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守护青春 与法同行守护青春 与法同行提纲:一、消防知识二、了解法律法规三、远离校园诈骗四、防校园欺凌一、消防知识1、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2、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①控制可燃物。②隔绝助燃物。③消除着火源。④阻止火势蔓延。3、电气火灾原因有哪些?电气火灾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4、点燃的蚊香为什么要注意防火?蚊香具有很强的阴燃能力,点燃后没有火焰,但能长时间持续燃烧。蚊香燃烧时,中心温度高达700℃,超过了多数可燃物的燃点,一旦接触到可燃物会引起燃烧,甚至扩大成灾。5、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但应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6、电脑着火怎么办?应对的方法是: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马上拔掉插头或关掉总开关,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电脑,这样既能阻止烟火蔓延,也可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即使已关掉的电脑也是这样,因为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灭火时,为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7、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因此,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同时大量烟气涌入,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亡。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一、消防知识8、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9、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烟之危害?①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②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③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着火.④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延墙壁边逃生,以免错失方向.⑤火灾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一、消防知识案 例二、了解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第七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常被青少年忽略的违法行为(一)、不完成作业、旷课、逃学有不完成作业、逃学、旷课、青少年不外乎有几种情况:1、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2、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3、是受社会上不良青少年影响,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二、了解法律法规(二)、携带管制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争强好胜,盲目冲动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悲剧。二、了解法律法规(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这也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摒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就是从小沾染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习气。班级里、操场上、课间休息:因此,我们在班级里应该互敬互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操场上做到不奔跑,不与其他同学产生摩擦,不针对其他同学作出有危险的动作;课间休息时也应注意安全,上下楼梯时不相互推搡,避免发生危险。二、了解法律法规(四)、如何保护自己1、为了避免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我们还要会保护自己。2、与人有矛盾时,要宽容忍让,避免发生暴力冲突更不要以暴制暴3、 与人友善,不与人结怨,以免被打击报复更不要欺负弱小平时钱财不要外露,厕所角落等是校园暴力多发的地带,最好与同学结伴而行;二、了解法律法规(一)、远离校园诈骗诈骗电话猜猜我是谁-假冒冒充--兼职诱饵-要钱诈骗-热情帮助-恐吓+心里骗术钓鱼网站“钓鱼”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不法手段,冒充真实网站的地址或利用真实网站上的程序漏洞以此骗取相关支付信息、个人资料等。银行卡迷局身边熟悉的人以其他名义向你借用银行卡并小以恩惠时,提请注意,按照法律规定银行卡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出借。三、远离校园诈骗案 例以案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尤其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应对校园诈骗三、远离校园诈骗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往往在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的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联系,就此消失。因此求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应对校园诈骗三、远离校园诈骗校园欺凌概念:“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而造成的伤害。行为欺凌 语言暴力 心里暴力主要指以暴力手段对被侵害者的人身 主要指通过语言对精神达到严重程度的和财产进行侵害,它包括打架斗殴、 侵害行为如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敲诈勒索、抢劫等。主要指通过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对精神达到严重程度的侵害形式。如恐吓、侮辱、歧视、排斥等。四、防校园欺凌法律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不崇拜暴力文化,不参与校园暴力。向校园欺凌说不!NO四、防校园欺凌“讲哥们义气”也要看情况。当朋友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你挺身而出,这叫义气。如果你的朋友要欺凌弱小,这时是不能为了讲义气,而参与进去的。NO四、防校园欺凌如果对方求财,要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如果对方不是求财,要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机会逃跑。如果无法逃脱,就向对方求饶,以减少人身伤害。应对校园霸凌四、防校园欺凌在身体受到暴力伤害时,要双手抱头,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当自己或发现他人遭受校园暴力时,不要害怕、顾虑,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你的恐惧和沉默只会助长校园暴力之风,令更多的同学受到伤害。应对校园霸凌四、防校园欺凌案 例以案说法:【寻衅滋事罪】基本案情被告人A 2005年3月出生。被告B 2005年9月出生,被告C 2007年2月出生 2003年2月18日被告人A因不满被害人私聊自己女朋友,于是纠结被害人同班同学想教训教训被害人,二人在另外一未成年人家中商量相关事宜。后决定将被害人约到KTV教训他。期间,被告B又找来被告C及另外一群人(均未成年)共同来到KTV以唱歌为名义殴打被害人。被害人到达后,三被告带领着其他10人对其面部、胸部、头部进行殴打,并且分别在KTV包房内与被害人进行单挑,其他在场的未成年人也进行了站脚助威、拍摄录像等行为,后在被害人一再说自己岔气捂着腹部的情况下,在场的人才让被害人离开。被害人离开后在返回家的途中倒地身亡。后鉴定为:被害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急性心功能障碍致循环功能死亡。案 例以案说法:【寻衅滋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寻衅滋事罪】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特别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司财务、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欠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1、无规矩不成方圆。2、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3、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4、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