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教材分析 以“如何正确运用类比推理”为议题,探究类比推理的含义、客观依据、方法,提高类比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可撷取教材中设置的若干案例,适当地运用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类比推理的推理结构和方法;可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复杂情境中运用类比推理获得新知;可采用正反案例比较教学,评价学生对类比推理实质、特点等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面对复杂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从思维特点来看,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能够积极回应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愿意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认知发展来看,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本模块前面内容的学习,他们对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及其形式结构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对进一步学习逻辑推理相关知识可能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类比推理的含义、方法,这些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学习中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运用推理方法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条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形式逻辑学的基本观点,感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力量,增强政治认同;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创设,感受我国的制度优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科学精神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把握类比推理的形式结构、推理方法,从而为正确运用类比推理打下基础;通过思维训练,进一步理解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要求,提高类比推理的结论的可靠程度,培育自觉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主动关心社会生活,学会正确运用类比推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认清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及客观依据,对类比与比较、比喻作出区分,明确类比推理的内容,明确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理解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类比推理的含义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了解类比推理的方法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1、类比思维方法的特点: 人们认识事物,常常会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 ——带齿的野草 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带齿的工具:锯子 2、类比推理的含义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如果发现被考察的对象A与B具有一组相同的属性,而已知对象A还具有与这组相同属性相关的另一个属性,那么由此推出对象B也同样具有另一个属性。 逻辑形式表示为: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3、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带齿的野草——齿东西 示例评析: 化肥中所含的主要养分是钙、镁、氮、磷、钾,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而且,化肥呈粉末或液体状态时,植物更容易吸收。 石煤渣中也含有较多的钙、镁、氮、磷、钾,把石煤渣磨成粉末,植物也容易吸收。 所以,我们可以把石煤渣磨成粉末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 实验结果证明,用粉末状的石煤渣作植物生长的肥料,效果良好。这个结论,是通过类比化肥与石煤渣的属性而得到的。 运用不恰当类比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类比推理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5、类比推理的实质: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虽然运用类比推理能够推出真实的结论。但是这种结论是或然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推理的根据不充分,结论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类比推理所依据的只两个对象部分属性相同,推出的却是另外的属性也相同; 二是已知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虽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有的是必然性的,有的是或然性的,类比推理保证不了这种联系的必然性。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仿生学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模拟方法。模拟方法又被称作模型方法或仿真方法,它是通过在实验室中设计或制作出某一自然现象或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形态、特点和规律性的方法 。 (2)类比推理的具体方法: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 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结构类比: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 ②功能类比: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③条件类比: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相同或相似属性的量) 相关链接:一种研究新药在临床应用时,总要先在动物身上做实验,以此来推断这种新药对人体可能引起的反应。高等动物的属性比低等动物更接近人类,以高等动物做新药试验比以低等动物做实验进行类比,其结论要可靠得多。 ②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属性的相同或相似的程度) 相关链接: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分析了我国东北、 华东等地区的地质结构,并与中亚地区地质结构加以类比,发现我国上述地区与中亚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从中亚地区是高产油区,推断我国东北、华东地区也应有大量油气存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经过勘探,我国先后在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发现了几个大油田。 ③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如果类比的根据中出现了与推论相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 例如: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类比,他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的作用: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例如: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是受到水波、声波的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而不犯天花的启发。 类比推理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 4、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实质: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这两种类型的推理都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5、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作用:归纳推理在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方面, 类比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归纳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之间的规律, 它是发现真理和获取新知的重要方法。人们能够通过归纳推理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科学发展史上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归纳推理是探求新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方法。归纳推理是说明和论证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于新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或对于新问题的普遍性的认识,人们总是习惯贯于从个别认识开始,进而概括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由于归纳推理的前提一般是从经经验材料中获取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说明和论证问题时较为生动,因而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类比推理在认识客观事物和论证表达思想中有着重要作用。第一,类比推理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重要方法。类比推理能够启发人的思考。第二,类比推理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6、综合运用逻辑推理: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演绎推理——一般 → 个别 归纳推理——个别 → 一般 类比推理——一般 → 一般 个别 → 个别 辨识判断 1.类比推理推出的结论与前提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 提示 ×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2.比较和比喻都是类比推理。( ) 提示 × 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都不是推理。而类比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 3.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提示 ×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4.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必然推理。( ) 提示 × 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典例1】 (2022·山东临沂二模)“藕断丝连”是一种自然现象。我国某科研团队深入探究莲丝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受此启发研制出一种可用于手术缝线的仿莲丝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纤维。水凝胶纤维缝线具有高生物相容性、高含水量、低刺激性和低摩擦阻力等特点,在保护受损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该科学研究表明( ) A.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B.人是万物之灵,正确思维往往源于迁移和想象 C.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D.要善于从构成要素和功能结构的反面思考问题 答案 A 解析 我国某科研团队受到“藕断丝连”的启发,经过深入研究,研制出一种可用于手术缝线的仿莲丝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纤维,这表明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A应选。正确思维源于社会实践,B说法错误,不选。材料不是强调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C不选。材料并未从反面思考问题,而是正面思考问题,D不选。 【训练1】 (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材料中少孺子说服吴王的过程主要运用了( ) A.假言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答案 D 解析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材料不涉及假言判断,A排除。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这里不存在一般性前提,B排除。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材料未体现归纳推理,C排除。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蝉、螳螂、黄雀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吴王伐荆也有后患,这属于类比推理,D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二 综合考查形式逻辑 【典例2】 (2022·山东泰安三模)甲:“我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乙:“我坚持认为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对上述观点评论正确的是( ) ①这两个观点是不相容的,可以支持其中一个观点,但不能都支持 ②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真,则违反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的矛盾律 ③它们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一个为真,另一个一定为假,反之亦然 ④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假,则符合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的排中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个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他们都成立,因此甲乙两人的观点是不相容的互相矛盾的关系,如果一个为真,另一个一定为假,不能两者都为真,①③正确。思维的一致性要求的是矛盾律,而确定性要求的是同一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的是排中律,②④说法错误。 【训练2】 (2022·山东泰安市二模)以下案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①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属于类比推理 ②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根本不可能触及到人们的灵魂——属于假言推理 ③已知某一案件中甲和乙至少有一人不知情——可以推出“或者甲不知情,或者乙不知情” ④用银子可以买到一座宅子,我的半两银子是银子,所以,我用半两银子可以买到一座宅子——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该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换质法,①说法错误。有形象思维是触及人们灵魂的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该推理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②正确。该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甲不知情和乙不知情两个选言支可以同时存在,可以用“或者……或者……”来表达,③正确。该三段论推理犯的是“四概念”的错误,大前提中的银子是总体的概念,小前提中的银子是个体的概念,④说法错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