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精品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精品提纲

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政治制度
1.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发展
朝代 制度
夏 启传子家天下,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 ①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王畿四周是外服(商王对外服方国控制有限,两者关系不严密,处于松散状态) ②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西周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天下归周) ①根本目的:巩固奴隶制政权;直接目的: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方法: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分封对象:血缘贵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周天子和诸侯关系: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诸侯服从天子,须向周天子提供贡赋、力役和随军大战和定期朝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独立权力,经济上和周天子形成土地和义务的关系 ⑤影响:众星捧月,巩固政权,扩大疆域、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利于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但易形成割据,威胁王政 (2)宗法制:侧重权力的继承(天下归宗) 含义: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影响:凝聚宗族力量,维持内部团结,确保贵族对政治的垄断,防止了权位的纷争 (3)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最高统治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商周政体的其他特征:带有原始的民主传统的色彩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区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位分配
目的 巩固奴隶制政权 巩固分封形成的国家统治秩序
特点 ①周王天下共主,诸侯臣属于周王,逐级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 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带有鲜明的血缘色彩 ③周王与封国通过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大宗小宗关系,两者既是血缘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巩固和扩大疆域,传播中先进的文化,带动边远地区进步。但后期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凝聚宗族,防止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强化王权
关 系 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春秋: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逐渐解体
(2)战国:各国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产生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 中央:专制主义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秉承皇帝,统领百官;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②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卿,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很多部门直接服务于王室,具有家国一体色彩)。
③廷议: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2. 地方:中央集权
(1)郡县制
①原因: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分封制引来的列国纷争的历史教训
②内容:
A.地方行政分为郡、县两级
B.郡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守、丞和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C.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多少置县令(长)、丞、尉,由中央直接任命,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血缘)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地域)
传承制度 世袭制度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有封地和爵位 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有很强的独立性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文书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运营以文书行政
②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中央行政 (强化君主专制) 地方治理 (强化中央集权)
西汉 ①汉初:汉承秦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中外朝制度,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朝架空外朝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台的权力逐渐增大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二级制 ②王国问题: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③东汉晚期:州、郡、县三级制,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东汉 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原三公权力进一步受到削弱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隋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完善 ①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有效履行国家的不同职能 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唐 ①沿用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唐中期以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两宋 二府三司制: ①二府:中书门下掌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政 ②三司掌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元 一省两院: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枢密院掌军政,宣政院管藏族事务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 废宰相,设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清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趋势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一个中心(皇权为中心)、两个趋势,处在动态变化中
拓展延伸
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2.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4)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
(1)积极
①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②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
①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
③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1.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发展
(1)时间:BC8世纪-BC6世纪
(2)特点
①城邦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②政治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
③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存有差异性。
(3)代表城邦
①古典民主城邦——雅典
权力分布 产生 基本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公民抽签选出议员 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由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任职期间需接受公民监督,可随时被罢免和审判
陪审法庭 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 是城邦的主要司法机关,组成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民主政治本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②古希腊寡头政治代表——斯巴达
权力分布 产生 基本职责
公民大会 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制 军队最高统帅
长老会 议员30人,且任职终身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际)
监察官 公民中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不得连任,发挥作用较小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期
权力分布 产生 基本职责 突出特点
执政官 共两人,任期一年,由公民选举产生 掌管军队,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城邦相关决议 君主制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任职终身 向政府官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协调城邦官员行动 贵族制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有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等权利,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但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官和元老院限制,作用不易发挥 民主制
特点: ①所有官职人员均无薪金,穷人无法出任,有浓厚的贵族寡头制特征 ②一种混合政体
(2)罗马帝国-时期——元首制
①形成: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掌握国家各项大权,形成君主元首制统治。
②特征:元首掌制大权,是最高立法者,是最高法官,有军队的掌控权。
3.古希腊罗马政治的局限性
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公民),公民之外的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属于民主政治范畴。
4.雅典、罗马和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参加国家政权管理的皆是公民;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有任期;
④公民都是少数,由成年男子组成。
不同点:
①政体不同,雅典是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寡头政治;
②公民大会的权力存在差异。
角度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机构构成 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 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监察官 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 元首、元老院
机构权力 ①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②议事会参与国家日常管理;③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 ①公民大会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国王世袭继承,垄断军事统帅权;③长老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④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①执政官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②元老院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③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①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政治体制 民主政体 寡头政体 共和政体 君主政体 元首制
特征 公民民主 轮番而治 法律至上 实行分权 实行分权 有民主色彩 具有寡头政治 特征 君主集权 实行独裁统治
古代希腊和罗马,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
(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查理一世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查理一世死后,形成了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主要国家的雏形。
2.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1)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2)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3.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代表
(1)法国:等级君主制
①背景: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世俗王权与教会势力发生冲突。
②组成:国王与教皇抗衡,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③结果:会议支持国王,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④影响: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2)英国:议会君主制
①《大宪章》的签署
A.背景:13世纪初,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
B.内容:《大宪章》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C.影响:确立“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
②议会的召开
A. 开始:1265年英国召开国会,由大贵族、骑士、市民参加。
B. 权力加强: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会议,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C. 发展完善: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议会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概况
(1)原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旧政治制度的严重阻碍。
②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矛盾激化。
③思想: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倡导人文主义的影响。
④社会:社会矛盾尖锐。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
(2)过程
①确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18世纪)资产阶级对封建王权制度发起冲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确立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代议制。
②完善:经过及其大工业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19-20世纪)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走向稳定和成熟。
2.代表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前提: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宪法的颁布为君主立宪制提供法律保证)。
③发展:18世纪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④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共和制
①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利,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B.中央权力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C.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②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为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评价
(1)作用: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2)局限: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4.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实行世袭制,但是统而不治 总统,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拥有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总统,由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者担任
内阁(政府) 首相负责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府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政府首脑与内阁 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首相和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议会只有在总统违犯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使总统和政府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议会和政府 议会对选民负责,首相和政府对议会负责 议会与总统都对选民负责,议会和政府是平行关系,二者相互制约
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2)都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3)都实行两党制和两院制议会
拓展延伸
1.斯巴达来库古改革的传说:公元前9世纪末斯巴达地区开始建立国家。据说,建国之初斯巴达有一位名叫来库古的伟人主持国政、定立法制,才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国家制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来库古改革。对于是否确有来库古其人,历史上争论颇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一方面,斯巴达制度完整严密,似应在其立国之初就有像来库古这样的立法者为之规划;另一方面,斯巴达的制度在来库古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得到加强和补充,不乏后人托古改制,把不少较晚时期才有的东西也归于来库古名下。来库古宣称他是从阿波罗神谕中获得改革思想的,这为改革披上了神圣的光彩。这个神谕被后人称为《大瑞特拉》,主要包括以下几句话:(1)要为宙斯和雅典娜女神建立神殿。(2)要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建立包括两位国王在内的30人的议事会,并按季节召开公民大会。(3)议事会向大会提建议并宣布休会。(4)公民们皆参加大会并有决定之权。
实际上由此衍生出来的制度要复杂得多。首先,组成了新的部落和选区,意味着户籍取代了血缘,宣告了斯巴达国家的建立。接着对各项制度作出规定,这是具有立宪意义的根本法,也独具特色。如把两位国王(双王制是斯巴达特有的传统)“包括”在议事会内,实际上是剥夺了王权,他们同其他28名成员一样只有一票之权。国王世袭,其余议事会成员由民众会(公民大会)推举产生,以欢呼方式通过,只有60岁以上的公民(实为贵族)才能当选,任期终身。只有议事会才能向民众会提出议案及解散大会,公民表面上有“决定之权”,实则只能对议事会的提案以欢呼表示赞同,不能发表异议和讨论,更不能自己提出议案,民众会形同虚设。斯巴达的议事会叫吉罗西亚,还有另一个官方名称叫“国王和长老”(又译元老院),它实际上是掌握城邦实权的贵族会议。来库古还设立了5名监察官,均由吉罗西亚提名、民众会欢呼选出,当然全是贵族及其亲信之流。最开始监察官的职责并不重要,只是监督公民“刮净胡须,遵守法律”,即在保证政治平稳运行的同时,注重青年公民的风纪与体质。为此,来库古搞了一套特色的制度:要求青年公民一律过军营般的集体生活,整日操练,随时听命出征。
2.查理与法兰克王国
查理为矮子丕平之子,768-814年在位。800年前后,查理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重合,史称“查理帝国”。这一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为查理举行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814年,拜占庭皇帝表示承认这一称号,所以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和”查理曼“(伟大的查理)。
查理之子、虔诚者路易在位时(814-840),他的儿子们多次叛乱,路易死后,长子罗退尔继位,他的兄弟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联合反对他,战争不断。843年三兄弟在凡尔登缔结条约,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路易得到日耳曼;查理得到法兰西;罗退尔得到意大利中部、北部和洛林地区。罗退尔保留皇帝称号,路易和查理有国王称号。三人所统地区独立发展,互不统属,9世纪末查理曼所传下来的帝号也不再保留。
3.法国三级会议与王权的加强
等级代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建立了等级君主制或新君主制。中古西欧的等级会议全然不同于近代的代议机关,它在国王控制下为国王服务,是国王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的三级会议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第一次三级会议于1302年在巴黎举行,是法王菲力四世(1285-1314年在位)为加强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的力量而下令召开的。在此之前国王曾就财政问题同巴黎等大城市的富商商议,而三级会议的市民代表则来自全国各城市。1308年的第二次三级会议是国王为打击圣殿骑士团召开的,某些地区甚至派来了小镇和集市的代表,与会者达500多人。法国三级议会的权威远远不及英国国会。
三级议会最重要的议题通常是税收——当国王想要征税时,召集三级议会分摊,而付出最多的当然是第三等级。法国贵族对商人的排斥比较严重,商人的贵族化在14世纪还不明显,所以,许多大商人以第三等级身份出席三级会议,他们对国王的政策不满,领导了1356-1358年的巴黎起义。这次起义后,市民的贵族化倾向明显加强。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于1439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议会同意征收新税。此举不仅大大有利于增加国王财政收入,而且是导致国王此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原因之一。
4.神圣罗马帝国
自从德王奥托一世(936-973年在位)加冕称帝后,中古德国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存在是同神圣罗马帝国这一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到15世纪,这一帝国被人恰当地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但这只是一个空名,和中古早期的英国、法国一样,德国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国家。
罗马皇帝的名号,在中世纪的西欧一直发生着影响,起初有查理曼的称帝,后来又有奥托的称帝。称帝虽使德王成为了皇帝,但并未拥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实力,为了实现统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国皇帝经常入侵意大利,干涉罗马教廷事务。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帝国中后期,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通过联姻和贿赂,长期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达400年之久,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称为帝国实际上的首都。1806年,拿破仑迫使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5.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89-1804(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804年拿破仑称帝)。
(2)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去世)。
(3)波旁王朝两次复辟: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波旁王朝再度复辟,直到1830年。1830年7月27日,巴黎人民第四次起义,又称七月革命,建立大资产阶级政权。
(4)七月王朝(奥尔良王朝):1830-1848(1848年,拿破仑侄子路易·拿破仑上台,他是民选总统)。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1852年,路易·拿破仑称帝,史称拿破仑三世)。
(6)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普法战争后,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共和制最终确立,二战时第三共和国投降)。
(8)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1958(二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建立,但在12年间更换22届内阁,1956年,法国联手英国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国际声望骤降,加上深陷越南战争和阿尔及利亚战争导致内阁频繁倒台,1958年戴高乐重新组阁,同年9月通过新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结束)。
(9)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9至今(1959年1月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12年4月)
(1)中华民国的建立
①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③措施:A.采用五色旗为国旗;B.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①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②内容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B.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
C.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③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的政党政治
(1)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专制政权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重组。
(2)转折:“宋教仁案”
①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不久,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②宋教仁组阁威胁袁世凯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③“宋案”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
④国会议员受袁世凯胁迫,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后,其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3)结果: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失败,之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
(1)“训政”时期
①背景: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
②实施《训政纲领》
③内容:
A.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B.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D.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④实质: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实质上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宪政”时期
①概况: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②结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角度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政权与制度建设 ⑴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⑵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⑴1912年8月,同盟会与几个党派合并,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宋教仁主持党务;⑵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多数党领袖;⑶(1913年春,袁世凯制造“宋案”,并镇压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⑴1928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⑵1946年11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中华民国宪法》;⑶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 《训政纲领》 《中华民国宪法》
政治特征 孙中山缔造了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和内阁制) ⑴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 ⑵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 ⑶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破坏民主共和,实行独裁统治 披着“训政”“宪政”的外衣,实行国民党专制和蒋介石独裁统治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国共对峙时期(1927-1937):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背景: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2)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①成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②内容
A.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B.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评价: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
(2)措施
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根据“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3)评价: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
比较项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不同点 指导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 全面抗战路线
斗争对象 国民党反动派 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
分布地区 主要在江南地区 主要在华北地区
政权性质 人民革命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
最终结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丧失 抗击大部分日寇,根据地发展
相同点 都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着眼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力量,都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武装民众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3.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实践:行政区的建立
①概况:先后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地区建立。行政区设军事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②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②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角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背景 1927—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初期称“边区”,后期称“解放区”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日益扩大
政权建设 ⑴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起来;⑵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
制度探索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⑴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⑵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制度 苏维埃代表制度 抗日民主制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大行政区制度
历史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这些措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概况: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②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③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3)挫折: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①重要进展: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固定任期,每届五年;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利。
②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以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③1982年宪法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各民主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发展完善
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②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理论与政策。
③198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比较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在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能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物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产生 方式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相同点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提出
①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②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坚持三个有机结合:
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④评价: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3)总体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
①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政治: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代表: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4)商鞅变法概况
内容 意义
①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②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③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②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概况
内容 意义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租调制(赋税制度)、三长制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①民族: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②经济: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长制:北魏孝文帝创立的基层政权组织,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优待。三长制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三冗二积”),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③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
④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评价:
①作用: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局限: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②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2)内容
①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革税制。
(3)评价
①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②局限: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一条鞭法: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时代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2.戊戌变法
(1)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②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时间:1898年6-9月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4)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5)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4.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1949-1956
(1)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标志: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十大关系分别为: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2)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改革历程
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④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⑤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改革成果: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3)改革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