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第1课时 反应的合理选择【学习目标】1.能从物质类别和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掌握Fe3+的检验方法,构建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增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3.能依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转化的思路;能从多个方面对可能的转化路径进行优选。【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最近中央2台有一档科普求证节目“是真的吗 ”很受欢迎。其中有一期涉及贫血补铁的传言求证:“用铁锅炒菜能补铁吗 ”(1)铁锅炒菜能补铁吗 为什么 (2)铁锅里的铁单质是怎么进入菜里的 又是怎么变成Fe3+的 相信通过本节学习,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任务1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新知生成】一、铁的化学性质1.遇强氧化剂,一般生成 铁,如铁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遇弱氧化剂,一般生成 铁,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Fe3+的化学性质1.与碱反应: 。2.与KSCN反应: 。3.氧化性:Fe+2Fe3+ 、Cu+2Fe3+ (制作印刷电路板)。三、Fe2+的化学性质1.与碱反应: 。2.还原性:Cl2+2Fe2+ 、H2O2+2Fe2++ 。【答案】+3 2Fe+3Cl22FeCl3 +2 Fe+H2SO4FeSO4+H2↑ Fe3++3OH-Fe(OH)3↓ Fe3++3SCN-Fe(SCN)3 3Fe2+ Cu2++2Fe2+ F+2OH-Fe(OH)2↓ 2Cl-+2Fe3+ 2H+ 2Fe3++2H2O【核心突破】典例1 下列反应中Fe3+表现氧化性的是( )。①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②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FeCl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产生淡黄色沉淀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①2Fe3++2I-2Fe2++I2,Fe3+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②Fe3++3OH-Fe(OH)3↓,Fe3+化合价不变,没有表现氧化性;③Ag++Cl-AgCl↓,Fe3+化合价不变,没有表现氧化性;④2Fe3++H2S2Fe2++2H++S↓,Fe3+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归纳总结】单质铁的化学性质1.能与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3Fe+2O2Fe3O4 2Fe+3Cl22FeCl3 Fe+SFeS2.能与酸溶液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②与氧化性酸反应: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与足量稀硝酸发生反应:Fe+4H++NFe3++NO↑+2H2O3.与部分盐溶液发生反应Fe+Cu2+Fe2++Cu Fe+2Fe3+3Fe2+训练1 将Fe粉、Cu粉、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1)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2)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可能有 。(3)若FeCl3和CuCl2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答案】(1)Fe3+、Cu2+ (2)Fe2+、Fe3+或Cu、Fe2+ (3)Fe、Cu【解析】(1)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就不可能有Fe3+、Cu2+,因为它们能发生反应。(2)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可能有Fe2+、Fe3+或Cu、Fe2+。(3)若FeCl3和CuCl2均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Cu。任务2 Fe2+、Fe3+的检验【新知生成】Fe2+、Fe3+的检验1.NaOH法:Fe2+先产生 色沉淀,逐步变成 色,最后变成 色沉淀;Fe3+产生 色沉淀。2.KSCN法:Fe2+先 现象,滴加适量氧化剂后,溶液立即变 ;Fe3+ 。【答案】白 灰绿 红褐 红褐 无 血红色 立刻变成血红色【核心突破】典例2 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血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物质D.Fe2+被氧化为Fe3+【答案】B【解析】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归纳总结】鉴别F、Fe3+的方法方法 现象 原理 特点直接观 察法 溶液呈浅绿色的为F;溶液呈黄色的为Fe3+ — 溶液浓度稀时不适用;有其他有色粒子存在时不适用碱液法 沉淀颜色从白→灰绿→红褐为F;沉淀颜色红褐色为F F+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Fe3++3OH-Fe(OH)3↓ 溶液浓度稀时不灵敏KSCN 法 F遇KSCN溶液无现象;F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Fe3++3SCN-Fe(SCN)3 非常灵敏苯酚法 Fe2+遇苯酚溶液无现象;Fe3+遇苯酚溶液显紫色 (不做要求) 非常灵敏 训练2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C【解析】A项,加入KSCN后呈红色,说明含Fe3+,但不能说明是否含有Fe2+;B项,通Cl2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所得的溶液中含Fe3+,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无法判断;C项,加NaOH得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D项,当溶液中含有Fe2+和其他能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时,同样会出现题述现象,因为Fe(OH)2转变成Fe(OH)3时,红褐色很容易掩盖其他白色沉淀。【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2Fe+3Cu2+2Fe3++3Cu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3+:Fe3++3SCN-Fe(SCN)3C.将氨水滴入FeCl3溶液中: Fe3++3OH-Fe(OH)3↓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溶液:Zn+2Ag+Zn2++2Ag【答案】B【解析】A项中正确的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C项中氨水是弱碱溶液;D项中Zn、Cu均能与AgN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则不能比较Zn、Cu的金属活动性,D项错误。2.把铁粉、铜粉置于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不显红色,下列情况不能成立的是( )。A.铁不剩余,Cu剩余 B.铁、铜均剩余C.铁剩余,含Cu2+ D.铜剩余,含Fe2+【答案】C【解析】因还原性:Fe>Cu,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铜粉时,依次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有以下情况:①Fe、Cu均剩余,溶液中只有Fe2+;②只有Cu剩余,溶液中只有Fe2+或含Fe2+、Cu2+;③Fe、Cu均不剩余,Fe3+恰好反应,溶液中有Fe2+、Cu2+;④Fe、Cu均不剩余,Fe3+剩余,溶液中有Fe3+、Fe2+、Cu2+。C项Fe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3.下列除杂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A FeCl3溶液 FeCl2 通入适量Cl2B FeCl2溶液 FeCl3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并过滤D Fe(OH)3 Fe(OH)2 在空气中灼烧 【答案】D【解析】FeCl2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Fe粉反应生成FeCl2,A、B两项正确;铁粉溶于稀盐酸生成FeCl2溶液和H2,铜粉与稀盐酸不反应,C项正确;Fe(OH)3受热易分解,D项错误。4.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甲 乙(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见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铁块”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Fe2+ Fe3+ Al3+ Mg2+开始沉淀时的pH 7.5 2.8 4.2 9.6沉淀完成时的pH 9.0 4.0 5 11①试剂A为H2O2溶液,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Ⅲ调节溶液pH=4的目的是 ;③设计简单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Fe2O3而非Fe3O4。(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氯水、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双氧水)操作 预期现象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 向其中加入 ,观察 固体完全溶解, 溶液呈黄色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 ,振荡观察 ④若最终红棕色粉末M的质量为12.0 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 。【答案】(1)引发铝热反应 (2) ①H2O2+2Fe2++2H+2Fe3++2H2O ② 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 沉淀,而Al3+、Mg2+不沉淀 ③ 足量稀硫酸 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红色未褪去 ④ 84.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