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逝者 致敬重生 勇毅前行——汶川大地震16周年祭主题班会原创精品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缅怀逝者 致敬重生 勇毅前行——汶川大地震16周年祭主题班会原创精品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number{01}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勇毅前行
——汶川大地震16周年祭主题班会课件
又是五月十二号,
又是一个花开的季节。
然而,
十六年前的今天,
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八级特大地震猝然袭来。
大地颤抖,
山河破碎。
满目疮痍,
生离死别。
西北处,
国有殇。
16年前的画面和声音
我们从未忘记
目录
一、地震回顾与纪念
二、地震科普知识普及
三、汶川精神传承与弘扬
四、总结反思与行动倡议
01
地震回顾与纪念
时间
地点
震级
影响范围
汶川大地震基本情况介绍
8.0级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大地震基本情况介绍
16年过去了,
汶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观看视频播放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片段。
汶川大地震基本情况介绍
汶川大地震基本情况介绍
汶川大地震基本情况介绍
1
2
3
16年来重建与发展历程
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和发展工作,为灾区提供了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紧急救援与恢复重建
地震发生后,国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紧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灾区重建与发展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缅怀逝者
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人失去了生命,我们深切缅怀这些逝者,铭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致敬英雄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救援,为挽救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缅怀逝者,致敬英雄
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16周年,各地将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缅怀逝者、致敬英雄、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等。
纪念活动
通过纪念活动,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弘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意义阐述
纪念活动及意义阐述
02
地震科普知识普及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通常与地壳板块的运动、断层活动等因素有关。
地震成因
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类型,其中构造地震最为常见且破坏力最大。
地震类型
地震成因及类型简介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是国内较为著名的地震案例,这些地震都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日本关东大地震、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等是国外较为著名的地震案例,这些地震也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国内外著名地震案例分析
国外案例
国内案例
3、气象异常
天气异常闷热,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六月冰雹或飞雪等。另外,天空中出现射线云或者地震云也是地震的前兆。
1、地下水异常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叫、鸽子惊飞不回巢、老鼠白天成群出洞、鸭子下水岸上闹、鱼跃水面惶惶跳。
震前征兆
震级大小划分
1.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2.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3.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4.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
寻找活命三角区
寻找活命三角区
找不到活命三角区时,寻找掩体避难
应急避险 自助互救
当你在教室时:
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要按照平时的逃生训练,在老师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撤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要有序离开,切忌慌张推搡。
当你在家里时:
1. 关闭煤气、水电等次生灾害因素。地震造成的灾害不仅仅是建筑物倒塌,很有可能发生火灾等。
2.不要躲在床底下、衣柜内,远离头上有悬挂物的地方,如空调、吊灯等,最好是把门打开,背靠门框,手抱头,地震结束时迅速撤离现场。
3.选择承重墙的墙角,三角地带容易躲藏,也不易被砸伤。
当你在室外时:
避开危险物体,如,高大的建筑、树木、电线杆、高压线、路灯、广告牌等;跑到空旷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注意保护好头部。
03
汶川精神传承与弘扬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勇气和团结一心的精神,他们互相帮助、共克时艰,共同抵御灾难的侵袭。
勇敢与团结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和财产,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救援场景、人物故事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和人类的爱心与力量。
自强不息与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中展现出的民族精神
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灾区人民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并没有被击垮,而是擦干眼泪、挺起胸膛,开始了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让废墟上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灾区人民的坚韧与乐观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退缩,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步步走向了新生活。
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故事分享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持续关注着灾区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持。这些支持为灾区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
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无数社会爱心人士伸出了援手,他们捐款捐物、出谋划策、亲赴一线参与救援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社会各界对灾区持续关爱和支持
当代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汶川精神
当代青少年应该通过学习汶川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学习汶川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继承和发扬汶川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
鼓励学生结合刚刚观看的视频和聆听的音乐,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01
02
03
分享个人感悟和心得体会
通过分享交流,增进学生对生命、对爱的理解和珍惜,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从灾难中看到人性的光辉,从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力量,从挫折中看到成功的可能。
激发正能量,共同为美好未来努力
在学生分享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正能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构建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追求进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04
总结反思与行动倡议
03
02
深入了解汶川大地震的历史背景和灾区重建的艰辛历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01
回顾本次班会活动收获和启示
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提高了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分享和交流,感受到灾区人民的坚强和勇敢,激发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一切,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学习灾区人民的坚强和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轻言放弃。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汶川精神
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关注灾区重建和发展,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持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鼓励大家参与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环保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和力量。
建议学校加强与灾区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发起关爱灾区、支持公益事业倡议
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期待全班同学能够牢记汶川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呼吁大家关注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去,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展望未来,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