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范飓风确保自身安全——防范灾害天气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防范飓风确保自身安全——防范灾害天气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科学防范飓风
确保自身安全
——防范灾害天气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CATALOGUE
目录
一、飓风灾害天气概述
二、飓风事件分析
三、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
四、科学防范灾害天气措施
五、校园安全管理与教育实践活动
六、家庭、社会在防范飓风灾害中责任与担当
01
飓风灾害天气概述
飓风通常在热带海洋水域形成,当海水温度高于26.5摄氏度,且存在特定的气象条件时,热带扰动可能发展成为热带低压,进而形成飓风。
飓风具有强大的风力和剧烈旋转,伴随着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飓风形成与特点
飓风的特点
飓风的形成
飓风灾害天气可能导致房屋倒塌、道路阻断、电力中断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飓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飓风灾害天气影响
国内案例
例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曾遭受过强台风的袭击,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内涝。气象部门预计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偏多。
国外案例
美国的飓风季节经常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破坏,如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新奥尔良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比国内外典型案例,可以发现飓风灾害天气的严重性和破坏性,因此需要加强防范和应对措施。
2024年2月22日,路易斯风暴席卷法国,风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并伴有暴雨,法国北部9万户家庭断电。
国内外典型案例对比
02
飓风事件
01
事故发生情况
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现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天气。随着雷暴天气的加剧,南昌县八月湖路一小区发生了几起因大风导致的坠楼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一对祖孙俩在睡梦中被狂风从20楼的家中卷出,不幸坠楼身亡。另有一位60岁的老人也在同一小区的11楼被大风吹落。大风共造成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这场大风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对许多家庭和建筑造成了损害。窗户被吹破,家具被吹走,甚至有报道称,一些居民家中的客厅和阳台窗户全部变形,玻璃全粉碎状。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极端天气面前,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事故发生背景及经过
出现大风雷电
强降雨天气
风力高达11级
造成伤亡
人员伤亡
损毁严重
03
02
01
事故发生背景及经过
突发大风天气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窗户装修质量堪忧和受害人缺乏应对极端天气的知识和经验也是重要原因。
事故原因
加强极端天气预警和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避免户外活动,确保人身安全。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训总结
事故原因及教训总结
03
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
关注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
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飓风预报和预警信息,做好防范措施。
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技能
学习如何在飓风来临时做好家庭和学校的防护措施,如加固门窗、准备急救包等。
了解飓风灾害天气的特点和危害
通过学习飓风的形成、移动路径、强度等知识,认识到飓风带来的强风、暴雨、风暴潮等危害。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了解在飓风灾害中如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以及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参与应急演练和实践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实践,提高应对飓风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
制定家庭和学校应急计划
与家人和老师共同制定应急计划,明确在飓风来临时的应对措施和疏散路线。
培养应急处理能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01
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0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安全教育服务。
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03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宣传册、讲座、演练等,向学生和家长普及飓风灾害天气的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
04
科学防范灾害天气措施
养成定期查看气象预报的习惯,了解飓风动态和预警信息。
在飓风季节,要特别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了解飓风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强风、暴雨、风暴潮等,以便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
关注气象预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加固窗户、门等易受损部位,如安装防风板、防风网等。
对于老旧房屋或建筑质量较差的房屋,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如增加支撑结构、加固墙体等。
对房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结构稳固,能够抵御强风侵袭。
加固房屋结构,抵御强风侵袭
提前储备足够的食物、饮用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一些常用的应急工具,如手电筒、备用电池、多功能刀具等。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老人、儿童、病人等,要特别关注他们的需求,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储备生活物资,应对突发状况
关闭电、气。大风来临前,应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天然气阀门。
躲进小房。大风来时,应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
远离外墙。如果在室内,要避开门、窗和房子的外墙。
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心高空坠物。出行时不要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以免发生意外。
严禁在大风天气使用各类可能引发火灾的火源、火种。
风险警惕
05
校园安全管理与教育实践活动
制定全面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流程。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对校园设施、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建设,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完善校园安全制度建设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飓风灾害天气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模拟真实场景,让师生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撤离、避险、求助等。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在校园内设置气象科普宣传栏,定期更新气象知识和灾害预警信息。
邀请气象专家进校园举办讲座,为师生讲解飓风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等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气象科普课件和视频,让师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气象知识。
开展气象知识竞赛和科普活动,激发师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01
02
03
04
普及气象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06
家庭、社会在防范灾害中责任与担当
02
03
04
01
家庭:关爱孩子,传授安全知识
家长应关注飓风预警信息,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向孩子传授飓风灾害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飓风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教育孩子在飓风来临时保持冷静,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不要惊慌失措。
家长应检查家庭急救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急救用品。
社会: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媒体应积极报道飓风灾害的防范知识和救援进展,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飓风灾害的救援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救援体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飓风灾害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社区和学校应定期组织飓风灾害的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
A
B
C
D
共同努力,构建全民参与防范体系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确保在飓风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有效应对。
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的飓风灾害防范体系。
倡导公众关注飓风灾害问题,培养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
鼓励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手段在飓风灾害防范中的应用,提高防范和救援效率。
学习气象应急知识
提高自救互助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