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写作之“豹尾”(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写作之“豹尾”(学案)

资源简介

写作之“豹尾”
宋代文学家洪迈说:“一篇之妙,在乎落笔。”所谓落笔,就是文章的结尾。如文章开头一样,结尾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写文章经常强调凤头豹尾,所谓凤头豹尾,就是作文开头要像凤头那样威风凛凛、有神采,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刚健有力。
作文结尾如开篇一样,那就是无论采用什么技巧结尾,它与标题,开头,主题选材、立意照样息息相关,即文章各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要有整体构思意识。
构思必须立足结尾作用——收束、总结全文;点明、暗示主旨;升华情感、主题:照应题目、开头、前文;委婉含蓄,意犹未尽,引人深思;戛然而止,出人意料)。
遵循结尾要求——言简意赅、点题明旨、引人深思。
选择恰当的方法(常规收束法、反常收束法)。
【一、好结尾,有标可依】
如开头一样,好的结尾也是有标准的。这里仅提供三点基本标准,即言简意赅,点题明旨、引人思考。
言简意赅。与开头要求相似,结尾段也不宜过长,不然会显得拖泥带水,不够干净利落。
例如: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雨的四季》(刘淇秋)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宗璞)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安塞腰鼓》(刘成章)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点题明旨。结尾段要紧扣文题或卒章显志,明确、升华主题,这一点是初中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因为结尾和开头一样,是向读者明确主旨的关键位置。
例如: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珞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彭荆风)
又是一个夏季,杧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杧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忙果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奶奶的爱,那是奶奶给我的最好奖赏。
-----《最好的奖赏》
普希金说过,“勇气是人类美德的高峰”。让我们保持生活的勇气,带着这种美德出发,我们一定能够到达那春暖花开的远方。
----《带着勇气出发》
引人思考。结尾内容无论委婉含蓄、富含哲理,还是朴实自然、幽默风趣,抑或是戛然而止、出人意料,都要能给人以思考,让读者有所品味,这样才能使文章显得深刻。
例如: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台阶》(李森祥)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已》(鲁迅)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鲁迅)
《台阶》中的最后一段让读者感受到,父亲虽建成了有九层台阶的新屋,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一句话不仅包含作者的惋惜,更有深深的无奈、痛苦和悲凉。这一声叹息、是儿子时父亲的悲叹,更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悲叹。简单的一声叹息,背后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孔乙己)的结尾段,也同样引人深思。“我”很久没有孔乙己的消息,推测他可能死了,但想到孔乙己的性格及其社会的冷酷,确定孔乙己是必死无疑的。一个“大约”,也体现出人们对孔乙己的生死并不关心。《秋天的怀念》与《故乡》,一篇散文、一篇小说,结尾或委婉含蓄,或蕴含哲理,给人以无限的思考。
【二、方法精当,结尾才精彩】
结尾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但写作中具体该选哪一种 比如,想达到出人意料的结果,用顺其自然法肯定不行:要实现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的效果,用总结概括法自然难以奏效。相反,如果采用突转法、辛章显志法就很容易实现。所以,适合文章内容,服务表现目的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下面讲一讲常规收束法、反常收束法两类八种,仅供参考。
常规收束法 顺其自然法
总结概括法
卒章显志法
首尾呼应法
反常收束法 出人意料法:解悬、突转、补叙
委婉蕴藉法
1.常规收束法
常规收束法是相对于反常收束法而言的,它包括顺其自然法、总结概括法、卒章显志法、首尾照应法四种。
顺其自然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文章叙述的事、说明的对象写完了,就以所叙事情结果、所介绍对象内容作结,没有总结概括,也没有卒章显志的句子,更没有补充说明。这种结尾法自然而然、朴实无华,是一种最简单的结尾法,常用于记叙性文体,尤其是小小说。
例如: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都德)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变色龙》(契诃夫)
我冲他一笑,远远地向他挥挥手,然后,回转身子,坚定地走进考场里去了。
----《爸,您已尽力--写在父亲节前一天》
“你已经晋级,要参加市里的歌唱比赛了,有信心吗 ”老王问。“有!”我大声说。
----《越来越自信的我》
【顺其自然法满分作文】
我本来可以沉默
雨后,阳光愈发灿烂,正如我的心,明朗且宁静,那天,我真的长大了……
“怎么会这样……”爸爸沉默了半晌,只吐出一句听不出语气的话,我看看爸爸,他正在看成绩单,我咬紧嘴唇,不想说话。盯着爸爸的脸,我习惯性地想:哼,又在考虑用什么恶毒的语言来讽刺、打击我吗
“你应该好好学习的,不该……”够了,还是老一套。
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摔,跑进自己的屋子,“砰”的一声关上门,眼泪不知何时流了一脸。
半响,脚步声似乎渐渐靠近,却似乎踱进了别的房间,似乎还夹杂着叹息。
我有些崩溃,眼泪肆无忌惮,我只好爬上床,躲进被子缩成一团。回想刚才的一幕,仍觉得委屈。不禁又联想起以前爸爸每次的批评,一点也不顾及我的感受,于是我为自己的发泄找到了一个似乎正当的理由。
可是,可是,为什么总觉得自已有些过分?
爸爸虽说严厉,可是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我好。这次他也似乎在努力调整说话的语气,不像以前一样充满了讽刺意味。
越想越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是我太偏激 太无理取闹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也许,我真该反省反省了。
我掀开被子,让自己透透气,发现外面竟然下起了雨。天阴沉着脸,是在生我的气吗
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我更加冷静地反思自己,曾经乖巧的我而今变得偏执:回家不愿意长住,匆匆搭车离开,丝毫不在意父母的不舍;父母的关心和嘱咐常被我当成啰嗦和唠叨;语重心长的教导却被我当成嘲讽,这是正常的我吗 我把脸埋在腿上,感觉脸越来越烫。
是成长让我变得冷漠了 不,都是我的错,与外界没有多大联系。长时间以自我为中心使我变得偏执甚至有点自私。我的心蒙上了灰,看不到别人的关心与支持。现在,是该清醒一下,用心待人的时候了。
睁开眼,抬起头,雨竟然停了,丝丝缕缕的明媚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的心越发温暖起来。
擦掉泪痕,我走向爸爸的房间,轻轻地把门推开……
【教师点评】
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大 是心理的成熟,对父母的做法有了正确的认识。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选材体现“成长”的主题,开始时由于对爸爸的不理解,跟爸爸产生火花,到后来的深刻自我反省,决定要用心待人,结尾“走向爸爸的房间,轻轻把门推开……”,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心智的成熟,体现了心智成长的过程,尤其是结尾,耐人寻味,无须太多言语我们就惑受到一个长大的“我”。
总结概括法,即在文章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在结尾进行适当的总结概括。除了总结文章内容,还常会通过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抒发感受,表达观点,传递道理。总结概括法既可用在记叙性文体中,又可用在抒情性、说明性、议论性的文体中。例如:
不知不觉,我和你已一起走过十六个春秋。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见证了彩虹。四季交替,不变的是你深沉的爱,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感谢你,我敬爱的妈妈……
----《我和你一起走过》
我真是“三生有幸”,能用三生来细细品味这个道理:能为他人奉献,和他人一起分享美丽、光明和能量都是一种幸福!
----《"三生有幸”》
家乡的雾亲切、热情,我爱家乡的雾,它真让人思念。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总之,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美好,需要我们共同打造、共同维护。愿我们珍惜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缘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同在一个屋檐下》
从五叔的经历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多差劲的人,他身上都会有“俊”的一面,发挥好,就能“一俊遮百丑”,活出个像样的人生来。
----《一俊遮百丑》
大国工匠、鲁滨孙、赵永久等等人物,成为我的榜样,鲜活在我的青春记忆里。成为我生命里的一座座丰碑,让我秉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我的青春里有榜样》
【总结概括满分作文】
我和深圳初识的细节
《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惊觉这个妹妹竟似在哪里见过的。而深圳,我与你初 见时,却觉得从未见过你这般让我惊艳的城市。
华灯初上,爸爸妈妈领着我从机场走出来。长龙似的街道上,五光十色的灯光在闪烁,光彩夺目,感觉他们发出了整个太阳的光芒。蜿蜒绵长的霓虹灯围绕着一座座矗立的高楼直指苍穹,整座城市仿佛用璀璨夺目的黄金包亵着。那一瞬间,我竟恍惚走进了童话世界!深圳,惊艳于初见你那第一眼的灿烂!
爸爸妈妈带着我走了你的很多地方,但最让我惊艳的是你那数目众多,但又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我喜欢那浪漫多姿的玫瑰园,满山红透的凤凰木花开,五颜六色的如勒杜鹃,充满奇幻色彩的桃花林……我惊异于那面包树、火焰木、风铃木、海南红豆等珍奇树种。深圳,是花的海洋,是树的城堡。深圳,我惊艳于你的“红”与“绿”!
妈妈第一天带我坐地铁去上学,深圳的地铁和我故乡的一样拥挤,可我却发现他有不一样的安静。更让我惊奇的是,不管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很多人都捧着一本书在读。我对面的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和妈妈一人一本书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我仔细看他的书,竟是一本双语绘本书!我旁边坐着个老人,头发都已经全白了,拐杖放在一旁,双手捧着一本 kindle,旁若无人,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那气度是否是长久以来知识浸润而成的呢 深圳我惊艳于你的子
民是如此热爱阅读!
刚开始上学的那几儿天,我有些不太适应。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操什么口音的都有。还有各种肤色的同学,非洲、美洲、欧洲……交流起来更是困难。可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我的班级和学校,我看见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解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我像这个城市一样越来越包容了。深圳,我惊艳于你的包容!
深圳,和你初识的每个细节,都让我彻彻底底地爱上你,爱你美丽的外表,爱你上进的内心,爱你包容的心态。深圳我为能成为你的子民而自豪!
【教师点评】
一词立骨,贯通全文。全文围绕“惊艳”一词精心地构思、布局。从深圳夜景的灿烂、公园的美丽、全民阅读、包容的社会等写出“我”初识深圳的“惊艳”和对深圳的热爱。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严谨,主旨集中。结尾抒情,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炽热感情。
卒章显志法,即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文章中心,又称“篇末点题法”,它起到增强文章深刻性、感染力的“画龙点睛”效果。只不过卒章显志只出现在文章结尾,画龙点睛则可出现在文章任何地方。点旨的话可以概括感悟出,也可以通过名句点化出,还可以是意境蕴含出。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主题都要明确显现出来。这种手法适用于几乎所有文体,尤以散文和议论性文体使用较多。
例如:
古人云:胜人者力,胜己者强。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这便是“强”。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又是一阵风,树叶欢快地摇曳着,似乎也在祝贺我战胜自我,重获新生......
----《战胜自己》
所以,让我们笑迎苦难吧,让我们主动去接受生命阳光的照耀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笑迎苦难》
又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段利用陆游之诗显志。再如初中学的文言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结尾卒章显志的经典。
【卒章显志满分作文】
平凡之乐,无处不在
人生百味,喜怒哀乐乃是世间常事,而“乐”之于我,却永远是最宝贵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每天两点一线,重复着在别人看来可能极其枯燥无味的生活。但对我而言,每天都是未知而充满趣味的!乐,无处不在!平凡之乐,无处不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的这句话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能略懂一二。开始,我们被强行灌输各种陌生的知识,所以很难理解“好”与“乐”。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习程度的加深、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愈来愈能发现知识的吸引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过程就是由“知”到“好”再到“乐”的过程。
一本作业就足以证明我心态的改变。从一开始的字迹潦草、步骤极少到之后的字迹工整、步骤详细,再到后来的一题多解……我开始慢慢感受到知识的“乐”,而解决问题的那一瞬间则有一种心旷神怡、豪情万丈的感觉。
我以读书为乐,以求知为趣。阅读名著,就是跟前贤先哲进行心灵的对话;演算习题,就是畅游知识的迷宫;而背诵古诗词,更是豪情满怀。我已领略了前人的文采,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清高,有“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无奈,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志,这些情趣填充了我内心的情感,更给了我持续不断的快乐。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最大的“乐”在此。
而老师,是这三年中陪伴我们最多的人。他们用辛勤和敬业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快乐。就像梁启超说的:“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一届一届的学生来来去去,任时光荏苒,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已的岗位上,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这些年轻的生命。
记得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都给我们归纳了各自科目的易错点,化学老师的最后一番话正我非常感动,他说:“你们的人生会更加美好,而我们只你们人生的过客,三年又三年,我们的工作是不会重复的轮回,每一届都是新的一届,你们也是其中独特的一届,你们走了,我们的责任就可以暂时告段落了,这是我的一件乐事。很高兴遇见你们,很荣幸能做你们的老师,谢谢。”他当时是笑着说出来的,但我看到了他眼里闪烁的泪花。是啊,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他们认真地给我们上课,认真地教我道理。也许有过摩擦,也许有过埋怨,但他们的责任心永远都在!他们以责任的完结作为自己的快乐!
不管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抑或是平凡人中的任何职业,都能从中找到快乐。平凡之乐,无处不在!
【教师点评】
立意积极,主题突出。文章从所给的前两则材料提炼出“求知之乐”和“尽职之乐”两个立意点,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展开叙述,最终归结出“不管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抑或是平凡人中的任何职业,都能从中找到快乐”的主题,即题旨“平凡之乐,无处不在”。
事例具体,以事写人。文章用作业的不断变化,具体展示学习心态从应付到认真的转变,用阅读名著、演算习题、背诵古诗具体介绍读书的快乐。用老师坚守岗位来证明尽职之乐,用化学老师的一番话展示老师教书育人的快乐。有了具体的事例,内容显得充实可信。
首尾照应法,是指文章的结尾要与文章开头的内容相照应。它是作文写作中最常用的照应法。这种照应,开头、结尾的内容通常会有所变化,且位置不能互换。
例如:
(开头)杧果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萦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此时,奶奶的爱就如杧果的芳香,萦绕在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
(结尾)又是一个夏季,杧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杧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杧果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奶奶的爱,那是奶奶给我的最好奖赏。
----《最好的奖赏》
(开头)银色的月亮露出柔美的笑脸,在窗外的树影间徘徊着,时而与枝叶依偎在一起,时而和大树捉迷藏。一个像月亮一样柔美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响,那是妈妈的声音······
(结尾)银色的月亮还在窗外徘徊着,她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着,那么柔美,就像我的妈妈······
----《那声音在耳边回响》
(开头)父亲背着我,沿着山间小路往前走,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山林深处。我也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深处。
(结尾)那天,父亲背着我,一步一步,走向了山林深处。我也一步一步,走向了父亲的内心深处。
----《走向深处》
初中课本中很多作品也用到了首尾照应的手法。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首尾呼应法满分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必然拥有不一样的世界。
这些话,我和妈妈说,妈妈马上连珠炮似的回应我:“当然不一样了,同在一个屋檐下,我的世界是相夫教子做家务,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你的世界是读书学习长本领,取得一个优异骄傲的成绩。”妈妈的话像棒槌一样敲向了我,敲得我哑口无言。我想说的不一样的世界是另一番景象,在那里,我像鱼一样自由,我可以发表我的看法,爸爸再威严,也要尊重我的发言;妈妈再能干,也得理解我的心思。
我的世界我做主,学习的事我自有安排,不用妈妈天天在耳边催促“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心里清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不用爸爸提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早就定下座右铭“少年心志当拿云”。我可以妥善地安排好学习和娱乐,做到劳逸结合。爸爸妈妈,请把目光从我身上移走,不要用你们的眼光来看待我的世界。
这些话我也想对老师说,每次班会课上,老师都会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勤奋学习,顽强拼搏考个好成绩,将来就能上好高中,进好大学,有好前途。”我多么想说,老师,谢谢您的谆谆教诲,但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最明艳的一部分,不过我还有热衷的爱好画青山绿水、唱春夏秋冬、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弹一首优美的《献给爱丽丝》……多姿多彩的生活,能让我们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最喜欢的是搏击风浪踏浪前行!
爸爸妈妈,请相信我拥有和你们不一样的世界,即便经受了困难和挫折,但“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老师,请相信我们有别样多彩的世界,即便我们练不成上天入地的本领,但我们也会如雏鹰般欢快地在天宇下翱翔。
不一样的世界,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请所有呵护我们的亲人放心吧,让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经风雨、迎巨浪,成长为一只只勇敢健壮、刚强坚韧的海燕吧。
【教师点评】
审题精准,内容充实。本文紧紧扣住题目“不一样的世界”写自己对父母和老师的感言,希望父母老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允许他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不要用单一的尺子—学习,来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文章先直接点明主题不同的人必然拥有不一样的世界”;接着分别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入手,写妈妈和老师不能完全理解孩子,从而说出自己的心声;最后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反常收束法
如果说常规收束法相对较易,用的概率比较高,那么反常收束法就稍难些,且使用不那么普遍,反常收束法包括出人意料法和委婉蕴藉法两种。
出人意料法,就是故事情节突转,陡生波澜,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法是小说的常用手法,往往需要在前面精心做好铺垫和伏笔,为后文的波澜充分蓄势。出人意料的效果往往通过解悬、突转和补叙等形式实现。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安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片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事”。
----《走进那张“牛皮癣”》
丁举人猛地站立起来,呵斥孔乙己还钱,否则就再打断他的腿,然后甩袖而去,孔乙己听了这话,痰一上涌,昏死过去了。
----《孔乙已中举》
对了,忘了介绍一下,那位“幸运”的病人,正是鄙人;而这个“庸医”,也是鄙人--一个茫茫人海中的无名小卒。亲爱的朋友,我的“私人诊所”每天正常营业,若有空假,欢迎来坐坐!
----《私人诊所》
以上案例中,第一案例通过解悬形式,让读者恍然明白三个人物对“牛皮癣”的反应:清洁工摇头、老人一撕一停、小女孩用胶带贴回去:第二个案例通过突转法,揭开了孔乙己被误中举的事实,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第三个案例通过补叙,让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法结尾作文】
儿子
黑暗渐渐笼罩了大地,秋风吹过一条条深巷,让人禁不住打几个寒颤。
一个衣着破旧的老人徘徊在深巷之中。一头又脏又乱的白发,黝黑的脸庞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单薄的衣裳使他蜷缩在一个小角落里,口中不断的呼喊着“辉”。    
“轰隆隆”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顷刻间,豆大的雨珠从天而降,可怜的老人被这些雨点逼得无处可逃,往角落里缩了又缩,胳膊抱得更加紧了,“辉……辉……”呢喃不清的叫着,直至完全消失。  
  大雨渐渐停了,晨曦微露,巷子里的人也都出来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看见了老人,便使劲踹他,边踹还边喊:“你这个老头子活得不耐烦了啊,敢躺在我家门口,快给我起来,快滚!”  
老人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这凶神恶煞的人儿,惊慌的爬了起来,颤颤巍巍的向前走了几步,脚一崴,便倒在了地上。这时,一双大手向他伸来,老人抬头一看,这人像极了自己的儿子辉,脸上都洋溢着令人舒适的笑容。  
“爸,快起来呀!别坐在地上了。”老人用颤抖的声音说:“是你吗 辉,真的是你吗?”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又亲切的说:“是我啊,我是您的儿子呀!”  
老人信任的将苍老的手放在那双大手上,看着年轻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那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气冲冲的跑了过来,“以后管好你爸,别让他像个乞丐一样躺在别人家的门口。”“哦,好……好!”年轻人挽着老人的手将他带回了家。  
他们刚回到家,另一个老妇人也刚好从门外进来,她吃惊的看着那个衣着破烂的老人。  
年轻人将老人拉回了房间,老妇人忙拉过他问:“他是谁?怎么会在我们家?”“他是我在路上看见的,我觉得他很像我的父亲……”说话间,他的眼睛竟有些迷离。  
房内的老人听得一清二楚,老人的眼睛注满了泪水,原来他不是他的父亲,可是,他居然……
委婉蕴藉法,即故意不直接明说结果,而是采用意境创设、哲理暗示等方法,委婉含蓄表达文章的主题。
例如:
小院依旧是小院,豆蔓和瓜秧长得更绿更繁,而且缠绕在了一起。
----《邻居》
我静静地闭上眼,那只青鸟,在梦幻的天堂里,飞翔着,飞翔着……
----《我读〈青鸟〉》
白色的花瓣飞舞,把我从梦中唤醒,梨花的美丽早已融入我的身躯。眼前浮现出那些遗忘已久的笑靥,还有花香浸润的小院,随风飘洒的片片花瓣……
----《梨花的魅力》
撒网的人对鱼说:“我网住了你的生命!”鱼对撒网的人说:“我同住了你的时间!”
----《网住了谁》
以上四个案例的结尾都采用了委婉蕴藉法。其中,《邻居》的结尾巧借豆角和丝瓜,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情交心、和睦相处的主题:《我读(青鸟)》《梨花的魅力》两篇文章的结尾通过创设意境,让文章余韵悠长、主题深刻:《网住了谁》则通过对话,让结尾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委婉含蓄法满分作文】

前几天一直下雨,学校操场旁边的草地上已长出了半人高的野草,同时,一种叫蛐蛐的昆虫也变多了。只要你用手去摸一下草地,就会有四五只小蛐蛐跳出来,但又如跳远运动员一样,跳失在草丛里了。
这一天,跑完步后,班主任组织我们去拔草。同学们一踏进草地,这些蛐蛐就蹦跳着,飞跃着,在我们面前肆无忌惮地抗议着。开始拔草了,我拔起几根草,就有几只蛐蛐跳了出来,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个念头:抓只蛐蛐。可是,这些小蛐蛐的速度极快,我根本抓不住它们。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回教室前逮到了一只。
我想把这只小家伙塞进矿泉水瓶里,可这家伙佩得很,死活不肯进去,它用两条健壮的大腿勾住瓶口,我用笔戳了它一下,它差点掉下去,可又神奇般地把自己倒钩上来了,不管怎么捅,它就是不下去,于是,我直接盖上盖子,把瓶子晃了晃,它就掉到瓶子底了。
那蛐蛐毫不甘心,沿着瓶壁向上爬。它纵身一跃,想跳出瓶口,可是,它撞到了坚硬的瓶盖,重重地摔了下来,它的身体变了形,背上沾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珠,身体似乎重了许多,但只见它抖了抖身子,仍用最后一股力量向上跃,“咚”瓶子晃动了一下!可它的血肉之躯终不可能战胜那坚硬的盖子,像上次一样,它又摔了下来,这次还摔掉了一条腿。我的心突然抽动了一下,我开始后悔和遗责自己的残忍了。它平静了,我以为它不再动了,可它用仅剩的一条伤痕累累的残腿又开始艰难地向上爬。
这一幕,我被它那可怕的恒心和毅力折服了,我旋开瓶盖,小心翼翼地把它倒出瓶子,看着它挣扎着爬向草丛去……
【教师点评】
妙用修辞,生动形象。文章写蛐蛐,刚进草地,见到蛐蛐像跳远运动员一样,接着是肆无忌惮地抗议,再后来是不折不扣地抗争,这些过程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蛐蛐写得生动形象。
含蓄结尾,隽永深刻。作者在最后被蛐蛐的行为所震撼,于是小心地打开瓶盖看着它挣扎着爬向草丛,结尾的省略号显得含蓄深刻,既写出了自已的悔恨之情,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隽永深刻,回味无穷。
作为文章结构的要素开头与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因此,在熟练掌握以上规律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大胆借鉴更多写作技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作文写作。作文结尾方法千万,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的结尾关键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