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优秀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优秀提纲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2.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3.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中央:典客、典属国。
(2)地方:①北方:逐匈奴,修长城;②南方:抚夷、越,设立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汉朝
(1)中央:大鸿胪。
(2)地方
1)北面
①汉初:对匈奴和亲政策;
②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取得大胜;
③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④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2)西面:“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域都护府。
3)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4)边疆:屯戍政策;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归纳:汉朝边疆的管理方式:①设郡县;②设特殊的机构;③羁縻统治方式。
拓展:屯田的影响
①抵御匈奴的入侵;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③有利于边疆的开发;④推动了民族交流。
思考: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1)汉朝边疆政策的特点: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的民族政策;边疆民族有较大自主权;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措施。
(2)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边疆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唐
(1)中央: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1)礼部:①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②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2)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地方
1)隋朝
①北方: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各族先后归附。
②岭南: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百越冼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
③边疆: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④流求: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2)唐朝
①西北: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西藏: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吐蕃:唐蕃数次会盟。
④南诏: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⑤边疆:大都护府统辖都督府、羁縻州。
2.宋朝民族关系:长期并立
局部政权割据、争战,各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方式:①“行汉法”;②差别对待。
(2)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
(3)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税。
2.明朝
(1)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2)地方
①北方:修长城、布军阵;开放马市。
②东北:设都司、卫、所[footnoteRef:0],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0: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③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④西南:土司制度。
⑤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3.清朝
(1)中央:理藩院。
(2)地方
①北方: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
②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西藏:“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⑤西南:“改土归流”。
拓展:改土归流的意义:①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②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加强交往的大势;③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联系;④强化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管理。
总结: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
(1)秦汉:开启了多民族国家的新阶段;
(2)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合;
(3)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和确立。
拓展: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1)羁縻统治:①因俗而治;②柔性或象征性控制;③部落首领因地制宜,便宜行事。
(2)从和亲到联姻:①汉朝和亲,清朝联姻。②作用:冲淡民族偏见;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
(3)册封政策:藩属关系;宗教性质。
拓展: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制度
(1)军事镇守与行政管辖:①郡县;②特殊机构;③中央设官管理。
(2)屯垦戍边与经济开发:①初期:解决自身粮食供应问题;供应来往行人;②发展:农村和城镇,成为新兴农业区。
(3)西藏等地实行宗教管理制度:①利于藏区社会秩序稳定;②树立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时期:中原核心。
2.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扩大。
3.汉朝
1)陆路:①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②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①从合蒲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②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予“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隋唐
(1)陆路:西域商路通畅。
①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通商事务;②唐朝通过与大食接触把中国技术(如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2)海路:交往活跃
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发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随常骏来华;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文化带回。
4.宋朝
(1)陆路:交通阻隔
(2)海路:海运发达
①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②开辟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③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5.元朝:陆海通道都很畅通。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来华,在中国生活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陆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6.明朝:(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2)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止。
7.清朝:对外关系缓慢转型
(1)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18世纪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拒。
拓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四种主要形式
(1)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2)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3)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
(4)通贡: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拓展:历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西部、西南地区管辖的史实及其成功的经验
(1)加强对西部管辖:秦朝,夺回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西域与内地联系加强。唐太宗设都督府管理东突厥地区,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清朝设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将军。
(2)加强对西南地区管辖: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唐朝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在今云南设行省,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3)成功经验:政治上设立相关行政机构,加强管理;经济上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与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行民族平等,各民族和睦发展;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保护和对分裂势力的镇压等。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西欧专制王权国家的建立
1.背景
(1)政治: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思想: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全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建立
(1)英国:1534年,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2)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王权达到顶峰。
3.特征:国家的版图因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4.意义:①增强了民族认同;②形成了竞争优势。
5.结果:①民族国家成为潮流;②世界格局显现。
(二)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1.历史因素
(1)专制王权的兴起;
(2)战争召唤民族意识(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两国民族意识觉醒);
(3)民族语言的使用;
①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开始广泛使用;②16世纪以巴黎方言为主的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
(4)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影响;
(5)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封建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为民族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条件
(1)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2)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3.特征: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含了多个民族。
4.影响:①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②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势力;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④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⑤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竞争。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
(1)形成原因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基础:《战争与和平法》奠定
①作者及出版时间:格劳秀斯,1625年。
②核心思想:君主有权缔结条约,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契约原则(社会契约)是处理国家之间的必然原则。
③作用: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3)基本原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
1)背景: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
2)形成: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3)内容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家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4)意义:①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③标志着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开始产生;④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出现。
(4)范围扩大: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3)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4)影响: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5)崩溃: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5)主要特征:①主体是主权国家;②制定者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③执行依靠各个国家采取单独或集中的活动;④有一定的约束力。
(6)传播
①1864年美国人町韪良完成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家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
②恭亲王请求刊印,后以《万国公法》印行,标志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2.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与他国建立联系,近代外交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3.外交制度建立和国际法形成的作用: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原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途径。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期间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发展
1)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①被英法控制,美国始终不是成员国,苏联加入很晚(缺乏普遍性、权威性);
②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3)1928年8月《非战公约》
①签署国家:英、法等国。
②内容:宣布缔约国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局限:未真正得到实施。
3.二战期间
(1)背景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②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发展
1)《联合国宪章》(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①时间:1945年6月,50个国家代表签署。
②作用: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2)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3)评价
①积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局限: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拓展: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
(1)异
①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联合国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
③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2)同
①两者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②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
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历史因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2)现实因素: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政治因素: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
(4)社会因素: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形成了政治认同。
2.建立
(1)探索: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2)首建:1947.5.1内蒙古自治区。
(3)明确:1949年,《共同纲领》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
(4)法律基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特点:①国家统一领导;②民主因素与区域因素结合;③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结合。
4.意义: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②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调动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总结:各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4.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西藏自治区 1965.9.9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法治保障: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2.“三个离不开”:1990年提出,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3.基本政治制度: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考: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
(2)核心内容:维护国家统一;
(3)实现方式:依法治理;
(4)内在要求:各民族共同繁荣;
(5)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新中国成立;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威胁。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外交目的:(1)结束百年旧中国屈辱外交;(2)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4.外交基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5.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①核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核心: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收回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运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②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
①核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较项 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特点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影响 保障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地位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1国建交;
(2)1954年4月,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3)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ootnoteRef:1]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1: 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footnoteRef:2]方针; [2: 同: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责任;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5)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荷建立的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60—70年代的外交
(1)60年代
1)背景: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2)成就
①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
(2)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1)自1970年起,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footnoteRef:3]。 [3: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①中国是创始国,由于美国的阻扰,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②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控制减弱。
]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4)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拓展: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②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意识形态);
③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④国际形势的变化。
拓展: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①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②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③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④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⑤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拓展: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2.目标:(1)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成就
(1)1979年中美建交、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
①解决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3)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4)积极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5)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6)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footnoteRef:4]。 [4: 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
2.外交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①与发达国家: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
②周边关系:“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
③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3.十九大以来外交的指导思想
(1)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措施:①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②为世界提出中国新方案;③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立场;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拓展:现代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
时间 特征 成因 目的
20世纪50年代 “一边倒” ①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 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封锁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打破封锁、孤立,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安全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一大片”美苏争霸 ①朝鲜战争后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外交环境恶化;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积极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 改善与美国等国的关系 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②苏联在边境给中国带来压力;③中苏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不结盟、 对外开放 ①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