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科书 书 名: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 科学精神:坚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分析问题。 公共参与:能够在生活实践中重视量的积累,同时能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对前途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积极想办法克服和解决。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2.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和方法论。 教学难点: 1.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 2.辩证否定的观点。教法学法教法:PPT辅助讲授,议题情境探究 学法:思考探究,材料分析,练习教学过程【导入】 本节课,老师用“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航母的发展”为议题,跟同学们探讨两个话题:一,中国航母的发展是怎样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的?二,如何看待中国航母的发展趋势? 【新课学习】 (一)第一个话题:中国航母的发展是怎样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的? 来看一则材料,同学们你能分别指出中国航母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情况吗?量变和质变又有怎样的联系? 探究活动一: 我国首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自2012年9月入列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历经十载砥砺奋斗,辽宁舰从零起步、从近海走向远海,实现了从“试验训练平台”到“备战打仗先锋”的华丽蜕变。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有了自己的航母,海军建设进入崭新篇章。第二艘航母“山东”舰建造历程:2013年11月正式开工建造,2014年2月铺设龙骨建成首个分段,2015年开始坞内建造,2016年11月吊装航母主桅杆,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开展系泊试验,2019年年5月完成第六次海上试验。2019年12月17日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标志着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在建造过程中,山东舰突破了船体结构、动力核心设备这两项制约我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以及发电机组、综合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装置等船舶动力产品设计建造关键技术。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随着第“三胎”的顺利诞生,中国从双航母进入“三舰客”时代。 分别指出中国航母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情况,量变和质变又有怎样的联系? 分不清量变和质变?没关系。我们先通过表格来比较下,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知识拓展: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 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来区分。你能指出下列现象哪些是量变、那些是质变吗? 探究活动二: 我们再回到中国航母的发展的案例,分别指出中国航母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情况。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材料探究 中国航母的发展的案例中,也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紧密联系。如果没有“十载砥砺奋斗”,不可能“实现从试验训练平台到备战打仗先锋的华丽蜕变”,“海军建设也不会进入崭新篇章”;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建造完成,并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标志着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第三舰福建舰诞生,中国从双航母进入“三舰客”时代。 分析中国航母发展中量变和质变有怎样的联系? (1)原理: 可见: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方法论 探究活动三: 古代哲人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第1组: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第2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则动,不时则静; 思考:这些名言警句对中国航母发展有何启示? 教师明确: 启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小结: 话题二:如何看待中国航母的发展趋势? 探究活动四: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入列。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有了自己的航母,海军建设进入崭新篇章。 2019年12月17日,国产航母山东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人民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诞生。中国从双航母进入“三舰客”时代。 如何看待中国航母的发展趋势? 中国航母说不定会有第四艘、第五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前途是光明的,但走过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曲折艰辛。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是如何战胜旧事物,实现事物光明的发展前途的? 从发展的趋势上,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新事物是如何战胜旧事物,实现事物光明的发展前途的? “辩证否定”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哲学上叫做“辩证否定”。 我们以航母三胎为例,理解“辩证否定”。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山东舰保留了辽宁舰哪些积极合理的因素?对,像航母的形状、大致构造、舰载机起飞方式等。这叫“肯定”。 山东舰突破了船体结构、动力核心设备这两项制约我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突破了发电机组、综合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装置等船舶动力产品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对辽宁舰而言,山东舰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克服过时的、消极的内容,这叫“否定”。 福建舰,在山东舰基础上,有较多地方作了改进,如它是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达到8万余吨等等。“再次否定辽宁舰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增添新内容”。称之为“否定之否定”。 (2)辩证否定的实质 对辽宁舰和山东舰而言,福建舰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这是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要注意:辩证的否定是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说明新事物与旧事物有联系;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展。 可见,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对未来抱以什么心态,怎么做? 对。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方法论)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探究五: 说起中国航母之路,不得不提的就是 “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了。 当年中国以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收购此航母的时候,美军从中作梗,要求必须拆除舰上的舰载武器和动力系统,所以当时的“瓦良格号”买回来,基本就是一具空壳。 1999年,在雇佣拖船将“瓦良格号”拖回国,途径通土耳其海峡的时候遭遇百般阻挠,称要10亿过路费才行。瓦良格号在黑海飘荡了很久,又返回原港。 2001年,经过国家的不懈努力,在同意开放对土耳其旅游以及满足所有土耳其安全委员会要求的安全措施后,2001年9月“瓦良格号”终于又踏上了回国的漫漫征途。 2002年3月3日,历经磨难的“瓦良格号”终于回到祖国大连船厂。当时船底都是黑色密密麻麻的浮着物,让人汗毛树立,同时也让人心疼不已。我们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人员对它进行清理。一年后,交给中国海军。 2005年4月,由中国海军开始对其开始航母化改建、设计。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1)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2)方法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呢?是逃避吗?是望而却步吗?显然不能这样,否则我们不可能有成功,不可能有收获。 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小结: 6月17日是个好日子,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去年的今天,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创下多个“中国首次”;55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三个特殊节点,无不标注着我国科技事业一次次取得的新成就,也辉映着大国铿锵前进、永不止步的抱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奋楫笃行,万里可期。在扬帆搏浪的征程中,人民海军将不断创造佳绩,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上面我们学习了发展观的知识,对你高中学习生涯有什么启示? 老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送给大家: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下面我们对本堂课作个总结,既启示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高中三年学习生涯,也明确本课的重点内容。(PPT展示) 【本课总结】 【典题练习】 我们要学以致用,下面来看和做几道题目,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吧。 1.(2022·浙江宁波·高二期末)海恩法则认为,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 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浙江温州·高二期末)“蝴蝶如要在百花园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这告诉我们( ) ①新事物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困难和挫折 ②果断抓住时机赢得主动才能促进事物质的飞跃 ③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2·浙江丽水·高二期末)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有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等。当前,空间站阶段任务顺利开展,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实践中锻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实施过程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详解与答案】 1.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错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这是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也是因为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②③正确。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质变和飞跃,而不是表现为量变过程,④错误。故本题选C。 2.材料强调的是蛹历经痛苦才能变成蝴蝶,说明新事物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困难和挫折;蛹到蝴蝶的蜕变,说明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①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发展的曲折性,不涉及抓住时机赢得主动才能促进事物质的飞跃,②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不涉及联系的多样性,没有体现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③排除。故本题选D。 3. 【答题思路】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实施过程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有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可联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有效信息②: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等→可联系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有效信息③:当前,空间站阶段任务顺利开展,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可联系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有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 得分点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等。 得分点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当前,空间站阶段任务顺利开展,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答案】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是量的积累。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空间站阶段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试验的必然结果,是质的飞跃。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当前,在空间站阶段这个新质基础上开始了空间站在轨建造的新任务。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