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教学目标】
1、把握性质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种类、要求
2、把握关系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种类、意义
【教学重点】
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种类
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种类
【教学难点】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法讲授法分析与知识归纳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 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
回顾5.1知识,根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将判断划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的类型: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的类型: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本节课进入到简单判断的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学习。
【新课教学】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
示例:所有玫瑰花都是带刺的(具有带刺的性质)
有的天鹅不是白色的(不具有白色的性质)
小试牛刀
1.这个米塞尔就是凶手。
2.鲁柏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
3.所有的猫都是动物。
4.所有的猫都不是植物。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6.这个学生不是中学生。
(引导学生对这6个题目里的性质判断做出分析)
2. 性质判断的结构
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
①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所有、一切、有些、这个)
②主项:表示断定对象;
③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有、是或无、不是)
④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
例如: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 ↓ ↓ ↓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典例评析:(让学生找出下列判断的结构)
所有马都是动物。
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
种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
标准一:
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注意:
肯定判断的联项“是”可以省略。如“这篇文章很好”
否定判断的联项“不是”不能省略,但可以替代。“教室里无人”可以替换为“教室里没有人”。
标准二:
从判断的量,即判断所断定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标准三: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知识巩固(学生作答、教师引导)
1.下列判断属于性质判断的哪种类型?
①所有的学生都是勤奋的。
②所有的检察机关都不是审判机关。
③荀子写的《劝学》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
⑤有些大学生是党员。
⑥有的作家不是老年人。
2.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这一性质判断( )
①依据判断的质,属于肯定判断
②依据判断的量,属于全称判断
③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为单称肯定判断
④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为特称肯定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例如:是一名党员。(缺主项); 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
可以缺量项和联项例:人都会死。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易造成误解。
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
⑶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例如:所有高中生都是团员。 (断定过量,判断不保真)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运用关系判断的原因:
对于客观事物而言,他们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存在多种关系。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关系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例如:张明和王红是同学
关系判断的结构: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做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做关系项;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做量项;
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例:
4.种类:依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1)对称性关系——2个关系者项
对点训练:假设以下关系成立:
小明和小华是同学。——小华和小明是同学。
小明比小华岁数大。——小华比小明岁数大。
小明信任小华。——小华信任小明。
将下列三个判断中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
“小华和小明是同学”仍成立,该判断是对称关系;
“小华比小明岁数大”不成立,该判断是反对称关系。
“小华信任小明”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该判断是非对称关系。
传递性关系——3个及以上关系者项
对点训练
陈爽与周玉是同龄人,周玉与李倩是同龄人。(传递关系)
在男篮对抗赛中,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非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反传递关系)
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
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