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氮的固定【学习目标】1.能依据氮分子的微观结构预测其性质。2.了解氮气的性质和氮的固定,认识氮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主要性质,认识它们之间转化的价值。【合作探究】【学习情境】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倒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你知道“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任务1 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新知生成】一、氮气的结构1.电子式: ,结构式: 。2.破坏氮气分子中氮氮三键需要 的能量,所以氮气分子 ,化学性质 。二、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 色 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 空气。2.化学性质在 或 等特殊条件下,氮气能与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生成含氮化合物。【答案】一、 1.︰N N︰ N≡N 2.很大 很稳定 很不活泼 二、 1.无 无 小于 2.高温 放电【核心突破】典例1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易溶于水B.N2的结构式为︰N≡N︰C.④的离子方程式为3N+4O2N+2H++N2O+5H2OD.反硝化作用可实现从化合态氮向游离态氮的转化【答案】D【解析】N2难溶于水,A项错误;N2的结构式为N≡N,B项错误;④的离子方程式为4N+5O22N+N2O+6H++5H2O,C项错误。【归纳总结】N2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常见的反应有:1.3Mg+N2Mg3N22.3H2+N22NH33.N2+O22NO训练1 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Mg3N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B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NaOH溶液B.若去掉装置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C.实验时应先加热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DD.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答案】C【解析】要制备氮化镁,需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CO2和水蒸气,则装置A、B中可依次加入NaOH溶液、浓硫酸,A项错误;若去掉装置C,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对产品纯度有影响,B项错误;实验时,应先加热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除去氧气,然后再加热D,C项正确;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与镁粉反应,D项错误。任务2 氮的固定【新知生成】一、概念将空气中 转化成 叫作氮的固定,简称固氮。二、分类氮的固定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三、途径1.生物固氮:N2NH3(或 态氮肥)2.高能固氮:N2 ……→硝酸盐3.人工固氮:N2【答案】游离态的氮 氮化合物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铵 NO NH3【核心突破】典例2 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①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②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③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④NO被空气氧化为NO2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①③符合题意。【归纳总结】固氮,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包括:训练2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B.消耗18 g水时,将生成11.2 L O2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该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A项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每消耗18 g水,将生成0.5 mol O2,但是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因此O2的体积不一定是11.2 L,B项错误;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3,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化合价升高,所以水为还原剂,氮气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项正确;基于LDH合成NH3的过程是将氮气转化为NH3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项正确。任务3 氮氧化物的性质【新知生成】1.物理性质常温下,NO为 色、 味的气体,微溶于水;NO2为 色、有 气味的气体。两者均 毒。2.化学性质①NO与O2反应: ;② NO2与H2O反应: 。【答案】无 无 红棕 刺激性 有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核心突破】典例3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呈红棕色,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可能是NO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答案】C【解析】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呈红棕色,那么一定有二氧化氮存在。根据题述现象可知,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的成分可能为①NO2、②NO2和O2(少量)、③NO2和NO等。【归纳总结】1.氮的氧化物有N2O(笑气)、NO、N2O3、NO2、N2O4、N2O5等,均为大气污染物。2.NaOH、Na2CO3等碱性溶液可吸收NO2和NO:①2NO2+2NaOHNaNO3+NaNO2+H2O②NO2+NO+2NaOH2NaNO2+H2O3.NH3、CO等还原性物质也可去除NO2、NO污染。训练3 Murad等三位科学家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科学家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O是无色气体,可用排空气法收集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混合就可迅速产生NOC.常温下,N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D.一定条件下,N2与O2反应可以直接合成NO2【答案】C【解析】NO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N2、O2需要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才能生成NO,B项错误;NO与O2常温下就可以生成NO2,C项正确;N2与O2反应先生成NO,NO再与O2反应才能生成NO2,D项错误。【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氮气的用途很广泛,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C.液氮可作制冷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答案】D【解析】氮气与氢气合成氨能用于制作氮肥,氮气充入灯泡可作保护气,液氮蒸发吸热用作制冷剂,均属于氮气的用途;氮气不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医疗上不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2.氮的固定是指(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答案】C3.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答案】C【解析】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HNO3+NaHCO3NaNO3+CO2↑+H2O,逸出的气体是NO、CO2,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再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4.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的 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2)过程②中最重要的是合成氨工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程③涉及多步反应,其中属于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生产氮素化肥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氮的氧化物污染。已知:N2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请写出N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固氮菌 (2)N2+3H22NH3 (3)N2+O22NO (4)N2O3+2OH-2N+H2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