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追求智慧的学问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哲学的含义和产生,分析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培养辩证全面的思维。 2.政治认同:认同哲学就在身边,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相信学习正确的哲学会让生活更美好。 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学哲学、用哲学,初步树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观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导入框题] 提到哲学,同学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深奥、难懂、古希腊、神秘、抽象……等等一系列的词语会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哲学真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难学难理解吗?可能大家对哲学有太多的无误解,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相连,同样有着平易近人的一面。让我们来看看古今中外的两个事例。 [讲解传授,学习探究] 分议题一:哲学是怎么产生的? 【ppt】材料一:古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一些有关于自然的规律得以总结,甚至可以根据已有的规律进行演进而指导未来的生产活动,认为存在着某种人可认识到的力量存在于不断变化的事物中。 材料二:随着全国各地疫情形势的变化、疫情防控斗争实践的发展,中央不断调整指导方针,既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内外齐抓,又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说一说】你对以上两则材料有什么感想? 【教师讲解】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大家对智慧的追去求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古希腊人在生产生活中思考事物从哪来?由什么制造的?事物背后的力量有什么用?当代国人则在疫情防控中进一步汲取哲学智慧、推动哲学前进。 1.哲学的本义 西方:philo(爱)+sophia(智慧) =Philosophy(哲学) 爱 + 智慧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中国:“哲,智也。”——《尔雅》 “哲,知也。”——《说文解字》 在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慧 【小结】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教师讲解】哲学≠智慧,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哲学的产生 【ppt】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屈原在《天问》中写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说一说】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能产生?人们创立哲学是否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小结】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教师讲解】以上两句话的侧重点。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ppt】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宇宙的本原;中世纪欧洲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西方近代哲学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马克思主义则在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实践中,论证和发展了自己。 中国的先秦哲学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两汉魏晋到隋唐对天人关系、历史之“势”多了深入探讨;宋元明清出现了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宋明理学;到了近代,当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后,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发展。 【说一说】哲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小结】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教师讲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分议题二:从世界观看哲学是什么? 【ppt】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贯彻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科学防疫,取得了一场场胜利。西方各国,诸如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即将人类的社会生活视作由适者生存法则支配的生存斗争)的影响下,用“群体免疫”、“经济优先”等理念来粉饰种种消极抗疫的举措,造成了大量的民众死亡。 【说一说】造成中西方防疫措施和效果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中西方在防疫方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教师讲解】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 (1)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教师讲解】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形成: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 (3)内容: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小结】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辩一辩】有世界观的人是哲学家吗?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在哪里? 2.世界观与方法论 【小结】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分议题三:从具体科学看哲学是什么? 【ppt】在疫情防控中,医学、生物学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鉴定,从核酸检测、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等方面揭示了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疫情控制和药物研发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政治学、经济学对疫情期间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心理学则对人们在疫情期间出现的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等心理精神问题进行及时干预。 【说一说】你认为这些学科和哲学有什么区别? 【小结】具体科学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1.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区别 【教师讲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任务和作用也不同。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 具体科学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和人生 ——冯友兰 【说一说】你从以上两句话中发现具体科学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小结】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教师讲解】“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指导”有两重性,不能只当成“促进”,是一般性的不是具体方法的指导。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知识总结 明确要点] [典题练习,巩固所学] 1. 同样的遭遇,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漫长而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笑看人生百态、静观世事无常,有的人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③生活需要哲学智慧 ④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题目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但哲学不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材料强调哲学智慧对于生活实践的指导,不强调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所以选B。 2.“虚假注册、网络诈骗”,人脸识别技术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人脸识别的泛滥也出现许多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技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进一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解析】材料强调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没有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没有体现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材料未能体现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所以选A。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