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2 整 合 提 升【知识整合】主题一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例1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答案】C【解析】A项,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正确;B项,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正确;C项,配制硫酸溶液不可在量筒中进行,错误;D项,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思维模型实验室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浓碱洒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浓硫酸洒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NaHCO3溶液或肥皂液液溴洒在皮肤上 用酒精洗涤,然后用水冲洗水银洒在桌面上 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 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再请医生处理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烫伤或烧伤 先用水冲洗烫(烧)伤处,再涂上烫(烧)伤膏趁热打铁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解析】A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主要是防止试剂相互污染;B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防止试管炸裂,与安全因素有关系;C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防止试管炸裂与液体溅出伤人,与安全因素有关系;D项,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主题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例2 下列装置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 ;(2)从碘水中提取碘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4)分离植物油和水 ;(5)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6)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 。【答案】(1)B (2)CA (3)A (4)C (5)BD (6)D【解析】由装置图可知,A为蒸馏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萃取、分液装置,D为蒸发装置。(1)CaCO3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2)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分液装置分离。(3)水的沸点低,则选择蒸馏法制备蒸馏水。(4)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会分层,选择分液法分离。(5)海水中水的沸点低,盐的沸点高,与蒸发原理相同。思维模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事项过滤 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烧杯、漏斗、玻璃棒 ①要“一贴二低三靠”;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在过滤器中进行)蒸发 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加热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萃取 浓缩溶质 分液漏斗、烧杯 ①萃取后要再进行分液;②分液后得到的仍是溶液,要再通过蒸馏等方法分离分液 分离分层的液体 分液漏斗、烧杯 ①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②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酒精灯、锥形瓶、接液管等 ①加热蒸馏烧瓶时,要垫陶土网;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③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④冷却水应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趁热打铁2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1)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操作Ⅱ的名称是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或“下口”)倒入烧杯。【答案】(1)溶解青蒿素(2)漏斗、玻璃棒 蒸馏(3)B(4)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上口主题三 物质的检验例3 下列对某溶液中所含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B.滴入盐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l-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一定含有ND.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答案】C【解析】A项,滴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白色沉淀不溶于酸,可能是BaSO4或AgCl,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或S等,错误;B项,滴入盐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盐酸中含有Cl-,故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错误;C项,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可知原溶液一定含有N,正确;D项,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气体为CO2,则原溶液可能含有C或HC,错误。思维模型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 操作、现象及结论H+ 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酸性,有H+OH- 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碱性,有OH-S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然后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Cl-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l-N 向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Na+ 将洁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液在火焰上灼烧,若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证明有Na+K+ 将洁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液在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为紫色,则证明有K+趁热打铁3 有一瓶溶液只含Cl-、C、S、Na+、N、K+、Mg2+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原溶液白色沉淀②将①所得溶液放出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③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④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④可以省略,你认为呢 (填“可以”或“不可以”),说明理由 。(3)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何加以确定 (不需要叙述操作过程)。【答案】(1)Cl-、N、Mg2+ C、S Na+、K+(2)可以 因为已经排除S、C,则一定有阴离子Cl-(3)通过焰色反应确定【解析】由①可知,原溶液中含有Mg2+;由②可知,原溶液中含有N;由③可知,原溶液中无C、S;由④可知,原溶液中含有Cl-。(1)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N、Mg2+,一定不含的离子是C、S,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K+。(2)根据③已经确定溶液中不存在C、S,而溶液是呈电中性的,故一定存在阴离子,即一定有Cl-。(3)Na+、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而确定。 主题四 物质的量浓度例4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0.2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总物质的量为0.6molB.50mL 2mol·L-1NaCl溶液和100mL 0.5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用1L水吸收22.4L(标准状况下)氯化氢,所得盐酸的浓度是1mol·L-1D.10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 18.4mol·L-1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A项,由n=cV可知,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微粒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2mol·L-1NaCl溶液中Cl-浓度为 2mol·L-1,0.5mol·L-1 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0.5mol·L-1×2=1mol·L-1,Cl-的浓度不相等,错误;C项,1L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后的溶液体积不是1L,所得盐酸的浓度不是1mol·L-1,错误;D项,98%的硫酸的浓度为mol·L-1=18.4mol·L-1,正确。思维模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运用公式:n=,c=(V为溶液的体积)。2.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先运用n=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运用V=求出溶液的体积,最后根据c=计算。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w)的换算公式c=,w=。4.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稀释或混合前后,溶质总量不变:c1·V1=c2·V2、c1V1+c2V2=c混V混。趁热打铁4 A、B、C、D四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分别按下列条件配成溶液,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0mL 5mol·L-1A溶液加水稀释成 100mL溶液B.9.2g 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C.1.806×1023个C的分子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D.0.1mol D物质溶于100mL 2.5mol·L-1D溶液【答案】D【解析】A项,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10mL×5mol·L-1=100mL×c(A),解得c(A)=0.5mol·L-1;B项,n(B)==0.2mol,则c(B)==2mol·L-1;C项,n(C)==0.3mol,则c(C)==3mol·L-1;D项,n(D)=0.1mol+2.5mol·L-1×0.1L=0.35mo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D)==3.5mol·L-1;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D。 主题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例5 实验室有化学纯浓硫酸,其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硫酸 化学纯(CP)(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g·cm-3质量分数:98%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①量取;②计算;③稀释;④定容;⑤转移;⑥洗涤;⑦装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2)某次实验需要用到480mL 0.50mol·L-1稀硫酸,配制溶液时需取该浓硫酸 mL。(3)实验室只有100mL、250mL、500mL三种规格的容量瓶,接下来完成此实验将用到的仪器有20mL 量筒、烧杯、玻璃棒、 。(4)要从所配溶液中取出50mL盛装于试剂瓶中,给它贴上标签,则标签的内容是 ;若再从中取出10mL溶液稀释至20mL,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字母)。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仍残留有蒸馏水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1)②①③⑤⑥④⑦ (2)13.6(3)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H2SO4溶液0.50mol·L-1 0.25mol·L-1 (5)BE【解析】(1)配制溶液时的顺序为计算、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最后装瓶。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⑤⑥④⑦。(2)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用500mL容量瓶来配制。利用图中数据可求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2=mol·L-1=18.4mol·L-1。依据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即c1V1=c2V2,可解得V2=13.6mL。(3)溶液的稀释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4)从所配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标签应写上溶液名称和物质的量浓度。由c1V1=c2V2,将c1=0.50mol·L-1,V1=0.01mL,V2=0.02mL代入可求得c2=0.25mol·L-1。(5)A项,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项,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烧杯中有残余的硫酸,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项,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仍残留有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没有影响;D项,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E项,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思维模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想步骤:①算(计算)→量(称量或量取)→溶(溶解或稀释)→冷(冷却)→移(移液)→洗(洗涤)→振(振荡)→定(定容)→摇(摇匀)→贴(装瓶贴签)。(2)定方法:用固体配制的计算:m=n·M=cV(aq)·M;用溶液配制的计算:V浓=。(3)选仪器:托盘天平(固体配制)或量筒(液体配制)、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4)析误差:根据c=确定,n增大或V减小,则使c偏大;反之,c偏小。趁热打铁5 实验室需要用到240mL 1.00mol·L-1 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 g,需要的仪器为 、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砝码。(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填序号)。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3)补充完整所缺步骤,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量所需质量的NaOH,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 (4)下列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A.称量NaOH时,将NaOH放在纸上称重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C.配制时,NaOH溶液未冷却直接定容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答案】(1)10.0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①③⑤ (3)BCAEFD 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ADF主题六 化学反应的计算例6 将标准状况下56.0L的HCl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取其中的50.0mL溶液与2.55g镁铝合金(已去除表面的氧化膜)恰好能完全反应。计算:(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3)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答案】(1)5.0mol·L-1 (2)1∶1 (3)2.80L【解析】(1)n(HCl)=2.5mol,则c(HCl)=5.0mol·L-1。(2)500mL溶液中取出50mL,则HCl的物质的量为mol=0.25mol,设金属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Mg + 2HClMgCl2 + H2↑x 2x x2Al + 6HCl2AlCl3 + 3H2↑y 3y y解得x=0.05mol,y=0.05mol即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n(H2)=x+y=0.05mol+0.05mol×=0.125mol,则V(H2)=0.125mol×22.4L·mol-1=2.80L。思维模型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模型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列比例 aA(g)+bB(g)cC(g)+dD(g)质量比 aMA ∶ bMB ∶ cMC ∶ dMD物理的量比 a ∶ b ∶ c ∶ d同温同压下体积比 a ∶ b ∶ c ∶ d由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趁热打铁6 在200mL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当加入0.8L Ba(OH)2溶液时,溶液恰好呈中性,共得到沉淀46.6g。试求:(1)S刚好沉淀完全时滴加的Ba(OH)2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2)混合酸溶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答案】(1)0.2L (2)c(H2SO4)=1mol·L-1、c(HCl)=6mol·L-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