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夫妻地位平等-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夫妻地位平等-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夫妻地位平等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案例作为议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夫妻地位平等的重要意义,理解美好婚姻需要夫妻共同经营、平等相处,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姻观。 2.通过阅读议学情境,探究议学任务,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夫妻地位平等中的人身关系,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3.通过阅读议学情境,探究议学任务,培养学生理解夫妻地位平等中的财产关系,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夫妻财产制度是保障婚姻家庭稳定、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夫妻平等的人身关系。 2.夫妻财产关系中的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
教学难点: 1.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2.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中的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平等的人身关系”。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夫妻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夫妻人身关系平等的具体表现。 第二目“平等的财产关系”。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夫妻财产的分类情况,结合《民法典》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具体规定,以及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要求、夫妻共同债务的判断依据。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知道夫妻平等的含义,懂得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不同、夫妻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的不同、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不同,了解夫妻共同债务的形式。 2.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夫妻地位平等对美满婚姻关系的意义。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法规规定,懂得在美满婚姻、和谐家庭中要本着平等的态度和原则处理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问题,坚持情理法的统一。 (2)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民法典关于夫妻关系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 2.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夫妻财产制度是保障婚姻家庭稳定、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3.法治意识:明确《民法典》中关于人身关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约定财产、夫妻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的规定。 4.公共参与:坚持情理法的统一,正确处理婚姻中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夫妻平等的人身关系 教学难点:夫妻财产关系中的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 四、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 夫妻平等的人身关系 【议学情境一】夫妻人身关系 严某是某企业的总经理,温某是另一家企业的业务经理,两人结婚后工作都很忙。温某经常出差,平时应酬亦多,严某为此颇为不悦。严某多次以自己收入高、有能力养活温某为由,劝说温某回家当“全职太太”,均遭到拒绝,一次,严某在家接到温某的男客户打来的电话后,便要求温某马上辞职回家,否则离婚。温某一气之下搬回娘家。 【议题一】严某是否有权要求其妻子温某做“全职太太”?请说明理由。 【议学提示】 1.继承人:谢某、谢大、谢二、谢三、养女谢四 2.被继承人:王某 3.遗产:180万元是夫妻共同财产,要先析产,其中的一半是谢某的个人财产,剩下的80万元才是王某的遗产; 4.死亡赔偿金50万元不是生前遗产,是对近亲属的一种经济补偿 议学总结: 一、平等的人身关系 1.夫妻关系 (1)确立:登记结婚,意味着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正式确立。结婚后,除了两情相悦,男女双方还要遵守法律规定。 (2)内容:包括夫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核心:“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4)平等的表现:意味着在生活中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2. 夫妻人身关系的平等 ——人格独立 (1)含义:夫妻平等强调双方的人格独立。 (2)平等表现:人格独立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不因婚姻生活的具体环境,双方的职业、收入和彼此的扶养关系而发生变化。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3)重要标志: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4)意义:只有夫妻双方自由平等、相互欣赏、互谅互让,成就美满婚姻,构建和谐家庭。 【子议题二】 夫妻平等的财产关系 【议学情境二】夫妻财产关系 孙先生热衷于炒股,婚前其股票资金已经达80万元。婚后,他继续投资股市,又赚取了20万元。此时股市行情不好,孙先生果断清仓共获得100万元。他想将钱存银行,待股市好转再“杀”入,孙先生的妻子却觉得股市风险太大,想将这笔钱用来购房,两人发生争执。孙先生认为,这是个人财产,他有权支配。孙先生的妻子则认为,他们已经结婚,这笔钱属于共同财产。两人僵持不下。 【议题二】这100万元是孙先生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呢?请说明理由。 【议学提示】: 1.区别 谢甲:非法定继承人,遗赠接受赠与 谢大等人: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 2.遗嘱效力: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议学总结: 二、平等的财产关系 1. 夫妻财产关系的平等 (1)内容:主要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财产的确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平等。 (3)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 2.夫妻共同财产 (1)含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 (2)包括:①工资、奖金、劳务报酬;②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注意】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婚姻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间,从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之日起至婚姻关系结束之日(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时)止。结婚前的恋爱期间或订婚期间不能算作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3.夫妻个人财产 包括:①一方的婚前财产;②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③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4.夫妻约定财产 (1)内涵:夫妻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形式: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注意】约定财产效力优先于法定财产。 (3)债务处理: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相关链接: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共同债务】: 【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个人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5. 处理好夫妻财产问题的关键 “相互坦荡,遇事商量”是处理好夫妻财产问题的关键。 【子议题三】模拟法庭:你会如何判决? 【议题情境三】课堂活动:你来写判决文书 王某与李某因为生活琐事产生矛盾,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原告(男)与被告(女)的基本情况如下: 1.双方2015年举办婚礼,2018年登记结婚。 2.被告婚前财产有:电视、音响、冰箱、油烟机等。 3.双方所住房屋是原告于1917年2月购买。 4.原告送被告金项链和金戒指各一。被告送原告金戒指一枚。 5.2020年,原告购买汽车一辆。其中有3万元原告陈述是其向父兄借款,要求双方承担,被告不予认可。 依照《民法典》第三章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判决如下: 一、所住房屋是原告于2017年2月购买,归 所有。 二、被告婚前财产(电视、音响、冰箱、油烟机等)归 所有。 三、汽车属于 财产,归 所有,原告支付一半汽车款给被告。 四、原告因为买汽车所借债务由 承担。(本案中原告愿意独自承担) 五、双方的金器属于赠与,归 所有。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中级人民法院。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测试 1.张某与李某2017年7月结婚。2018年7月张某出版了一本小说,获得5万元的稿酬。2020年4月李某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获得20万元赔偿金。在李某受伤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收到慰问金3万元。这里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有( C ) ①张某所出版小说的著作权②张某的小说出版后所得稿酬5万元 ③李某收到的慰问金3万元④李某获得的赔偿金20万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与王某于2016年登记,两人住进了李某2015年在市区单独出资购买的一套商品房中,并一起经营一家小店。婚后,李某要求王某在家看店不准外出,尤其不能与同学朋友交往。此后两人轻则吵闹,重则大打出手,王某深感痛苦。2018年6月,王某与李某协商离婚,要求平分市区商品房和20万元共同经营所得,李某同意离婚,但以生意主要是自己经营为由,不同意分割财产。王某起诉至人民法院,主张与李某离婚,并要求对市区商品房和20万元存款进行分割。 (1)李某要求王某不准外出且不能与同学交往的做法为何错误? (2)王某关于财产分割的主张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请说明理由。 (1)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2)市区商品房是李某婚前购买,属于个人财产;20万元存款是夫妻二人共同经营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法院仅支持分割20万元存款。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