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一课 走出自我中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十一课 走出自我中心》是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河南专版)七年级全一册的一篇重要文章。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思维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和不良后果,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自我中心思维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理解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和不良后果,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难点:引导学生改变自我中心思维,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四、学情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但也容易陷入自我中心思维,缺乏关注他人的能力。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技巧还不够清晰,需要引导和培养。五、教学过程:1. 导入导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人际交往问题?可以举个例子吗?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因为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吗?你们认为自我中心思维对人际交往有什么负面影响?2. 知识讲解a. 导师介绍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自我中心思维是一种心理状态,指个体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感受和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当一个人处于自我中心思维的状态时,他往往将自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也难以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自我中心思维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沟通障碍:自我中心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话题和观点,不愿意倾听他人,导致沟通受阻,无法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情感隔阂:由于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自我中心的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会逐渐疏远,关系变得冷淡和脆弱。关系破裂: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会导致冲突和误解的增加,长期下去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使其无法维持。b. 导师通过具体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我中心思维的后果:案例1:小明与同学的冲突小明在小组合作中只关注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听取其他组员的建议。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导致与组员发生冲突,关系变得紧张。这个案例展示了自我中心思维对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案例2:小红与朋友的关系疏远小红总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不关心朋友的需求和感受。她在朋友的困难时期没有给予支持,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导致朋友渐渐疏远。这个案例揭示了自我中心思维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通过这些具体案例和故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自我中心思维的后果。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实例来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思维模式,并意识到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3. 分组活动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问题,并进行讨论:导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愿分享一个人际交往问题,可以是他们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是他们观察到的他人的问题。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b. 导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能够用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是否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导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是否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式。导师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认为对方可能有什么需求?你会如何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理解?你认为这样的做法会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c.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问题和讨论结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分享自己选择的人际交往问题,并接受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小组成员可以共同探讨如何用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导师可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彼此倾听、尊重和支持。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运用课堂所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尝试从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角度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4. 情感培养a. 导师播放相关视频或进行情境演示,展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和行为对他人的积极影响。b. 导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情境,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5. 总结归纳a. 导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自我中心思维的不良后果以及关心他人的重要性。b. 导师引导学生提出改善自我中心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并分享具体行动计划,例如: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不仅关注自己的需求。主动关心他人,表达关心和支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教学过程中,导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同时,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善自我中心思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六、板书设计:主题:走出自我中心要点: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自我中心思维的不良后果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第十一课 走出自我中心》为教材,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思维的负面影响,并引导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积极的参与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能够深入思考自我中心思维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感培养环节的观看视频和讨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和行为的积极影响,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应该更加生动地介绍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引入更多具体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另外,在分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需要在时间管理上加以改进,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享和讨论。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自我中心思维的不良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具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和行为。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走出自我中心,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