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 阶段特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 统编版 阶段特征

资源简介

【阶段特征】新教材高考历史阶段特征——《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先秦时期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3.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魏晋隋唐时期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适应统一国家的时代需要,唐朝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出现了又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形成新的民族。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4.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成就与危机并存。一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潮流,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
鸦片战争到清帝退位
(1840-1912)
鸦片战争到清帝退位(1840—1912年),既是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不断高涨,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1.西方列强侵华的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冲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秩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的近代化曲折前行。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特点的新思潮不断涌现,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191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属于近代民国初期,这一时期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军阀专制的沉沦,也有资产阶级维护共和、发展经济、传播思想、变革习俗的功绩。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中华民国很快陷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之中;资产阶级为维护共和经历了从议会合法到武力斗争的曲折历程。
2.经济上:国际时局的变迁、政府政策的调整、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及爱国民众的救亡运动,使民族工业从初步发展到迅速发展。
3.思想上: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4.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习俗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明显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近代后期,这一时期,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列强侵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不断分化组合,经济和思想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政治上: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列强侵华格局由多国共同侵略变为日本一国为主。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通过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然而其继任者蒋介石虽然领导国家基本实现了统一,也坚持抗战到胜利,但其阶级本性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企图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国民政府仍推行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政策,因而最终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大潮中被湮灭。时代潮流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则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历经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立、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四个时段,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由的新中国,迎来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2.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工业因西方列强暂缓侵略与之后的卷土重来而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后因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迎来了迅速发展时期;但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日益走向萎缩。官僚资本则借助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急剧膨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进行了及时调整,并日益发展壮大。
3.文化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伴随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后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1949-1978)
1.政治上: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外交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积极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出席国际会议,发挥大国作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破冰。
3.经济上: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4.科技文艺上:反映出巩固政权的需要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特色。
全面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至今)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外交上: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3.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4.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科教文艺全面繁荣,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阶段特征】新教材高考历史阶段特征——《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早期文明
1.政治:伴随着阶级、国家和文字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迈入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分散在各大河流域,呈现出起源多元、发展多样的格局。自公元前6世纪起,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促使一些地区性帝国先后崛起。
2.经济: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大河流域的古代人类以农耕生活为主,而古希腊和古罗马则是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3.文化:古代文明区在文字、文学、科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中古时期
(5-15世纪)
1.政治:西欧从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
2.经济: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
3.文化: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帝国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4-19世纪)
14世纪至19世纪中期是世界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经济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飞跃,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上,资产阶级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猛烈冲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王权的精神统治,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3.政治上,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9世纪中期,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4.国际关系上,欧洲殖民者首先在美洲建立了殖民统治,通过奴隶贸易掠夺非洲,通过丝银贸易加强了与亚洲的贸易。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时期
(19世纪)
整个19世纪都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发展的,一方面,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另一方面,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飞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优势更加明显,世界主要大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自由主义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工人运动: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条件。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3.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后,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国家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民族解放运动:西方列强的侵略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洲人民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的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非洲人民也英勇反抗列强的侵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上半期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1.两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战后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2.社会主义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取得重大成就。
3.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在战争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虽然它们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0世纪下半叶与当今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但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1.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苏联解体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并不太平。
2.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民权运动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成就;新兴民族国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因素都使人类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不断增强。
3.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日本、中国、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多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4.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共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根脉。
5.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使人类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阶段特征】新教材高考历史阶段特征——选择性必修部分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核心职能,古今中外的国家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理解当今各国治理的不同有重要的意义。
1.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古代,由于国情的差异,各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近代以来,民主制逐渐成为历史潮流。经历了近代的曲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法律与教化:法律与教化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中国古代侧重于以德治为主的教化,而西方更侧重于法治建设。当代中国,吸取古今中外的经验和教训,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3.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目的所在。中国古代将乡里制度与保甲制度结合起来,编制严密的户籍制度,不断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西方则主要通过地方自治、福利制度等措施加强基层治理。当代中国吸取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制度。
4.国际关系:近代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处理外交关系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与社会生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充满着延续与变迁、偶然与必然、局部与整体的互动。
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食物生产从采集狩猎转向种植畜牧、植物栽培;从独立发展到物种交流;特色农业与不同文明相关联;科技革命与食品安全相关联。
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劳动工具经历了从骨木石器到铁器工具的演进;劳动力经历了从使用人力到借助畜力、自然力再到机械力的演进;农业劳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耕种到个体农耕再到大规模机械化的演进;工业劳作方式经历了从手工工场到现代工厂制的演进。
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古今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商业贸易中的相关工具、途径与方法,如货币、金融信贷等的创新历程;近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演变。
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古今中外集镇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历程及其各自特点;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5.交通与社会变迁: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意义。
6.医疗与公共卫生: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中医药的主要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域,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途径及影响,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古代:自从人类产生,便有了文化。从文化起源看,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从地域发展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古代游牧民族迁徙的特征及农耕文明帝国的出现,导致人类出现了人群迁徙、商贸往来、暴力战争等社会现象,这些均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时已通过开办官私学校、印刷书籍、兴办图博馆藏、收藏文物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近代:伴随着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之共振起伏。欧美列强凭借工业优势进行的殖民扩张,使全球贸易网在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下的碰撞中逐渐形成。这种交往和碰撞,虽然使人类文化面临断裂、毁坏等危机,但客观上也为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调适提供了契机。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图博馆藏的普及、文化遗产立法的出现等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现代:随着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内容到方式、从规模到速度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异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化、各种文化载体的公众化、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成为全球化视野下众多国家处理文化交流与传播关系的主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