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

资源简介

9.木兰诗(后附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
1. 木兰形象的理解。
2. 各种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
3.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又名 , 选自宋代 编的 ,是 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 的传奇故事。《木兰诗》与 并称“乐府双璧”。
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通( ),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通( ),_______
5.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合作探究
7. 用一句话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8.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9.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10.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当堂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1-12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3.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2.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突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3.根据提示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4.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合作探究
7.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9.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10.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拓展延伸
1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2)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呢?
当堂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译文: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译文:
14.“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1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答案:
9.木兰诗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
1. 木兰形象的理解。
2. 各种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1.zhù jiān jì tuò xùn cì 辔 朔 雄 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
2.对着 军中的文告 早晨 战事 穿 怎么 分辨
3.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又名 , 选自宋代 编的 ,是 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 的传奇故事。《木兰诗》与 并称“乐府双璧”。
3.《木兰辞》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 乐府 替父从军 《孔雀东南飞》
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通( ),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通( ),_______
4.(1)“帖”“贴”粘贴 (2)“火”通“伙”伙伴
5.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 /何所思,问女 /何所忆。
(2)但 /闻黄河流水 /鸣溅溅。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①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②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度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关。
③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④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合作探究
7. 用一句话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7.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8.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8.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9.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9.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10.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0.木兰诗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巾帼英雄。
当堂测试
(2017.福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1-12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1.C
1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13.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13. 体现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等优秀品质。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2.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突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1.D 解析:“十二”在此处意思是表示很多,不是实指。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A 解析:B项正确的划分为: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 /是雄雌。C项正确划分为:万里 /赴戎机,关山 /度若飞。D项正确划分为:爷娘 /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3.根据提示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3.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西……南……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4.A 解析:此处用互文法翻译。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5.B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C “朔气传金柝” 主要渲染北方天气的寒冷,衬托木兰征战的艰苦。
合作探究
7.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①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 能使文章简洁。
8.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8.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9.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9.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10.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无情未必真豪杰。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拓展延伸
1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2)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呢?
11.略,想象合理即可。
当堂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12.D 解析:D项的“易”因解释为“换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译文: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译文:
13.(1)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2)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14.“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14.解析:“数”在本句中的意思是“屡次,多次”,“十有二年”是指十几年,表约数。故C最合适。
1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1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次此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