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时的热现象
                
                
1.(2023浙江绍兴检测)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
A.温度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食盐和蔗糖的质量相等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2.(2022浙江杭州拱墅期末)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于水快慢的影响,应对比的实验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3.(2022浙江台州实验中学月考)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率的是 (  )
A.升高温度     B.用玻璃棒搅拌
C.将颗粒磨碎     D.多加蔗糖
4.【新方法·对比分析法】(2023浙江绍兴模拟)在室温条件下,将碘、氯化钠、高锰酸钾分别和试管中物质混合,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下同)。
(2)能够证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组合是    。
5.为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某科学社团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A   B   C   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等量的水,现将四种固体:蔗糖、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按顺序分别加入A、B、C、D四个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液柱下降的是   ,液柱高度基本不变的是   。
6.(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改编,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固体物质溶解时,都会放出热量
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7.【新题型·创新实验】(2023浙江绍兴模拟,15,★★★)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固体物质,观察到U形玻璃管内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所加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氯化钠
8.【新方法·对比分析法】(2023浙江丽水检测改编,17,★☆☆)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9.(2023浙江台州月考,15,★★☆)为了确定某种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Ⅰ作为一组达到目的的是 (  )
实验 编号 温度 溶剂 种类 溶剂 体积 加入固 体质量 溶解 情况
实验Ⅰ 20 ℃ 水 10 mL 5 g硝 酸钾 部分 溶解
A 10 ℃ 酒精 10 mL 5 g硝 酸钾 几乎 不溶解
B 10 ℃ 水 10 mL 5 g 食盐 部分 溶解
C 80 ℃ 水 20 mL 5 g硝 酸钾 全部 溶解
D 80 ℃ 水 10 mL 5 g硝 酸钾 全部 溶解
10.【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浙江绍兴月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硫酸铜晶体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2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100 mL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其中一个烧杯用玻璃棒搅拌 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    (填“快”或“慢”) 假设二 正确
【反思评价】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的原因:             
                              ;
(3)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1.A 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在相同的温度、水的质量相等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故选A。
2.C 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于水快慢的影响,就要控制水的质量、蔗糖的质量、是否用玻璃棒搅拌等因素相同,故选C。
3.D 升高温度、用玻璃棒搅拌、将颗粒磨碎均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率;多加蔗糖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4.(1)①和②、④和⑤ (2)①和④、②和⑤
解析 (1)由题图可知,①和②、④和⑤的溶质相同,溶剂不同,能够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①和④、②和⑤的溶质不同,溶剂相同,能够证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5.加快固体溶解速率 B C AD
解析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硝酸铵溶解时吸热,蔗糖、氯化钠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
6.D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作溶质。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有些固体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如硝酸铵。
7.B 根据题图可知,U形玻璃管内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所加固体物质溶于水放热,使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蔗糖、氯化钠加入水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B。
8.D 对比实验①和②,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溶剂的体积不同,无法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A错误。对比实验①和③,溶质的种类、溶剂的体积不同,无法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错误。对比实验②和④,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均不相等,无法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C错误。对比实验③和④,溶剂种类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D正确。
9.D 根据题表信息可知,D项与实验Ⅰ比较,溶剂种类、溶剂体积、加入固体及质量都相同,温度不同,溶解情况不同。故选D。
10.【提出假设】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快 【反思评价】(1)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2)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率 (3)振荡试管(合理即可)
解析 【提出假设】物质颗粒大小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所以假设三是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进行实验】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快。【反思评价】(1)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增大,物质溶解速率加快;(2)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率,所以搅拌能加大物质溶解速率;(3)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振荡试管。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配制
                
                
1.(2023浙江义乌稠州中学检测)医生常用医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给患者输液。下列对医用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医用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医用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 000
C.每输入100 g医用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 g
D.输液时,输液管和输液瓶中医用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2.(2022浙江杭州中考)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3.【主题教育·传统工艺】(2023浙江东阳横店一中教育集团期中)在我国宋代,采用“莲子试卤法”来检验食盐水浓度(溶质质量分数)。将五颗密度不同的莲子投入食盐水中,可将食盐水分为四个等级,以下四杯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   B
C   D
4.(2021浙江金华中考改编)常温下,取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先按实验1将氯化钠溶液分成两等份,再进行实验2操作,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2)完成实验2操作后,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甲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2022四川德阳中考改编,4,★★☆)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 ℃时,200 g水中能溶解218 g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 ℃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升高到60 ℃,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 ℃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205 g
6.(2022浙江宁波中考,9,★★☆)20 ℃时,将45 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 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 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 g水,冷却到20 ℃,溶液达到饱和
7.(2022浙江金华中考,20,★★☆)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25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8.(2022浙江绍兴中考,28,★☆☆)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2022浙江舟山中考节选,34,★★★)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该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 500千克,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多少千克
10.【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辽宁朝阳中考)某同学欲配制12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答案解析
1.B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A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0.9%∶(100%-0.9%)=9∶991,B错误;每输入100 g医用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100 g×0.9%=0.9 g,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输液管和输液瓶中医用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正确。
2.D 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剂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不变;温度不变,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故选D。
3.A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浮起莲子的颗数就越多。由题图可知,A中浮起莲子的颗数最多,则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4.(1)A (2)小于
解析 (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不需要用集气瓶,故选A。(2)实验1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5%,实验2中向甲烧杯中加入5 g水,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向乙烧杯中加入5 g氯化钠后固体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故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A 由题表数据可知,20 ℃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 g,故该温度下,200 g水中能溶解218 g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40 ℃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升高到60 ℃,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将80 ℃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6.C 由题表数据可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则实验④和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A错误;实验④所得溶液是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错误;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则该温度下的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8 g 氯化钠,因此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 g水,冷却到20 ℃,溶液达不到饱和状态,C正确、D错误。
7.(1)A中有剩余固体(合理即可) (2)A≥B>C(或C解析 (2)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A中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C中均无固体剩余,B中加入固体的质量比C中多,B中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8.(1)8.4 (2)不饱和
(3)解:②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0%
答:②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解析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则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40 g-31.6 g=8.4 g。(2)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 g,60 ℃时,剩余的40 g水中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44.0 g,则②中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9.解: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的质量为=15 kg
答:应购买5%的井冈霉素药液15 kg。
10.(1)12 (2)②④⑤③① (3)①偏小 ②继续添加氯化钠 (4)30 g
解析 (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 g×10%=12 g。(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③①。(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造成量取的水体积偏大,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4)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30 g。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2019浙江温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2.(2022浙江杭州采荷中学期中)一杯2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蒸发掉5克水后有晶体析出
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不能溶解
C.把溶液温度下降到10 ℃时有晶体析出
D.以上方法都可以
3.(2022山东济南莱芜期中)如图为小明探究溶液转化关系的实验过程,图中各烧杯中的液体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2023浙江绍兴月考)小明想把家中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做法是(提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
A.加入蔗糖晶体     
B.降低溶液温度
C.倒出部分蔗糖溶液     
D.恒温蒸发溶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一定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剩余的蔗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D.一杯食盐的饱和溶液,杯底一定有食盐固体剩余
6.小科要为辛苦工作的妈妈准备一杯白糖水,他倒了一杯开水,放入一些白糖,用筷子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然后他将杯子放在桌上,等待妈妈下班回家。糖水变凉后,小科发现杯底出现了少量未溶解的白糖。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
A.制作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妈妈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7.(2022浙江杭州三墩中学检测)在一定温度下,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在此过程中,溶质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8.(2023浙江东阳横店一中教育集团期中,8,★☆☆)利用硫酸铜溶液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下列能作为判断硫酸铜溶液为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
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
C.蒸发水分,有蓝色晶体析出
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
9.(2023浙江绍兴模拟,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50 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2 g食盐晶体,经搅拌后溶液质量变为52 g
C.向食盐饱和溶液中加水可以变为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
10.(2023浙江丽水检测,18,★☆☆)在炎热的夏天,小华从4 ℃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A,发现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得到溶液B,则(  )
A.4 ℃时,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A和溶液B质量相等
D.溶液A和溶液B溶质质量相等
11.(2023浙江杭州模拟改编,17,★★☆)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
①加入水 ②加入氢氧化钙 ③蒸发水分 ④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2.【跨学科·数学】(2023浙江台州模拟,23,★★☆)如图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
(1)A集合表示        溶液,D集合表示        溶液;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还能溶解氯化钠)可归于图中的    集合(选填“A”“B”“C”或“D”);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13.【学科素养·科学观念】(2022浙江温州六校模拟联考)如图所示,一不会吸水的物体通过滑轮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温度不发生变化,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弹簧秤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上述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弹簧秤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
1.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这种溶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后,仍有砂糖固体剩余,可确定杯中的砂糖水是饱和溶液。
2.B 蒸发5 g水后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A错误;向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晶体不溶解,原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正确;把溶液温度下降到10 ℃时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C错误。
3.C 甲变为乙,溶剂的质量减小,没有晶体析出,说明甲烧杯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乙转化成丙后析出晶体,但乙烧杯中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丙中有不能溶解的固体存在,一定属于饱和溶液;丁是丙过滤后得到的,也一定是饱和溶液。
4.C 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蔗糖溶液,不能将其变为饱和溶液,C错误。
5.C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错误;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错误;杯底有蔗糖固体剩余时,说明该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蔗糖的饱和溶液,C正确;一杯食盐的饱和溶液,杯底不一定有食盐固体,也可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错误。
6.C 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能说明糖水属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选C。
7.A 在一定温度下,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所以溶质质量不变,故选A。
8.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说明硫酸铜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正确。
9.C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一定温度下,向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会溶解,B错误;向食盐饱和溶液中加水可以将食盐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一定温度下,食盐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D错误。
10.A 4 ℃时,溶液A中存在未溶解的蔗糖,则溶液A为饱和溶液,A正确;室温下,溶液B中没有未溶解的蔗糖,则无法判断溶液B是否饱和,B错误;溶液A中有未溶解的蔗糖,溶液B中蔗糖全部溶解,则溶液A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均小于溶液B,故C、D错误。
11.C 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②③均能将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①④均不能将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2.(1)饱和浓 不饱和浓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C 加入食盐固体(或蒸发水分)
解析 (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既属于饱和溶液,又属于浓溶液,故A表示饱和浓溶液;D既属于不饱和溶液,又属于浓溶液,故D表示不饱和浓溶液。(2)0.9%的生理盐水是稀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故属于C集合;使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食盐固体或蒸发水分等。
13.(1)不变 (2)变大
解析 (1)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弹簧秤示数不变。(2)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的密度减小,物体所受浮力减小,所以弹簧秤示数变大。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3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1.(2023浙江丽水月考)室温条件下,打开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汽水中溶质质量减小
C.汽水总质量不变
D.剩余溶液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2.(2023浙江义乌月考)下列有关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8.0克氯化钠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0克
B.36.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
C.20 ℃时,30.0克氯化钠能溶解在100克水中,则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0克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氯化钠,则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
3.(2018浙江宁波中考改编)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 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 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20 ℃时,50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18 g氯化钠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4.(2021浙江杭州中考改编)已知:(1)20 ℃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 ℃时将15.8克硝酸钾加入50.0克水中可以得到65.8克溶液
C.20 ℃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5.(2020浙江嘉兴中考)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6.(2023浙江台州检测)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100
溶解度/g 0.185 0.165 0.141 0.077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 g
C.40 ℃时,降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
D.100 ℃时,向50 g水中加入0.20 g 氢氧化钙,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7.(2023浙江绍兴模拟)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31.0 34.0 37.0 40.0 42.6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 ℃之间
C.在30 ℃时,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可得到15 g的硝酸钾溶液
D.在50 ℃时,两物质各10 g分别加入2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氯化钾有剩余
8.(2021山东东营中考节选)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   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4)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9.(2022贵州毕节中考,7,★☆☆)室温时,向25 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
               
A.50 g   B.35 g   C.30 g   D.25 g
10.(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19,★★☆)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甲 0.18 0.16 0.14 0.12 0.09
乙 35.7 36.0 36.6 37.3 38.4
丙 13.3 31.6 63.9 110 169
A.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 ℃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 31.6∶100
C.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 ℃降温到20 ℃,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 ℃降温到20 ℃,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11.(2023浙江绍兴月考,2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
(3)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g。
(4)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加热蒸发10 g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硝酸钾。
12.(2022浙江上虞东关中学月考,22,★★☆)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20 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 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烧杯甲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     。
(3)将烧杯乙中的溶液降温到t1 ℃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再往烧杯乙中加入10 g水,改变温度至t2 ℃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     t2 ℃(填“>”“<”或“=”)。
1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浙江绍兴柯桥中学期中改编)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10 20 40 60 80
溶解 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6 37.3 38.4
硝酸钾 20.9 31.6 63.9 110 169
(1)40 ℃时,将30 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将60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20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   (填“>”“<”或“=”)氯化钠。
(3)向50 g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图所示。溶液A、B、C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当X=   时,溶液B恰好饱和且没有固体剩余。
答案解析
1.C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变小,A正确。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汽水中溶质质量减小,汽水总质量也减小,B正确、C错误。剩余溶液仍为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D正确。
2.D 20 ℃时,18.0克氯化钠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则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A错误、D正确;没有指明温度,B错误;没有说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C错误。
3.A 根据题表中第二组数据可知,20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20 g-2 g=18 g,即68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18 g,A说法错误。
4.B 2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65克,属于微溶物质,故A说法不正确;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50.0克水最多溶解15.8克硝酸钾,得到65.8克溶液,故B说法正确;20 ℃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克,属于可溶物质,故C说法不正确;由题表数据可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小,故D说法不正确。
5.D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该兴趣小组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温度,故硝酸钾的溶解度不会发生改变。
6.B 根据题表信息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错误;2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 g,B正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0 ℃时,降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温度,不会析出溶质,C错误;10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077 g,向50 g水中加入0.20 g 氢氧化钙,充分搅拌,固体不能完全溶解,D错误。
7.D 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A错误。分析题表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B错误。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 g,10 g水最多溶解4.58 g 硝酸钾,C错误。50 ℃时氯化钾溶解度为42.6 g,2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8.52 g;50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85.5 g,2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7.1 g,D正确。
8.(1)易溶 (2)先增大后减小(合理即可) (3)1.8 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析出 (4)A
解析 (1)根据题表数据可知,2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 g,大于10 g,属于易溶物质。(2)根据题表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3)根据题表数据可知,在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8.8 g,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碳酸钠的质量是48.8 g-47 g=1.8 g;升温至60 ℃时,由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故烧杯④中会有晶体析出。(4)20 ℃时,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说明溶液的温度升高,则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9.B 由题图可知,室温时,25 g该固体物质中加入75 g水,固体完全溶解,假设恰好溶解时,设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则 ,x≈33.3 g。25 g该固体在50 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则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 g,因此该物质的溶解度:33.3 g≤S<50 g,B选项正确。
10.D 根据题表数据可知,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错误。20 ℃时丙的溶解度为31.6 g,则20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 g∶100 g=31.6∶100,未明确溶液状态,无法确定溶质和溶剂质量比,B错误。60 ℃时,乙的溶解度比丙小,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乙>丙;降温到20 ℃,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仍为20 ℃时的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则溶质质量:丙<乙,C错误。60 ℃时,甲的溶解度比丙小,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甲>丙;降温到20 ℃,溶剂质量均不变,则20 ℃时,溶剂质量:甲>丙。
11.(1)硝酸钾 (2)20~30 ℃ (3)不饱和 167.6 (4)大于
解析 (1)根据题表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硝酸钾。(2)分析题表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20~30 ℃。(3)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根据题图可知,A中溶液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0 g,所以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100 g+31.6 g+36.0 g=167.6 g。(4)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加热蒸发10 g水后,再恢复到50 ℃,硝酸钾析出的晶体多,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溶液大于硝酸钾溶液。
12.(1)饱和 (2)温度 溶剂的种类
(3)40 >
解析 (1)据题图可以看出,烧杯甲中含有未溶解的固体,属于饱和溶液。(2)对比烧杯甲、乙中的现象,说明温度能够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对比烧杯甲、丙中的现象,说明溶剂的种类能够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3)将烧杯乙中的溶液降温到t1 ℃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说明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40 g,故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0 g;再往烧杯乙中加入10 g水,改变温度至t2 ℃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说明在t2 ℃时,60 g水中最多溶解20 g硝酸钾,则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2 ℃时的溶解度,由甲、乙中现象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 ℃> t2 ℃。
13.(1)3∶10 (2)< (3)A 5.45
解析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 g,所以在该温度下,将30 g 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 g∶100 g=3∶10。(2)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60 ℃时100 g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分别降温至20 ℃,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氯化钠。(3)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 g,则该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0.45 g 硝酸钾,所以溶液A一定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由题给信息无法判断溶液C中溶液的状态;当X=10.45-5=5.45时,溶液B恰好饱和且没有固体剩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