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硫及其化合物册 别:必修2学 科:高中化学(人教版)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必修第一册中学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中,氯离子是怎么检验的呢?氯离子的检验步骤: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步骤: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杂质 加入的试剂 离子方程式硫酸盐MgCl2CaCl2新增NaOH Na2CO3过量BaCl2 溶液过量NaOH溶液过量Na2CO3溶液Ba2+ + SO4 2- =BaSO4↓Mg2+ +2OH - =Mg(OH) 2↓Ca2++CO32- =CaCO3↓过量稀盐酸CO32- +2H + =CO2↑+H2OH + + OH - = H2OBa2++CO32- =BaCO3↓【思考与讨论】P6-7(1)经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得到的粗盐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盐及MgCl2、CaCl2等杂质。如果按照下表所示顺序除去它们,应加入什么试剂?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参考附录Ⅱ)(2)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去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这些离子?有,要在后续步骤中加入过量试剂除去。1.要考虑不引入新杂质;2.所加试剂要适当过量,将杂质除尽;3.引入过量的杂质在后续步骤中易于除去。★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易复原【思考与讨论】P6-7(3)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要考虑所加试剂的种类,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4) 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时,加入BaCl2 、NaOH的顺序能不能颠倒?能不能将Na2CO3放在BaCl2之前加入?为什么?能,对除杂无影响不能,否则过量的BaCl2无法除去,因此,Na2CO3总是在BaCl2后面加入。【思考与讨论】追问?Cl-Na+Mg2+SO42-Ca2+过量BaCl2过量NaOH适量HCl过量Na2CO3蒸发NaCl晶体过滤H2O↑CO2↑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Cl-Na+Mg2+Ba2+Ca2+BaSO4↓Cl-Na+OH-Ba2+Ca2+BaSO4↓Mg(OH)2↓Cl-Na+OH-CO32-BaSO4↓Mg(OH)2↓CaCO3 ↓BaCO3 ↓BaSO4、Mg(OH)2、CaCO3 、BaCO3Cl-、Na+、OH- 、CO32-Cl-、Na+调pH=7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中就含有硫。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在岩层深处和海底的无氧环境下,硫元素与铁、铜等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等。在地表附近,由于受氧气和水的长期作用,硫化物会转化为硫酸盐,如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 ·10H2O)等。火山口附近的硫单质会被大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被进一步氧化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遇水分别形成亚硫酸和硫酸。SO2H2SO3H2SO4CuFeS2S图5-7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H2SCaSO4 2H2OFeS2SO3SO2H2SO3H2SO4CuFeS2Na2SO4 10H2OS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从图5-7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含硫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在人工条件下也能发生,硫酸的工业生产就是人类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而实现的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呢?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1)下图是人们总结的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关系,请尽可能多地列举每种价态的硫元素所对应的物质,并根据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各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Na2SH2SFeSHg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序号 价态变化 转化前含硫物质 选择试剂 转化后含硫物质 预期现象1 -2→02 0→-23 0→+44 +4→05 +4→+66 +6→+4SFeH2SSO2SNa2SO3Na2SSO2KMnO4浓H2SO4Cu浓H2SO4SH2SO4CuSO4、SO2生成浅黄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生成使品红褪色的气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生成浅黄色沉淀生成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和蓝色溶液(2)从上述转化关系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设计实验实现其转化,并填写下表。SFeSSO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3)综合考虑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就你的结论和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课堂小结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氧化剂氧化还原剂还原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答题规范:取少量、加试剂、看现象、得结论课堂小结3.构建物质转化思维模型物质转化思路:实验验证思路:实验评价思路:化合价分析转化目标选择试剂预测性质设计反应验证发生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绿色化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