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英、美、法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
壮大
资产阶级
革命
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
资本主义
扩展




俄、日、德……
思想解放是
社会变革的先导
根本原因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逻辑
提供蓝图
思想解放运动
与教会冲突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9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625-1649年查理一世在位
“国王有权征收国家所需的税收。”
“征税应经议会批准。”
国王
议会
1789年5月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中止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因维护教士、贵族封建特权,与第三等级形成严重对立。
议会有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地方自治传统悠久
特殊的殖民地环境
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束缚资产阶级发展
启蒙思想影响深刻
思考1:革命爆发前各国的历史境况有什么特别之处?
英国
美国
法国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
——《五月花号公约》
革命如何兴起?
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贵族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崔连仲 等主编《世界通史》
思考2: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
①经济:封建专制统治(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本原因)
②阶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
②思想:思想解放
1.革命和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
1640
1688
1642
1649
1653
1658
《权利法案》
议会斗争
英吉利共和国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两次内战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1689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王位继承法》
1701
护国政体
查理一世被处死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钱乘旦《英国通史》
威廉三世和玛丽王后
革命胜利标志;
(议会代表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国王代表的封建势力间妥协)
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为君主立宪制提供条件
否定君权神授
扩大议会权力(立法权、财政权转移到议会)
限制王权(保留行政权)
确立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革命爆发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1.革命和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
1640
1688
1642
1649
1653
1658
《权利法案》
议会斗争
英吉利共和国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两次内战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9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王位继承法》
1701
护国政体
查理一世被处死
革命胜利的标志;妥协产物;
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为君主立宪制提供条件
否定君权神授
材料: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思考:根据上图,结合材料,分析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特点?
扩大议会权力;
限制王权(保留行政权)
特点:革命激进→改革妥协
(革命时期:反复性、曲折性、妥协性/革命后:渐进性、温和性)
确立
发展
完善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责任内阁制
议会改革
1832
18C20s
行政权转移;国王统而不治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两党制
1.2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国王
议会
内阁
上院
(贵族院)
下院
(平民院)
多数
组阁
负责
形式任命
任命 世袭
提请国王
解散议会
监督
(首相)
权力中心 立法权
国家元首
行政权
选民选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2)议会: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3)首相:政府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4)内阁(政府)成员必须与首相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议会与内阁产生冲突时,要么内阁集体辞职,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托利党
19世纪中期
辉格党
保守党
自由党
保守党
工党
土地贵族
国教僧侣
新贵族
城市商人
金融家
20世纪初
贵族
其他阶层
工商业资产阶级
光荣革命前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逐渐淡出内阁,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托利党党魁罗伯特 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不懂英语的国王
权力的第二次下移
行政权由国王向首相(内阁)转移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佩尔汉姆的提案,导致佩尔汉姆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即为首相。
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亨利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四十八小时的首相
上院
贵族世袭
多数党
组阁
选民选出
下院
英王
统而不治
形式上任命
议会
立法权
权力中心
代议制
内阁(首相)
行政权
任 命
集体
负责
行政
监督
政府
贵族院
平民院
【知识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2)议会: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3)首相:政府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首相能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重要影响(why??)。
(4)内阁(政府)成员必须与首相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共进退)。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三位一体)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逐渐淡出内阁,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托利党党魁罗伯特 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不懂英语的国王
权力的第二次下移
行政权由国王向首相(内阁)转移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佩尔汉姆的提案,导致佩尔汉姆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即为首相。
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亨利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
失去信任的首相
四十八小时的首相
1782年斯诺辞职后,24岁的小威廉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最年轻的首相
亨利·佩尔汉姆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佩尔汉姆的提案,导致佩尔汉姆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即为首相。
四十八小时的首相
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亨利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腓特烈·诺斯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失去信任的首相
小威廉皮特
1782年斯诺辞职后,24岁的小威廉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最年轻的首相
罗伯特·皮尔
1841年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让其组阁……从此,下院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直接组织内阁,内阁首相和阁员在一般情况下须从多数当中挑选。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多数党的领袖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要求重新分配议会席位
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力量
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1年萨里郡有3个选区,总共7个符合条件的选民,却可推举6名议员。
同时期的曼彻斯特人口18.2万,伯明翰人口14.4万,在议会中没有席位。
降低财产资格限制;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议席
政治权利
权力的第三次下移
从贵族(上院)

工业资产阶级(下院)
1832年议会改革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
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1918年
30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28年
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885年
扩大了选举范围
1969年
年满18周岁英国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1832年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3、世界:
首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范例
重点探讨
英国政治模式的独特性,意义在于以最小的社会动荡换取国家的长足进步,成为近代世界的典范。当然,英国政治模式的普适性也是令人瞩目的,作为英国政治制度核心的君主立宪制,在当今世界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杜芳、刘汝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设
计与案例研究》
相关史料
1、政治:
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2、经济: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迄至这时,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为准备工业革命而走着的历史轨迹了,那就是:形成民族国家——克服专制权力——走向工业革命。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1776美国《独立宣言》
1781年约克镇战役
1.革命过程
1781
1775.4
1776.7.4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英军投降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开始
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大陆军,由华盛顿领导。
性质:
既是民族独立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双重性)
意义:
实现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1773
波士顿
茶叶事件
导火线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1.革命过程
1781
1775.4
1776.7.4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英军投降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开始
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73
波士顿
茶叶事件
导火线
1787
1787年宪法
19C中
2.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1861-1865
【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
邦联条例内容选编:
①宪法容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
②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只是在国会下面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委员由各州选出,每州一人。
③中央无权管理洲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
独立之初的形势:邦联制
邦联体制下各州的权力很大,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国家结构松散,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亟需加强中央集权
特点: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1)联邦制
材料:联邦政府拥有外交、国防、发行货币、制订根本大法等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1787年美国宪法》
思考:美国的联邦制有什么特点?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论法的精神》
在联邦制前提下,如何保障美国的自由?
——调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总统可否决国会立法
国会可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提名、任命联邦法官
参议院批准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
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国会
立法权
总统
行政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分权与制衡原则
(2)三权分立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民主原则
参议院
众议院
民主原则
(3)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材料: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没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1787年宪法》注:宪法中所称的“人”是“man”不包“woman”,而“其他人”(other persons)实际上指黑人和奴隶。
局限:承认奴隶制,具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尽管有很多缺憾,但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宪法。”——本杰明·富兰克林
【思考】该宪法的作用?存在什么局限?
——调和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进步:
①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
③联邦制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调动地方积极性,为美国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④创立的共和制政体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范例
2.革命过程
1781
1775.4
1776.7.4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英军投降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开始
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73
波士顿
茶叶事件
导火线
1787
1787年宪法
19C中
两党制形成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1861-1865
南北战争
联邦制、三权分立(分权制衡)、人民主权;
总统共和制
Democratic
1854年
Republican
1828年
驴—民主党
(南方种植园主)
象—共和党
(北方工业集团)
本质: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北方
南方
缺乏工业原料
输出工业原料
×
缺自由劳动力
缺销售市场
占有大量奴隶
输入工业品
×
×
×
提高关税
西部建自由州
降低关税
西部建蓄奴州
×
1.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
2.过程:
1861年
内战爆发
1862年5月
《宅地法》
1862年9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结束
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宅地法》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言》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与担任公职权,不得因种族、肤色、出生地、信仰或以前是奴隶而被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第15条宪法修正案(1869年)
3.历史意义与局限:
(1)意义: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②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③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美国的领土扩张:西进运动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路易十四
1661年-1715年在位
朕即国家。
路易十五
1715—1774在位
路易十四曾孙
我死以后,那管他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的
王太子
万一不幸,我登上王位的话……
(然后他幸运地英年早逝)
上帝啊,请保佑朕,请庇护朕,
朕当政还太年轻呀!
路易十六 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
为什么路易十五之后的国王那么害怕登上王位?
当时的法国社会出现什么问题?
波旁王朝
专制统治
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推测他们可能是什么人。
教士:第一等级
贵族:第二等级
农民、资产阶级等:
第三等级
(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1.背景
(1)政治:
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强大,要求摆脱封建统治
(3)思想:
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4)外因: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材料: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人权宣言》
思考:请指出《人权宣言》的重要原则?
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保护私有财产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艰难性
1875年1月,在关于总统选举方式上,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的一项提及“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择产生”的议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得以通过。这是宪法中唯一明确提及“共和国”的地方,从而使共和制以迂回的方式得到确定,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同年7月,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一票共和”
实质: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二)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标志:法国1875年宪法
思考:法国的共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1)经济:
工业革命尚未完成,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
(2)政治:法国封建势力强大
(3)思想:君主思想浓厚
(4)外因: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固定下来——现代民法体系
《法国民法典》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议会共和制
美国 总统共和制
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权力受制于议会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民主共和制
权力中心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
1871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
广度拓展
深度拓展
让国家内更多人获得权力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1.俄国
19世纪,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此同时,长期在农奴制压迫下生活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掀起了大规模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斗争。1853-1856年,落后的俄国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俄国遭到惨败,充分暴露了政府的无能和农奴制度的腐朽,也使俄国统治者猛然惊醒,他们意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发展本主义工业,才能使俄国走上强大的道路。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结合材料,分析俄国沙皇政府面临着怎样的“空前危机”?
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阶级矛盾尖锐;③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
思考:阅读P55-56和地图册P28,19世纪其他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特点并进行评价。
国家 背景 主要内容/经过 人物 特点 成果/局限
俄国
日本
资本主义改革
统治
危机
根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因:克里米亚战争战败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地方自治、地方选举、统一司法制度、教育改革、义务兵役制;刺激工业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上而下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未触及沙皇专制,保留农奴制残余
民族危机
1868年明治维新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制定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
经济:“殖产兴业”
军事:“富国强兵”
文化:“文明开化”
明治天皇政府
确立君主立宪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天皇专制、军国主义
(对外侵略扩张)
国家 背景 主要内容/经过 人物 成果/局限 确立制度
意大利
德国 威廉一世、俾斯麦
对外战争
19C中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
①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1864—1871年,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结构:联邦制
1648年,德意志分裂成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1814年,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 ——《大国崛起》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相关史料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评价:
积极:
①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②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特点: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立宪是虚,专制是实,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归纳总结】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2)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代议制) 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 (英国为代表)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共和制 (美国为代表)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政党制度 大多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建立过程
政体类型
体现原则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归纳总结】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课堂小结
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
项目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标志 1689《权利法案》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宪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君主专制是实 民主立宪是虚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参议院、总统相互牵制
相同点 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都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认识 虽然欧美代议制有着个性和共性的差异,有的还不完善不彻底,但是人类追求民主过程中的一大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
课堂小结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不同点 背景 政治:封建统治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英国殖民统治 经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传播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传播
确立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相同点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结果 取得胜利,立法巩固政权
影响 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发展——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巩固——南北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背景
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
资本主义的扩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
意大利统一
德国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日本明治维新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
时空坐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