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生心育课同课异构《我的“人际圈”》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情分析:人际交往问题是高中生活的重要议题,同伴在青少年心中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感受。高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两种典型的表现:第一种表现为,自我中心化的倾向,表现在人际中过多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的感受,更少主动倾听和了解他人,强求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多采用控制、干涉的方法,侵入他人边界。还有一种表现为,过度重视他人而忽略自我,因为担心破坏人际关系、影响自我形象、伤害他人感受而选择顺从讨好别人,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允许他们侵犯自己的边界,回避冲突,往往采用被动攻击的方式表达不满。这两类人际模式的个体还容易相互吸引和捆绑,且最终陷入人际冲突之中。他们的表现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都没有遵从尊重、边界、沟通的基本原则。青少年的情绪体验丰富且强烈,人际交往容易激发各种情绪,当青少年难以消化这些情绪时,很容易会将其归结为对方的原因,希望对方能为我的感受负责,希望对方能够改变,只要对方改变了,我才能变好,而忽视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人际圈”的比喻,是参考“人际边界”的概念,并融合尊重、沟通的主题,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并借助具体图像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识别不同的人际模式,并运用到生活之中。理论依据:1. 人际边界:人际边界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简单讲就是一个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空间。人际边界清晰包含对自我边界感的明确以及对他人边界感的认知。模糊的自我边界的常见表现是讨好、顺从、依赖。而模糊他人边界的常见表现是:自我中心主义和越界行为。2. 系统理论-循环与互动:在系统内,稳定模式的过程和变化的发生是循环而非线性的,因此任何行为都是对系统内其他互动过程的反应。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会自动成为另一个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循环。本节课用系统思维分析小A和小B之间的互动:小A入侵小B的边界,小B允许自己边界被入侵,小A的“过于热情”引起小B的回避,小B的消极回避使得小A无法了解真实的小B,从而采取更为入侵的方式,使得小B更加不适,只能被动攻击。关注事情的循环性,而非问题的起始点,有力了解互动的本质,承担自己在人际中的责任,避免指责某个个体。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分析和识别人际交往中不合理信念和不良模式,并认识其影响。2. 技能目标掌握和运用合理的人际圈法则:尊重、边界、沟通。1. 情感目标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积极承担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教学重难点:1. 重点:识别不合理的人际圈法则,区分不同的人际圈模式。2. 难点: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和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教师引入一个案例,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更直接地理解本节课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同时提醒同学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自行带入或对号入座。小A的烦恼:我一直把小B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我非常珍视我们的友谊。分班之后,我和小B不在同一班里,我经常下课去找她,给她留纸条,跟她分享很多自己的事情,约她出来玩,给她带我最喜欢吃的零食等等。但慢慢地,我发现小B好像对我没有那么热情,看着她与班上同学有说有笑,玩得那么开心,对我却有些疏远,有时候约她出来也表现得犹犹豫豫的。我非常难过,又非常生气。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给了她最宝贵的东西,她却一点都不珍惜。我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她却没有把我放在同样的位置上。感觉她就是白眼狼,没良心!小B的烦恼:小A对我非常好,我很感谢她对我的付出,但有时她的过于热情让我很有压力,我现在有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每天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她经常来找我,约我出去,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又不敢拒绝她,她给我的东西,也不是我喜欢的,但我还是收下了,还要表现得很高兴。我不敢拒绝她,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害怕会让她伤心难过,会让她觉得我是一个不好的人,害怕影响到我们的关系。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不知道怎么跟她说清楚,有时想躲着她走,甚至看到她来找我有些心烦,又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提出问题:听完小A和小B的讲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小A和小B的关系出现问题,是谁的责任? 小A的责任 小B的责任 都有责任 都没有错教师让同学们在纸上画下两个圆圈,两个圆圈分别代表小A和小B的“人际圈”,在圆圈里分别写下小A和小B需要承担的责任,重叠部分可以写下他们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让学生画图和书写的过程,将抽象的人际关系具象化,激发学生的思考。二、展开阶段引出人际圈法则的概念:人际圈法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基本信念,它影响我们如何与其他人交往和互动方式,以及影响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小A和小B的交往过程,总结归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隐含的基本信念,即人际圈法则,以及这些法则如何影响小A和小B的交往方式和人际体验。1. 小A的“人际圈”法则 因为我需要/喜欢,所以我觉得你也需要/喜欢依据:我给了我最宝贵的东西,她却一点都不珍惜。 我为你……,你必须/不能……依据:我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她却没有把我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别人要为我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依据:都是小B的错,如果小B不这么做,我就不会有这些情绪了。影响: 交往方式:自我中心、干涉、控制 人际体验:生气、受伤、委屈、失望2. 小B的“人际圈”法则 我不能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否则会伤害别人/影响关系依据:我不敢拒绝她,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害怕会让她伤心难过,担心让她觉得我是一个不好的人,害怕影响到我们的关系。 我必须顺从讨好别人依据:她经常来找我,约我出去,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又不敢拒绝她,她给我的东西,也不是我喜欢的,但我还是收下了,还要表现得很高兴。 我要为别人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依据:我不敢拒绝她,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害怕会让她伤心难过。影响: 交往方式:忽视自我、讨好别人、被动攻击注:被动攻击是指不直接表达不满,表面上顺从,但会表现出回避、忽视、不耐烦、冷漠等。小B在人际中没有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但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并不会因为没有表达而消失,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在小B身上,会变成躲着小A走、见到小A就心烦、应约时表现得犹犹豫豫等。小B的这些信号被小A接收到了,小B担心的那些事情还是发生了:小A伤心难过,觉得小B是个不好的人,影响关系。 人际体验:压抑、担心、烦躁、内疚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小A和小B的关系出现问题,并非一方的责任,而是在他们各自的人际圈法则指导下,互动出来的结果。三、深入和转化阶段提出问题:舒适的人际圈是怎么样的,需要遵守什么样的基本原则?总结出三条人际圈法则,每条法则讲明具体的要求,并结合个案,分析小A和小B在人际交往中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则。并采用图形将抽象的人际圈模式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际圈法则一:尊重具体要求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可以有不同的需要和选择 尊重别人的需要和感受 尊重自己的需要和感受2. 案例分析 小A违反的原则: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不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小B违反的原则: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不尊重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小A没有意识到小B和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的不同,这一点小B也有责任,在人际交往中也没有真实地表达自己,所以小A没法了解到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也就没法尊重小B真实的需要和感受。3. 图像比喻尊重就是意识到两个人是不同的圆圈,尊重两个人有不同的颜色。这也是世界多彩的原因。人际圈法则二:边界具体要求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和规则形成的界限。具体要求为: 区分各自的责任 承担自己的责任 别人无需对我过度负责 我无需对别人过度负责2. 案例分析 小A违反的原则:别人要为我负责,控制和干涉对方,侵犯了小B的边界。 小B违反的原则:允许小A侵犯自己的边界,为别人过度负责,讨好和顺从对方。 他们虽然表现不一样,但都是界限不清的表现,都没有区分在人际中,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别人的责任。3. 图像比喻人际交往中边界不清就像前面两种圆圈一样,没有清晰界限,融合在一起,容易产生纠葛和冲突。边界清晰像最后两个圆圈,有清晰的界限,能区分并承担各自的责任。人际法则三:沟通具体要求: 不否认和回避冲突 倾听和了解别人:“虽然我希望……,但你是独立且自由的,我愿意倾听和了解你。” 温和且坚定地表达自己:“虽然你希望……,但是我是独立且自由的,我想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感受”2. 案例分析: 小A违反的原则:没有主动去倾听和了解小B,没有意识到冲突的存在。 小B违反的原则:没有温和且坚定地表达自己,回避冲突。 小A和小B对这段关系都非常重视,但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了冲突,又因为没有正视冲突而产生裂痕。他们的关系裂痕也只有通过正视冲突、积极沟通来修复。3. 图像比喻:就像这两个圆圈之间有一部分是重叠的,这一部分就是沟通,是倾听和了解对方,是温和坚定地表达自己。表达和被听到,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通过沟通,我们表达自己、倾听别人的同时,也被倾听和理解。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迷人的部分。我们也通过沟通交汇出更丰富的色彩。三种人际圈模式结合人际圈交往法则,分析和对比以下三种人际圈模式:人际圈模式的舒适标准,存在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个人差异:有的同学会喜欢更清晰的边界,有些同学能容忍比较模糊的边界。 文化差异:集体主体文化相比西方,更强调“和”的部分,更弱化我们的界限,对于融合的状态接纳度更高。虽然存在个人差异和文化差异,但追求更高质量关系中,“尊重、边界、沟通”,这些基本原则都是适用的。四、总结和应用教师让学生重新回顾在课程的开始画下的两个圈,小A和小B需要各自承担什么责任,然后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提供参考思路。并写下自己想对小A或小B说的话,帮助小A和小B更好面对人际中的困扰。这个过程是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将抽象的理论运用到具体案例分析中,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分享一些学生写给小A和小B的话,给学生提供思路。给小A的话: 我们在关系中的所有付出,都是自己的选择,不强求别人也是如此。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我们能给予和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因独特而丰富,因差异而多彩! 别人有自己的生活,不一定要围着你转。你也不用总是围着别人转,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新朋友,开启自己的新生活。给小B的话: 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关系的尊重。 因为你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所以对方也不知情,更没有机会改变。 沟通才是最好的办法,而非回避和妥协。 表达拒绝可能会让对方有点难过,但虚假的讨好,对自己、对别人、对关系的伤害更大! 真实的自己才是最美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