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必修四: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必修四: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运动的规律性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培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要求。 教学难点: 了解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教师活动 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物质世界的存在及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2.新授环节: (1)教师活动: 本节课的总议题是从运动的规律性看新冠如何休,在这一个总议题下,老师设置了三个子议题。子议题一:从凤凰城静默中看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子议题二:从抗疫一线看党员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子议题三:从中西方抗疫对比中看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议题一:从“静默”的凤凰城中看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1)教师活动:展示《致游客朋友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非常感谢您在国庆期间来到神秘湘西、天下凤凰旅游。10月3日以来,您穿着夏衣来到凤凰,却因新冠肺炎疫情、凤凰城紧急启动临时全域静默措施而耽误了既定行程,给您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暂时留居凤凰的时光里,请您静下心来,安居室内,同时打开窗户,听风来风往,看云卷云舒,感受凤凰古城的烟雨气息、空灵气度、神秘气质。 (2)教师提问: 1.全域“静默”的凤凰城真的静止了吗? 2.你认为静默中凤凰城可能存在哪些运动,是否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3)学生互动并归纳知识点: 静默中的凤凰城并没有进入完全静止的状态,凤凰城中的生命有机体在运动,机械在运转,时光在流逝,社会在变迁,人们的思维在运动,还存在许多具体具体的运动形式。它们与哲学中的运动不同,哲学中的运动是从这些具体的运动形式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教师提问: 世界上是否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你是否能列举出不运动的物质。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 学生互动并归纳知识点: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6)教师提问: 你认为凤凰城的“静默键”会一直按下去吗 (7)学生互动并归纳知识点: 不会,因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运动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从源头阻断疫情传播,科学预防。若疫情得到控制,凤凰城就会进入正常的生产工作与生活中。 知识总结一: (一)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指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四)规律的特征: 【世界观】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如拔苗助长)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如水往高处流) 议题二:从抗疫一线看党员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教师活动:呈现材料 为了取得抗疫战争的胜利,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疗团队,强调严格防控,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2021年6月份广东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根据模型预测,广州此轮疫情大概会感染到 730万人。”广州疫情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预防传染 先挽救生命还是先挽救生计 封锁还是重启 钟南山认为,这是艺术,也是政治指挥战略。有些国家开放得太早,其实应该强力控制,逐步重启,不应抢跑。在中国,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中国对人权的保障。 (2)教师提问: 钟南山的言论及新冠疫苗和检测设备的研发论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3)学生互动并归纳知识点: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议题三:从中西方抗疫对比看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美疫情对比》 (2)教师提问: 观看视频并搜集实例,思考全球抗疫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学生互动并归纳知识点: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尊规律)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3.议题总结:从运动的规律性看新冠肺炎如何休? 一方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贯穿到抗疫过程中; 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课堂练习: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2.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在运动。 3.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4.我们可以改造规律来为人类造福。 5.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6.意识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