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第1课时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掌握SO2的化学性质;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分析、解释SO2的化学性质。2.能够依据实验现象对SO2的性质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能够建立假设、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3.了解SO2的用途以及SO2的过量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合作探究】【学习情境】大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经用硫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来处理布匹;公元前九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二氧化硫来消毒和漂白。目前,二氧化硫会作为保护剂被添加到葡萄酒中,能杀死葡萄皮表面的杂菌,故二氧化硫几乎是酿酒师所能使用的唯一的细菌抑制剂。二氧化硫又是一种抗氧化剂,不仅可以保护葡萄酒的天然水果特性,而且能防止葡萄酒被氧化。若葡萄酒中没有加入二氧化硫,葡萄酒将会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变质,而不能饮用。二氧化硫是食物的“化妆品”,对食品有漂白作用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使产品达到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但超量使用会对人体的肝、肾脏等造成严重损伤,并有致癌风险。任务1 认识单质硫【新知生成】一、存在状态1. 态:存在于火山喷口的岩层中。2. 态:主要存在于 和 中,火山喷出物中还含有硫的 和 。二、物理性质 色或 色固体,俗称 ,质脆,易研成粉末,密度比水 , 溶于水,微溶于 ,易溶于 。三、化学性质1.氧化性: (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还原性: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一、游离 化合 硫化物 硫酸盐 氢化物氧化物 二、黄 淡黄 硫黄 大 难 酒精 CS2 三、2Na+SNa2S Hg+SHgS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2SO2【核心突破】典例1 已知:H2S+Cl22HCl+S,下列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的性质活泼,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D.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答案】B【解析】硫的性质比较活泼,但在自然界既有化合态,也有游离态,A项错误;先用CS2可以溶解硫黄,过滤后的滤渣再加水,溶解硝酸钾,再过滤分离出木炭,B项正确;硫与氧气反应时作还原剂,C项错误;反应H2S+Cl22HCl+S中Cl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D项错误。归纳总结硫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由于氧化性弱于氯气,因此硫与变价金属(如Fe、Cu)反应时往往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Fe+SFeS,2Cu+SCu2S。反应Hg+SHgS可以用于安全处理洒落的Hg。 训练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B.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C.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有如下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D.单质硫或含硫物质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足量时生成SO3【答案】D任务2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新知生成】一、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 气味的气体,其密度 空气, 溶于水,易液化。二、化学性质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用充有80mL二氧化硫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针筒内气体体积减小,pH试纸变红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再向试管中滴加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几滴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再加入5mL硫化氢水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观察现象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答案】一、有刺激性 大于 易 二、SO2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气体部分与水反应生成酸:SO2+H2OH2SO3 滴加氯化钡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向试管中滴加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放置片刻后滴加几滴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亚硫酸(H2SO3)能被H2O2氧化为硫酸:H2SO3+H2O2H2SO4+H2O 有黄色沉淀产生 SO2有氧化性:SO2+2H2S3S↓+2H2O 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红色褪去,加热试管,溶液颜色恢复红色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核心突破】典例2 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C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D 品红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答案】A【解析】在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A项,SO2与BaCl2溶液不发生反应,因为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错误;B项,SO2具有氧化性,可以和Na2S反应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正确;C项,KMnO4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D项,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正确。归纳总结1.+4价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亚硫酸(H2SO3)及亚硫酸盐均具有还原性,能被较多的氧化剂氧化,如O2、酸性KMnO4溶液、氯水、H2O2、FeCl3溶液等。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2H2SO3+O22H2SO4,2Na2SO3+O22Na2SO4。2.检验SO2的一般方法(1)利用物理性质检验气味:用标准的闻气法,SO2有刺激性气味。(2)利用化学性质检验漂白性: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颜色又恢复。3.鉴别SO2和CO2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同的是SO2有漂白性、还原性,而CO2没有,鉴别时可用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来区别,不可用澄清石灰水。训练2 下列事实各体现了SO2的什么性质,请将其代号填入每小题后的横线上。a.易溶于水 b.水溶液呈酸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e.漂白性(1)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2)SO2使显红色的酚酞溶液褪色 。(3)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点燃的镁条在SO2中继续燃烧(2Mg+SO22MgO+S) 。(5)将盛有SO2气体的试管倒扣于水中,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6)SO2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答案】(1)e (2)b (3)d (4)c (5)a (6)b【解析】(2)“显红色的酚酞溶液”说明溶液中有碱性物质,SO2使显红色的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是SO2与碱性物质发生了反应,此时利用的是SO2水溶液呈酸性。(3)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与KMn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的是其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SO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气氧化C.可以用排水法收集SO2气体D.相同条件下,SO2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D【解析】SO2有刺激性气味,A项错误;SO2与O2反应需要催化剂,B项错误;SO2易溶于水,不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2.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验证SO2的性质,对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入S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Br2的CCl4溶液逐渐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B.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C.试管中的红色花瓣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说明SO2能与碱溶液反应【答案】B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防止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B.分离器中的分离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挥发性不同C.反应器中SO2被I2还原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SO2+2H2OH2+H2SO4【答案】C【解析】反应器中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SO2是还原剂,I2是氧化剂,SO2被I2氧化,故C项错误。4.已知X是黄绿色气体,Y为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们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Y 、A 、B 、C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Y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Cl2 SO2 HCl H2SO4 FeCl3(2)Cl2+SO2+2H2O2HCl+H2SO42Fe3++SO2+2H2O2Fe2++S+4H+SO2+2OH-S+H2O【解析】X是黄绿色气体,则X为Cl2,A与HNO3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中含Cl-,B与盐酸酸化的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中含S,又根据Y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Y为SO2,二者发生化学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故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