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纲

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王位世袭制
①政权性质:“公天下”(禅让制)变为“私天下”(世袭制)
②权利传承:传贤变为传子
③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变为奴隶私有制
(3)认识:
①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②
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汤建商,盘庚迁殷,故称“殷商
(2)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①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②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③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3)国家政治的特点:
①神权色彩浓厚(巫的重用),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甲骨文占卜)
②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西周
1、建立:
公元1046年,周武王建立,定都镐京,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周:约BC1046年-BC256年 西周:约BC1046-BC771 东周:BC770-
BC256
2、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①目的:对全国实现有效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②对象
同族王姓;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宋-守株待兔、杞-杞人忧天)
③诸侯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再分封、设置官员、
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再分封:诸侯——卿大夫——士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特点
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秩
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
间的横向联系
⑤影响
积极:
①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
固了统治;
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
③打破夏商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
密;
消极:
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
⑥商代内外服制与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
都承担了一定的义务,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不同点:
内外服制下,外服与商王朝是同盟关系,无血缘关系;分封制
下,诸侯与王室大都有血绿关系或姻亲关系。
内外服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分封制下,诸侯国对
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
共主”的政治局面。
(2)宗法制
①含义: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③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结合
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④作用:
对当时:
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
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现实意义:
利: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利于强化民族、家国认同;
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度森严,形成了传宗接代观念和
重男轻女思想;人们崇尚权威,家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裙
带作风盛行,不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
(3)礼乐制度
①内容:
礼泛指典章、礼仪等,用来区别宗法远近和等级;乐指舞蹈和歌咏
等,使各等级上下和同;
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②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即维护统治的工具)
③瓦解:春秋后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3、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①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相结合
②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先秦时期国家制度中的原始民主传统:
1、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
有制约作用。
“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左传》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
来影响朝政。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③等级森严
④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
分封制下地方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主权
春秋战国时期
(1)总特征:大变革、大转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表现:
社会经济发展: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出现并发
展,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政治: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相互征伐兼并;
为求富国强兵,各国政治上发生重大变革;
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春秋无义战”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思想:
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阶级:
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士阶层兴起;
民族: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扩展至周边民族,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秦朝
1、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灭六国,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①标志着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形成
②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③本质:君主专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
三公
丞相: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太尉:最高武官,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最高监察官,协助国政,掌管图籍、文书
九卿(了解)
郎中令(皇帝侍卫首领)、卫尉(皇宫卫戍司令)、太仆(掌管皇帝舆
服车马)、宗正(皇室事务)、廷尉(司法刑狱)、治粟内史(赋税征
收管理)、少府(工商税务和皇室财务)、典客(民族外交)、奉常
(祭祀礼教)
决策方式:公卿决议,皇帝裁断
特点:皇权中心;家国同治;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与牵制
(3)郡县制(地方):
特点:
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制度:
含义: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目的:保障皇帝和中央政令传送,各级官僚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影响: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利于制度的延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分:
“君主专制”指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管理方式,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分:
贵族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
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官僚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
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两汉至明清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汉代——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1)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
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
制度)
为了削弱相权,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
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决策,形成一个称为“中朝”或“内朝”的小团
体,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相对称为“外朝”。
(3)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4)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
弱。(“台阁”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吸取了西汉重臣专政、王莽篡政的历史教训,削弱“三公”权力
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
秦朝——九卿少府属官,地位低下,负责文书
西汉——进入中朝,地位渐高
东汉——形成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后汉书》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东汉尚书台至曹魏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执掌机要,中书舍人多由寒人担
任,西晋又设立门下省以分中书省之权。(“尚书省”权力削弱)
三公已被完全架空,成为荣誉头衔,而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宰相,形成“三省制”
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是三个机构,与三公由三位首长统辖大权
相比,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与后来的隋唐相比,三省权利尚未制度化。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形成与发展过程
(2)职能分配
注: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
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相权有
所分散。
(3)特点(创新之处)
①相权三分、彼此牵制
②职权明确、提高效率
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4)影响:
①相权三分、彼此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③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熟与完
善,为后世所沿袭。
宋朝——二府三司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
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
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相权进一步分散)
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宋代的君主独裁政治是建立在
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之上的,把终极裁决权交给皇帝。(皇权加强)
元朝——中书省(一省制)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
实施原因:①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 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
后;②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 三省为一省。
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1)废宰相: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权分六
部。
A、原因:
①历史原因:前朝丞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相权扩大。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B、影响:①加强皇权②政务繁忙,效率低,易决策失误
(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
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
上的行政中枢。
③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决策权和行政权,权力来源于
皇帝个人信任,不能制约皇权。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3)宦官专权(司礼监):
表现:司礼监获得批红权;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思考:内阁首辅权倾朝野,或者宦官专权,是否意味着皇权的衰落?
答案是否。无论内阁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
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政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创立于皇太极时期,撤于乾隆57年(1792),主要参加有八旗旗主等议政
王、议政大臣等,是当时国家的议政和决策中心。凡军国重务,不由内
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满洲贵族集体决策,皇权受到限制。
(2)南书房(乾隆)
①背景:清初入关后,采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同时保留祖制——议
政王大臣会议。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②设立: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③目的:强化君主专制,消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④影响:中枢权力遂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处、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
集权于皇帝。
⑤认识:在宫内设南书房的思路,与汉武帝中朝决策相近,含有削弱议
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之意,同时含有将外朝内阁的部分权力归于内廷之
意。
(3)军机处
①设立:雍正时期
②原因:
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③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④性质:中枢秘书机构(非法定机构)
⑤特点:
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
速: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⑥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小结:两汉以来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君主集权)
如何认识君主专制的强化?
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消极: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
趋衰落。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汉朝: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西汉至东汉:郡县二级制
汉武帝时期设十三部刺史——中央派出、检查地方(位卑权重,只有监
察权)
东汉末: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沿袭)
州刺史变成州牧(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掌地方最高行政权、领兵权)
影响: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混战。
唐朝: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后增至 15 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后来道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
以后,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节度使:
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
赋。
设立原因:版图拓展,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增设军镇,节度使权力扩
大,国家出现内重外轻的局面。
结果: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
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政治:唐代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民族关系:边防空虚,周边不宁,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断
进犯。
经济: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经济未遭破坏,南方经
济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2)藩镇割据:
原因: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表现:
①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
子或部将;
②经济上,拥有财权;
③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影响: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但给人民带来
了灾难。
宋朝:
背景: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吸取唐末以来的军阀割
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措施: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监督,节度使转化为虚职;(削实权)
②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制钱谷)
③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驻(更戍法)。(收精兵)
影响:①大大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②形成了冗官、冗
兵和冗费的积贫局面
元朝——行省制:
(1)含义: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
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3)特点: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
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政区划分
方式(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
雄的地理环境)。
(4)影响: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朝
1.废行省,设三司:
(1)职能: ①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财政;②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
法、监察;③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
(2)特点:三司分权,互不统属,权归中央
(3)评价: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强化中央集
权。 稳定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2.设立巡抚、巡按:
(1)内容:负责一省的军民大政; 巡抚、巡按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
派遣。
(2)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清朝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
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
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
设计。
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
1、明初: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
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但三司并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
效率。
2、明中叶以后:临时派遣的巡抚日益常态化与制度化,在事实上成为地
方“三司”的上级,最终完成了其地方官化。
3、清朝:督抚成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总督、巡抚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
的封疆大吏。
4、晚清: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督抚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构成
威胁。
小结:
(1)层级变化: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
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县最稳定,最高一级变化最频繁,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
征。
(3)中央设立的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本节课小结:
以上内容整理于 幕布文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