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评初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评初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二学期三月月评
初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思(本小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我国2012一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自然增长华变化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右图反映出我国近几年
人口年前
人口自艺
灌长率(名】
①人门增长趋缓月已呈负增长
随构占比( )
②人口文化素质还需大幅提升
③适龄劳动人口正在逐渐减少
④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针对图表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面上
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第1-2愿
③完善杜会保障体系
④不断完普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针对“世界部分矿产资源耗竭年限预测”(见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之界0的商奥本于的长年展

■青意水下不州长下同华限
2方出皇火
进天常气
n
第3怎
①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扩展矿产资源开发范围
④立刻禁止矿产资源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入夏后,全国多个地区出现高温,缺电状况严重。各地区陆续出台有序用电、错峰用电、
季节性尖峰电价等政策,部分地区还采取高耗能企业限电停产的政策。“拉闸限电”从另一侧面反映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B.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C.资源短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D.资源分布不均己影响人民生活
将新隨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力输送到能源紧缺地区的工程,称为“造电外送”。读图,回答第56题。
5.下列关于“疆电外送”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该工程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重大作用
②拟修建的线路主要是为我因的中部地区提供电力叫、东
③有利于缓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力紧张状况 花园
④对于能源短缺的地区来说可以完全依赖于该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蝴
6.“疆电外送”工程对新疆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通电外讼”工已线略
第56题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B.扩大了新疆能源生产规模
UN CLIMATE
HANGE
C.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D.改善了区域能源消费结构
CONFERENCE
7.如图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黴,该设计的寓意包括
02020鸡
①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会量简介:由绿、白、蓝三色大理石花故组成,
刻康避免直块使用可识别的四尿轮鼻的能转
②人类面临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地球,随机惶转波动的色彩就像气候变化系
③资源短缺威胁世界各国发展
统,可清变出无甜种接化的可能性。
④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节7题
木刘枵是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人因地制宜选材建造的传统民居,大多遮在较高的台基上,培
壁很厚,由原木层层叠置而成,木头交接处垫苔辞。观察木刘楞民居田,完成第89题。
⑧.传统木刻楞台基高、墙壁厚、木头交界处垫苔藓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御寒
B.遮挡雨水
C.阻挡沙暴
D.防潮通风
9.长白山满族人因地制宜选材建造木刻楞,说明当地适合发展
A.种植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业
1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某校小
记者小芳准备写一篇相关的通讯报道。以下做法能够帮助小芳获得第一手
第89题
资料的有
①到会场拍照片
②观看电视报道
③采访参会人员
④手机上网搜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对下表中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1949年10月I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注: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总结。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性意义
12.1951年7月,《东北日报》载文:“辽西省各市、县人民积极订立爱国增产捐献计划。到六月三
十日为止,各市、县初步确定在半年内增产捐献飞机(战斗机)三十架,大炮、高射炮共五门”。这
一现象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说明东北军事工业发展迅速
C.折射出人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D.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13.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议胂
1949年1956年
1966年
1976年1978年
第13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4,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CB
6-10 BCADB
11-15 DDAAB
16-20 BDDCB
二、非选择题
21.(1)该地地处中纬、大陆内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水汽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降
水少);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多大风。(一点2分,任意两点满分】
(2)由于在光伏板下,避免阳光直射,有效减少了地表蒸发,最大限度保持了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生长、
存活,从而达到光伏治沙的效果;减弱风速,降低风对地表的侵蚀,从而固定植被,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任一
点2分)
(3)
示例:光伏发电,不仅提供清洁能源,还有效治理沙漠。这种模式是创新、绿色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充
分体现了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展理念)
或光伏发电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为低碳减排作出贡献;光伏发电治沙,改善该地生态环境;增加了种
植和养殖及产品加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光伏发电及附属产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这种发展模式促进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推广价值。(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是全球变暖的问题(2分)。全球变暖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
较低的地区;还会造成全球的气候变化,会出现极端天气频发,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等。(任一点2分)
(2)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②减少煤炭的传统开发利用;③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⑤积
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⑥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任意三点6分)
(3)少使用塑料袋及其他一次性用品;减少私家车出行,提倡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垃圾分类;节约
用电、用纸、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任意2点4分,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23.(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分)
(2)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等(答案需
限定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即1949至1979年间,1点得2分)
遭受挫折原因: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相关经验和参考范例;中国国情较复杂;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落后就要挨
打的普遍民族心理导致急于求成。(1点2分,共4分)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勇气;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1点2分,共4分)
(4)建言献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互利共赢的
国际环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与中国实际国情。(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24.(1)自身情况:发展速度慢、数量少、投资额少,自身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受外来势力排挤。
(任意2点,2分】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分)
(2)趋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分)原因:实施“一五“计划。(2分)】
(3)变化:由私有制为主转变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2分)
积极作用: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2分)
25.(1)起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分)
(2)
示例1:
事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2分)
示例: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
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1936年12月2日,西安事变爆发,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
利。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至此我国的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
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