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总复习 知识点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总复习 知识点大全

资源简介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选择题+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步骤与方法
01.解题步骤
1.审题干:圈划标注关键词
①社会角色:划出材料中主要讲的是哪个角色,如政府、党、公民、学校等;
②所学知识:划出材料有哪些的关键词,如依法治国、中国梦等;
③正向逆向:划出题目中“错误的是”、“正确的是”这样的词语;
2.排除法:现在选择题默认是4个选择项,或者①②③④的组合选项。排除一个或两个即可。排除法是最高效实用的技巧,熟练掌握排除法是考试拿高分的关键!
★小结:排除的主要类型★
知识性错误:题中说法与课本知识直接违背,此类题需要总结归纳;
逻辑性错误:主要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如选项中含以下词语,一般来说都是错误的:“杜绝”、“一切”、“一定”、“所有”、“只有”、“任何”、“最”、“只要...就...”、“唯一”等;
与题意无关:虽然选项中的说法正确,但是和题目的材料不配合,或者无法体现。
02.特别注意
1.图表型选择题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关键是读懂图表的标题、文字、数字、时间、内容等重要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2.漫画型选择题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寓意。寓意藏在细节中,特别是漫画的标题、文字、夸张的画面,会透露寓意。
二、非选择题解题步骤与方法
01.解题步骤
1.划关键词,定位知识点
仔细阅读题目的材料,划出整段材料中的“主语”,明确该题的立意范围。
★高分技巧:党、政府、公民、企业等社会角色必须圈划。法律题不用划,用法律的相关知识(七下第四单元、八上册第五课、八下一和四单元、九上第四课等内容)解答即可。
2.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确定答案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划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即可明确该题应该回答课本知识点中的哪几点。
★高分技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规律可循,复习时可提前积累归纳。
3.规范书写
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和整洁有序格式进行答题,有助于你获得高分。
★高分技巧:用①②③一行一点来组织答案,最后不要忘记材料分析(④材料中...)。
4.检查验证
最后需要检查并验证自己的答案,确保不失误,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高分技巧:一般来说2分一点,6分的题目一般来说至少写三点。材料分析1分。
02.常见问法总结
第一种问法:“是什么”类
【解题指导】“根据材料说明了什么”先回答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材料反映了什么知识。“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点”类型的题,答案一般言之有理都可,可以放手多写点,但是要注意在题目范围内。
【常见问法】
①说明了/反映了什么问题?
②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③说明了什么道理?
④体现了什么观点?
⑤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
......
第二种问法:“为什么”类
【解题指导】
①“依据/原因类”: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做到两答,重要性(地位、作用等)和必要性(国情)。
②“意义”类: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角度思考。可用“有利于”开头。
【常见问法】
①为什么说...?
②请说明原因/理由/依据/意义/作用?
③谈谈......必要性/积极影响/有何价值?
......
第三种问法:“怎么办”类
【解题指导】
①“建议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②“青少年类”:一般公式为:思想上+行动上,两个角度答题。
【常见问法】
①怎么样才能......?
②对...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建议?
③...请你出谋划策。
④青少年该如何实践......?
......
第四种问法:“组合型”类
【解题指导】
此类问法即综合性考查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具体看法,往往要综合运用知识,但是记住本学科无论如何只有三个答案,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何复杂问题都是这三个问题的组合 !
【常见问法】
①得到什么启示、借鉴意义、警示作用。 ★是什么+怎么做
②对......的行为,你将如何去说服。 ★为什么+怎么做
③谈谈你对......的看法/理解/评价/评析/认识。 ★是什么(判断对还是错)+为什么+怎么做
03.特别提醒
1.材料填空类题
【解题指导】
①明确题意:此类题目材料、问题都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简单运用和记忆的能力,考前要对一些同类型知识进行总结;
②找出提示:重点要划出表格中的提示关键词,准确回答知识点即可。
2.评析/辨析类题
【解题指导】
①判断对错:如果是人物行为类的评析题还应评价人物行为的性质(是...的表现/没有做到...,法律题一般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②给出理由:分析对错的原因。一般可从道德、法律、意义、危害等课本知识角度。
③得出结论:简单明了的用一句概括结论,得出正确的观点和做法。
3.图表类题
【解题指导】
①看标题:图表的标题会总体概括该图表的主题、问题和其他重要信息。
②看变化:图表是通过数据、比例、时间等参数反映某些问题的变化情况。如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都有特定的用途。注意观察横、纵轴的变化。
③看备注:备注栏一般位于图表下方,这行小字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漫画类题
【解题指导】
①看标题:漫画题最主要的是看懂漫画的寓意,标题往往直接反映寓意。
②看文字:所有漫画中都会有文字,寓意往往藏在文字中,需重点关注。
③看夸张:漫画的夸张的画面、表情、对比、抽象等都要重点关注。
第二部分:考前 必备核心考点
问题化记忆
问题 具体内容
宪法 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核心价值追求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核心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依法治国 核心 依宪治国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行政 地位 现代法治政府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中华文化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的目的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文明
民族 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早已形成)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我国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时代潮流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创新能力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民族进步的灵魂 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 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创新
第一生产力 科技
第一资源 人才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工作原则 坚持依法执政
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高理想 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地位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二、数字化记忆
1个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
1条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因:兴国之要、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个“基石”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2个 “决定性因素”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因素 2.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个 “总目标”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个百年 奋斗目标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①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个阶段 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4个“新” 1.新发展阶段、新征程: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称为新发展阶段。 2.新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新发展格局: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新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个 “发展”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个“尊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个 “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改革开放”) 2.计划生育 3.节约资源 4.保护环境
4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个“全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6个 “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3.人才强国战略 4.可持续发展战略 5.健康中国战略 6.乡村振兴战略
10个“核心”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5.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7.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9.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10.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三、道德7条(模范人物)
生命角度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
社会角度 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集体角度 坚持集体利益至上、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精神
国家角度 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对党忠诚
传统美德角度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艰苦奋斗、淡泊名利、诚实守信、英勇无畏、勤俭节约、孝亲敬长、助人为乐、顽强拼搏
中国精神角度 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补充: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 践行了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的价值准则
四、发展成就12条
领域 现象(关键指标) 成就概括
经济 GDP(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增强
社会(民生)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福祉不断推进
政治 民主 基层立法联系点、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特别是积极参与基层建设) 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法治 法律出台或修订、法治示范市 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文化 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政府相关部门开设文化类栏目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生态 山青、水绿、空气好、 森林面积或公园面积增加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科技创新 专利申请量增加、通信技术提速(5G)、科技创新成果增加 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 修路、建桥、新增停车位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国际地位 中国智慧、方案、倡议成为国际共识 国家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城市排名 城市排名在全国、世界靠前 城市竞争力(或综合实力)增强
进出口 进出口额增加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五、法治3部曲
六、国情13条
经济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5.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政治 民主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
法治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实行)法治,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文化 1.(继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推动、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旅融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实行)德治,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生态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惠民、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党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发展思想、初心和使命、奋斗目标
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坚持政务改革、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其他机关 立法机关科学、民主立法;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中国精神 1.(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人民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拓展学科术语: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主要战略 1.创新:(落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拓展学科术语:科技为...搭建平台、科技助力...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生态:(落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乡村振兴:(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生命健康:(落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基本国策 (坚持)对外开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七、关系十条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理论依据)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理论依据)
③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总结)
★★★2.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理论依据)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理论依据)
③XX享有XX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他的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属于XX违法行为,应担承担XX责任。(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的学科术语)
④因此,我们应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结)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理论依据)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理论依据)
③XX享有XX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他的行为属于XX违法行为,应担承担XX责任。(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的学科术语)
④因此,我们应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总结)
★★★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理论依据)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理论依据)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受教育)(材料涉及劳动和受教育才写)
③XX享有XX自由,但也必须履行XX义务。法律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他的行为属于XX违法行为,应担承担XX责任。(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的学科术语)
④因此,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总结)
5.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理论依据)
③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理论依据)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理论依据)
④因此,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还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总结)
★★★6.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联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照顾到了大多数人民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理论依据)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维护国家利益,有时候不仅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理论依据)
③因此,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还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总结)
★★★7.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理论依据)
②少年的梦想,应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理论依据)
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理论依据)
④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也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总结)
★★★8.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据)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依据)
③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结)
★★★9.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理论依据)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理论依据)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理论依据)
★★★10.法治和道德的关系(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理论依据)
②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理论依据)
③因此,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总结)
拓展:九上评析题高频考点
1、关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的评析题
①成就: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理论依据)
②不足: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依据)
③因此,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我国要继续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总结)
2、关于民族精神评析题
有人认为,XXX精神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对新时代的中国已没有了精神价值,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判断:此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1分),他没有/有正确认识到XXX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传承和弘扬XXX精神的意义。
分析:①XXX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指出“XXX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1分)在新时代,XXX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动力。(指出“XXX精神”的重要性 1分)
②传承和弘扬XXX精神,有利于XXX。(联系XXX精神内涵,指出“传承和弘扬XXX精神”的意义 1分)
总结:因此,XXX精神对新时代的中国依旧有精神价值,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XXX精神,XXXXXX。(1分)
3、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评析题
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理论依据)
②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有利于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办,人民的事人民管;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滥用权力;有利于政府接受公民监督,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理论依据:具体看材料体现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种方式,一般考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较多)
③因此,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总结)
4、关于厉行法治的评析题(总-分-总结构)
判断:XXX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认识到XXX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分析:①(立法)立法机关要科学/民主立法,为XXX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公民在维权时有法可依。(或为执法机关打击XXX违法犯罪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②(执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严厉查处并打击XXX违法犯罪的案件。
③(司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厉制裁XXX违法犯罪行为。
④(个人)公民要全民守法,树立底线和法治意识,提高道德修养....。
⑤(社会)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特别注意:分析过程具体看材料和观点涉及的主体,优先写材料和观点提及的主体,其余角度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XXX,不仅需要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公民全民守法,也需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社会加强法治宣传。
八、开放类6题
1、致敬词
致敬对象的精神品质:致敬XX XX爱岗敬业,坚持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致敬对象为我国哪一领域的贡献:为我国XX(脱贫事业、抗击疫情、粮食安全等)作出重大贡献,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或青春与岁月)......
青少年如何向其学习:我们应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增强爱国和责任意识,自觉学习他(她)身上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活动题
宣传标语:XXXXXX ,从你我做起/人人有责 (1分)
活动方式:举办有关XXX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绘制有关XXX手抄报/黑板报;
制作有关XXX短视频(1分)
设计意图:有利于增强XXX,提高XXX,学习XXX(2分)
3、畅想2035/2050中国图景(总-分结构)
2035/2050年的中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前景更加壮阔。
科技:我国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6G实现全面覆盖。
经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绽放新的活力。
民生:我国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生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法治: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民主: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
国际地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积累本省、市本土素材
实例:深圳市
(1)特色称号:创新创意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之城、千园之城……
(2)深圳本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大鹏古城、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郑氏宗祠、坪山大万世居
革命文化懂(红色文化):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
5、撰写提案
标题:如果题目没有限定具体领域,开放性极强,建议同学们写“教育、文化、法治、生态文明”相关主题的提案名称会更好。
案由:即撰写该提案的原因,可以根据原因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来写,一般情况下从“重要性、现状、意义”三个角度来写。
建议:即多主体要怎么做,根据上述案由分析写具体即可。
实例一:跟生态文明有关的提案
实例二:跟教育有关的提案
6、倡议书
倡议对象: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楚材料倡议对象,一般社区居民或青少年居多
倡议内容:具体看材料情境涉及的领域,找出相对应的考点,任何运用相关的学科术语分别从思想上、行动上去组织语言即可。
第三部分:分类 关键性语句
一、“基石”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二、“基础”类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3.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4.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5.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三、“基本”类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5.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8.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9.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10.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根本”类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2.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4.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6.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8.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0.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五、“核心”、“中心”类
1.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宪法的相关考点:
(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5.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7.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9.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六、“关键”、“前提”类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3.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七、“方针”类
1.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16 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特别注意:①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④全体公民要全民守法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八、“原则”类
1.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 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九、“保证”、“保障”类
1.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3.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4.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十、“原因”、“决定”、“来源”、“源泉”类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
十一、“本质”、“实质”、“性质”类
1.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家机关)
3.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7.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8.犯罪最本质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9.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十二、“特征”、“特点”、“独特”类
1.人口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
2.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 世界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
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十三、“主要”、“主体”、“主导”、“主题”类
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生产资料公有制
3.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所有国家)
5.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的主题展开工作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十四、“最”、“第一”、“一切”、“首位”类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 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3.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4.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6.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7.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8.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9.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0.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1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十五、“重要”类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4.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十六、“年份”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富起来)
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2000年:实现了总体小康。
2020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部分:易错易混 考点
1、调节情绪四种方法的区分
情绪情感的区分
3、六大保护的区分
特别注意:看内容:是否涉及到网络,判断是否为网络保护;看主体。依据主体判断是否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前两步都排除后,归为社会保护。
4、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分
维权四种方式的区分
6、国家机关性质和职权的区分
7、人大职权的区分
8、人大与人大代表职权的区分
9、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分
10、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
11、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形式的区分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主体是国家。
②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主体是公民。
12、社会主义民主2种形式的区分:
1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五种形式的区分
14、民主决策4种制度的区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在形成决策之前,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②专家咨询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③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④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政府将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决策进行公示,让民众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备案再征求民意。
15、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区分
(1)一看材料主体客体:
①决策部门 (政府)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征求或听取公民、专家的意见。(一般为自上而下地听取、收集、咨询等,决策机关有决策的需要) —— 民主决策
②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 (一般为自下而上地申请、评议、举报等,不关联决策需要) —— 民主监督
二看材料中参与方式或途径: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决策
②信访举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舆论监督 (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政务公开—民主监督
16、四种民主制度地位的区分
17、“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分
区别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针对地区不同 港、澳、台 少数民族聚居地
自治程度不同 高度自治 区域自治
社会制度不同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部分:专题复习 夯实基础
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第一课时 认识自己 珍惜青春
(关键词:认识自己;青春期生理、心理、思维变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认识自己、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有时以名言哲语形式考查)
名言哲语
1.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4.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做更好的自己(扬长避短)
5.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③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行己有耻重要性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重要性
7.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止于至善要求
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学会成长
(关键词:梦想;少年担当;学习;考试压力)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学习兴趣、方法、方式”有时以名言哲语形式考查)
名言哲语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保持学习兴趣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强调合作学习。
第三课时 调控情绪 品味情感
(关键词:情绪;情感)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偶尔会考主观题)
知识详解
1、情绪的特点、类型及影响因素(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
(1)特点:复杂多样
(2)类型: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②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3)影响情绪的因素:①个人的生理周期 ②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③周围的舆论围 ④自然环境
★★ 2、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合理地调节情绪的原因、做法(评析题考点)
(1)原因:①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②负面情绪需要宣泄,但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不能伤害自己和他人,也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做法:我们要学会用恰当地方式表达、调节、宣泄情绪,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
3、情感的种类(重点理解、依据材料知道体现出哪些情感)
①基础情感:安全感
②高级情感:道德感 (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感、敬畏感等)
4.传递美好情感的意义和方法(途径)
(1)意义: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让周围世界多一份美好。
(2)方法(途径):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易错易混
1、调节情绪四种方法的区分
2、情绪情感的区分
第四课时 珍爱生命 绽放生命
(关键词: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直面挫折、生命的意义)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材料题均有所考查)
知识详解
1、如何守护生命(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爱护身体
①思想上: 增强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自救自护方法。
②行动上:关注自己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关注自己内在感受,爱惜自己的身体。
养护精神
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更需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
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
★ 2、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面对/战胜挫折?(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②掌握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如:欣赏、培养幽默感。
③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
★★★ 3、怎样过有意义的人生?(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①追求自我价值: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②对他人有价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③创造社会价值: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第五课时 文明交往 孝亲敬长
(关键词:友谊天空、网上交、异性交往;师生交往;孝亲敬长)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友谊”有时以名言哲语形式考查;“孝亲敬长”有时会考主观题)
名言哲语
1.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人之相知,贵在知心。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2.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②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善交益友
4.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正确对待朋友间的竞争
5.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孝亲敬长
6.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以和为贵、孝亲敬长
7.唯诚唯信行世事,克俭克勤践家风。——诚实守信、勤俭节约
认识集体 融入集体
(关键词:集体力量、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建设美好集体)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有时会考评析题)
知识详解
★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评析题考点)
①一致: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②不一致: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某些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原因:可能是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基于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做法: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③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评析题考点)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理论依据)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理论依据)
③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总结)
第七课时 走进社会 勇担责任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勇担责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尊重劳动)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有时会考主观题)
知识详解
★★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与要求(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原因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要求: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2、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积极影响:
(1)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①对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对政治: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对文化、科技: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消极影响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会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于网络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课时 遵守规则与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
(关键词:维护秩序;遵守规则、规则与自由;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有时会考主观题)
易错易混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主题二 法治教育
第九课时 自觉守法 依法办事
(关键词:法律特征与作用;特殊保护;违法与犯罪;做守法公民、依法办事、善用法律)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高频考点)
知识详解
★★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 (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 1.看法律 2.看法律责任 3.看处罚机关
5.看主体间的身份(民事—— 民与民;行政—— 民与官)
★★★★★3、犯罪的基本特征(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4、如何预防犯罪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5、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行动上)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6、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重点理解、选择题高频考点)
(1)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俗"打官司")
(2)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类型:①民事诉讼 ②行政诉讼(俗"民告官") ③刑事诉讼
★★★7、未成年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与做法
原因: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不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①②有勇原因,③有谋原因)
做法: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敢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①要有勇②要有谋)
易错易混
1、区分法庭庭审
2、区分区分六大保护
总结: 1.看内容。是否涉及到网络,判断是否为网络保护;
2.看主体。依据主体判断是否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
3.前两步都排除后,则为社会保护
第十课时 坚持宪法至上 增强宪法意识
(关键词:坚持宪法至上、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高频考点)
知识详解
★★★★★1、宪法的作用和地位(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作用: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地位:①(政治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选择题相关考点(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核心价值: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3)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基本原则: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党的相关知识点
★4、人权
(1) 根本人权: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根本人权
(2) 最大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3) 人权特点:广泛性(主体广泛和内容广泛)
★5、宪法怎样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读熟理解)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读熟理解)
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②执法:行政机关要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④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7、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第二、三章标题要能写出来)
★★★8、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 (选择题高频考点,读熟理解)
①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②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
③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理解民主集中制:①在国家机构 VS 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9、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读熟理解)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0、如何规范权力运行??(读熟理解)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
②法定程序严格为: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④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1、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注意:不是所有问题)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12、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如何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读熟理解)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注意: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什么说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重点理解背诵①②③)(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14、怎样确保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读熟理解)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5、如何监督权力行使?(读熟理解)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其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6、宪法监督的主体及内容 (重点理解)
(1)宪法监督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2)宪法监督的内容: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
★★★★★17、如何增强宪法意识(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2)公民: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知)我们要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③(情)我们要认同宪法,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 ④(行)我们要践行宪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十一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关键词: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高频考点)
知识详解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如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受教育)
★★★★3、如何正确看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评析题高频考点、总结)
①我们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4、法定义务(重点理解,区别道德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2)特点:具有强制性
(3)原因: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4)分类:①法律要求做的 ②法律禁止做的
(5)要求: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5、违反义务须担责(重点理解)
(1)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2)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十二课时 维护国家利益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关键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高频考点)
知识详解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联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照顾到了大多数人民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理论依据)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维护国家利益,有时候不仅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理论依据)
③因此,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还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总结)
第十三课时 认识国家制度 了解国家机构
(关键词:人民当家做主;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关)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高频考点)
知识详解
★★★★1、基本概念区分(选择题高频考点)
★★★★2、“基本政治制度”选择题考点(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活动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①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特别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②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居委会和村委会不是国家机关,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司法机关 (一般考人民法院居多) 积极履行职责有什么意义?(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公民角度) 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以及对法治的自信心。
②(社会角度)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社会矛盾,传递社会正能量。
③(国家角度) 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十四课时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民主中国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知识详解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 (重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要求(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思想上)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②(行动上)公民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法治的重要性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重点背诵①②③,④读熟)
①(个人角度)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社会角度)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③(国家角度)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世界角度)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4、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 (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依法治国总目标、总方针、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①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总方针 (要求):科学立法 (前提) 、严格执法 (关键)
公正司法 (保障) 、全民守法 (基础)
特别注意: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 ; 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全体公民要全民守法
③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6、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国家: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国家机关:①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或“使执法机关在执法时有法可依”)②执法机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3)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4)公民:①(思想上)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行动上)努力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③(行动上)积极宣传国家的法治文化,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7、法治和道德的关系 (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总结)
★★8、政府的性质、权力、宗旨
(1)性质: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
(2)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9、依法行政的地位(重要性)、核心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政府: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必须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易错易混
1、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形式的区分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主体是国家。
②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主体是公民。
2、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区分
(1)选举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少数服从多数)
(2)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五种形式的区分
4、民主决策4种制度的区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在形成决策之前,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②专家咨询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③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④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政府将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决策进行公示,让民众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备案再征求民意。
5、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分
(1)一看材料主体客体:
①决策部门 (政府)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征求或听取公民、专家的意见。(一般为自上而下地听取、收集、咨询等,决策机关有决策的需要) ——民主决策 ②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 (一般为自下而上地申请、评议、举报等,不关联决策需要) ——民主监督
二看材料中参与方式或途径: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决策
②信访举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舆论监督 (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民主监督
6、四种民主制度地位的区分
第十五课时 崇尚法治精神 追求公平正义
(关键词: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重要考点)
知识详解
★★1、自由的真谛(什么是自由?)(重点理解)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③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有自由,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总结)
★3、如何坚守公平?(读熟理解)
(1)个人维护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如何守护正义?(读熟理解)
(1)个人守护正义
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主题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十六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 建设文明中国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主题四 革命传统教育
党的领导 共产主义青年团
(关键词:坚持党的领导、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重要考点)
第十课时
(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共享发展成果、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主题五 国情教育
第十八课时 踏上强国之路 建设富强中国
(关键词: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知识拓展
★★★★★ 1、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重点积累不同角度的学科术语)
①(国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②(社会矛盾)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人民)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2、党重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重点积累不同角度的学科术语)
①(党)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党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人民)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感)③(社会)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 3、为什么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第十九课时 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人口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知识详解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治专业术语(必须会背诵)
(1)基本国策:(坚持、落实)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生态理念:(树立、增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选择道路:(走) 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4)坚持方略:(坚持) 依法治国
(5)实施战略:(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节约战略(二十大提出)
(6)坚持方针 :(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7)“两型”社会: (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严守“3xian”:严守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2、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补偿和修复。
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角度】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角度】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5、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建议类】
(1)国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how) +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how) (具体详情见上述 2、3 知识点)
(2)政府: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严惩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3)社会: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生活知识,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行为曝光力度。
(4)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严格遵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
(5)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认真学习节能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6、青少年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①(快递包装+一次性用品)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②(粮食) 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③(出行)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④(垃圾分类)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7、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二十课时 共圆中国梦 建设和谐中国
(关键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一国两制;共圆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中国人)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重点掌握,选择题、主观题必考考点)
知识详解
★★1、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2、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共同繁荣) ?【国家角度】(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②社会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③文化方面: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3、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个人角度】(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行动上)积极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③与各民族同学和平相处,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
★4、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③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备注:着重积累②和③学科术语,①读熟会理解即可)
★5、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 (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③ (文化认同) 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④ (经济基础)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⑤ (两岸交流) 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备注:着重背诵③和⑤,其余读熟会理解即可)
★★★★★6、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战略”目标和“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 年已实现)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50 年/本世纪中叶)
“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①第一阶段(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一阶段(2035—2050):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指导思想:马、毛、邓、三、科、习
【特别注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邓、三、科、习 ” (不含马、毛)】
★★★★8、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少年的梦想,应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④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也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
★★★★9、如何实现中国梦(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1)国家角度 (背诵4个必须即可,后面内容要求读熟会理解) :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
PS:“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大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个人角度(青少年做法类题型):
①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报效祖国。③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
10、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特征、本质要求?(会理解)
(1)含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特征: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②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⑤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友情提示:中国式现代化重点背诵积累本质要求下划线的学科术语,含义和特征读熟会理解即可)
★★★11、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对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