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必修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五课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的本质 课时1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必备知识】 劳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实践与社会社会领域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学科关键能力】 1.学习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分析应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出台《劳动课程标准的原因》。 3.迁移创新: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其它现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知晓党和国家重视劳动教育的原因,信任我们的党和国家。 科学精神: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3.公共参与:弘扬劳动精神,投身劳动实践。
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2.教学难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过程
总议题: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劳动入课谈起 导入:劳动入课 思考:国家层面为什么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 子议题1:劳动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议学情境:史前人类的进化 议学任务:回看人类的产生,探讨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意义? 得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议学情境:劳动工具变化图 议学任务:结合劳动工具变化图,阐述劳动发展史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得出: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回顾旧知:实践的含义与基本形式,理解劳动与实践的区别,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引出实践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探讨。 议学任务:人类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子议题2:从劳动入课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议学情境:妈妈圈的观点 议学任务:1.妈妈们的观点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2.结合“妈妈圈”的观点思考: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展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议学小结: 1. 妈妈们的观点属于社会意识。 2.妈妈们的观点在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中形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议学情境:学生的生活对比 议学任务:结合图片和《劳动课程标准》出台的作用,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看出台《劳动课程标准》的原因是什么? 议学分析: ①过去学生的生活里,已经充满劳动气息,今日学生的生活离劳动远,可见,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所以社会意识也要发生变化,从哲学上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所以国家出台《劳动课程标准》,开设劳动课。 ②《劳动课程标准》的出台有重要的作用。如,1.指导劳动课教学的开展。2.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增强劳动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弘扬劳动精神。3.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哲学上说,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国家出台《劳动课程标准》,开设劳动课。 议学情境: 议学任务: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存在着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2.结合材料中两者不同的影响,思考社会意识的作用。 议学小结:1.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2.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①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概括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注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包括两点,第二点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总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2.1·浙江选考)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 ) 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6·浙江选考)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切实行动。 (1)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6分 参考答案: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1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1分)。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1分)。 这种红色基因今天依然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1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1分)。 课后作业: 开放拓展题 1.继续收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相关论述。 2.结合生活经历或相关例子,就“劳动最共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自选一角度,进行阐述。要求内在逻辑一致,字数150-200左右。 3.收集工匠精神,社会主义劳动精神是内涵,阐述弘扬的意义。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