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试题)
1.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
A.已与西方国家建交 B.经济建设的需要
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 D.政权已牢牢巩固
2.泰勒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难以与循序渐进的理性文明相协调。20世纪的文明人在野蛮性方面超过了早期所有的野蛮人,而且,他们的文明之优点:组织、机械技术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更加骇人听闻。欧洲文明已经被天平称过。并且发现是不足的。”该观点意在说明( )
A.对欧洲文明成果产生怀疑 B.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 D.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3.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在批评“左”倾反对派时,一度提出“忽视农业利益、损害农业利益,就不能推进工业”的说法。同时,斯大林也一度赞成布哈林“不搞工农业剪刀差,靠工业自身积累完成工业化”的主张。斯大林的这些主张( )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 B.揭示了苏联工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
C.在实践中促成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开创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过渡道路
4.手纺车被甘地看成“救治印度日益增长的贫困的万应良药”,“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纺车轮的每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回到纺车时代去”成为甘地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口号。甘地的这些主张( )
A.旨在推动印度走上现代化道路 B.利于培养自信合作的民族精神
C.维护东方国家农耕文明的优势 D.促使英国改变了殖民统治策略
5.“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
《印度舆论》中关于“非慕力不合作”主义的相关报道
时间 相关报道
1909年12月18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是一把锋利的多刃剑。它可以被用于任何情况。两个相互对立的人如果都使用这柄剑,双方最终都会愉快。它无须流血而卓有成效。它不会生殖,也无人能将它偷走
1911年10月7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基础就是真理,只有那些不信奉流血的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它
1914年7月15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并非弱者的武器。比之存在输赢的体育竞赛,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A.被压迫人民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
B.蕴含道德理念的反帝思想武器
C.民族解放运动中消极抵抗的缩影
D.有效消除印度种姓歧视的方案
6.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城市北郊的“红十月”拖拉机厂离前线只有1500米远,工人们冒着炮火生产和修理坦克。在战斗激烈的9月份,他们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许多工人甚至直接驾驶坦克到前线参加战斗。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念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 D.苏联专业化教育培养了人才
7.当时许多苏俄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下列哪一项政策说明列宁等人“向私人买卖的原则让了步”( )
A.举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以租让制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8.史学家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的是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泰勒旨在说明( )
A.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 B.一战是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C.德国国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D.二战一定程度是一战的延续
9.20世纪初,俄国政府发表照会表示:政府的声明充满了获得解放的民主国家的新精神……全体人民要求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的愿望只会继续加强……政府将充分履行其与协约国关系中规定的义务,将继续充满信心地与盟国团结一致,把目前的战争进行到胜利结束。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 )
A.政府决策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
C.政府的执政将面临危机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11.1933年,64国代表云集伦敦参加世界经济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稳定货币;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代表团坚决抵制任何旨在稳定货币的国际协议,以“保留采取行动的绝对自由”。美国政府的立场( )
A.推动新的货币体系逐渐形成 B.加快了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C.体现了美国的外交霸权政策 D.导致全球金本位制的崩溃
12.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 )
A.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了全面进攻,随后国际联盟宣布意大利违背盟约发动了战争。除意大利及其仆从国外,国际联盟其余成员国都同意这一结论,并联合制裁意大利,实施武器禁运和禁止进口意大利商品等措施。这加深了意大利的财政困难,引起了意大利国内对法西斯政权的不满和批评。但英法两国没有完全放弃和意大利合作的幻想。1935年12月,英法两国背着国际联盟制定了“霍尔—赖伐尔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埃塞俄比亚一半以上的领土实际上被吞并。这个计划泄露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正在讨论中的石油制裁和进一步扩大制裁范围的工作被拖延下来。当苏联提出封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略通道——苏伊士运河时,英国害怕导致与意大利的直接冲突,拒绝了这一行之有效的提议。1936年5月,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据陈必录《略论国际联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过程中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联制裁效果的因素。
14.《凡尔赛和约》将德国作为一战的唯一责任方,有学者认为发动一战的罪责应由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四国承担;也有学者认为罪责应由各参战大国共同承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7 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
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14 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 亿
法国 29 6235 万
德国 10 1307 万
比利时 1 1500 万
葡萄牙 8 968 万
荷兰 8 3741 万
意大利 4 139 万
材料三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 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摘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四 德皇威廉二世曾这样阐述其“ 世界政策”:“德国要推行的世界政策将为商船船队和海军的发展所支持,德国的未来是在海上的,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1)关于一战罪责的争论,上述四则材料可以各自用来论证各方观点,请将对应的材料序号填入表格中,并简要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针对“谁挑起了一战”这一问题的各方争论,请择其一,谈谈你的认识。(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初期,列宁之所以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是因为苏俄十月革命成功,苏俄当时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故而将资本主义作为敌人;1921年态度转变,想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一战已经结束,苏俄国内战争也结束,苏俄处在和平时期,苏俄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因此苏俄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内经济建设,B项正确;第一个与苏联建交的西方国家是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德国在西方集体敌视封锁苏联的大环境下,成为最早与苏联建交的西方国家,两国在1922年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在二战之后,排除C项;材料主旨“苏联与西方的外交”,而“政权已牢牢巩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难以与循序渐进的理性文明相协调”“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更加骇人听闻”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泰勒是在反思欧洲文明,A项正确;材料的观点是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但实质是对文明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的信息,得不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忽视农业利益、损害农业利益,就不能推进工业”与“不搞工农业剪刀差,靠工业自身积累完成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斯大林的这些主张用渐进的,均衡的方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在实践中促成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开创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过渡道路”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纺车轮的每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知,甘地的这些主张有利于培养自信合作的民族精神,B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不利于印度走上现代化道路,排除A项;材料中的主张不利于维护东方国家农耕文明的优势,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英国改变了殖民统治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非暴力不合作的主义核心是不用暴力方式反抗,同时在各个层面上拒绝与当时在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合作。再根据材料中“两个相互对立的人如果都使用这柄剑,双方最终都会愉快”及“只有那些不信奉流血的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可知,“非暴力不合作”主义蕴含道德理念的反帝思想武器,B项正确;印度人民接受“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但其他国家不接受,因此其不是被压迫人民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排除A项;由材料中“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并非弱者的武器”可知,其并非为消极抵抗,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主要是对外的,消除印度国内种族歧视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工人能够在战火中生产以及维修大量的坦克,用于战争的需要,体现了当时苏联强大的工业化基础,这得益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苏联工业化的影响,而非苏联军民的信念,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信息,与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专业化教育信息,排除D项。
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可分析出,材料强调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C项正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于十月革命期间,排除A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措施,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D
解析:根据“德国明确的是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可知德国是为了改变一战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说明二战一定程度上是一战的延续,D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排除A项;二战并不是一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德国的国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继续参加一战的决定,违背了俄国人民的意愿,其执政将面临被推翻的危机,C项正确;政府决策违背了人民的愿望,而非反映意愿,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时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爆发且建立了临时政府,排除B项;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物质、群众基础。但这些举措无法完全保证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排除C项;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排除A项;西方福利国家是二战后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不希望稳定世界货币,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实行美元贬值来缓解危机,但是这加快了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B项正确;美国不希望世界货币稳定,因此不利于推动新的货币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美国的霸权政策,而且当时美国并未具备称霸的条件,排除C项;全球金本位制的崩溃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与美国政府的立场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A
解析:列宁强调社会主义革命与殖民地、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是密不可分的,表明列宁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故选A项。
13.答案:(1)影响: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但不够彻底;成员国没有履行相应制裁;纵容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使得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2)因素:英法控制国联;英法背着国际联盟谋求自身利益,任意牺牲小国利益;国联实行“大国一致”原则,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绥靖政策、和平思潮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国际联盟宣布意大利违背盟约发动了战争”“联合制裁意大利,实施武器禁运和禁止进口意大利商品等措施”“正在讨论中的石油制裁和进一步扩大制裁范围的工作被拖延下来”,可以得出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但不够彻底;据材料“英法两国没有完全放弃和意大利合作的幻想。1935年12月,英法两国背着国际联盟制定了‘霍尔一赖伐尔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埃塞俄比亚一半以上的领土实际上被吞并”“英国害怕导致与意大利的直接冲突,拒绝了这一行之有效的提议。1936年5月,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可得出成员国没有履行相应制裁;纵容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使得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2)因素:据材料中英法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控制国联;据材料“英法两国没有完全放弃和意大利合作的幻想”“英法两国背着国际联盟”可得出英法背着国际联盟谋求自身利益,任意牺牲小国利益;结合所学可知,国联实行“大国一致”原则,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这一时期绥靖政策和平主义思潮,也影响了国联的制裁效果。
14.答案:(1)
观点 材料序号 说明
“罪在德国论” 四 德国希望凭借军事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四国罪责说” 一、四 英德矛盾是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罪责皆有论” 一、二、三、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在全球抢占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2)【示例】认识:我赞成“罪责皆有论”。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的战争,它们均应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
论述:19世纪下半叶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飞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新一轮殖民扩张,最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就加剧了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以英德矛盾为首。
英国、德国基于自身利益,各自协调矛盾以寻找盟友,逐渐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这种同盟体系加剧了两大对立集团间的竞争,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全面恶化和战争的爆发。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后,两大军事集团相继投入战争。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讲义)
第32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考点1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瓜分世界的狂潮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它们奉行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表现
英德矛盾 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法德矛盾 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德俄矛盾 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奥俄矛盾 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影响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考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一战的爆发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进程
主要战役 第一阶段(1914年)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西线(英法军队——德军) 决定性战场) ①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 ②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 ①19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双方伤亡惨重,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 ②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镇。 ①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1918年11月l1日德、奥(匈) 投降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战争
南线(奥军——俄、塞军)
战局演变 (总体态势) 德军“速决战”破产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军队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同盟国走向失败
考点3 一战的结束及影响
1.战争结束
(1)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一战。
(2)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2.战争影响
民族主义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国际格局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思想观念 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考点4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建立: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国际联盟的建立
性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 ①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②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③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3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1 列宁主义的形成
1.条件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考点2 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过程
(1)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成立新政权:
①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②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考点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角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实施背景 原因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 (1)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2)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1)克服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2)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
主要措施 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①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在一些经济部门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作用和局限 ①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了苏维埃政权。
考点4 苏联模式
背景 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成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1月,列宁逝世
措施 ①措施: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②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特点 ①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评价 ①积极性: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长期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第34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考点1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背景及概况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地区 概况
东亚(中国)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③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④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②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的甘地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典型事件
(1)印尼民主大起义
阶段 领导 结果
1926—1927年 印尼共产党 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到镇压
1927年 印尼民族党 苏加诺等人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阶段 措施 结果
1920—1922年 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 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③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 与英国殖民当局进行斗争, 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
1930—1934年 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引发印度各地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甘地的部分要求
1940—1942年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考点2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国家 领导力量 方式 结果及影响
埃及反英斗争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 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摩洛哥反殖民侵略 部落酋长克里姆 武装起义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武装 游击战争 最终于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考点3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
2.表现
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①概况: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②结果: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①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 ②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③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考点4 殖民扩张背景下的拉丁美洲文化
1.背景
(1)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
(2)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2.特征: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葡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文化符号之一。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得以保留。
3.形成: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
4.评价
(1)积极性: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取消了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2)局限性: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战后形成了考迪罗独裁权力。
第35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考点1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形成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形成过程: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3)基本特征: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 ①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②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
过程 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 ①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 ②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
过程 ①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4.绥靖政策
(1)背景: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表现: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考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总体历程: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局部爆发
表现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意义 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3.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次年,法国败降。
4.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5.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点3 二战的教训和影响
教训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②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全面侵略战争的爆发。 ③一些国家墨守成规,军事思想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有的亡国,有的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④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⑤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⑥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影响 ①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a.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b.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c.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③为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考点4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内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c.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②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③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④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⑤成立联合国
评价 ①积极: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消极: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成立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1)时间:1945年10月24日。
(2)性质: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4)决议原则:
①原因: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②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③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