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保密宣传月保密宣传月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保密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 XXXX时间: 2024目录目录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保密工作基本知识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第一部分构成秘密的基本要素:隐蔽性、莫测性、时间性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是个人或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的总称。秘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现代意义上,根据涉及内容的不同,秘密可分为: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国家秘密的范围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工作秘密的特征:工作秘密是在国家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于对外公开的秘密事项。工作秘密是各级国家机关产生的事项。工作秘密是涉及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事项。工作秘密是不属于国家秘密,又不宜公开的事项。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在一定情况下也属国家秘密,许多商定秘密,特别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商业秘密,也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商业机密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公开的信息。如个人日记、相册、通信、交往范围、家庭关系、生活习惯、身体缺陷、病患情况等,都属于个人隐私范围。特定情况下,特定自然人的个人隐私将纳入国家秘密范围。如国家面临政治动荡、国家间出现战争冲突等情况下,一国领导人的身体疾患等情况就会成为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保密工作基本知识一涉密:涉密信息上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无论是否造成危害,一律以泄密论处。失密:失密是指遗失或丢失涉密载体。长时间未被找到,且不知去向,按泄密论处。泄密:将国家秘密故意或过失泄漏给不应知悉的人员,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因管理不善造成国家秘密被窃取。机关工作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第二部分保密须知保密须知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起草秘密文件、资料的过程稿、送审稿、讨论稿、修改稿、征求意见都要严格按照秘密文件、资料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丢弃。01秘密文件、资料定稿后,要严格履行定密程序,由承办人对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送定密审核人审查;然后报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批,过程应结合办文流程处理。02制作秘密文件、资料应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和编排顺序号。03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01使用磁、光、半导体等介质拷贝、刻录国家秘密信息,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或定点单位进行,并在适当位置表明密级,不能托交其他社会单位或无关人员刻录、制作。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承办人员及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多制、私留涉密载体。02印制过程中的废页、废料、残页、残料、校对稿、胶片、胶版等,需要保存的,应当按照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需要保存的,应当按规定销毁,不能随意处置,不得作为废品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人。03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01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办公室或专门阅文室进行。02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03涉密载体阅读、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保密室或机要室,不得横传,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不得私自留存涉密载体。04不得擅自复制、摘录、摘抄涉密文件、资料内容。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复制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01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原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03复制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02保密须知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第三第二第一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编制序号。要采取与原件相同的保密措施。复制工作只能在本机关、单位内部进行;需要送外单位复制的,应交由定点单位复制。复制涉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或删除密级标志。保密须知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一般不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使载体始终处于本人有效监控之内。第一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应当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第三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如遇紧急情况,涉密载体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立即就近请求保密、公安、安全部门或其他公安机关、单位帮助,并尽快与本机关、单位取得联系。第四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须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并严密封装,至少应有两人同行。第二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失泄密的主要渠道。根据我国权威机关的统计,2004年,全国重大网络泄密事件已发生了47起,占全年泄密案总数的32%,到了2005年就增加到74起,而2006年又猛增到168起,短短两年中网上泄密事件就翻了3.6倍!2009年我国网上泄密已经超过了泄密案总数的90%。涉密机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要及时升级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涉密信息禁止私人计算机或移动存储介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二必须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第一外出前,将不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并将存储介质留在机关、单位保存,同时对携带的计算机中的涉密文件、资料使用符合保密标准的工具进行清除处理。外出途中,必须做到“机不离身”。第二将要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到涉密存储介质中,然后将电脑中的涉密文件、资料使用符合保密标准的工具进行清除处理,使笔记本电脑不带有任何涉密信息。外出途中做到“盘不离身”。第三外出途中使用电脑生成的涉密信息,要及时复制到随身携带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并对笔记本电脑硬盘中的涉密信息及时做清理处理。第四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保密相关法律责任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第三部分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项(件)以上的;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隐瞒不报、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第一百三十八条 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在保密工作方面不负责任,致使发生重大失密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保密相关法律责任三2024年5月是全国第36个宣传教育月。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保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比如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拍的一张照片、搜集的网络资料……很多看似微小的事情,却可能无意间泄露国家秘密。 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近日面向全社会发布2024年全国保宣传教育月保公益宣传海报,倡导大家增强保密意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保密宣传月保密宣传月守/护/国/家/秘/密 共/筑/安/全/屏/障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保密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 XXXX时间: 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