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重难点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2024年高中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docx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2024年高中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docx

资源简介

回归教材重难点 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等。
2、小农经济、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其中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的
发展、古代自然经济、经济政策和土地政策、货币、人口等都是高考高频考点。
3、从“ 百家争鸣” 到“独尊儒术”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查“ 百家争鸣” 的历史地位:复习备考 时重点梳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也是 复习的重点。考查先秦儒学和董仲舒的新儒学:复习备考时注意审视儒家思想的变化。百家
争鸣、先秦儒学、汉代儒学是高考高频考点。
1 、分封制:对王畿以外地区的行政管理,商人实行外服制,周人则实行分封制。分封制,
古称封建制,意为“封土建国”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1)内容:
①对象(分给谁):同姓子弟、先代贵族和功臣。
②内容(分什么):土地和人口。
③封国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④封国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2)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3)作用:
①加强了王权和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
月般的政治格局。
2、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的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政治上: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一体” 的政治结构(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
②森严的尊卑等级结构秩序(分封制为例);
③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④国家结构比较松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分权);
⑤尚未出现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2)经济上:农业经济为主,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
①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生产工具, 少量使用青
铜,处于石器锄耕的劳作阶段);
②集体生产耕作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导致了当时的生产经营处于千耦其耘);
③青铜时代(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3)文化上:
①出现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②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礼乐等级文化盛行;
③出现和存在天命观为主; (君主的权力是"天"授予的,是"天命");
④出现敬德、重民和保民的观念
3、百家争鸣(背景、核心主张尤其是治国主张、历史意义);
(1)社会背景:
根本上: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引起意识形态的反应(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
域的表现)
经济和阶级: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
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教育上: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学术下移,文化知识向民间传播;
统治需要: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大动荡时代,诸侯国争霸兼并的需
要)
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2)内涵:
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 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 彼
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代表:
(1)儒家:战国代表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
隆礼重法。(历史理解:荀子的治国思想概括为:礼法并用,体现了吸收其他学派思想;
荀子是战国时代的集大成者;也反映出百家争鸣的同时出现百家共鸣的倾向)
(2)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3)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 尚贤”。
(5)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韩非
子的思想集中概括为:集权观、法治观、改革观)
评价:
①社会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反映,是社会大变
革的重要表现;
②思想解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地主理论: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转型;
④奠基文化: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⑤文化包容:在“ 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
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政治、阶级、民族、思想、教育)
根本原因 生产力 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表现 生产方式 由井田制瓦解(土地国有、集体耕作)到土地私有制形成(个体耕作)
政治体制 由分封制瓦解(地方分权)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
世官制(世卿世禄)逐渐被任官取代(君主任命)
阶级关系 奴隶主和奴隶阶级转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士阶层的崛起
教育文化 由学在官府转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文化发展
工商业 由“工商食官” (政府垄断经营管理)到私营手工业和私商活跃
民族关系 戎狄蛮夷与中原频繁往来,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
本质 封建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影响 社会发展 反映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国家趋统 推动了诸侯国的改革强大和国家趋向统一
社会经济 变革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央集权 变革加剧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形成
百家争鸣 推动了思想的活跃繁荣,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封建后世 奠定了整个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基础
5、秦巩固统一措施(政治制度层面、文化经济层面、思想层面)、统一的历史意义;
问题 解决措施 效果影响
战 国 后 期 的分裂 军事层面 的统一 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征服南 方越族地区, 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控制; 击退北方匈奴的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形成初步统一的局面
分 封 制 的 弊端 制度层面 的统一 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彻底废除 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颁布推行法 律 建立起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
经 济 文 化 的分裂 经济文化 社会层 面的统 一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 道、直道、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整顿社会风俗 有利于国家政教推行和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 方便了经贸、征收赋税和财政 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统治和 社会治理
思 想 人 心 的 不 归 一 思想层面 统一 “焚书坑儒” 反映了思想文化专制和秦的暴政; 摧残了文化
秦 朝 统 一 的 历 史 意义 统一多民 族国家 开创和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祖国疆域 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使祖国疆域的扩大和初步奠定
民族交融 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逐步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发展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
政治体制 和格局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沿用且不断完善
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区别于分封制地方分权模式);
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区别于按血缘关系世卿世禄的世官制)
郡县制的意义:是中央集权制重要环节和表现,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制度层
面)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发展 (国家层面)
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政治趋势)
‘、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军事)、针对性意义;
社会问题 解决措施 效果
经济残破 黄老“无为思想”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王国威胁 汉景帝军事平叛;汉武帝“推恩令” 、附益 之法、酎金夺爵、刺史制度、改革币制 分化削弱侯国,打击了地方豪强;加强了中央 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
匈奴边患 武帝之前多次和亲、汉武帝多次北击匈奴 (军事打击)、派张骞出使西域(外交) 基本解决了战国以来的匈奴边患;有利于边境 的稳定和开发;拓展了国家疆域;开辟了“丝 绸之路”
战争财政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改革币制、算缗告 缗 加强了经济统制(经济中央集权);扩大了税源, 增加了财政收入;保障了汉武帝多次开拓疆 域的战争
治国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了思想控制, 实现了思想上的专制和统
结束了战国以来“ 百家争鸣” 的文化局面;使 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认识 汉初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统治者积极有效地社会治理;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开创性加强了 中央集权,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 .(2022·重庆 · 统考高考真题) 考古表明, 战国至西汉初期, 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 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 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 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
西汉中期( )
A .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 .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
C .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 .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2 .(2022·天津 · 统考高考真题)汉武帝时期, “ 以均输调盐铁助赋”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 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
巨万计” 。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 .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 .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 .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 .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3 .(2022·重庆 · 统考高考真题)有学者指出, “德” 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 个人的品德, 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 “德” 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 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
如文献记载: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 .墨家 B .兵家 C .儒家 D .法家
4 .(2022·北京 · 统考高考真题) 近年, 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 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 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 墓葬形制也与中原
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 .印证了“春秋五霸” 的政治格局 B .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 .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5 .(2022·湖北 · 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 ·班固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 .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 .“大一统” 的观念开始出现 D .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6 .(2022·山东 · 高考真题)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 汉代官府内有 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 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 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
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军事战争的需要 D .礼乐制度的重建
7 .(2022·全国 · 高考真题)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 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
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8 .(2023·天津河北 · 统考一模)《史记 · 秦始皇本纪》载: “三十五年(前 212 年),除(治) 道, 道九原抵云阳, 堑山堙谷, 直通之。由都城通往原六国的驰道有多条, 但直道仅此一条
(见下图)。秦修此直道主要是为了( )
A .遏制匈奴侵扰 B .贯通丝绸之路
C .完成国家统一 D .促进民族交融
9 .(2023·河北唐山· 统考二模)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
而伴随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 其结果是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
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据此可知,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皇帝软弱无能 B .多种势力争夺所致
C .宦官外戚专权 D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10 .(2023·安徽宣城 · 统考二模)先秦儒家开启的内圣之学具有积极高昂的主体精神,强调 以人为本的“圣化”人格范式;董仲舒强调“ 天道至上” 的“神化” 范式,对个体人格进行消解。
这一变化( )
A .表明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 .有利于君权的扩张
C .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D .完全背离先秦儒学
11 .(2023·重庆 · 统考模拟预测)汉文帝即位前,已经在京城长安北侧建起了一个与匈奴的 缓冲地带并初步形成了汉朝帝王的祖陵区。至文帝时, 却将自己陵墓选址在长安以东、扼守
通往关东主要道路的白鹿原霸上。文帝改变陵墓选址最有可能是由于( )
A .应对五国势力的需要 B .治国思想发生了变化
C .与匈奴关系已经缓和 D .为了凸显个人的功绩
12 .(2023·云南 · 校联考一模)《孟子 · 尽心下》提出“无礼义, 则上下乱” ;《墨子 · 天志上》强 调“且夫义者,政也” ;《韩非子 ·解老》有“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同“稀” )起”的记载。这
反映出百家争鸣( )
A .使各家思想日渐交融 B .聚焦“义”展开了激烈争论
C .加强了民众观念认同 D .有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
13 .(2023·江西抚州 · 统考二模)《孟子》记载: “殷人七十而助。 ”朱熹的解释是: 将 630 亩 土地分为 9 块, 每块 70 亩, 中为公田, 8 家共耕, 外为私田, 8 家各授一区。纳税的形式是,
使 8 家之力助耕公田,以公田所获交公,私田不再纳税。据此可知,商代( )
A .部分制度为西周所沿袭 B .分封制的经济基础瓦解
C .青铜农具推动土地开发 D .赋税制度形成完整体系
14 .(2023·河北石家庄 · 统考二模)《史记》载,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 681),齐鲁会盟中, 鲁 国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齐国退还占领鲁国的土地,齐桓公不得已订立了盟约。随后,
齐国按盟约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这反映了当时( )
A .齐国确立霸主地位 B .重诺守信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C .传统礼制影响犹存 D .会盟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15 .(2023·河北石家庄 · 统考二模)西汉初期,汉朝继承秦法中的“生分”政策,夫妻子组成 的核心家庭中的妻子(母亲) 对家庭财产拥有一定的支配权。西汉中期, 汉律将妻子擅自动
用家庭财产视为“盗窃” ,并作为休妻的原则。这一变化表明( )
A .律令实现了儒家化 B .家庭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尊卑亲疏成为量刑原则
16 .(2023·陕西榆林 · 统考三模)汉武帝同意御史大夫张汤“笼天下盐铁” 的请求,下令“愿募
民自给费, 因官器作鬻盐, 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 以致富羡, 役利细民······郡
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 。由此可知,汉武帝这些举措客观上( )
A .缓解了流民问题 B .抛弃了抑商传统
C .加强了国防实力 D .平衡了区域发展
17 .(2023·河北保定 · 统考一模) 汉朝注意开发水利, “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 谷以溉田” 。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 民, 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 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
农具。上述做法( )
A .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 B .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
C .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 D .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 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 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 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 ”可知,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 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 至西汉中期, 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 墓葬形式,说明蜀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融入汉文化之中, B 项正确;西汉中期,蜀文 化融入汉文化之中,而非平民化趋势,排除 A 项;根据蜀地墓葬的变化,无法判定其经济 实力状况, 排除 C 项;两地文化的融合, 说明文化交流密切, 而非有限,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答案】D
【详解】据题意可知, 虽然汉武帝通过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增加了财政收入, 但这一 时期由于对外用兵和汉武帝的巡游, 依然造成了财政问题, 说明汉武帝时期注重了开源, 但 并没有重视节流, D 项正确;国家财政没有根本好转的原因是不重视节流,而不是朝廷过度 干预经济和经济资源枯竭,排除 AB 项;就当时的情况来说,盐铁官营并不算是不合时宜,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答案】C
【详解】材料中文献观点“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的意思是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 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结合所学,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产生并发展, 儒学“崇德” ,主张用道德 去感化教育人, 主张“为政以德”“德治”等等, 所以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儒 学, C 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其主张与文献观点不太一致,排除 A 项;兵家内 容主要是战争和治兵经验、战略战术等,与文献观点不太一致,排除 B 项;法家最大的特
点是主张严刑峻法,与文献观点不太一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 融合了越文化、楚文 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 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 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 点, B 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 的政治格局,排除 A 项;材料不足以证 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 C 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5 .【答案】A
【详解】 “秦并海内, 兼诸侯, 南面称帝, 以养四海”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 建立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 “拨乱诛暴, 平定海内, 卒践帝祚, 成于汉家”指西汉灭秦朝, 建立统一的政权汉朝,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接汉绪, 茂育群生, 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
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A 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 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 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 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 关系的融合,排除 B 项;C 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6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 C 项正确;农耕主要
是铁犁牛耕,排除 C 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
排除 B 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答案】B
【详解】材料“吾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 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 的思想,“ 百姓无事”“ 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 反映了“无为” 的思想, B 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A 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C 项;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本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 考查老子的思想, 揭示先贤对幸福生活的定 义,意在启发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摘编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2 年高考历史全国
卷试题评析)
8 .【答案】A
【详解】据材料“道九原抵云阳, 堑山堙谷, 直通之”及所学知识可知, 秦朝修建了多条驰道, 但直道只有一条, 直道是一条南起咸阳, 北至今九原郡、云中郡的军事通道, 是由咸阳通往 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 大体南北相直, 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的侵扰, A 项
正确;秦朝时期并没有开通丝绸之路,排除 B 项;秦朝修建直道时已经完成了国家统一,
修建直道是为了巩固统一,排除 C 项;直道的修建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但其修
建的目的并不是促进民族交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 、“大地主
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 、“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可知,
土地兼并以及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是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 D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皇帝 本人的才智和能力对皇权的强弱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多 种势力争夺、宦官外戚专权都是表象, 背后代表的都是豪强地主的利益诉求, 排除 B、C 项。
故选 D 项。
10 .【答案】B
【详解】相比于先秦儒学中的人的积极的主体精神而言,汉代的儒学更多呈现出神秘色彩,
这种神秘色彩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能更好的服务于皇权, 便利了皇权利用儒学进行扩张,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供儒学地位的信息,排除 A 项; C 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C 项; D
项中国的“完全”表述绝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答案】A
【详解】文帝改变先代陵墓选址, 确定在通往东方的主要道路上, 也是参考前代帝王的做法。 文帝此举最有可能是为了应对东方王国势力, A 项正确;根据所学治国思想都是汉出的黄老 无为思想没有变化,排除 B 项;根据所学汉文帝时期匈奴势力大,经常袭扰汉朝边境,此 时不能说与匈奴关系已经缓排除 C 项;材料只是说文帝改变先代陵墓选址,确定在通往东
方的主要道路上,看不出是为了凸显个人的功绩,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答案】D
【详解】材料中儒家、墨家、法家都强调“义”是国家政治的准则, 且都强调了“义” 的重要性,
反映出战国时期各家对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 D 项正确;材料不体现各家思想的“交
融” ,排除 A 项;材料并未体现各家在“义”方面的争论,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没有关于“ 民
众” 的说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纳税的形式是,使 8 家之力助耕公田,以公田所获交公,私田不再 纳税”可看出符合西周时实行的井田制的部分特征,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说明商代的部分制 度为西周所沿袭, A 项正确;材料中的“私田”是井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井田制瓦解的 表现,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就是井田制,排除 B 项;从材料可看出土地资源得到开发,但青 铜器极少用于农业生产,排除 C 项;材料只能看出有赋税,但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形成完
整体系”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4.【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齐桓公被胁迫订立盟约, 但依然按盟约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得 到了其他诸侯国的信任和归附,这反映了当时传统礼制影响犹存, C 项正确;葵丘会盟成为 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齐鲁两国的盟约,但不能说明重诺守 信成为社会主流观念,排除 B 项;会盟是解决争端的手段之一,“主要手段”未体现,也不
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5.【答案】C
【详解】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妻子对家庭财产有一定的支配权而到了西汉中期, 妻子对家庭财 产没有了支配权, 可知妻子的地位在降低, 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夫为妻纲的内容, 所以儒家 伦理得到强化, C 项正确;律令实现了儒家化是唐代的《唐律疏议》而材料是西汉, 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妻子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从有到无,和家庭私有财产受到保护无关,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妻子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从有到无,与怎样的量刑原则无关,排除 D
项。 C 项正确。
16.【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愿募民自给费, 因官器作鬻盐, 官与牢盆” ,可知招募百姓自备经费, 使 用官府器具煮盐,官府供给牢盆,客观上会缓解流民问题, A 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 抛弃抑商传统,排除 B 项; “笼天下盐铁” 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材料突出的是客
观影响,排除 C 项;汉武帝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7.【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汉朝政府注重开发边疆地区, 在边疆地区开发水利并移民垦荒, 有 利于发展生产和巩固边防, D 项正确;王国问题的解决使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
问题创造了条件,排除 A 项;汉与匈奴时常发生战争, 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
材料中的做法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