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8张PPT)+2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8张PPT)+2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一角:高山族和满族
两角:朝鲜族和布依族
五角:苗族和壮族
一元:侗族和瑶族
两元:维吾尔族和彝族
五元:藏族和回族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开封市集英中学 张晴晴
课程标准: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历史与交融

结合中国古代史,思考探究:
中国的56个民族是怎样“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列举史实。
一、历史与交融
秦朝形势图
西汉疆域图
秦汉雄风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一、历史与交融
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昭君出塞;
先秦时,华夏族同周围族群多元融合,形成人口居多的汉族。
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示意图
永嘉南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一、历史与交融
“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一、历史与交融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
“和同为一家”
唐朝疆域图
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的民族政策
一、历史与交融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政院管辖新疆和西藏
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疆域图
宣政院印
清朝的民族政策
一、历史与交融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清朝疆域图









一、历史与交融
民国初期,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呼吁各党、各族联合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一脉相承;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一、历史与交融
我国的民族历史特点是怎样的?
没有四方,何来中国
根据地图思考:我国现代民族分布特点是怎样的?
一、历史与延续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少数民族分布图
(设计意图:地图反映了每个时代的民族分布及其关系,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疆域主权意识。具体而言,民族关系史教学利用地图史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从宏观层面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形成到明清最终确立的疆域变化。统编版教材每一章节地图史料的呈现表明其对国家疆域界定的重视。实际教学可以借这些地图史料的历时性展示,传递国家疆域奠定巩固来之不易、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祖国每一寸疆土的热爱之情。其二,从微观层面了解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开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王朝疆域的开拓以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为标志。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关注每一朝代的疆域图及其与现代国家版图的关系,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寻现代中国版图的历史依据,进而培养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认同。例如:清朝中期国家疆域最终奠定,光凭文字叙述不仅乏味无趣,而且无法调动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清朝疆域图让学生们清楚地知道清朝疆域与现如今中国版图的关系,树立其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和信念。
二、
统一与自治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
二、统一与自治
根据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民族政策?含义是什么?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施前提
实施区域
权限
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统一与自治
(实施前提、实施区域、权限、地位)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
确立过程
《共同纲领》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自由。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确立过程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年
西藏自治区
二、统一与自治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级别?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郑州市行政区划——管城回族区
开封行政区划—顺河回族区
洛阳市行政区划—瀍河回族区
自治区域内,当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权利
义务
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都服从国务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二、统一与自治
云南佤族·原始社会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字体调整
生产落后
交通不便
生活贫困
教育落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
少数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周恩来指出:“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是对民族繁荣的很多不利的条件。我们必须把这些不利的条件逐步地去掉。要去掉这些不利于民族繁荣的条件,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社会改革.......”
繁荣与发展

结合课本62-63页,找出这四个方面的措施。
请同学们三人合作,化身专家来共同探讨少数民族在发展中会面临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呢?
合作探究 共谋发展
① 面临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和阶级分化条件差别很大,国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谨慎的原则在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政治方面
②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让高原经济雄起世界屋脊。
经济方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③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其文化遗产。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文化 方面
西气东输
西电东输
青藏铁路线路图
青藏铁路
④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涉及6个省: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
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重庆;(还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
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实现民族大团结,社会稳定。
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习近平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2、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3、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4、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
课后作业
请搜集资料,了解我们的家乡开封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有哪些习俗文化?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