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说和做(后附答案)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4.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
自主突破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校补( ) 弥高( ) 无暇( ) 窥园( )
迭起( ) 排衙( ) 赫然( ) 硕果( )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气冲dǒu ( )牛
qián( )心贯注 jiǒng( )乎不同 wùwù( )穷年
2.文学常识填空。
《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断》作者 ,被誉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 、 、 。 闻一多,原名 ,著名 、 、 ,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
中。
3.结合语境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4.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②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③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④ 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5.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 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②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③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④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
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
③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
⑤ 《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
⑥ 《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
合作探究
7.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8.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9.“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10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当堂测试
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1~14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
13.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14.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解叙述中穿插描写、议论的作用。
自主突破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壳(qiào) 窥园(kūi)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B.小楷(kǎi) 校补(jiào)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C.宝藏(zànɡ) 弥高(mí)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D.臧克家(zānɡ)赫然(hè) 气冲斗牛(dǒu) 慷慨淋漓(k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衰微 梳头 迭起 高标
B.凝神 疏懒 钻研 墙壁
C.硕果 呼喊 漂白 深霄
D.跨越 澎湃 卓越 贪心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在集会上痛斥特务,骂得慷慨激昂,群众大呼过瘾。
B.闻一多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足不出户,埋头研究。
C.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5.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合作探究
6.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7.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8.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9.品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当堂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A)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zī)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B)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11.请你简要概括在汪曾祺眼里,闻一多先生上课有哪些特点?
12.第①段划线的A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3.试从用词的角度品析文中第⑥中划线的B句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14.1946年7月15 日,闻一多 ( https: / / www. / s wd=%E9%97%BB%E4%B8%80%E5%A4%9A&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PjfLPjFBujm4nAPhujfs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PHn3rH6YPHbz"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闻一多在昆明被特务暗杀,年仅47岁。闻一多先生牺牲以后,北京青年写了下列挽联,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解释这副对联的含义。
上联: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下联: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答案: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4.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
自主突破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校补( ) 弥高( ) 无暇( ) 窥园( )
迭起( ) 排衙( ) 赫然( ) 硕果( )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气冲dǒu ( )牛
qián( )心贯注 jiǒng( )乎不同 wùwù( )穷年
答案:1.jiào mí xiá kuī dié yá hè shuò 锲 沥 斗 潜 迥 兀兀。
2.文学常识填空。
《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断》作者 ,被誉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 、 、 。 闻一多,原名 ,著名 、 、 ,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
中。
答案:2.臧克家 农民诗人 《老马》 《春风集》 《欢呼集》 《臧克家诗选》 《李大钊》 家骅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闻一多全集》。
3.结合语境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答案:3.C
4.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②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③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④ 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答案:4.(1)比喻(2)比拟(3)比喻(4)反复
5.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 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②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③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④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答案:5.(1)记叙(2)描写(3)描写(4)议论、抒情
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
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
③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
⑤ 《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
⑥ 《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
答案:6.(1)√(2)╳(3)√(4)√ (5)√
合作探究
7.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答案:7.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8.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答案:8.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9.“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答案:9.“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答案:10.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当堂测试
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1~14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1.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1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
答案:12.不是。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13.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1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4.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答案:14.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解叙述中穿插描写、议论的作用。
自主突破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壳(qiào) 窥园(kūi)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B.小楷(kǎi) 校补(jiào)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C.宝藏(zànɡ) 弥高(mí)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D.臧克家(zānɡ)赫然(hè) 气冲斗牛(dǒu) 慷慨淋漓(kānɡ)
答案:1.A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衰微 梳头 迭起 高标
B.凝神 疏懒 钻研 墙壁
C.硕果 呼喊 漂白 深霄
D.跨越 澎湃 卓越 贪心
答案:2.C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在集会上痛斥特务,骂得慷慨激昂,群众大呼过瘾。
B.闻一多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足不出户,埋头研究。
C.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答案:3.D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答案:4.D
5.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答案:5.D
合作探究
6.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答案:6.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7.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答案:7.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8.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答案:8.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
9.品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答案:9.(1)“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2)“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答案示例:10.现实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一致”,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当堂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A)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zī)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B)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11.请你简要概括在汪曾祺眼里,闻一多先生上课有哪些特点?
答案:11.(1)讲课的笔记本很长,爱用秃笔写字 ; (2)讲课非常“叫座”,图文并茂,引人入胜;(3)讲课方式独特,有自己的妙悟。
12.第①段划线的A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2.肖像描写, 通过对胡须的特写,生动形象刻画了一个“抗战不胜,誓不剃须”的闻一多形象,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性格的强烈坚毅。
13.试从用词的角度品析文中第⑥中划线的B句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答案:13.“叫座”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14.1946年7月15 日,闻一多 ( https: / / www. / s wd=%E9%97%BB%E4%B8%80%E5%A4%9A&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PjfLPjFBujm4nAPhujfs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PHn3rH6YPHbz"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闻一多在昆明被特务暗杀,年仅47岁。闻一多先生牺牲以后,北京青年写了下列挽联,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解释这副对联的含义。
上联: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下联: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答案:14.闻一多为民牺牲了, 无数个像闻一多一样的仁人志士的人民向敌人进行反抗 ;无数的仁人志士不畏强权奋起反抗,迫害人民的军阀政府及强权政治必将倒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