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
A. 人类文明兴起以农耕为基础 B.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C. 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D. 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和所学可知,世界主要农作物主要发源于大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兴起以农耕经济为基础,A项正确;亚洲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它地区如欧洲、非洲、美洲等,排除B项;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前提,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
2. 人类最早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图数字所标注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产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诞生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古文明区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图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诞生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古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应的是②,B项正确;①是古埃及文明,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③是古印度文明,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④是中华文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 古埃及的神灵众多,在西底比斯的帝王谷的一处陵墓的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埃及人不仅崇拜狮子、狼、鹰等凶狠动物,还崇拜猫、狗、山羊、公羊、蜜蜂,甚至甲虫等大大小小的动物。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经济生产以游牧狩猎为主 B. 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C. 宗教神学思想意识较浓厚 D. 使用图画文字记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埃及。考查古埃及的神灵崇拜。根据材料“在西底比斯帝王谷的一处陵墓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大大小小动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埃及宗教神学思想较为浓厚,C项正确;古埃及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是农耕经济,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古埃及受到宗教神学影响较大,“法老权力”材料并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记事方式,得不出使用图画文字记事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4. 波斯战争中的主帅特米斯托克里斯(ThemistoCles)说:“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材料说明( )
A. 希腊反思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B. 古希腊的海外贸易繁荣
C. 古代雅典人很重视海军建设 D.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希腊。根据材料“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和所学可知,在古希腊只有公民才是兵役来源,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之核心,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主体地位,非对战争胜利的原因反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仅是以海军建设为例,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非重视海军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5. 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全长1677英里,沿途设有111个驿站,覆盖帝国全境。后来,从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路,向西南通往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这些御道的修筑( )
A. 推动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B. 有利于地中海地区的长期和平
C. 扩大了古埃及文化的影响力 D. 加强了古代文明区域间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波斯帝国(西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波斯帝国通过在帝国全境修筑“御道”和建立驿站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这有助于西亚和北非等各古代文明区域间的连接,D项正确;推动西欧封建国家发展的是日耳曼人,而不是波斯帝国,排除A项;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帝国是罗马帝国,而不是波斯帝国,排除B项;材料中的御道的修筑扩大了古代西亚文化的影响力,而不是扩大古埃及文化影响力,排除C项。故选D项。
6.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帝国建立于公元前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广泛推广希腊文化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波斯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B项正确;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至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至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没有广泛推广希腊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 图1、图2分别为在新疆出土的古罗马纺织品图和在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图。这反映了古代( )
A. 东西方存在经贸联系 B. 罗马帝国与汉朝官方交流频繁
C. 罗马丝织业长期发达 D. 罗马开辟了通往汉朝丝绸之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新疆出土的古罗马纺织品图和在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图”可知东西方之间存在经济联系,A项正确;官方交流频繁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罗马丝织业发达,在题干中无法的得出,排除C项;丝绸之路是汉朝开通的,排除D项。故选A项。
8.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永远记住下列六个词: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说明在封君封臣制度下( )
A. 人人都要信守承诺 B. 权利与义务的交织
C.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D. 西欧社会有序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题干“中古时期的欧洲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无法说明在封君封臣制度下,人人都要信守承诺,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但在题干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说明这一点,排除C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封君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不是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 中古时期,法国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和约规定:“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经两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证,应对受害商人作出相应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其中20先令归受害高人,40先令归法官……”下列对该和约解读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封建制度瓦解 B. 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促进了工业革命产生 D.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由材料信息“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经两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证,应对受害商人作出相应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其中20先令归受害高人,40先令归法官……”可知法国保护过往商人及货物,并对违反者进行处罚,保障受害人的权益,这促进了城市来往客商进行贸易往来的积极性,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项正确;此举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与封建制度、君主制度无关,排除AB项;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产生,材料未涉及生产力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0. 据统计,从诺曼征服到1191年,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多任院长在国王干涉下更换,院长职位空缺期长达两年以上的就有三次。而按照传统,在院长空缺期,修道院的收入是归国王的。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 天主教弊端丛生亟待改革 B. 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
C. 王权增强冲击了教会权力 D. 修道院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66年诺曼征服到1191年(英国)。据材料“多任院长在国王干涉下更换,院长职位空缺期长达两年以上的就有三次。”可知,中世纪中期国王对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控制力加强,由此反映出王权增强冲击了教权,C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院长职位受到国王控制,在院长空缺期修道院的收入归了国王,“天主教弊端丛生”“严峻的财政危机”“修道院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 教会法教育是中世纪欧洲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祈祷、阅读、写作和辩论等,不仅培养了教士、修道士和信徒的精神信仰与道德修养,也传递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如公正、慈善、同情。这说明教会法教育( )
A. 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B. 促进理性主义传播
C. 束缚了民众思想意识 D.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公正、慈善、同情”可知,教会法教育具有社会教化作用,D项正确;欧洲在中世纪没有建立起封建专制统治制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传递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可知,教会法教育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教会法教育的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
12. 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所谈及的药物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这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医学( )
A. 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B. 忽视了民族药物学的创新发展
C. 融合了东西方的医学成果 D. 源于帝国境内繁荣的商业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其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可知其充分吸收了东西方的医学成果,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这些著作是通过实践进行的经验总结,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东西方医学成果的借鉴,但并未涉及民族药物学缺乏创新,排除B项;医学的发展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而非仅仅是商业贸易的促进,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
13. 1453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利。可见奥斯曼帝国
A. 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注重对人的思想控制 D. 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利”体现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制度特征,A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政教合一制度对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发展有利,排除D。
14.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天皇宣布全国土地为“公地(天皇的土地)”,自由民为国家“公民”,并授予“公民”一定的土地;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把全国分为31个省250个县并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这些举措旨在( )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 削弱国王专制权力 D. 结束长期地方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化改新时期(日本)和15世纪(奥斯曼帝国)。根据材料信息“公地(天皇的土地)”“公民”“并授予公民一定的土地”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孝德天皇的措施加强了中央权力;奥斯曼苏丹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将全国土地归中央所有,也扩大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B项正确;大化改新实行的是封建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国王决策的专制权力变化,排除C项;“结束长期地方割据”的说法与奥斯曼帝国实际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 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主要体现了该官员( )
A. 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 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 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D. 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朝鲜。据题意可知,虽然高丽王朝的大臣主张遵守华夏制度,但也主张要遵循高丽的地方风俗,由此可知该官员是强调要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项正确;该官员也强调要遵循高丽的地方风俗,并不是全盘吸收中国文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内容并不是承认本国的藩属地位,排除B项;根据“华夏之制,不可不遵守”可知该官员并不是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排除C项。故选D项。
16. 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
国家 现象
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 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 政治环境宽松 B. 对外贸易发达 C. 文化交流频繁 D. 封建制度先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阿克苏姆、马里、摩加迪沙的经济繁荣,贸易发达,甚至有些国王亲自参与对外贸易,可得出对外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只有马里涉及到了国王的做法,不能得出政治环境宽松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往来,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能得出封建制度先进,排除D项。故选B项。
17. 玛雅国王宣称自己是玉米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着和神灵一样的能力。图1所示为出土于危地马拉(位于中美洲)的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这印证了玛雅人( )
A. 绘画艺术的创新 B. 神灵崇拜的意识 C. 农业技术的先进 D. 玉米种植的推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美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从出土的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可以印证“玛雅国王宣称自己是玉米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着和神灵一样的能力”,说明玛雅人存在神灵崇拜,B项正确;无对比,无法得出创新,排除A项;仅从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无法看出农业技术状况,也不能看出玉米的推广种植状况,排除CD项。故选B项。
18. 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问题是( )
A. 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 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 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会获得大量黄金、香料,符合新航路开辟的经济需求,将美洲变成基督徒,符合其传播基督教的愿望,即宗教因素,总体而言此材料可以研究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宗教等动机,B项正确;此航路属于新航路,不是传统商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全球性航行,不能得出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和所学可知,1487年,航海家迪亚土在航行中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B项正确;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排除A项;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排除C项;1942年,哥伦布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排除D项。故选B项。
20.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这( )
A 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 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 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 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哥伦布远航美洲时,把欧洲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农作物品种、家畜等传到美洲,这对于推动美洲社会的开发是有一定作用的,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但在此之前世界已经存在这些现象,不是开启,是进一步扩大,排除A项;资助哥伦布远航的是西班牙王室,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当时西班牙还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大发展阶段,哥伦布传播的还是欧洲传统的生产方式,但仍然领先于当时的美洲,排除D项。故选C项。
21. 下图是1602年前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黄金海岸金矿图》,由葡萄牙官方制图师绘制,重点标注了西非海岸的城市以及用十字架表示的金矿,特别绘制了两幅原始居民生活方式的插图,并且融入了最新探险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
《黄金海岸金矿图》
A. 地图制作适应贸易中心转移 B. 大量黄金最终转化为生产资本
C. 原始居民开始遭遇黑奴贩卖 D. 欧洲殖民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据材料“1602年前后、西非海岸、金矿”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故西非海岸的相关信息受到重视, A项正确;材料虽涉及到黄金,但不体现掠夺黄金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黑奴贩卖,更不体现是否是“开始”,排除C项;深入非洲腹地是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排除D项。故选 A项。
22. 有学者统计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如下表),由此表可知( )
项目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万~200万磅 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万~65万磅 70万~100万磅
A. 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D. 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表”可得知经1600年地中海的商品贸易额仍比经好望角的贸易额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排除A项;地中海是传统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排除D项。故选C项。
23. 下图为16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学者们在雅典学园探讨学术问题的情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 讴歌古希腊精神,赞美人文主义 B. 揭露教会腐败,弘扬科学精神
C. 批判中世纪黑暗,崇尚理性主义 D. 抨击专制统治,追求民主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初(意大利)。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雅典学园》中描绘古希腊的先贤讨论学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6世纪初的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所以体现了对古希腊精神的讴歌和对人文主义的赞美,A项正确;这幅画并没有揭露教会的腐败,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在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与文艺复兴不符,排除C项;抨击专制统治,追求民主权利是启蒙运动中提倡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4. 16世纪,纺织工人要求“不仅要从精神上而且要从实际行动上”掌握福音的真义,坚称“我们应当以爱和真正的信仰来照看我们的兄弟”,应当将装饰教堂的资金转而用在“冬天缺少柴火、蜡烛和其他生活必备品的穷人身上”。这一现象( )
A. 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 B. 将民众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 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不仅要从精神上而且要从实际行动上”“我们应当以爱和真正的信仰来照看我们的兄弟”“应当将装饰都堂的资金转而用在‘冬天缺少柴火、蜡烛和其他生活必备品的穷人身上’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517,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中的现象就是宗教改革成果的表现,A项正确;B项是文艺复兴的作用,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的腐朽统治,并不是反对上帝,排除C项;材料现象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材料主旨与民族意识觉醒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5. 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在寻找上帝的旅程中,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这一现象( )
A. 折射出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 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C. 促进了近代大学职能转变 D. 凸显了大学对知识的传播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B项正确;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已经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项;材料现象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但未体现近代大学职能转变,排除C项;材料现象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26. 自然神论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一思想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自然神论的出现( )
A. 意在对抗启蒙运动 B. 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
C. 推动宗教改革兴起 D. 深受近代科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及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这种理论仍旧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其认为上帝不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而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对世界自身规律发展的认识,反映了这种理论受到了近代科学的影响,D项正确;自然神论的出现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发展,排除A项;自然神论并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也没有否定宗教,排除B项;宗教改革在十六世纪已经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27.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的图书出版量迎来增长高潮(见下图)。同一时期,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由原来的29%提升至47%。上述情形的出现最可能得益于( )
A. 文艺复兴的推动 B. 民族国家的建立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启蒙运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依据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促进了文化与教育的发展,D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现象无必然关系,排除A项;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强调国家的主权性、民族性和人民性,与图书出版量迎来增长高潮不构成直接关系,排除B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8.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出自文献(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保障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限制王权,B项正确;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1789年法国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9. 18世纪60年代以前,英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人民大都自命为英王的臣民。但是,随着英国对殖民地经济掠夺的加剧,当地人不再以弗吉尼亚人、纽约人自居,而是强调自己“美利坚人”的身份。这反映了( )
A. 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B. 美国政治独立的经济根源
C.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分裂 D. 英国对殖民地教育的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战争前夕,英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人民不再做英王的臣民,而是强调自己“美利坚人”,反映了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政治独立的经济根源即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排除B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分裂与北美十三块英属殖民地人民一致强调自己是“美利坚人”不符,排除C项;英国对殖民地教育的强化与“英国对殖民地经济掠夺的加剧”“(殖民地人)强调自己‘美利坚人’的身份”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0. 《法国民法典》中几乎有1/3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如第 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 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这些规定( )
A. 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激发了劳动者积极性
C. 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 承认了财产不公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A项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但与劳动者积极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维护私有财产不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原因,排除C项;维护私有财产是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并非承认财产不公,不能讲保护私有财产与承认财产不公等同,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8分,32题12分,共40分)
31.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临近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就使得希腊文明非常容易受到上述两地文明的影响。许多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化。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希腊的经济结构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古文明之中的重要性,却是一点也不遑多让。
——摘编自《论古希腊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图1
图2
(1)据材料一,指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并举两例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2)古代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大帝国。写出材料二中图1、图2两个帝国的名称,并分别列出一条判断依据。
(3)有人说地中海是“文明交流之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影响: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农业不发达,重视开放型商品经济;文化开放包容,广泛吸收外来文化;重视殖民活动,具有扩张性。
贡献:古希腊的神话、喜剧和悲剧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十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图一:亚历山大帝国;
图二:阿拉伯帝国。
依据:图一区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并且图片中还有时间公元前331、公元前333年,据所学这是亚历山大东征时间;图二区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并且材料中还有时间公元8世纪,显然这是阿拉伯帝国。
(3)说明:地中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很多历史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是通过地中海。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更是将自己扮演成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四大文明基本通过阿拉伯外传到世界各地,西方的文明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之手传至东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希腊。影响:根据材料“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可得出小国寡民,城邦林立;根据材料“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希腊的经济结构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可得出农业不发达,重视开放型商品经济;根据材料“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临近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就使得希腊文明非常容易受到上述两地文明的影响”,可得出文化开放包容,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根据材料“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可得出重视殖民活动,具有扩张性。
贡献;根据材料“许多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希腊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成就突出,可得出古希腊的神话、喜剧和悲剧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和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十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结合地图可知,图一为亚历山大帝国;图二为阿拉伯帝国。
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区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并且图片中还有时间公元前331、公元前333年,据所学这是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区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并且材料中还有时间公元8世纪,显然这是阿拉伯帝国。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说明:可从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和具体帝国为东西方沟通的作用角度进行论述。如:地中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很多历史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是通过地中海。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更是将自己扮演成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四大文明基本通过阿拉伯外传到世界各地,西方的文明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之手传至东方。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实现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知,研究者们常将历史予以分期,并对所划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如“公元前500—公元200年:欧亚文明区的联结”,“1000—1500年:跨文化交流的增速”等。
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史某一历史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分期与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中的分期与特征概括)
【答案】《发 现的年代:1400-1800》。
1500年左右,随着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张去遥远的东方寻金,在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航海家们开辟了从欧洲到世界各地的航线,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地方,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4、15世纪,意大利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把人当作世界的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此发现了人,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
结论:1400-1800 年是世界和人被发现的时代。
【解析】
【详解】试题提供了一则提示性材料,说明了历史研究者们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时代诉求而加以分期,实现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知。并依此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综合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史某一历史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和依托史实评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突出“问题意识”,鼓励考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体现对考生思维的多元性、多向度的考查特点。旨在引导考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调逻辑思维的方式和力度,注重史论结合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本题并不要求考生像专业学者一样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全面梳理、阶段分期,而是要求概括某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主题要求突出“时段”与“典型特征”。据此,考生作答时不难找到问题抓手,比如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开展;16-18世纪:征服与掠夺;16-18世纪:人类思想解放;18-19世纪: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1914-1945年:帝国矛盾与战争灾难;1945-1991年:冷战格局与美苏争霸等主题。这样的分期也容易与考生所学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形成对接,相关史实也具体、清晰。答题时应紧扣主题,阐述应做到“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体现考生的学科思维与逻辑思辨能力,忌泛泛而谈。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
A. 人类文明兴起以农耕为基础 B.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发源地
C. 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D. 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2. 人类最早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图数字所标注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产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诞生目前所知最早史诗的古文明区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古埃及神灵众多,在西底比斯的帝王谷的一处陵墓的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埃及人不仅崇拜狮子、狼、鹰等凶狠动物,还崇拜猫、狗、山羊、公羊、蜜蜂,甚至甲虫等大大小小的动物。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经济生产以游牧狩猎为主 B. 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C. 宗教神学思想意识较浓厚 D. 使用图画文字记事
4. 波斯战争中的主帅特米斯托克里斯(ThemistoCles)说:“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材料说明( )
A. 希腊反思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B. 古希腊的海外贸易繁荣
C. 古代雅典人很重视海军建设 D.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
5. 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全长1677英里,沿途设有111个驿站,覆盖帝国全境。后来,从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路,向西南通往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这些御道的修筑( )
A. 推动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B. 有利于地中海地区的长期和平
C. 扩大了古埃及文化的影响力 D. 加强了古代文明区域间的联系
6.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帝国建立于公元前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广泛推广希腊文化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波斯帝国
7. 图1、图2分别为在新疆出土的古罗马纺织品图和在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图。这反映了古代( )
A. 东西方存在经贸联系 B. 罗马帝国与汉朝官方交流频繁
C. 罗马丝织业长期发达 D. 罗马开辟了通往汉朝的丝绸之路
8.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永远记住下列六个词: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说明在封君封臣制度下( )
A. 人人都要信守承诺 B. 权利与义务的交织
C.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D. 西欧社会有序发展
9. 中古时期,法国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和约规定:“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经两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证,应对受害商人作出相应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其中20先令归受害高人,40先令归法官……”下列对该和约解读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封建制度瓦解 B. 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促进了工业革命产生 D.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10. 据统计,从诺曼征服到1191年,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多任院长在国王干涉下更换,院长职位空缺期长达两年以上就有三次。而按照传统,在院长空缺期,修道院的收入是归国王的。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 天主教弊端丛生亟待改革 B. 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
C. 王权增强冲击了教会权力 D. 修道院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11. 教会法教育是中世纪欧洲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祈祷、阅读、写作和辩论等,不仅培养了教士、修道士和信徒的精神信仰与道德修养,也传递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如公正、慈善、同情。这说明教会法教育( )
A. 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B. 促进理性主义传播
C. 束缚了民众思想意识 D.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12. 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所谈及的药物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这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医学( )
A. 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B. 忽视了民族药物学的创新发展
C. 融合了东西方医学成果 D. 源于帝国境内繁荣的商业贸易
13. 1453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利。可见奥斯曼帝国
A. 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注重对人的思想控制 D. 阻碍社会发展
14.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天皇宣布全国土地为“公地(天皇的土地)”,自由民为国家“公民”,并授予“公民”一定的土地;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把全国分为31个省250个县并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这些举措旨在( )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 削弱国王专制权力 D. 结束长期地方割据
15. 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主要体现了该官员( )
A. 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 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 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D. 注意保持主体选择性
16. 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
国家 现象
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 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 政治环境宽松 B. 对外贸易发达 C. 文化交流频繁 D. 封建制度先进
17. 玛雅国王宣称自己是玉米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着和神灵一样的能力。图1所示为出土于危地马拉(位于中美洲)的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这印证了玛雅人( )
A. 绘画艺术的创新 B. 神灵崇拜的意识 C. 农业技术的先进 D. 玉米种植的推广
18. 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 )
A. 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 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 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19.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20.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这( )
A. 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 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 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 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1. 下图是1602年前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黄金海岸金矿图》,由葡萄牙官方制图师绘制,重点标注了西非海岸的城市以及用十字架表示的金矿,特别绘制了两幅原始居民生活方式的插图,并且融入了最新探险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
《黄金海岸金矿图》
A. 地图制作适应贸易中心转移 B. 大量黄金最终转化为生产资本
C. 原始居民开始遭遇黑奴贩卖 D. 欧洲殖民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22. 有学者统计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如下表),由此表可知( )
项目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万~200万磅 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万~65万磅 70万~100万磅
A. 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D. 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23. 下图为16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学者们在雅典学园探讨学术问题的情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 讴歌古希腊精神,赞美人文主义 B. 揭露教会腐败,弘扬科学精神
C. 批判中世纪黑暗,崇尚理性主义 D. 抨击专制统治,追求民主权利
24. 16世纪,纺织工人要求“不仅要从精神上而且要从实际行动上”掌握福音的真义,坚称“我们应当以爱和真正的信仰来照看我们的兄弟”,应当将装饰教堂的资金转而用在“冬天缺少柴火、蜡烛和其他生活必备品的穷人身上”。这一现象( )
A. 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 B. 将民众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 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25. 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在寻找上帝的旅程中,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这一现象( )
A. 折射出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 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C. 促进了近代大学职能转变 D. 凸显了大学对知识的传播作用
26. 自然神论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一思想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自然神论的出现( )
A. 意在对抗启蒙运动 B. 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
C. 推动宗教改革兴起 D. 深受近代科学的影响
27.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的图书出版量迎来增长高潮(见下图)。同一时期,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由原来的29%提升至47%。上述情形的出现最可能得益于( )
A. 文艺复兴的推动 B. 民族国家的建立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启蒙运动的影响
28.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出自文献(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29. 18世纪60年代以前,英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人民大都自命为英王的臣民。但是,随着英国对殖民地经济掠夺的加剧,当地人不再以弗吉尼亚人、纽约人自居,而是强调自己“美利坚人”的身份。这反映了( )
A. 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B. 美国政治独立的经济根源
C.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分裂 D. 英国对殖民地教育的强化
30. 《法国民法典》中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如第 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 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这些规定( )
A. 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激发了劳动者积极性
C. 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 承认了财产不公现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8分,32题12分,共40分)
31.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临近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就使得希腊文明非常容易受到上述两地文明的影响。许多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化。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希腊的经济结构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古文明之中的重要性,却是一点也不遑多让。
——摘编自《论古希腊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图1
图2
(1)据材料一,指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并举两例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2)古代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大帝国。写出材料二中图1、图2两个帝国的名称,并分别列出一条判断依据。
(3)有人说地中海是“文明交流之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实现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知,研究者们常将历史予以分期,并对所划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如“公元前500—公元200年:欧亚文明区的联结”,“1000—1500年:跨文化交流的增速”等。
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史某一历史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分期与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中的分期与特征概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