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十一 化学反应的调控2024年贵州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 考频 难度 分值 试题情境 学业质量要求燃烧条件及探究 10年6考 较易或 中等 0.5~2 教材实验、冬奥会火炬、生活情境 能运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 10年6考 较易 0.5~ 1.5 灭火机器人、生活情境、实验情境 理解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2019年T5D、 2020年T33(1) 较易 0.5、1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 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对应版本导航:人教版九上第二单元课题3、第七单元课题1 沪教版九上第2章第1节、第4章第1节 过实验>过考点>过知识>知识梳理过知识随堂小练过实验>过考点>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氧化可燃物氧气或空气着火点隔绝空气或氧气着火点知识梳理有限的空间迅速膨胀禁止烟火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湿毛巾知识梳理质量化学性质质量化学性质不能随堂小练1[沪教4.1图4-2变式]如图为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绢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手绢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溶液浸湿后,手绢的着火点升高D.酒精溶液中的水蒸发使手绢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D随堂小练2[沪教4.1图4-10变式]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家用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A随堂小练3[人教2.3习题2(4)变式]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剂使用C随堂小练4[人教7.1习题6、沪教4.1习题1变式]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B.用灯帽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剧烈燃烧一定会爆炸D.将煤球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过考点考点1 燃烧条件及探究(10年6考)考点2 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10年6考)考点3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0年2考)过实验>考情分析 >过知识>考点1燃烧条件及探究[10年6考]1[2023贵州5,2分]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D考点1燃烧条件及探究[10年6考]2[2022贵阳31(1)(3),2分]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与氧气接触考点1燃烧条件及探究[10年6考]2(2)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了冬奥会精神,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奥运成果,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貌。试题以冬奥会为材料,考查了燃烧的条件,紧扣课标,关注热点,回归教材。素养落地针对练1[2023北京丰台区一模]如图实验可用于验证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B.对比①和③,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热水起到隔绝氧气、提高温度的作用解析热水中白磷不燃烧不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而是没有充足的氧气。C针对练2[2023南京期末]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然后是硫燃烧。白磷比硫先发生燃烧的原因是 。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的低针对练2(2)19世纪,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侧面,硫、KClO3、MnO2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瞬间,火苗异常旺盛,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D.红磷发生了燃烧B考点2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10年6考]1[2022贵阳3,2分]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B考点2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10年6考]2[2017贵阳32(3),2分]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若用该装置模拟灭火器(产生CO2)灭火,对实验应进行的调整是 ,其灭火的原理是 。 将石灰石换成碳酸钠或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隔绝空气考点2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10年6考]3[2020贵阳32(4),1分]科学使用医用酒精。阅读下列材料。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1)从燃烧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简述: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原因有 。 乙醇是易燃物,其闪点低,爆炸极限范围大,挥发到空气中,一旦遇到明火,极易引发燃烧,剧烈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导致爆炸的发生物质 最小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最大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闪点(℃)乙醇 3 19 12.8(医用酒精为22)柴油 0.6 7.5 >62考点2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10年6考]3(2)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 (填“擦拭”或“喷洒”)。 擦拭针对练1[2023株洲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C针对练2[2023沈阳皇姑区期末改编]在生活中,利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点燃一支蜡烛后,同学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1)小明采用了吹的方法,其灭火原理是 。小东用烧杯盖的方法,其灭火原理是 。小丽用水浇的方法,其灭火原理是 。小刚用剪刀将蜡烛焰芯剪去的方法,其灭火原理是 。 (2)成语“釜底抽薪”与上述 同学所用原理相同。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移除可燃物小刚考点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0年2考]1[2020贵阳33(1),1分]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催化作用考点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0年2考]2[真题改编,2019贵阳5D,0.5分]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加快了反应的速率,则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可以添加催化剂,将水直接转化成汽油以节约石油资源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可以通过加入催化剂来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D.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C针对练1[2023上海徐汇区模拟改编]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以下对比实验。①3.0 g KClO3与1.0 g MnO2均匀混合加热。②将x g KClO3与1.0 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中x的值为 ,你的理由是 。 2KClO32KCl+3O2↑3.0除催化剂种类不同外,其他因素均相同针对练1(2)通过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催化剂的使用能有效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有同学认为,在反应物中加入某物质后,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了并不能证明加入的物质为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都不变,才是催化剂。 质量和化学性质(3)有关催化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B.催化剂的使用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同一化学反应可能选择不同的催化剂D.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E.二氧化锰是催化剂AC针对练1过实验实验10 燃烧条件的探究(课标要求必做)(10年6考)考情分析 >过知识>过考点>过实验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图1、图2所示实验:(资料:白磷着火点40 ℃,红磷着火点240 ℃)【实验原理与现象分析】(1)图1实验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 4P+5O22P2O5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实验10 燃烧条件的探究(课标要求必做)(10年6考)过实验(2)图1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为 ,让水中白磷也发生燃烧的措施是 。如果将烧杯中水温升高到100 ℃,水会发生燃烧吗 为什么 。 (3)图1铜片上同时放白磷和红磷的目的是验证 。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向水中通入充足的氧气不会。因为水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过实验(4)图2实验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同时产生另一种白色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此,我们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 2Mg+CO22MgO+C有些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需要氧气过实验【实验异常现象分析】(5)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有时会发现铜片上的红磷也会发生燃烧,其原因是 。 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过实验【知识应用】(6)实验室中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原理为 。 【实验改进】(7)如图3为对图1实验进行的改进实验,对比图1实验,其优点是 。 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避免污染空气,更节约药品实验思路1.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2.设计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如图1实验↓3.进行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思路4.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思考:①灭火一定需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吗 ②二氧化碳可以灭所有的火灾吗 ③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吗 答案①不需要 ②不可以 ③不可以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如图1实验,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变量为可燃物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变量为与氧气接触;热水与铜片上的白磷变量为是否为可燃物。常用到控制变量思想的实验有: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探究铁生锈条件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