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精品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精品提纲

资源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古代的民族关系
1.秦朝: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端
(1)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中央机构:典客、典属国
典客:九卿之一,掌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
典属国:掌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汉并入大鸿胪,汉代掌民族事务机构。
(3)军事打击:击匈奴修长城、抚夷越凿灵渠。
(4)行政管理:北设九原郡、代郡和辽东郡、南设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
(5)非华夏族地方行政区划
①在归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属邦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属邦之下由“蛮夷君长”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与郡平级(汉避刘邦讳,改称“典属国”,并入大鸿庐)。
②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与县平级。
2.汉朝
(1)中央机构:大鸿胪
(2)政治联姻:汉初与匈奴和亲、东汉昭君出塞
(3)军事打击:西汉卫青霍去病三伐匈奴获胜、东汉窦固败北匈奴,刻铭燕然山。
(4)行政管理:设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设西域都护府(军事行政机构)、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5)经济政策:推行屯戍政策,移民屯田(设田官督帅戍卒屯田)
①利于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减轻百姓的负担;
③利于边疆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④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⑤为曹魏屯田制奠定了基础。
3.隋朝
(1)隋唐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礼部和鸿胪寺
礼部 礼部司 负责朝聘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
主客司 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北部归附:北、西部的突厥、吐谷浑和党项。
②治理岭南: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③推行郡县:以当地豪酋大姓为官员。
④三达流求: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
4.唐朝
(1)羁縻府州:“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单位,保持其原有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
(2)都护府: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主要职责是“抚慰诸藩,缉宁外寇”,唐派官员。
(3)都督府:在边疆重要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首领为都督或刺史,可世袭,向朝廷缴税。
唐朝边疆地方管理机构 东北 安东都护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
北方 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瀚海都督府
西北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南方 安南都护府
民族 形式 具体
东突厥 战争 军事打击俘获首领
西突厥 行政 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回纥 册封 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吐蕃 和亲、会盟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唐蕃会盟
南诏 册封 接受册封、向唐学习文化
(4)民族关系
政策:开明、开放、包容
措施:灵活多样、刚柔相济
(5)作用:开发了边疆,疆域空前辽阔,促进民族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两宋
(1)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
(2)两宋和少数民族关系:战争——议和——交流
(3)民族间战争是短暂的,是支流;民族间和平交流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4)在中原先进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下,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推动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6.元朝
(1)特点:元对边疆治理:由间接的因而治转变为直接的行政管理,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和内地一体化。
(2)措施
①“行汉法”且推行“四等人制”。
②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③在东北和云南等地设置行省,征发赋役。
④在东南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屿与琉球(今台湾)。
7.明朝
(1)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和提督四夷馆
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
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防御设施:修长城,设“九边”军镇
(3)经济交流:辽东、宣府和大同设“马市”
(4)边疆管理:卫所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
(5)西藏管理:敕封首领,建立羁縻都司
8.清朝
(1)中央机构:理藩院
(2)北方:政治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3)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和西宁将军、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
(4)西部:册封达赖和班禅、设西宁办事大臣、派驻藏大臣
(5)西南:土司制度,后推行改土归流
(6)东南: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7)东北:签订《尼布楚条约》、设吉林将军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和交流。
特点:间接性和偶发性
2.秦汉: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1)交通
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和西亚延伸。
海路: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到印度南部。
(2)交往
①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倭国使臣来朝,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3.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1)隋唐时期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派裴矩驻守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2)造纸术等技术经大食人传入阿拉伯。
(3)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赤土国。
(4)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20多次。
4.宋代
(1)表现
①恢复从广州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②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的航路。
③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和明州。
(2)宋代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
①经济重心南移格局完成。
②航海造船技术发达。
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
④北方陆路受阻。
5.明朝
(1)对外关系
①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
②明朝中期东南沿海抗倭,取得胜利。
③明朝后期葡萄牙和荷兰侵略东南沿海。
(2)朝贡体系的特点
①具有区域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②以儒家价值为基础。
③具有等级色彩。
④由官方垄断控制。
⑤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3)朝贡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减少了各国之间的冲突。
②是进行友好交往,保持和平的基石。
③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④推动了各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清朝
(1)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2)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制
(3)1689年《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4)乾隆拒绝英马戛尔尼通商要求
(5)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①经济: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③政策:维护朝贡体制
④思想:夜郎自大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
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2.民族战争(表现为反对外族侵略、平定分裂叛乱),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蒙汉之间的互市。
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
7.进行册封。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尔干都司管理东北。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专制王权国家
(1)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表现
①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民族国家
(1)背景
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③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⑤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经过: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3)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原因
(1)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2)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1)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
(3)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4)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3.意义
(1)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维也纳体系。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③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3)由于被英法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以及形成决议实行“全体一致”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遭破坏。
(2)表现
①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A.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B.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的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④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国际法的实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是对境内各民族所采取的政策。我国的民族政策概括地讲,就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支柱。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实现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的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1.民族现状: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历史原因:旧中国,少数民族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现实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前途命运。
4.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问题,提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建国之前共产党针对民族问题的努力
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
2.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3.1947年5月1日,在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三、新中国初期民族政策的法律依据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法制轨道。
3.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宪法和区域自治法制定了相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1990年,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阐述了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1997年,十五大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3.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5.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六、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表现
(1)十八大2012年
①坚持“两个共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②增进“五个认同”:(目的)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十九大2017年提出,(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
2.意义
(1)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3)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1)“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3)“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
①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
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成就
(1)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3)世纪之交,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4)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5)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6)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7)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8)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9)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成就
(1)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4)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
(6)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7)中国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①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②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③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④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3.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