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文字素材)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点总结 (文字素材)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减少,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主要标志)、制造并使用工具(主要区别)、最后进化成人类,在群体中为了更好地交流和合作,产生了语言。
3.在现代类人猿中,黑猩猩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
4.最早的古人类发现在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
5.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精子,精子从附睾通过输精管输送到尿道,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小拓展:如果男性输精管被结扎,但睾丸没被破坏,能否产生精子,精子能否排出?
答:能产生精子,但是精子不能排出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最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球形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在输卵管中受精),胚泡移植到子宫内膜(怀孕的标志),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初步具有人的形态。发育成熟的时间为38周(266天)
胎儿发育成熟后,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器官
三、青春期
1.青春期身体发育: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是因为雌性激素的作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能源物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非能源物质 无机盐

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参与细胞的建造、修复和更新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糖类 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 含量少,维持人体的有机物
脂肪 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3、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妇女中老年人) 奶类、豆类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瘦肉、鱼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动物肝脏、蛋黄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 海产品(海带、紫菜)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鱼、蛋、肉类
4、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有机物),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 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粗粮、谷类的种皮、肾
维生素C 坏血病、牙龈出血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妇女和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奶类、豆类
(1)维生素D的功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于钙和磷的吸收
(2)胡萝卜为什么可以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
二、消化和吸收
1、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咽: 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不消化)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不消化)
消化道 胃: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形成粪便
肛门:排出粪便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小肠中含有的消化液: 胆汁、胰液、肠液。
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小肠内有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口腔 小肠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胃 小肠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食糜氨基酸
小肠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的过程。
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早中晚比例:30%-40%-30%)
合理营养 不偏食、不挑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摄入最多的是谷物类(糖类),最少的是油脂类(脂肪)
不暴饮暴食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2、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
2.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保证气体顺畅通过,使外界进入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保证气体顺畅通过:骨或软骨做为支架。
5.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
6.湿润:鼻腔中黏膜分泌黏液(鼻涕),气管、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痰)。
7.清洁:鼻腔中的鼻毛,气管、支气管的纤毛。
8.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性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北欧人鼻梁较高、鼻腔较大。作用: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9.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10.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痰中存在病毒和细菌。
1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12.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原因:黏膜充血肿胀),会出现呼吸困难。
13.喉是发声器官。原因:具有声带。
14.
氧气 氧气
外界环境 肺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呼吸道) (血液)
氧气在人体中的的最终去向: 组织细胞
(人体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
1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肺左右各一个,肺叶数是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左二右三)
(2)肺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16.与呼吸有关的肌肉:膈肌和肋间肌。
17.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
18.
吸气 呼气
肋骨 向上向外运动 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肺容积) 变大 变小
膈肌(肋间肌) 收缩 舒张
膈顶部 下降 上升
肺内气压 变小 变大
19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肺泡。
20.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的含量大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扩散作用)。
21.检验呼出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2.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目多,毛细血管数目多
2.肺泡外紧贴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肺泡壁薄,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3.肺泡数目多的意义:增大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 血浆 (最上层:淡黄色半透明)
红细胞:(下层:红色)
血细胞 白细胞:(中间:白色)
血小板:(中间;白色)
2.血浆中含有的物质:水(含量最多,占90%)、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3.血浆的作用: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4.红细胞中含有的物质:血红蛋白(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因为红细胞具有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的作用:运输氧气(主要)和二氧化碳。
种类 形态特点 特点 细胞核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盘状 数量最多 无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低 贫血
白细胞 圆球形 体积最大 有 吞噬病菌 高 发炎
血小板 形态不规则 体积最小 无 止血和凝血 低 出血性疾病高 血栓
6.血红蛋白的特征: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少的地方与氧分离(劫富济贫)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
7.煤气中毒:由于人体吸收了较多的一氧化碳,导致红细胞和一氧化碳结合,无法与氧气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8.做亲子鉴定时,应该选择什么血细胞?
应该选择白细胞,白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9、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其他
动脉 厚 大 快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 薄 小 慢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会心脏从分支流向主干 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最薄 最小 最慢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10.献血和输液都选择 静脉 。
11.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目的: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12.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应该尽量选择无色透明的尾鳍。
13.观察小鱼尾鳍,应该选择显微镜的低倍镜。
14.实验结束之后,应该将小鱼放回鱼缸。
15.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常用滴管往湿棉絮上滴水,保证小鱼的湿润。
16.四肢静脉中,含有静脉瓣。目的:防止血液倒流。
17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心脏位置:位于 胸腔中央,偏左下方
心壁:由肌肉组织构成(功能:收缩和舒张)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心房向心室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心室向动脉流动)
(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心房 心室 动脉
4.心脏外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5.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
6.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6.静脉血:颜色暗红,含氧少
7.动脉血:颜色鲜红,含氧多
8.左心室比右心室厚的原因:左心室把血液送到全身(除肺),右心室把血液送到肺。
9.心脏的四个腔之间有什么关系?
上下相通,左右不同。目的:提高血液循环运送氧的能力。
10.体循环中,动脉流的是动脉血,静脉流的是静脉血。(相同)
11.肺循环中,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流的是动脉血。(相反)
12.心脏上的血液循环称为:冠脉循环。
13.测血压:测量位置在上臂肱动脉。
14.血量:占体重的7—8%
15.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6.法定献血年龄18—55周岁。
17. 人体失血1200ml-1500ml时可危及生命
人体失血800ml-1000ml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
人体失血400ml以下,2-3周可以得到补充而恢复。
18.万能供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
19.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导致身体缺氧而死。
20.成分输血:(1)大面积烧伤:血浆(2)贫血:红细胞(3)出血性疾病:血小板
(4)创伤性失血:全血
21.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2.献血之后,水分和无机盐在2小时内恢复;血浆蛋白在1天左右恢复,红细胞在1个月之内恢复。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
1.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二氧化碳、水(水蒸气):呼吸系统(呼气)
(2)水、无机盐、尿素:排汗(皮肤)
(3)水、无机盐、尿素:排尿(泌尿系统)
3、排泄不同于排遗(排遗=排便):排遗是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残渣(消化系统)。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①肾脏:形成尿液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④尿道: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肾小球流动脉血
②肾小囊 ③肾小管
三、1.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肾小囊:过滤作用
肾小球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留在肾小球(血液)中,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180升)。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因:肾小管外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一小部分的无机盐,最后形成尿液(1.5升)。
相关小习题:①血尿、蛋白尿:肾小球病变 ②糖尿:肾小管病变
2.四种液体成分的比较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四、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五、其他排泄途径
呼气、排汗(调节体温)、排尿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
2.眼球壁:外膜(角膜、巩膜)、中膜(睫状体、虹膜、脉络膜)、内膜(视网膜)
3.眼球的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
4.角膜:无色透明(透光)
瞳孔:光线进入的地方(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
虹膜:有色素(称为黑眼)
晶状体:折射光线
睫状体:具有平滑肌(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巩膜:保护作用(白色:称为白眼)
脉络膜:形成暗室(具有血管和色素,提供营养)
视网膜:形成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像)
玻璃体:支撑眼球,折射光线。
5.形成物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6.形成视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
7.如果某人眼球完好,但是看不见东西,可能是哪出现了问题? 视神经或大脑
8.近视眼: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佩戴凸透镜矫正。
9.近视眼的两种情况:①晶状体曲度过大 ②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10.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三要: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2.看书、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
3.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1.不要在强光下看书
2.不要在弱光下看书
3.不要走路看书
4.不要躺卧看书
11.外耳:耳郭、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 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
鼓室:具有咽鼓管(咽鼓管连接咽和鼓室,作用:保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防止鼓膜破裂)
半规管、前庭:感受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晕车、晕船)
耳蜗:具有听觉感受器
12.形成听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13.遇到巨大声响:①闭嘴、捂耳 ②张嘴
14.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
15.大脑(感觉、运动、语言)、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心跳、呼吸、血压)
16.大脑皮层: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17.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突起(长:轴突、短:树突)
18.神经:①长的突起(轴突和长的树突)+髓鞘 神经纤维
②神经纤维(若干条)+膜 神经
19.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神经末梢。
20.神经元的作用: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2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不具有反射的生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真菌、病毒
22.膝跳反射的实验:
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前伸,突然跳起
23.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区别:传入神经具有神经节)
24.摸烫馒头时:先缩手、后烫
25.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简单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脑干内,生来就有的
24.反射的类型: 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发射、排尿反射、吃梅止渴
复杂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内,学习或生活经验
例: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听梅止渴
25.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血液循环)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性腺:睾丸(男性):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女性):分泌雌性激素
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汗腺、皮脂腺。
26.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人体的生长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人体生长促进人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食物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低血糖
2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8.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
29.治疗糖尿病:注射胰岛素
(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作用)
30.肾上腺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
31.神经调节:速度快,范围小; 激素调节:速度慢,范围大。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大肆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草原过度放牧,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等
二、环境污染:
1、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酸雨(PH<5.6)、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化工废物。例:太湖水滋生大量蓝藻,湖水变臭
2、类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电池、废塑料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3、酸雨由大气中酸性物质(二氧化硫)造成的,被称为空中死神;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使土壤酸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酸雨危害 使水质酸化,从而使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饮用;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
4、温室效应形成: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形成的。
危害: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台风更加频繁,土地更加干旱,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5、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
6、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
7、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四、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 保护森林和植被
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机物
无机物
心脏
四个腔
瓣膜
PAGE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