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第1课时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 物质的分离提纯【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悉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学会过滤、结晶、蒸馏、分液、萃取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3.能独立完成一些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学习情境】 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实验中多次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五位助手被炸死,自己也多次受伤。诺贝尔为科学不惜献身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然而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我们如何在确保实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呢 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 任务1 掌握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新知生成】1.实验前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做好 和 ,熟悉实验所需的 ,掌握仪器和药品 使用的要领,理解、掌握实验 ,熟悉实验 和操作 。2.实验中应集中注意力,实验操作要 。取用药品前须仔细核对所需药品与试剂瓶上的 是否一致,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取用。仔细观察实验 ,如实记录,认真处理实验 ,分析实验 ,写好实验 。应注意 ,减少实验排出的 、 和 对环境的影响。3.实验后将 和所用 收拾干净,保持实验室 。4.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其中常见危化品的分类标识如下: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答案】1.预习 实验准备 药品 安全 原理 步骤 要求 2.规范 标签 现象 数据 结果 报告 环境保护 废气 废液 固体废弃物 3.药品 仪器 整洁卫生【核心突破】典例1 填写下表,清楚实验时一些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酒精着火 迅速用 或沙子盖灭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 冲洗,然后涂上适量3%~5%的 溶液浓碱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适量的稀 溶液浓酸洒到桌子上 用 溶液中和,然后再用水冲洗浓碱洒到桌子上 用 中和后,再用水冲洗酸或碱溅到眼中 立即用 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答案】湿布 大量水 碳酸氢钠 硼酸 碳酸氢钠 硼酸溶液 水典例2 下列物质的包装上贴错了危险警告标签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氧气是助燃气体,不是易燃气体,B项错误。归纳总结实验安全操作的“六防”1.防爆炸:用CO、H2还原Fe2O3、CuO等物质时,应先通CO或H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对装置进行加热。2.防暴沸:(1)加热液体时,在待加热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2)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防失火: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4.防中毒:加尾气吸收装置或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误食重金属盐后,立即服用大量的鲜牛奶或生鸡蛋清,再送医治疗。5.防污染:制取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时,要加装吸收装置,有毒物质应处理后再排放。6.防倒吸:利用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防倒吸安全装置,如图所示:训练1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鼻子闻 B.嘴巴吹C.耳朵听 D.眼睛看【答案】C训练2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点燃甲烷前,先验纯确认其纯净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D.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答案】A【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项错误。任务2 过滤、结晶、蒸馏的操作及其应用【新知生成】1.无论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人工制备的物质,大多是 。因此,在研究某物质时要先将该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加以 。2.混合物分离提纯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如状态、 、水溶性等)的差异。在分离提纯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的损失。3.固体混合物中,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以先加适量的水溶解混合物,然后 分离出难溶于水的组分,再将滤液 得到可溶于水的组分,从而实现可溶性组分与难溶性组分的 。4.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通过控制 ,利用 、 等方法分离。5.运用 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答案】1.混合物 提纯 2.沸点 所需物质 3.过滤 结晶 分离 4.温度 溶解 结晶 5.蒸馏【核心突破】典例3 粗盐中常含有少量的泥沙及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可溶性的杂质。粗盐的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① ② ③(1)请写出图中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② ,③ 。(2)实验操作②的主要目的是 。(3)实验操作①②③中都使用的仪器是 ,它在③中的作用是 。(4)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精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答案】(1)过滤 蒸发结晶 (2)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等不溶性固体杂质 (3)玻璃棒 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4)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可溶性的杂质【解析】(1)根据题意及装置图可知,粗盐的初步提纯是除去泥沙,所以可通过①溶解:用玻璃棒搅拌;②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玻璃棒引流;③蒸发结晶:注意停火的时机等操作提纯。(2)实验操作②是过滤,过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等不溶性固体杂质。(3)上述各步实验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体飞溅。(4)因为MgCl2、CaCl2以及一些硫酸盐为可溶性盐,故用上述方法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的杂质是MgCl2、CaCl2以及一些硫酸盐。典例4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钾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除去杂质氯化钾C.操作Ⅲ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答案】C【解析】操作Ⅰ为加水溶解,将试样溶解于水,A项错误;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B项错误;操作Ⅲ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项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Ⅰ~Ⅲ只过滤一次,D项错误。归纳总结1.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2.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而重结晶是指将晶体溶于溶剂以后,又重新从溶液中结晶的过程。训练3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经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C.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答案】A【解析】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训练4 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 。(3)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 ,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1)蒸馏 (2)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 (3)接通冷凝管中的水 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任务3 从溴水到溴的有机溶液——萃取与分液【新知生成】1.利用 的方法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离,密度大的下层液体从 下口放出,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 。2.萃取是利用物质在 的两种溶剂中 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也称 )中的方法。【答案】1.分液 分液漏斗 上口倒出 2.互不相溶 溶解度 萃取剂【核心突破】典例5 下列有关实验室萃取溴水中的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不需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B.萃取剂可用酒精或CCl4C.“振荡”后立刻进行分液D.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旋塞,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答案】D【解析】使用前需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A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B项错误;“振荡”后需要静置分层,不能立刻进行分液,C项错误;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旋塞,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D项正确。归纳总结1.萃取剂的选择与密度无关,但密度决定了萃取后溶质的位置。2.萃取后需要进行分液,萃取剂、溶质的分离需要通过其他操作完成。训练5 下列有关萃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萃取在香料、药物的提取中应用广泛B.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C.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时,上层溶液呈橙红色D.萃取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要使用分液漏斗【答案】C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叠氮化钠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的气源,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识是( )。A B C D【答案】B2.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答案】C【解析】将食盐水蒸发,可以使溶剂的质量变少,从而使溶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就可有食盐析出。3.下列用图示表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⑦⑧【解析】①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②有多处错误:瓶塞未倒放,标签未面向手心,试剂瓶口未紧挨试管口等;③胶头滴管不能直接伸入试管内;④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⑤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⑥闻气体气味,不能将鼻子靠近瓶口。4.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过滤 B.结晶 C.分液 D.蒸馏 E.萃取、分液(1)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2)分离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沙子的混合物: 。(3)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 。(4)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5)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答案】(1)C (2)A (3)B (4)D (5)ED【解析】分液法可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过滤可分离溶液与难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可分离易溶于水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混合物;蒸馏是利用沸点的差异,将互溶的两种(或多种)液体或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分开;萃取、分液通常可用于提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