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心理健康14 我是爸妈小帮手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教科版】《心理健康》内容总览学习目标01猜谜吸引情景导入02分享经验感受快乐03思考能力感悟成长04辩论做法明白责任05观看视频深化认识06目录朗读诗歌结束课堂07亲子互动课后延伸06学习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情感目标:体会爸妈的辛苦;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的自豪与主动帮爸妈做家务的快乐。行为目标:初步学会与父母互动的正确方式,养成独立自主的品质。猜谜吸引,情景导入猜谜名称:看动作猜家务猜谜规则:看老师做动作,猜家务名称,看看哪个同学们能猜得又快又准。扫地擦桌子炒菜拖地板你还知道哪些做家务的动作,能做动作出来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家务吗?猜谜吸引,情景导入“小帮手”乐乐咦,这不是妈妈买回来的菜吗?我帮妈妈洗洗菜吧!乐乐,你把菜洗干净了,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很辛苦,我帮着做点小事是应该的。周六早上,乐乐起床后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她推开厨房的门......乐乐做了什么家务?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课题第十四课 我是爸妈小帮手分享经验,感受快乐你在家做过什么家务?当时爸爸妈妈或者家人有什么反应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请用2分钟跟同桌说一说。我在家做过......家务,妈妈看见后......当时我感觉到......你觉得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分享经验,感受快乐洗菜丢垃圾晾衣洗碗扫地拖地擦窗擦桌端盘叠被子......你们真能干!分享经验,感受快乐你把桌子擦得真干净!真的太棒了!在干活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夸奖和欣赏,也感受到了干活的快乐和成就。思考能力,感悟成长你们觉得自己还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我还可以整理自己的房间!我还可以帮妈妈刷厕所......学会自己叠衣服帮妈妈提菜篮.....思考能力,感悟成长有些事情我们以前没做过,以后可以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学着做,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做家务越做越好,也能感受到原来做家务并不容易,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体谅他们日复一日为家庭的付出。图一:妈妈叫兰兰帮扫地,兰兰说:“给钱!”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辩论做法,明白责任给钱。快帮妈妈干点活。图二:爸爸让强强去商店买瓶酱油,强强买回来了,却不把剩下的钱还给爸爸,说“那是我的劳务费!”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辩论做法,明白责任买东西剩下的钱呢?那是我的劳务费。图三:欣欣看见妈妈在辛苦洗碗,想过去帮忙,跟妈妈说“妈妈,如果你需要我洗碗的话,洗碗一次50块钱。”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辩论做法,明白责任如果你需要我洗碗的话,洗碗一次50块钱。图四:妈妈在拖地板,叫静静快点过来帮忙,静静说:“等一下,我忙着呢!”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辩论做法,明白责任等一下,我忙着呢!快点来帮我。辩论做法,明白责任我们都是家里的小主人,做家务是我们应做的事情,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不应该用报酬来衡量,家庭会因为每位成员共同努力而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观看视频,深化认识看了视频,你收获了什么?朗读诗歌,结束课堂爸爸妈妈真辛苦,样样事情都要做。我是爸妈小帮手,一样一样帮忙做。妈妈洗衣我来晒,爸爸买菜我提篮。妈妈择菜我扫地,爸爸拖地我端水。洗碗洗袜洗手帕,自己事情先做到。然后再帮爸妈做,爸妈乐得笑哈哈!我是爸妈小帮手结束语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一个爱劳动,爱干活的好孩子,在家里做爸妈的小帮手,让家庭因为我们更美好!亲子互动,课后延伸放学回家后,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请把你做到的事情记录在表格里,邀请爸爸妈妈为我们打分、评价,完成《我是爸妈小帮手》实践表格。亲子互动,课后延伸板书设计14.我是爸妈小帮手小帮手:拖地、扫地、洗碗、叠被子......感受 :快乐、自豪收获:成长、幸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 我是爸妈小帮手教材分析本主题属于小学低年级人际交往中亲子交往的内容,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建立,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发展,而且也将影响孩子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因此,亲子关系的辅导是人际交往辅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旨在从小树立学生的小主人意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要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本主题体现了这一教育内容。学情分析进入小学是儿童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保护网”走向社会的历程,无论对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种新的体验。亲子交往的时间、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方式都在变化,这使得他们的心理也产生微妙的变化。在学前期基本上是父母管教,孩子言听计从。进入小学后,儿童有了自己的独立时间与空间,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但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还是要寻求父母的意见,但这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寻求父母的指导,而不是让他们替自己做决定,而且孩子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做重要决定,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增强做事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情感目标:体会爸妈的辛苦;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的自豪与主动帮爸妈做家务的快乐。行为目标:初步学会与父母互动的正确方式,养成独立自主的品质。教学重点:认识到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要帮着父母多做家务。教学难点:如何积极主动、不求回报地做爸妈的小帮手。教学方法:本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学生通过分享、感悟、辩论等方式认识家里小主人的责任,感悟家里做事情的自豪感和成长,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实践表教学过程一、猜谜吸引,情景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动作猜家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小帮手”乐乐的情景讨论,引入课题。1.引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通过做一些做家务的动作,让你们猜一猜我在做什么家务,考考你们能猜出来吗?。猜谜名称:看动作猜家务猜谜规则:看老师做动作,猜家务名称,看看哪个同学们能猜得又快又准。教师做动作:扫地、擦桌子、炒菜、拖地......学生观察动作,自由举手猜谜。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做家务的动作,能做动作出来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家务吗?学生自由举手,做动作,其他同学猜。2.看来大家知道的家务活可真不少!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爱干家务活的“小帮手”乐乐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她都干了什么活(播放故事图片)。周六早上,乐乐起床后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她推开厨房的门......咦,这不是妈妈买回来的菜吗?我帮妈妈洗洗菜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发现乐乐把菜都洗干净了,夸奖道:“乐乐,你把菜洗干净了,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乐乐说“爸爸妈妈很辛苦,我帮着做点小事是应该的。”问题:同学们,乐乐做了什么家务?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她把菜洗干净了,心里很开心。教师导入:乐乐洗了菜,她是个爸妈的小帮手,你们有没有像乐乐这样,做爸妈的小帮手?(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是爸妈小帮手”。(师生齐读课题)二、分享经验,感受快乐设计意图:通分享自己在家做过的家务活,讨论父母的反应,学生感受到做家务的快乐和自豪。引导语:同学们,你在家做过什么家务?当时爸爸妈妈或者家人有什么反应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请用2分钟跟同桌说一说。学生分享:我在家做过......家务,妈妈/爸爸看见后......当时我感觉到......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我在家扫地,妈妈看见了夸我真勤快!教师适时追问:你觉得妈妈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她很开心!教师追问:你看见爸爸妈妈的笑容/听到爸爸妈妈的夸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我觉得自己真厉害,感觉很开心!教师小结:听了同学分享做过的家务活,我感受到你们真能干,有的同学已经学会了在家里做很多的活,洗菜、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窗、丢垃圾、晾衣、端盘等等很多,在干活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夸奖和欣赏,也感受到了干活的快乐和成就,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爱劳动的自己!三、思考能力,感悟成长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还能为家里做什么事情,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和目前暂时做不到的事情,感悟到做事情的收获成长和家庭的付出,意识到多做家务能提高自己动手能力。1.引导语:你们觉得自己还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学生举手自由回答问题:扫地、拖地、擦桌子、洗衣服、洗碗、整理自己的房间、叠衣服......教师追问:以前你做过这个活吗?以后你可以在什么时候学着做?做这些你会收获什么?学生:我以前很少做,以后可以看爸爸妈妈怎么做,跟他们一起做,做这些我越来越聪明。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有些事情以前没做过,在以后生活中可以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学着做,实践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自己做家务越做越好,也在过程中感受到原来做家务并不容易,能感受到家庭中常常做家务的爸爸妈妈的辛苦,体谅他们日复一日为家庭的付出。四、辩论做法,明白责任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图中同学的做法,学生明白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帮着做家务事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有用钱财和父母谈判的不合理的要求。引导语:同学们,有的同学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有类似的情况,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课件呈现图片)图一:妈妈叫兰兰帮扫地,兰兰说:“给钱!”图二:爸爸让强强去商店买瓶酱油,强强买回来了,却不把剩下的钱还给爸爸,说“这是我的劳务费!”图三:欣欣看见妈妈在辛苦洗碗,想过去帮忙,跟妈妈说“妈妈,如果你需要我洗碗的话,洗碗一次50块钱。”图四:妈妈在拖地板,叫静静快点过来帮忙,静静说:“等一下,我忙着呢!”问题: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合适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学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做不做家务的标准,父母主动叫了应该马上去帮忙做家务,而不是推脱。/如果小孩子不帮家里做事情,爸爸妈妈会很累,会容易生气!教师追问:为什么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做不做家务?学生: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做不做家务,我们的父母做了很多家务活,应该得到更多的钱,谁给他们钱呢?教师小结:是的,我们都是家里的小主人,做家务是我们作为家庭成员应做的事情,也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不应该用报酬来衡量做还是不做,我们要注意观察家里有什么事情我们能够做,主动去做,如果父母要求的事情更加积极做,家庭会因为每位成员共同努力而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视频观看,深化认识设计意图:通过《为什么要帮忙做家务》故事视频观看,学生发现做家务是家庭情感的交流,深化在家做个小帮手的认识。引导语:让我们来看关于米娅狐狸《为什么要帮忙做家务》视频故事,感受做家务和家人情感的交流吧!(播放视频故事)问题:同学们,看了视频,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小结:是的,做家务不仅仅是承担家庭责任,更是家人感情交流的时间,是我们表达对家人爱和感激的方式,通过和爸妈一起完成家庭的任务,让家庭变得整洁和温馨,还让家人之间的爱在家庭流动。六、朗读诗歌,结束课堂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诗歌,强化小帮手的快乐,体验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引导语:让我们读一读这首《我是爸妈小帮手》诗歌,结束我们这节课。师生边拍手边朗读诗歌:爸爸妈妈真辛苦,样样事情都要做。我是爸妈小帮手,一样一样帮忙做。妈妈洗衣我来晒,爸爸买菜我提篮。妈妈择菜我扫地,爸爸拖地我端水。洗碗洗袜洗手帕,自己事情先做到。然后再帮爸妈做,爸妈乐得笑哈哈!结束语: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一个爱劳动,爱干活的好孩子,在家里做爸妈的小帮手,让家庭因为我们更美好!七、亲子互动,课后延伸设计意图:通过与父母互动交流,将本课所学延伸至生活中。放学回家后,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请把你做到的事情记录在表格里,邀请爸爸妈妈为我们打分、评价,完成《我是爸妈小帮手》实践表格。板书设计我是爸妈小帮手小帮手:拖地、扫地、洗碗、叠被子......感受 :快乐、自豪收获:成长、幸福附件:《我是爸妈小帮手》实践表班级: 姓名:请同学们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爸爸妈妈为我们打分、评价,看看谁能坚持做好!时间 所做的事情 评分(最高5分,最低分0分) 评价语 家长签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为什么要帮忙做家务》故事.mp4 第十四课《我是爸妈小帮手》教学设计.doc 第十四课《我是爸妈小帮手》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