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突破六 电化学 学案(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题突破六 电化学 学案(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选择题突破六 电化学
命题角度1 新型化学电源
1.(2023·广东卷)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
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
2.(2022·广东卷)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
命题角度2 电解原理及应用
3.(2023·广东卷)利用活性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闭合K1,一段时间后(  )
A.U型管两侧均有气泡冒出,分别是Cl2和O2
B.a处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b处出现蓝色,说明还原性:Cl->I-
D.断开K1,立刻闭合K2,电流表发生偏转
4.(2022·广东卷)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Mg和Si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的再生。该过程中(  )
A.阴极发生的反应为Mg-2e-===Mg2+
B.阴极上Al被氧化
C.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的阳极泥
D.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命题角度3 电化学“膜”装置的应用
5.(2023·广东卷)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下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工作时,H2O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H+和OH-,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总反应:KNO3+3H2O===NH3·H2O+2O2↑+KOH
B.每生成1 mol NH3·H2O,双极膜处有9 mol 的H2O解离
C.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
D.相比于平面结构双极膜,“卯榫”结构可提高氨生成速率
6.(2021·广东卷)钴(Co)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如图为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金属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时,Ⅰ室和Ⅱ室溶液的pH均增大
B.生成1 mol Co,Ⅰ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16 g
C.移除两交换膜后,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不变
D.电解总反应:2Co2++2H2O2Co+O2↑+4H+
微题型1 新型化学电源
【典题精练】
1.(2023·广东六校三次联考)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二位一体的结合,可以解决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放电时电子流向:Pt1电极→负载→Pt2电极→质子交换膜→Pt1电极
B.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SO2+2H2O-2e-===H2SO4+2H+
C.放电过程中若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理论上可以消除2 mol SO2
D.H+移向Pt1电极,导致Pt2电极附近pH减小
2.(2023·广东联考)以氨气代替氢气可研发氨燃料电池。如图是两种氨燃料电池装置示意图,生成物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pH下降
B.图2电池N极电势比M极的高
C.两个原电池总反应都为4NH3+3O2===2N2+6H2O
D.两个装置均消耗2 mol NH3时,移动到负极的阴离子均为6 mol
3.(2023·揭阳联考)硅-酸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如图为硅-酸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已知:硅可与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区的电极附近溶液pH减小
B.电池转移1 mol电子,溶液中有1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正极区
C.硅-酸电池电解质溶液用碱性溶液代替,也有较好的长期放电性能
D.电池总反应为Si+2MnO2+4H+===SiO2+2Mn2++2H2O
【智能提升】
1.图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燃料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甲醇-O2的燃料电池为例)
酸性介质,如稀硫酸 负极 CH3OH-6e-+H2O===CO2↑+6H+
正极 O2+6e-+6H+===3H2O
碱性介质,如KOH溶液 负极 CH3OH-6e-+8OH-===CO+6H2O
正极 O2+6e-+3H2O===6OH-
熔融盐介质,如熔融K2CO3 负极 CH3OH-6e-+3CO===4CO2↑+2H2O
正极 O2+6e-+3CO2===3CO
高温下能传导O2-的固体为电解质 负极 CH3OH-6e-+3O2-===CO2↑+2H2O
正极 O2+6e-===3O2-
4.可充电电池题目的解答思路
微题型2 电解原理及应用
【典题精练】
4.(2023·茂名联考)可利用碱性锌-空气电池(反应原理:2Zn+O2===2ZnO)电解处理含铜污水,回收铜单质,并制备较高浓度硫酸,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B.电解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Ⅰ区溶液中Na2SO4的浓度不变
C.理论上,每生成1.6 g气体X,有0.2 mol H+从Ⅰ区经a膜移向Ⅱ区
D.N极为电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
5.(2023·广州调研)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LiMn2O4回收锰和锂,电解示意图如图(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质溶液为H2SO4和MnSO4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A处理1 mol LiMn2O4转移3 mol电子
C.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D.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Mn2+)不变
6.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MnO2/Mn2+氧化还原介质的辅助下,可将电解水分离为制氢和制氧两个独立的过程,从而实现低电压下电解水,其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为电源的负极
B.K向左端闭合时,N电极发生的反应为MnO2+2e-+4H+===Mn2++2H2O
C.产生等物质的量的H2和O2时,N电极质量减小
D.K向右端闭合时,电解过程中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
【智能提升】
1.图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解答电解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
(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
电解池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
3.电解计算破题“3方法”
板块Ⅲ 反应原理与规律
选择题突破六 电化学
真题导航·明确考向
1.B [O2在Pt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Pt为正极,Ag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为负极。A.由分析可知,Ag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为负极,A错误;B.电子由负极Ag经活性炭流向正极Pt,B正确;C.溶液为酸性,故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错误;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转移电子2 mol,而2 mol Ag失去2 mol 电子生成2 mol Ag+,故最多去除2 mol Cl-,D错误。]
2.C [由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可知,充电时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a是阴极,则电极b是阳极,故A错误;放电时电极反应和充电时相反,则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NaCl溶液的pH不变,故B错误;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为Cl2+2e-===2Cl-,反应后Na+和Cl-浓度都增大,则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mol-1×2 mol=46 g,故D错误。]
3.D [闭合K1,形成电解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左侧为阳极,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右侧为阴极,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据此解答。A.根据分析,U型管两侧均有气泡冒出,分别是Cl2和H2,A错误;B.左侧生成氯气,氯气遇到水生成HClO的具有漂白性,则a处布条褪色,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B错误;C.b处出现蓝色,发生Cl2+2KI===I2+2KCl,说明还原性:I->Cl-,C错误;D.断开K1,立刻闭合K2,此时构成氢氯燃料电池,形成电流,电流表发生偏转,D正确。]
4.C [根据电解原理可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题中以熔融盐为电解液,含Cu、Mg和Si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可使阳极区Mg和Al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分别生成Mg2+和Al3+,Cu和Si不参与反应,阴极区Al3+得电子生成Al单质,从而实现Al的再生。阴极应该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实际上Mg在阳极失电子生成Mg2+,A错误;Al在阳极上被氧化生成Al3+,B错误;阳极材料中Cu和Si不参与氧化反应,在电解槽底部可形成阳极泥,C正确;因为阳极除了铝参与电子转移,镁也参与了电子转移,且还会形成阳极泥,而阴极只有铝离子得电子生成铝单质,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及元素守恒可知,阳极与阴极的质量变化不相等,D错误。]
5.B [由信息大电流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可知,在电极a处KNO3放电生成NH3,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a为阴极,电极方程式为NO+8e-+7H2O===NH3·H2O+9OH-,电极b为阳极,电极方程式为4OH--4e-===O2↑+2H2O,“卯榫”结构的双极膜中的H+移向电极a,OH-移向电极b。A.由分析中阴阳极电极方程式可知,电解总反应为KNO3+3H2O===NH3·H2O+2O2↑+KOH,故A正确;B.每生成1 mol NH3·H2O,阴极得8 mol e-,同时双极膜处有8 mol H+进入阴极室,即有8 mol 的H2O解离,故B错误;C.电解过程中,阳极室每消耗4 mol OH-,同时有4 mol OH-通过双极膜进入阳极室,KOH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故C正确;D.相比于平面结构双极膜,“卯榫”结构具有更大的膜面积,有利于H2O被催化解离成H+和OH-,可提高氨生成速率,故D正确。]
6.D [石墨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Ⅰ室进入Ⅱ室,右侧Co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Ⅲ室进入Ⅱ室,与H+结合生成盐酸。由上述分析知,Ⅰ室中水放电使硫酸浓度增大,Ⅱ室中生成盐酸,故Ⅰ室和Ⅱ室溶液的pH均减小,A错误;生成1 mol Co时,转移2 mol电子,Ⅰ室有0.5 mol O2(即16 g)逸出,有2 mol(即2 g)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Ⅱ室,则I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18 g,B错误;移除两交换膜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解时生成了O2、Co、H+,则电解总反应为2Co2++2H2O2Co+O2↑+4H+,D正确。]
剖析题型·培育能力
微题型1
典题精练
1.C [由图可知,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Pt2为正极;Pt1电极为负极,二氧化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SO2+2H2O-2e-===SO+4H+;A.电子不能进入内电路,A错误;B.由分析可知,Pt1电极为负极,二氧化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SO2+2H2O-2e-===SO+4H+,B错误;C.根据电子守恒可知,O2~4e-~2SO2,放电过程中若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1 mol),理论上可以消除2 mol SO2,C正确;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H+移向Pt2电极,D错误。]
2.D [A.图1为碱性燃料电池,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消耗OH-,故其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pH下降,A正确;B.图2中的M电极为负极,N电极为正极,正极电势比负极高,B正确;C.由题给信息,知两个原电池的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因此总反应均为4NH3+3O2===2N2+6H2O,C正确;D.由图示知,图1装置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图2装置正极反应为O2+4e-===2O2-,两个原电池均消耗2 mol NH3时,电路中均通过6 mol e-,则图1装置中有6 mol OH-移动到负极,图2装置中有3 mol O2-移动到负极,D错误。]
3.C [由图可知,CuSi@C是负极,α-MnO2是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i+2H2O-4e-===SiO2+4H+,电极附近溶液pH值减小,A项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8H++4e-===2Mn2++4H2O,总反应为Si+2MnO2+4H+===SiO2+2Mn2++2H2O,转移1 mol电子,需要消耗1 mol H+,负极区转移1 mol H+到正极区进行消耗,B项正确,D项正确;Si能与碱性溶液反应,会消耗电极材料,不能有很好的长期放电效果,C项错误。]
微题型2
典题精练
4.B [A.Ⅲ区Cu2+浓度减少,为保持电中性,SO应向Ⅱ区移动,故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A正确;B.Ⅰ区H2O减少,溶液浓度增大,故B错误;C.惰性电极发生反应2H2O-4e-===O2↑+4H+,故每生成1.6 g O2(即0.05 mol O2),同时生成0.05 mol×4=0.2 mol H+,为保持溶液电中性,0.2 mol H+会从Ⅰ区经a膜移向Ⅱ区,故C正确;D.N为负极,碱性条件下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故D正确。]
5.B [电极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电极A的电极反应为2LiMn2O4+6e-+16H+===2Li++4Mn2++8H2O,故处理1 mol LiMn2O4转移3 mol电子,B项正确;该电解池的总反应为2LiMn2O4+2H2SO4Li2SO4+MnSO4+3MnO2+2H2O,电解时消耗硫酸,生成MnSO4,故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电解质溶液中c(Mn2+)增大,C项错误,D项错误。]
6.B [由图可知,a、c为电源的负极,A项正确;K向左端闭合时,N电极为阳极,Mn2+失去电子生成MnO2,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B项错误;产生1 mol氢气转移电子2 mol,N电极生成1 mol MnO2,产生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N电极发生反应:MnO2+4H++2e-===Mn2++2H2O,消耗2 mol MnO2,故产生等物质的量的H2和O2时,N电极质量减小,C项正确;K向右端闭合时,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氢氧根离子由双极膜中水电离产生,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