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新课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842年《南京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分析图片所述历史事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外交特点:不平等、不独立、无主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梳理建国初期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①“另起炉灶”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方针:
知识扩展
另起炉灶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人捣乱。
——巩固了新中国的
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中国
美国
二战后国际形势
谋求民族独立
新兴独立国家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
应对措施:一边倒
面对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这些情况。
建国初的外交成就(不利局势):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拒不承认新中国;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禁运。
中国应对措施是什么?
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社会主义
国家占多数
建国初期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一:1949年-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思考:表格反映了当时什么局面
局面:
中国外交出现困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少)。
政策:一边倒政策。
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国对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是什么外交政策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0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2.提出:
3.内容: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会见印度和缅甸总理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快速记忆
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
⑸和平共处(目标)
⑷平等互利(实施条件)
⑶互不干涉内政(政治保证)
⑵互不侵犯(政治保证)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发展: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对此,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联合声明。
5.意义:
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当代新型国际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几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存在着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富压贫的不平等现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与这种现象相对立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国内: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影响)。
195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
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一)日内瓦会议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亚洲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互相干涉内政;应该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而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正常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不容许歧视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亚洲国家避免新的殖民主义者利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空前灾难而获得和平和安全。
— — 在日内瓦会议上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发言
(一)日内瓦会议
1.召开背景:
“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持续高涨,出现了一批独立国家。
2.概况:
(1)召开时间、地点:
(2)中国代表:
(3)特点:
(4)目的: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
也称亚非会议
(二)万隆会议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思考:面前会有哪些困难?
但!参会之路,困难重重!
暗杀周恩来
“克什米尔公主号”
爆炸坠毁。
困难一
困难二
29个亚非与会国,建交的只有6个亚洲国家,非洲一个都没有。
困难三
美国挑拨与会国关系,
使其“分裂而瓦解”。
会中: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巴基斯坦国代表发言
(斯里兰卡)
我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性活动
泰国代表发言
菲律宾代表发言
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伊拉克代表发言
如何解决争端?
是置之不理?
保持沉默?
还是针锋相对?
据理力争?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了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企图破坏会议,改变内容。
周总理怎么处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万隆会议
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一:
(求同)……那就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承认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在经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材料二:
(存异)……大家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
不同的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历史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民族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维护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思想意识不同
目的:追求和平、共同发展
“求同存异”方针作用/意义: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万隆会议
1955年4月24日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充满了亚非世界团结胜利的喜悦。各国之间加强了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建交创造了条件。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亚非人民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维护民族独立与和平共处、加深各国间友谊的精神。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
“万隆精神”
在周恩来26年的外交生涯中,总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还包括美国和日本。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周恩来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外交家”?
①周恩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②周恩来用高超的外交智慧,维护国家利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万隆会议
课堂总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 存异”
时间:
1953年底
内容:
时间:
意义:
1955年万隆会议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意义: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课堂练习
“两国(中国和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下列选项属于“这些原则”的是( )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求同存异” D.多边外交
A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