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24张ppt 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24张ppt 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壹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施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施原因
历史传统: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不可分离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施原因
现实情况: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民族都有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我国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及地位
前提条件
地区范围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及地位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及确立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共同纲领》中,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基本
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贰章
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原因)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交通不便
教育落后
生活贫困
为了改变当时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共同繁荣发展
政治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95%,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保留着断手、剁足、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刑罚。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
共同繁荣发展
经济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共同繁荣发展
政策--西部大开发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作用: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
政策--西部大开发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共同繁荣发展
青藏铁路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共同繁荣发展
政策--兴边富民
课堂小结
面对民族分裂行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