻译下,大意就是,日本当时的流行文化,比起它的传统文化,更受全世界的欢迎。
用酷不酷来衡量软实力这个操作,美国政界此前是用来表扬英国的。美国还有一本更有影响力的外交杂志,就叫《外交》,它在2001年提出过一个名叫“品牌国家论”的理论。这个理论主张说,在后现代政治当中,形象、声望已经取代传统权力,成为国家的战略资产,政府应该通过管理、运作国家形象来吸引观光、贸易、投资、援助和人才等等海外资源。
《外交》杂志当时表扬说,英国就在1990年代发起过“酷不列颠”运动,推辣妹乐队、把国歌改编成摇滚版等等,用这些流行文化举动扭转了当时世界对英国人的保守古板印象,开创了国家品牌战略的先河,随后这个行为还被欧洲各国纷纷效仿。
所以,当美国接着用酷概念来表扬日本的时候,让当时正在寻找出路的日本政府如获至宝。按照日本当时的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的说法,流行文化当中尤其是动漫外交“起到了外务省官员极尽所能都起不到的作用,挑起了将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重担”。
于是,日本马上决定顺应“酷日本”这个理念,一方面争取挽回经济颓势,一方面借它构建国家品牌。
到了2006年,麻生太郎在公开演讲里就很直白地提出,日本要围绕动漫来开展大众文化外交。麻生太郎本人就是日本政坛有名的漫画迷。当时日本社会有传闻说,为了跟上麻生太郎的步伐,那段时间看漫画成了日本外务省官员每天的必修课。
两年后的2008年,麻生太郎当选日本第92任首相,“酷日本”更是明确成为了日本国策级别的战略。麻生太郎政府在2010年为“酷日本”设定了1万亿日元的发展目标,要借这个概念来搞软实力输出,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帮日本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些预算和资源里,有相当大的比重押给了动漫外交。
“动漫外交”的具体方针是,举办国际性的漫画大奖,给海外新锐漫画家颁奖,并把他们请到日本,跟日本的漫画家、出版社交流学习。另外,对日本本国的知名漫画家,日本外务省也打算给予“动画文化大使”的认证,让他们带着这个头衔去往海外市场充当日本的文化外交官,再由日本政府协助推动这些人的作品在全球放映。
在这样一组规划基础上,日本从2007年开始举办国际漫画奖,2008年开始任命本国的动漫文化大使。第一年的动漫文化大使颁给了谁呢?机器猫。
不是说好的日本知名漫画家吗?怎么变成动漫角色本人了?
这是因为当时进入具体操作之后,日本外务省评估发现,《机器猫》作品里有对现代日本生活和习惯的生动描述,这个作品本身就很适合推广出海。而里面的动漫角色本身,比漫画家要更有知名度、更讨喜,所以动漫大使就从漫画家变成动漫角色了。同时,外务省给《机器猫》的电影制作了英法西中俄等5种语言的字幕,投放到全球的73个城市公映。
所以你要是对15年前的文化市场还有记忆,你可能记得,中国电影院线开始出现的第一部机器猫系列电影,叫《机器猫:大雄的恐龙2006》,放在日本国内,这其实已经是机器猫的第26部系列电影了。但在中国院线,它是第一部,是被日本的动漫外交推过来的。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日本民间特别热衷于把万事万物都给改编成动漫角色。没有对应的故事也不怕,就是单纯设计动漫IP当作形象大使,连寺庙里的佛都可以被画成二次元少女,更别提后来在全球走红的初音未来和熊本熊了。
到了2012年,日本的首相换成了安倍晋三,他更加重视酷日本这个理念,他在2013年直接把“酷日本”提升成了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名叫“酷日本机构”的海外基金,在海外做各种投资和营销投放,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和日式料理。
当时的这个“酷日本”战略,有三件事你可能也有感知:
第一是过去十年里,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出现了不少日本动漫题材的商业艺术展,泡泡玛特和Keep这样的中国新消费品牌也跟日本动漫IP有了各种联名营销;
第二是过去十年里,日本逐渐容许不少暴力、色情、恐怖、映射政治和反历史的动漫作品也成为了主流,这是有点被“酷”字带跑了;
第三,同样是在过去十年里,你能看到不少中国本土影视、文学作品里带有日本元素,这是因为日本外务省在中国的一些KOL身上也投了预算,把中国年轻创作者邀请到日本旅行、游学、体验风土人情,希望他们回国之后进行创作时有所体现。
但动漫外交和酷日本战略对日本的经济拉动成功了吗?今天回头看,不算太成功。根据日本数据,到2022年底,安倍日本政府牵头的“酷日本机构”实施了56笔投资,但几乎全军覆没,累计赤字高达309亿日元。对了多提一句,他们的省就是政府部门的意思。到了2023年,日本经产省为了挽回“酷日本机构”的局面,已经计划把它的投资范围从动漫和美食扩展到服装面料、人造肉等等领域,但日本的财务省已经在讨论撤销这个基金了。
“酷日本”战略为什么没有大举成功呢?原因很多。比如日本社会自己就有不同意见。有学者就认为,酷日本是经由西方特别是美国眼光PUA出来的形象,真实的日本不是这样的,日本自己也撑不起来。而更值得讲的原因之二,跟同在东亚的另一个邻居有关系:韩国的K-Pop产业崛起,更强势地抢走了“亚洲大众文化代表”这个身份标签。
127|韩国K-Pop如何成为亚洲文化符号?
近代以来,长期占据亚洲最重要文化身份的国家是日本。但就在日本下决心输出当代大众流行文化的同时,隔壁的韩国用了10来年,就抢走了日本的风头。
怎么做到的呢?这一讲我们来看韩国向世界输出的亚洲文化符号K-Pop,韩国偶像产业。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一开始也是用来救命的。我们从1997年说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候韩国面临的关键局面是:它当时采用固定汇率制度,但它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它的主力出口产品是半导体,但半导体当时正在全球面临供给过剩的局面,华尔街分析师们呼吁了一年“请全球投资者抛售韩国股票”。
这在当时让韩国的实体产业、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都受到了重大打击。韩国总统金大中为了挽救韩国经济和国家形象,就去找国际公关公司爱德曼请教,得回了这么一个建议:与其努力抹除人们对韩国深陷危机的记忆,不如借题发挥,来向世界证明韩国很善于从危机中自救。这反而能一石二鸟,把经济和国家形象都捞回来。
用什么产业去拯救当时的韩国呢?传统优势产业半导体?不行,已经被华尔街喊过剩了。从零开始发力其他新兴产业?也不行,韩国国土狭小,没有自然资源支撑,来不及。什么产业有可能无中生有地做起来呢?当然是文化产业,只需要人才和时间就可以。
于是,1998年金大中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开始把文化产业当作韩国21世纪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韩国政府迅速设立了文化内容产业室(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投入大量政策和资金来支持音乐、影视、游戏三大业务板块,要求它们主攻海外市场,替韩国挣外汇。这些文化产业当时对外攻略的第一批市场,就是地理相近、文化也相近的中国和日本。
所以进入21世纪以后,你和我这样的中国网民们就开始看到《我的野蛮女友》《冬季恋歌》这样的韩式偶像剧,也开始接触到H.O.T.这样的韩国偶像团体。中国市场造出了“韩流”这个词来形容这股流行风潮,这个词后来在亚洲乃至全球成了通用词汇,有了对应的英文单词,再后来韩流又被细化成K-Pop,也就是韩国流行音乐Korea Pop的缩写。
韩国跟日本本来是老冤家,但在2000年,韩国也不惜解除了跟日本长达50年的禁令,允许两国之间进行大众文化交流了。韩国最大的娱乐公司SM还在日本找了商业伙伴,把14岁的韩国少女偶像宝儿推进了日本市场,让她唱着日语流行歌,登上日本音乐排行榜,成为了第一位成功出海的韩国歌手。
这个探索,为韩国后来向东亚和东南亚系统性地输出K-Pop偶像铺平了道路。你在日本、新加坡和泰国的街头,也能看到K-Pop偶像的身影,比如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BIGBANG、EXO,以及后来访问联合国的防弹少年团等等。
这期间,日本也在发展自己的J-Pop真人偶像产业,日本著名的女团AKB48是在2005年底成立的。但从韩国打造宝儿的操作来看,K-Pop跟日本J-Pop最大的不同是,韩国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K-Pop产品为谁而造。
一开始,韩国政府就给出海的文化内容产业定下了明确的“盈利”目标,为了盈利,主攻大众文化而不是高端艺术。这背后有两个明确的共识:第一,韩国发展K-Pop是出于商业意图;第二,发展K-Pop的目的是为国挣钱,所以要主攻海外市场。
有了这么明确的战略,K-Pop很快走上了工业化道路。韩国的各大娱乐公司们不再依赖挖掘天才、不再需要捕捉灵感,而是摸出了一套很明确的工业化造星机制,还不断地迭代它,来稳定地生产一代一代的新偶像。
这套机制,也就是你可能听说过的“练习生制度”。韩国娱乐公司们每年会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挑选10多岁的潜力少年,以练习生的名义跟他们签约。为什么要在海外挑练习生?因为要赢取海外受众的情绪共振。所以像你知道的韩庚、鹿晗、黄子韬等等中国艺人,都在韩国有过练习生经历。你也经常能在各种韩国偶像团体里,看到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成员。
韩国娱乐公司选出这些练习生之后,会对他们进行歌唱、舞蹈、礼仪、各国语言、演技等全方位的培训,连他们的饮食、社交媒体、感情、整容都要介入,并且让经纪人进行保姆式的24小时监控,培训的同时公司还会不断筛选淘汰,把最符合预期的练习生们组成团体,让他们出道。
最后能够成团出道的K-Pop偶像们,也都拥有一套标准化的要素:偶像必须有英文名和团名,发行的歌曲需要有英文歌名,歌曲的副歌部分必须有英文歌词,歌曲旋律要易唱易记易洗脑,MV画面要色彩鲜艳吸引眼球,偶像团体必须有整齐划一的舞蹈,公司层面要帮粉丝设定好组合应援棒、应援色、应援台词等等。
这些设定,都是为了帮歌曲或偶像团体在跨文化市场上传播,帮不同市场的粉丝降低入坑难度。你听不懂韩国歌词,总能听懂英文部分吧,你要是连英文歌词也听不懂,总能记住洗脑的旋律吧,你那怕对韩国流行歌的旋律也不感兴趣,你还可以把它的女团舞学走,套用到你本国市场的流行歌上。
单靠韩国娱乐公司,怎么保证音乐作品和编舞的质量能打透海外市场呢?答案也很简单,既然把K-Pop当做某种程度的工业化产业,同样可以把整个世界当作供应链,再根据偶像们的风格特色,面向全球音乐行业发订单,邀约好歌曲和好的编舞作品。至于偶像这种产品的企划营销、包括行业内防止串货的机制都在生态里安排好了:韩国娱乐公司们形成联盟,相互约定不接受别家出走的艺人,来保持行业里公司对艺人的绝对强势。
这种K-Pop偶像产品如今已经迭代到第四和第五代,主要目标已经从亚洲转向了北美和欧洲市场。换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产品调整呢?比如专门邀请北美音乐家来给自己写歌,去欧洲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互动,配合美国音乐榜单的节奏来发行专辑等等。
过去这些年,韩国K-Pop大行其道的同时,日本和中国娱乐从业者们也在尝试探索各自的偶像产业,但相比韩国,至少都有两点得承认“技不如人”:
第一,韩国在国策的支持下,把人给极致物化,把艺人当产品和商品来管制和使用。Kpop作为韩国的支柱产业,它最奇特的一个用法,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国家外交。
在韩国刚提出“文化立国”的1998年,韩国政府财政预算里的文化比重还只有2.2%,到了2017年之后的文在寅政府时期,这个预算占比已经拉高到了20%,K-Pop也越来越多被用来服务韩国国家外交。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赴韩访问时,韩国政府特意安排Kpop男团成员陪同特朗普夫人参加冬奥会的宣传活动。随后时任韩国总统的文在寅访问中国,也特意带上了在中国颇有人气的影星宋慧乔和男团EXO的成员随行。
2023年,现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出访英国,也把韩国女团BLACKPINK给带到了英国皇室的国宴之上。
换个角度想,这些画面也完全可以理解成,韩国在重要的外交场合,向外推介本国的支柱产业和支柱型产品。
第二,他们做得更极致的是,K-Pop更彻底地舍弃了民族性来换取商业性。
你还记得我们上一讲我们说日本社会搞“酷日本”,内部社会是有自我纠结的,他们认为“酷日本”这个形象不能代表真实的日本自己。
从前面讲的你也能够意识到,K-Pop跟“好莱坞”类似,更多指向了一套工业标准,韩国人对K-Pop体不体现民族性没有多大的心结。美国音乐平台Billboard也有评论说,“K-Pop是一种概念(idea),不是一种音乐类型”。因为K-Pop音乐里有流行、有嘻哈、有R&B、有舞蹈,其中哪种都不是韩国特有的。
前段时间韩国女团BLACKPINK的成员Lisa登上法国颇有流量的色情舞台疯马秀,这件事在她的亚洲粉丝当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粉丝们认为Lisa作为亚洲文化代表,上疯马秀表演是在矮化亚洲女性。但你要是只把偶像视为产品,就很快能明白经纪公司的逻辑:为了拓展市场,当然要到最有流量的地方去做营销。
这两个狠招,是K-Pop得以大行其道,并被全球市场视为亚洲文化符号的重要原因。这几年,在韩国之外的不少亚洲市场,也开始接受这件事了,越南语里已经出现了一些受韩国影响的固定短语,比如美容院就很爱跟客户承诺“long lanh nhu phim Han(像韩剧一样美丽)”或“trang nhu Han Quoc(像韩国人一样白)”。
关注高价值叙事
但为了商业价值最大化,K-Pop偶像们真的能彻底抛开民族性和对抗属性吗?很难。尤其是在K-Pop偶像们孵化出了高度组织化的饭圈文化之后。
日本的《外交官》杂志就说,韩国文化的软实力所在,是传播了一种不再关心长辈政治的新一代思想。但请你意识到,“不关心长辈政治”并不等于“不关心政治”,孩子们更可能被导向新的政治议题。
前两季《商业参考》,我们在讨论情绪价值的时候,也讨论过偶像产业,我们说偶像是一个放粉丝情绪的碗。你哪怕不想对抗,别人也可以往你身上装对抗性。这叫“给情绪赋予意义”。一个精美的情绪产品,如果缺乏自身稳定的价值内核,很容易被第三方借力。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在日本,这一代的中年女性群体就被称作“韩流妈妈”,她们就在努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抛开日韩恩怨,在文化上欣赏K-Pop和韩流影视作品。她们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呢?因为韩流提供了更多的女性视角,能成为嘴替,替她们宣泄女性在社会里的忧郁和怨愤,这被日本中年女性拿来当作武器,来对抗本国动漫文化里的“男性凝视”。
一种文化产品,能影响妈妈群体,那可不得了。有个咨询机构在2021年做了一项民意调查,发现一组悖论:48.8%的日本人对韩国印象不好,但年轻人里有超过3/4对韩国有好感。日韩关系的这种转暖方式,是几十年前的政客们意料不到的。
但年轻的偶像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吗?他们又会怎样影响更年轻粉丝们的世界观?这些也都是在给新时代增加新的不确定。
这是我想要邀请你借着K-Pop留意的变化趋势:商业世界里最强的那一类情绪型产品,正在全球市场上,重构民众的身份认同。
切换到我们自己的角度,这也正是小红书、TikTok和《原神》们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所在。先不说别的,实体产业的升级也必须配合着文化产业的出海。文化故事如果没有平台可以讲、或者讲不好,品牌就很难唤起向往,再优质的中国制造也仍然会被海外市场看作义乌的白牌。
130|进化论王一平:AI的投资价值在二阶导
投资社区雪球涌现出过不少神人,比如私募投资机构“进化论资产”的创始人王一平。他早前是一个个人投资者,因为爱钻研、投资理念独特、又爱分享交流,2014年在网友的鼓动下,走上了雪球大V转型私募基金的路。他创办的进化论资产在投资界基本大奖拿了个遍,资产管理规模也超过过100亿。我个人这些年也默默从他的分享中,得到过不少启发。
前段时间我在看王一平分享的2024年展望和策略时,发现他谈到的两个问题,正好是当下绝大多数人都很关心、又没有定论的。一个问题是“今天的中国经济会不会重蹈日本1990年代的覆辙”,另一个问题是“AI热潮应该怎么投资”。
王一平对这两个问题的判断和推演逻辑都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征求了进化论资产的同意,把它分享给你。
中国不会是下一个日本
王一平第一个主张是,中国不会是下一个日本。
1990年代,日本进入失去的三十年,固然有房地产泡沫破裂和人口老龄化的作用,这两点跟我们当前的情况有些许的呼应。但当时它房地产泡沫破裂只是催化因素,老龄化也只是它的附加作用,真正在当时导致经济衰退的关键因素是另外三个:
1. 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1990年代中国崛起,对日本的实体产业形成了“抽血效应”,使得大量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被中国产业替代,或者转移到了中国。
2.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1990年代以后,日本半导体行业走向衰弱,全球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美国分走了IC设计、中国台湾分走了晶圆加工、韩国分走了储存、欧美分走了半导体设备。
3. 在科技创新领域,1990年代原本是全球科技互联网革命的发展时期,但日本国土有限,人口基数和语言环境也受限,导致它缺乏互联网发展需要的规模效应和链接效应,也错过了这个时代级机会,没有孵化出大公司、大产品。
所以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类似一辆行驶中的自行车,遇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两个大坑,在颠簸中降低速度。但前面这三个因素像是更大的摩擦力,让这辆自行车再回不到原来的速度上。
那中国也会这样吗?我们同样来看中低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
先看中低端制造。
在王一平看来,9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对日本形成巨大的“抽血效应”,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跟日本比,经济基数足够低、市场足够大,有足够的势能落差。拿1987年的数据来说,日本的人均GDP达到2.07万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同期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51美元。双方差距接近100倍。
而在当前,中国的人均GDP远远没有达到日本曾经达到的水平。我们参考2020年数据的话,中国人均GDP 1.04万美元;同时,在外界看来最有机会跟中国形成落差,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东南亚,人均GDP是0.45万美元;墨西哥是0.87万美元;印度是0.19万美元,都没有形成当年100倍的差距。
同时,中国自己还有足够多的人口、足够广阔的产业纵深,让本土的生产成本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王一平认为日本的经济历史在中国重复上演是不现实的。
——我补充个数据,前段时间我看到CEIC的一个统计:2018年以来,在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外迁的同时,中国中西部15个省份的出口猛增了94%,将近翻了一倍。而相同时期里,印度的出口只增长了41%,墨西哥增长了43%,越南增长了56%。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仍然在中国境内。
其次,是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看。
像前面说的,日本当年存量科技产业被瓜分之后,它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再续上。但中国当前的科技还在持续进步:
在半导体领域,华为和中芯国际不断有量产自主研发消费级芯片的消息传出;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中国出现了一批领军企业,把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3%,压缩到2023年的6.4%,中国自己的汽车出口也超越日本成了全球第一;
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占了全世界供给的80%,也是全球第一;
另外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中国也都在逼近世界一流水平。这么看上去,人口红利不再,但工程师红利仍然在继续,这保证了科技进步的持续动力。
这样一来,科技动力强劲就不必惧怕暂时的经济停滞,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历史。2008年次贷危机时,美国也遭遇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由此引发了金融危机。这不仅将美国经济拉入泥潭,还把危机外溢到了全世界。但美国自己,仅仅用了2到3年的时间就逐步从衰退中恢复过来了,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自身的科技互联网行业在不断进步,半导体、移动电子产品等高端制造业在持续发展。
回到中国。当下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在下降,会导致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在王一平看来,房地产的定价本质上取决于它所在地区的现金流。对于现金流好的地区,人口甚至会增长,大家会持续寻找更好的赚钱机会,房地产的问题就能解决。
——这也是当下中国花大力气来扶持和激励科技产业的原因。我再补个信息,1月底教育部在一个内部党组会上强调说,接下来要优化中国高校的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这显然也是为了跟整个国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攻关目标打配合。你如果是中学生家长,这个消息你要留意了。
AI产业的价值在二阶导
我想跟你分享的王一平的第二个主张,是关于AI的。他认为,2024年在布局科技创新的时候,应该假设AI产业的基础设施已经足够完善、在此基础上去寻找和投资那些衍生需求,比如各种AI应用,和AI PC、AI耳机这类的终端硬件。
也就是说,他主张去布局AI产业的二阶导数。这跟当下资本们普遍去追逐和布局AI芯片和各类基础设施的玩法就很不一样。
王一平的逻辑是这样的:在GPU和光模块等等跟算力相关的硬件方向上,资本们过分乐观、预期也过于一致了,这对投资回报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AI虽然是划时代的核心技术引擎,但AI云端算力需求的极端爆发是不可持续的。他这个观点基于三个判断:
第一,GPU是类设备的耐用品,而不是易耗品,训练AI所需要的算力部署需求相对前置——比如你明年要训练,今年就把10亿美元订单给派出去了——但这样的前置需求未必能一直高速增长。
——他说的这事在国内已经开始有迹象了。之前有消息说,百度在2023年8月份,就找华为订购了1600颗昇腾AI芯片,当时就是未雨绸缪打的提前量,以防未来无法再买到英伟达。华为在2023年下半年,也已经把这批芯片分批交付给百度了。
第二,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积累曲线是阶梯型逐渐上涨的,因此,可以导入大模型的知识库,一开始可能会有“从0到1”式的大爆发,但这种大爆发后续也不会维持。
他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下一个时代,你哪怕有足够的算力来训练AI,也没有那么多的知识数据来投喂了。
第三,随着模型算法的升级,模型输出同等内容所需要的算力资源也会不断降低。也就是算法进化可以四两拨千斤。
基于这些判断,王一平更倾向于把基础设施搭建阶段跳过去,直接去想象算力中心和大模型完善之后的后AI世界,更多去关注爆款AI应用和终端硬件。
科技参考
089|从草莓馅饼没草莓说起(下)
上一期我留了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可以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真实水果中几百种挥发物质的化学成分了,为什么不按比例认认真真添加360种化合物,把草莓味馅饼做得像真草莓一样呢?
简单地说,消费者已经被食品工业调味驯化到不关心这一点了。这个答案听上去有点让人无奈,但却是现实。这期《科技参考》,我们来深入说一说。
更具体来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还原草莓的味道,其实属于顶级难题,比还原榴莲味道要难得多。
你可能觉得有点意外,榴莲那种奇怪到噎人的味道,怎么可能模拟起来很轻松呢?其实,凡是气味强烈、浓重的水果,味道都属于比较好还原的。拥有浓烈的气味,从化学角度说,差不多等同于挥发性化合物更加单一。在气相色谱仪里找到香气值最大的几种成分,把它们按比例拼凑在一起,大概就可以还原出七八成榴莲的味道了。
气味还原难度大的是那种味道辨识度低的。草莓就是一个典型,它除了淡淡的清香,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和吃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红又大、嫩又香的草莓吃起来想不到竟然那么酸”,这就是大家的感受。退一步说,就算通过化学分析调配出来的成分和真实成分大致类似,也很大可能让人觉得味道不像。
就拿人类产出的第一个香精——香兰素——来说。我还是把上期的两张气相色谱仪的结果图放在下面,一个是对天然香草豆荚萃取出来的汁液做的分析,另一个是对人工合成香草精的分析。
两张对比一看,还真是有高度相似性。但实际结果呢?
你只要吃过那种黑色枯木枝一样的天然香草调出的食品,就知道和人工香草精的味道差别还是挺大的。天然香草有一股奶香,更包含皮革的味道、香烟的味道和朗姆酒的味道,和更多语言描述不出来的味道。人工香草精只有奶香一种味道算得上吻合,其他味道都没有,总体来说相距甚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以为香草味冰淇淋就是原味冰淇淋的原因,毕竟冰淇淋的主要成分就是奶,和人工香草精的奶香味道高度重合。
人工香精都做不到完美模拟香草味道,就更别提模拟草莓味这种顶级难度的任务了。
有能力模拟却又没有模拟出来的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者不介意两者不像。
比如天然香草,上百年来,马达加斯加岛占50%的全球产量,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墨西哥加一起占25%,全球其他地区加一起占25%。近十年来,全球产量就是在一年6000吨到8000吨浮动。今天的价格合算人民币大约1200块一公斤,前几年还被炒到4000多块钱一公斤,而白银今天一公斤是3300块。这东西是很少有人消费得起的。所以,即便不像,又有谁能指认出来呢?
这是第一种对味道差异不介意的原因,大家普遍不知道原来什么味儿。
但草莓这种东西谁都吃过,人工香精和真实草莓差异大,为什么也没人介意呢?因为我们的视觉、嗅觉和味觉早就被食品工业驯化了。
在美国,超过一半的食物热量是由那些深加工食品提供的,很多孩子出生后吃的第一口食物就是深加工后的食品。
1999年发表在《化学感应》(Chemical Sense)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婴儿接触香草醛对长大后食物偏好的影响。这个研究最初由德国科学家提出。在德国售卖的新生儿和幼儿奶粉里一直在添加香草精,人生早期接触香草精的味道,会不会导致他们今后对食物的偏好呢?
他们的实验是在法兰克福环保博览会上随机挑选133名参观者,回答自己是母乳喂养还是喝奶粉,填完问卷后,要求品尝2种番茄酱,然后选择一款认为口味最好的。其中一种番茄酱里添加了万分之五的人工香草精,结果62.4%的人偏爱纯番茄酱,37.6%的人偏爱添加香草精的番茄酱。但偏爱纯番茄酱的人里,有71%的人是纯母乳喂养长大的;偏爱香草精番茄酱的人,有67%的人小时候是吃奶粉长大的。由于那时候德国奶粉普遍添加香草精,所以只要是吃奶粉长大的孩子,必然在人生早期就接触了这种物质,而这很可能是他们长大之后对人工香草精产生味觉偏好的原因。
就算婴儿断奶前没有喝过任何有人工香精的东西,今天超市里只要是加工食品,肯定都有人工香精。精美的纪录片总说,享受食材本身的味道,但实际上,大部分食材本身的味道对人的吸引力是远远赶不上食品工业调配出的人工香精的。以人工香草精为例,尽管它和真实香草味道差很远,但作为人类第一款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香精,在当时是非常震撼的,因为之前想获得这么浓厚、稳定的奶香,不知道要费多少劲。
今天食品企业的调香师都是怎么工作的呢?
通常是公司或者客户要求模仿出一种香精,给调香师一些目标品,比如竞争对手的食品,或者是采购来的水果。调香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过后,假如有20种成分的香气值大于3,那么就用其中香气值最高的12种化学成分,再凭自己经验,加上8种能提升味觉好感度的成分,最终这20种化学成分就是新食品的香精原料了。
公司或者客户提的要求并不是他们的个人偏好,而是通过销售数据统计出来的人们的口味偏好。某类健康饮食倡导者可能认为应该少油少糖少盐,但大量用户的统计数据告诉公司,重油、多糖、多盐、味道够浓才能卖得比对手更多。所以,不是调香师不想还原100%的草莓味,而是食品研发的人知道,大家都迫切地需要不像草莓味的草莓馅饼。
其实,受到驯化的不止是嗅觉,还有视觉。
视觉对一个人评价食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但食物全都是还没闻到吃到就先看到的,颜色足可以左右人们对食物的判断。这方面的研究结论非常多。比如,白色杯子里的咖啡比透明杯子里的咖啡更苦,但实际上它们是同样的咖啡分装在不同杯子里了。还有,牛奶是不是很白,对人们评价牛奶口味特别重要。
葡萄酒方面更是有各类神话,但如果把白葡萄酒添加无味道的红色色素后,品酒专家对这杯酒的评价全都是描述红葡萄酒的词汇了。如果让专家用不透明的杯子品尝,尽管他们没有看到颜色,他们大都可以识别出是白葡萄酒。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视觉对葡萄酒的调味效果已经超过了味觉和嗅觉。
在激烈竞争下,美国食品企业会开发一些新奇口味的食品,比如柚子味儿汽水、杨梅味儿口香糖、荔枝味儿冰淇淋,大部分美国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水果是什么味儿,所以食品企业可以尽情发挥,甚至只是简单的香草味和甜甜的味道都不会有人质疑。因为这就是大家最喜欢的味道,不过前提是在包装上印满那种水果的图案。食品工业还可以针对性的加入明胶和饼干碎屑,让一款食物既有嚼劲,又有脆脆的口感。尤其小孩子,对这类食物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今天常用的人工香精有大约6000种左右。尽管有一些国家规定了0-6个月的婴儿配方奶里不允许添加人工香精,但限制也就停在6个月,大一些孩子的辅食是可以添加的。
化学和食品工业的结合不止碾压了我们味觉、嗅觉上的天然偏好,也彻底阻挡了新的植物成分进入世界贸易体系。
从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开辟的殖民地种植经济,香料和成瘾物质是两种最重要的物资。有人可能想问,香椿为什么没能成为世界香料贸易的一分子?槟榔为什么不能像烟草茶叶咖啡一样成为世界性的成瘾物质的一分子?因为它错过了16-19世纪的贸易窗口。这个窗口只有300年,只要在这个时段里这类植物没能被欧洲人带到全球各地广泛种植,不论是香料植物还是成瘾性植物,之后就再也不可能普及到全球了。
是谁把机会窗口关上了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