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4.1 全力保障 于法有据
一、教学思路
1.确定主题: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 明法晓义 通情达理
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
教材内容: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1、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侵权 责任的承担方式;诉讼时效。 2、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侵权责任的 一般规定;侵权责任的特殊规定:过错推定和无过错推定。 3、法律
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课程标准: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现实视角:时代背景: 2014 年十八届四次全会《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6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保护的意见》;2020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 2020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 举行的“切实实施民法典”的专题学习。个体需求: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越来越迫切的感受到依法办事的紧迫性。
生成主题: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 明法晓义 通情达理
落实素养: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 认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在对现实案例的情理法辨析中养成科学精神, 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
念。在生活中案例的收集和处理中提升公共参与积极性。为建设和谐
社会做贡献。
2.学情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上看,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理 性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知道民事权利和义务, 特别是通过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的学习。 一定程度上具备宏观法治意识。
2)从心理特征上看, 学生缺乏对具体法律知识, 特别是民法典的认知。
给深刻阐释和理性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用经典案例。
二、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明确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了解民法对诉讼时效
的规定。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民事权益。
关键能力:通过具体案例能区分侵权责任的不同规定并加以熟悉
运用,理解法律规定侵权责任规则的意义。
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特殊情形。
难点: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特殊情形、理解侵权责任中的情理
法关系。
三、教学设计
为了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从主要从学科内容
议题化和活动结构化的角度对本课教学进行设计。
1.学科内容:主议题:明法晓义 通情达理
子议题:议题一:明法度 民事侵权需担责
议题二:晓法义 兼顾情理法 1:依法识别权利界线 2:按理辨别民事
是非。 3:用情彰显人文关怀。
根据《法律和生活》教材内容的特点, “活化”教材,有效解决 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精选典型、贴近生活的案例和课堂 讲授结合。课前学生能否秉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描述和分类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解释和评价不同的行为。 2.任务设计:通过设计结构化、难易层次化的活动设计。注重法律专 业性和生活适用性相结合。体现选择性必修二的特点, 综合考察学生
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评价。
课前学生能否秉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描述和 分类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解释和评价不同的行为。课堂 上能否通过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懂得倾听, 乐于合作, 善于提出问题 并准确表达观点。通过剖析实例阐释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明辨情理 法的关系。课后能否在诊断性评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中表现出素
养发展水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学生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感知材料, 进入课堂氛
围。思考议题。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调动积极性。
2.推进新课
议题一:明法度 民事侵权需担责。
教师结合导入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引导学生综合实际
生活讨论问题。
活动 1:1、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怎么处理? 2、明确自身权利受到
侵害后可以提出哪些合理诉求?
探究成果: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诉讼时效。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案例能区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并加以熟悉 运用, 初步感知法律规定侵权责任规则的意义。明确侵权承担民事责 任的方式, 了解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
民事权益。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议题二:晓法义 兼顾情理法
教师展示张军篮球场撞倒老人案,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合
议庭。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进行评议。
活动 2:1、结合案例,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事实和法律, 对案件进行评议。由小组代表宣读本组评议结论及理由。2、通过视频,
完善评议。 3、根据问题讨论、发言。
探究成果: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比较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
侵权责任,理解无过错侵权责任的规定。
设计意图:理解法律将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作 为侵权判定条件。并理解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和好处。在生活中
正确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 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各种纠纷, 为建设和谐
社会做贡献。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情形, 明 确民事权利的界限。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 认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
要性。
教师展示养老院老人摔倒后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例。引导学生从情
理法结合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 3:1.结合以上几则法律案例的学习感悟,绘制法律侵权责 任判定的思维导图。2.结合案例从多角度分析归纳法律规定侵权责任
的重要意义。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积极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成果: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情形, 明确民事权利的界限。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 认同法治社会建设的
重要性。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观念。落实议题:用情彰显人文关怀。
3、课堂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本课以“侵权责任”为中心展开分析。通过教学,了 解法律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 了解诉讼时效, 比较一般侵权责任、
特殊侵权责任以及无过错侵权责任。
作业:
必做部分: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和配套同步练习。
选做部分: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以下两项作业中任选一
项完成。
选择一:根据前一案例课堂讨论结论,撰写小论文。要求:以权
利保障为主题,凸显民法典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使用专业术语; 200 字左右。
选择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灵活利用手抄报、抖音、微博、朋 友圈等载体。向家人、朋友、居民宣传民事侵权内容, 帮其树立民事
责任意识。
五、教学反思
1.单元主题引领, 整体性和层次性推进教学, 促进深入理解。关
注和其他课时之间的联系,持续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 既选用典型案
例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又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任务设置中进一步研判学情。强化学情研判, 针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在任务推动中提升获得感、成就感。
4.不足与困惑:在使用教材时,如何在课时紧张、教学内容繁重 的矛盾中,更好的把握选择性必修的特点和学业水平要求中的联系。
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