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风成地貌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像,掌握细微观察风成地貌的方法; 2. 能够辨识典型的风蚀和风积地貌类型,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3. 了解风沙活动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观察风成地貌景观图,了解风成地貌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2. 借助案例探究分析,理解风成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 理解黄土高原和沙丘形成的风力沉积过程; 2. 观察和描述新月形沙丘的特征。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播放黄土高原特有的曲调“信天游”,并配以尽显壮美苍茫的黄土景观,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提出驱动问题:黄土高原辽阔深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后抛出疑问,节奏紧凑,快速进入情境。 2.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1)风消土沉——风力沉积作用分选性的探究 相关信息:1955年秋,在山西临县的黄河之滨,一位老农在北边的田里抓一把黄土,然后又在相隔不远的南边的田里抓一把黄土,当他将握住的双手同时松开时,两捧黄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节选自《刘东生先生大事年表》) 学生活动:“握一握”:仔细观察黄土样本,通过“握一握”来说明两个同等干燥程度的黄土样本之间的差异。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因为颗粒大小存在差异,北边的黄土形同散沙,而南边的黄土却被握成了一团(图1)。 图1 不同黄土样本握紧后呈现不同的形态 教师解惑:北边的黄土粗沙子多,所以松散不易成型,而南边的黄土颗粒较细,颗粒与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强,所以用力抓握后不易散开。当时的地质学家也由此找到思路,对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展开大规模的调查。发现黄土粒度的分带规律:北边是沙黄土带,往南是黄土带,再往南,至西安、秦岭、华山一带,黄土变得更细更黏,是黏黄土带(图2)。 图2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粗细分带示意图 学生领悟:黄土高原从北到南,粗细差异普遍存在。纵观整个黄土高原,只有一种力量能横贯每一个角落,那就是百万年来呼号不绝的西北风。远方吹来的西北风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又遇到山地的阻挡,风力逐渐消退,黄土也由此按颗粒大小先后发生堆积,这一过程可简要的归纳为“风消土沉”,这也体现了风力沉积作用的分选性。 知识建构:讲解风力沉积作用的分选性特征;同时总结出地貌特征可从厚度(高度)、物质组成等角度描述。 (2)风弱沙积——新月形沙丘地貌特征的探究 引出任务:黄土高原成因之谜的神秘力量已找到,那么这些深厚黄土是风力从哪儿搬运过来呢?可以往西北方向逆风去追溯。黄土高原西北方向遍布沙漠,离得最近的应当属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播放视频《航拍中国第二季(内蒙古)》片段,思考沙漠与黄土高原成因可能存在的联系。 教师设问:视频中介绍了腾格里沙漠中沙丘的表面软硬不一的特征,也介绍了巴丹吉林沙漠沙丘的特点。新月形沙丘是沙漠中沙丘的基本形态,请深入认识新月形沙丘,进而探究其与黄土高原深厚黄土存在的联系。 学生活动:“画一画”。 任务①:结合图片试着画出沙丘的示意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任务②:结合示意图,描述沙丘的特征; 任务③:标注沙丘所处地区的主导风向。 学生动手画出新月形沙丘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3),同时可以初步得出沙丘的特征:平面形态如新月;一坡微凸且平缓;另一坡下凹且较陡;但关于主导风向判读存在疑问。 图3 新月形沙丘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学生手绘图) 难点突破:采取模拟实验释疑,实验过程中发现在鼓风机平行送风的作用下,沙堆的迎风面沙粒不断搬运,坡面不断变长,坡度不断变陡(图4)。进而不断完善沙丘的特征:平面形态如新月;迎风面微凸且平缓;背风面下凹且较陡;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图4 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模拟实验装置 学生领悟:基于此,也就可以得出,沙丘是由于风力的减弱,沙粒不断发生堆积而形成,这一过程简要的归纳为“风弱沙积”。其颗粒组成的粒径会稍大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我们将沙丘和黄土高原的深厚黄土统称为风力堆积地貌。既然都为风力堆积地貌,那么深厚黄土的来源地还应继续逆风追溯。 知识建构:总结出对地貌特征可从相对位置、形态、坡形、坡度等角度描述;也了解了风积地貌的形成。 (3)风强岩蚀——风力侵蚀地貌的特征探究 引出任务:往西北方向逆风追溯,看到与风积地貌截然不同的地貌:戈壁滩,风沙没有淹没这里,反而年复一年不断塑造着这片土地。风不断吹走地表物质,进而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方式称之为吹蚀作用;携沙的气流不断对地表进行冲击、摩擦,进而破坏地表,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磨蚀作用。上述过程都可简要归纳为:风强岩蚀。在风的吹蚀和磨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均为风蚀地貌。从中选择四张典型的风蚀地貌景观图,请用粘土动手捏制风蚀地貌的模型。 学生活动:“捏一捏”。学生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任选两个风蚀地貌景观,动手用粘土捏制模型,并结合其特征尝试命名。学生捏制的模型较为形象(图5),均能准确掌握到风蚀地貌的显著特征,且能较为全面的描述地貌特征,例如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狭窄,风蚀壁龛表面密集分布的如蜂窝状的凹坑。此外在命名环节,受到地貌成因加形态特征的命名方法的启发,均能较为贴切地命制地貌名称。 图5 典型风蚀地貌景观图(上排)及相应的模型(下排) 教师支持:捏制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作品间隔成列地放置在展示板上,外形酷似雅丹地貌这一组合地貌,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地貌和整体地貌的描述的异同。呈现课前学生对雅丹地貌景观图片的文字描述,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提炼当时描述的角度。学生课前文字描述如下: 生1:在一片戈滩上,立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排列紧密土堆土块,有些的内部厚实,矗立几百万年不倒,还有的外实内需,一看就是那种饱受了狂沙狂风摧残,即将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生2:寂静的沙漠上矗立着一座座的石堆,那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的如抛物线,有的好像啥也不是,高高低低,从空中看好似一座迷宫,神秘莫测。在这当中好像怎么也看不到边。。。 学生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较为准确对角度进行提炼,如“戈滩”是对地貌相对位置的描述,“土堆土块”是对物质组成和个体形态的描述等。 学生领悟:“迷宫”是对宏观地貌的整体形态的把握,“高高低低”是对雅丹地貌“垄槽相间”的整体形态的描述,“怎么也看不到边”是对宏观地貌的规模的描述。由此也可以得出宏观地貌的描述既要准确抓住个体地貌的特征,也要对整体性进行描述,譬如规模、整体形态、走向等。 知识建构:认识典型的风蚀地貌的特征,也认识到宏观地貌的特征描述要从整体到个体。 3.探究性作业设计 (1)风沙活动危害的介绍 黄土成因的探究之旅到这儿是结束了,可是携沙的西北风依旧在呼啸,给途经地区带来了强风、沙埋、风蚀、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针对这些会带来危害的风沙活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沙措施,对相关对象进行保护。 (2)治沙措施的探究 查询资料,归纳总结区域治沙的可行性措施,并完成下列表格。 治沙措施治沙地点保护对象优势劣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