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复习要点提纲(无概述)---2024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世界历史复习要点提纲(无概述)---2024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单元概述只作了解树立整体观念,★标记易考大题;加粗是重点
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上)第1-2单元 古代亚非、欧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要点】1.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3.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4.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提倡众生平等。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知识要点】1.古代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雅典的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2.罗马城邦: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3.亚力山大帝国: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影响:(消极)东征具有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4.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其继承者,两者皆为海洋文明。(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3)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4)罗马: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5)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6)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7)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编制新的历法“儒略历”。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知识要点】1.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宣扬耶稣为救世主。现行公元纪年以及圣诞节与其有关。2.法兰克王国: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3.封君与封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5.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形成市民阶级,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6.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知识要点】1.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仿照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者为穆罕默德,信徒称为穆斯林。3.阿拉伯文化: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算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知识要点】1.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形成雇佣关系,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阶级关系变化: 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市民阶级的兴起。2.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1)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2)艺术大师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3)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4)文艺复兴是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5)影响: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新航路开辟(1)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2)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3)新航路开辟使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3.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知识要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对比
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的标志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被处死的国王 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
建立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联邦制共和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结束 1688年光荣革命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
意义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①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对比
法案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美国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相同点
颁布时间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1787年,美国独立战争后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 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基本内容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得征税、维持常备军及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_诞生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各司其职,互相制衡。 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意义 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宣告了美国的诞生,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拿破仑帝国: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措施:(1)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法国革命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期的战争演变为对外侵略的战争,掠夺和奴役欧洲各国人民,激起欧洲人民的反对,最终走向覆亡。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知识要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标志: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3)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火车)(4)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5)意义: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知识要点】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赢得了胜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印度土兵,印度王公反抗英国殖民者,章西女王壮烈牺牲。2.俄国的改革: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意义: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美国内战(1861-1865)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意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4.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在 “殖产兴业” 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4)文化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5)明治维新的影响: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知识要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白炽灯泡。(3)内燃机: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4)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5)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劳动结构变化和大众教育的普及,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等。2.近代科学(1)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它的成就。(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知识要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三国同盟”是: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协约”是:英国、法国、俄国。(2)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2.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又称“十月革命”)(1)概况:1917年由列宁领导,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意义:人类第一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①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这是“一战”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对殖民地问题的处理,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②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4.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新经济政策:1921年由列宁实施。1921年由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②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斯大林模式: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其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5.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埃及:扎格鲁尔等领导华夫脱运动,进行反英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要点】1.经济大危机(1)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2.★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干预经济。作用: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
③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局限性)
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a、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 广田弘毅 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1)开始: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太平洋战场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3)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家召开会议,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作用: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4)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5)胜利①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②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对德分区占领、苏联对日作战和成立联合国。③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6)评价:“二战”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为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②胜利根本原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人民团结一致。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知识要点】1.“杜鲁门主义”:指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2.“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1)出现的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2)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3)“冷战”具体表现: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3.欧洲的联合(1)欧共体: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它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欧盟:前身是欧共体,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4.日本的崛起(1)原因:战后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美国的扶持;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2)结果: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第二经济大国。5.苏联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分离趋势加剧。(3)1991年12月苏联 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知识要点】1.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万隆会议: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之一年因此被称“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2.联合国: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3.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建立:二战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历史观点:1、改革——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政治——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3、思想——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先进思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4、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