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导学生理解其在当今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 2.明确中国与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理解中国在新兴国际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同我国的对外政策,坚定制度自信。 3.能结合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感受中国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同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彰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担当,增强自豪感。 4.能搜集我国主场外交的相关实例,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增强政治认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理解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明确中国与上述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中国在新兴国际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总议题:中国特色大国“朋友圈”的转型与创新? 【导入】议学活动:你认识以下国际组织的标识吗?哪些标识与中国密切相关? 今天,让我们一起以“中国特色大国朋友圈的转型与创新”为总议题,看看中国外交的重 要舞台,走进新兴国际组织。 新课教学: 【议题一:何以为“新” ?】 中国足迹在亚洲——互联互通,开启亚洲通途 活动:观看视频,自主学习书本,了解亚投行概况。 任务1:2023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迎来开业运营七周年。从七年前的57个创 始成员国到如今拥有来自世界六大洲的106个成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4分钟讨论,亚投 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任务2:面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金融机构,成立亚投行是否是“多余”之 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知识归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亚投行的成立、性质: (1)成立:2016年1月,亚投行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2)性质: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2.亚投行作用、运作原则、目标: (1)作用——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运作原则——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3)目标——精简、廉洁、绿色 3.与其他开发银行的关系: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 开发银行是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视频了解亚投行成立的背景、作用等,明 白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对比,培养科学精神,明白亚投行是在 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 中国足迹在欧亚——山海携手,开创区域合作新模式 有人说,“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一起更安全、更团结 地走好这条路。”在一个大家庭里,或许会有分歧、有争议,但不妨碍一起对话、互动交流,只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就能在包容互鉴中为共同发展进步注入持久动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引用的吉尔吉斯斯坦谚语,“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在凝聚共识中把手紧握起来、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克服发展路上的一切困难。 探究: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大家庭? 【知识归纳】上海合作组织 性质:上合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世 界上幅员(疆域、领土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指引 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至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 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最重要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明白上合组织的作用。 中国足迹在世界——务实合作,淬炼金砖成色 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5分钟讨论,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探究1:金砖五国为什么能走在一起? 探究2:为什么金砖国家这不是封闭的俱乐部? 【知识归纳】金砖国家 1.成立背景: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2.作用: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3.金砖机制:从2013年开始,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培养学生挖掘信息的能力,通过问题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对金砖国家的认识。 中国足迹在世界——同舟共济,参与全球治理 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 阅读书本,结合材料,谈谈二十国集团的成立背景、特征、运行机制、讨论焦点等。 【知识归纳】二十国集团 1.产生的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2.特点: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 3.主要讨论问题: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4.运行机制:领导人峰会。每次分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产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金融、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情境,增强学生对二十国集团的了解,同时通过书本阅读与时政结合,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宽时政视野。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议题二:以何为“新” ?】 活动:阅读“习语”,记录“习语”中关键词,结合书本,倾听中国声音,体会中国智慧。 任务:理解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完成表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中国与二十国集团地位作用中国与金砖国家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亚投行
【设计意图】通过对“习语”的解读,学生发现发展、开放、联动、包容、合作、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习语中的关键词,深刻理解中国在新兴国际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国声音感受中国外交朋友圈的转型与创新,坚定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课后延伸】请同学们搜集我国主场外交活动的新闻素材,结合实例探讨中国与国际组织深化合作的方式、机遇和挑战,在班级展示和交流。 【设计意图】主场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引导学生感悟主场外交传播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魅力,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本课小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