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 心理课」打一通电话给____的自己 | HH心理课01基本信息适用学段:小学中高学段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02设计思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自悯是指个体在面对失败、不足或遭受苦难时, 自己向自己表达同情或怜悯的能力。自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国敏, 2020),它包括三部分:①自我友善,指个体在痛苦或失败的情况下对自己仁慈和理解,而不是严厉的自我批评,能够增强个体从痛苦经历中获得积极行为和信念的能力,减少消极的信念和行为(Terry&Leary, 2011)。②共同人性,即意识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困难和失败,这些经历并非我们所独有,从而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困境,并从他人的经历中找到共鸣和安慰。③正念,指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来评估控制自我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以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当下的体验,保持对自我感受的清醒觉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陷入消极思维的漩涡,从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本课在此基础上以紧急自我关爱方法为结构线索,参考其中的身体需求、情感解压、内心独白和情感支持体系四个部分,结合自悯信书写形式,用爱的电话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思考自我,觉察自我,拥抱自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进行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并将这种能力带到未来的生活中。0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己的一些特点,认识到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情感目标:感受关爱自我,自我友善时的积极情绪体验。行为目标:学会关爱自我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方式拥抱自我,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04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关爱自我时的积极情绪体验,接纳自己。突破重点的措施:用较长的课程活动时间进行“打电话”环节。难点:学会关爱自我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方式拥抱自我,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突破难点的措施:采用学生分享加教师总结的方式,在转换环节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质,在工作环节中寻找关爱自我的方式。0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纸、音频、视频。HiHeart教学设计打一通电话给____的自己壹导入阶段接听爱的铃声(5分钟)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氛围,从教师给出的闪现的词汇中做出相应动作,引入“爱”的主题及时光电话的情境。激发同学们的上课兴趣,引入课堂。 活动介绍:教师PPT通过闪现的方式播放的词汇,当出现跟爱有关的词汇要发出“叮铃铃”的口号并做出接打电话的手势。看谁反应又快又准!转换阶段贰领取爱的号码牌(10分钟) 活动目的:利用领取爱的号码牌这一情境,结合五感表达爱进行自我检索的5个提问,了解拨打电话这头的自己,了解并分享自己的一些特点。组建自己的短号,为团体工作环节拨打电话自我友善做准备。 活动介绍:PPT展示9个数字卡牌,每个数字背后的有相应问题提示或关爱话语(出自彩虹卡红色部 分)。每个人抽取5个幸运数字,组成属于自己的电话短号。叁工作阶段拨号环节:爱的电话(15分钟) 活动目的:通过打电话的形式进行“自悯性书写”,对过去或未来某一时刻的自己进行自我友善,现在“更强大的我”去关爱那个可能在困境或无助的自己,进行关爱自己的活动。 活动介绍:1.教师带领学生创设情境。2.结合上一个环节对自己认识,你想要对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什么?3.组织好语言,进行通话内容书写。4.写好后就接通电话,对那个时刻的自己说一说。5.分享环节。6. 教师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关爱自己的语言和方法。结束阶段肆爱的拨号员(10分钟) 活动目的:通过漫画和寄语给予学生爱自己、相信自己的能量,同时激发情感支持体系,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身边能够支持自己的人。 活动介绍:1.教师分享漫画《原来我早就成为厉害的大人了》。2.引导思考:请在课后想一想,在我需要的时候,有哪些人能够帮助我,哪些人能给我打这样的电话?我又能给谁打去这样的电话?- 作者有话说 -本课灵感来源于心理漫画《原来我早就成为厉害的大人了》,希望将“我好像穿越回过去好好抱一下那个小小的自己,告诉ta你未来会更加强大”这样的愿望通过心理课里的神奇电话来实现。作为一节525主题的心理课,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爱的电话亭,让学生们向自己拨打自我关爱的电话,展现自我友善,习得自我关爱的方法,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