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溶解度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二 第2课时
食盐能不能无限
的溶于一定量的水中?
新课导入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最多能溶解多少质量的溶质呢?
(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想一想
(3)向100克20°C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 克 20℃ 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想一想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表示符号为S)。
一、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新课讲授
因素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在一定温度下
在100g溶剂里(水)
饱和溶液
g
溶解度的四要素(同时满足)
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的意义?
在20℃,100g水中溶解36g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
在20℃,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你会判断吗?
(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
(2) 20°C,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20°C时
A的溶解度是20克。( )
(3) 20°C,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饱和溶液,则
20°C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4)20°C,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
20°C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练一练

×
×
×
t℃时,饱和溶液中:
公式1:=
例2:20℃时,NaCl的S是36g。
求100g饱和溶液中含NaCl多少克?
公式2:
例1:t℃时,68g的NaCl饱和溶液蒸干得NaCl的质量18g,求t℃的溶解度。
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三、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四、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溶解度曲线
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的影响很小,如NaCl等
讨论:
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方法二:溶解度曲线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等
讨论: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五、溶解度曲线分析
1.点:①线中的点
②线上/下的点
③ 交点
2.线:溶解度曲线
3.面
从溶解度曲线获取的信息
六、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3.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从溶解度曲线获取的信息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七、气体的溶解度的定义
八、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思考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思考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八、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压强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课堂小结
练一练
1.你设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升温增压;
B.升温减压;
C.降温增压;
D.降温减压。
2.下列几种物质中①硝酸钟、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D
C
练一练
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t1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仍是饱和溶液
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A
练一练
4.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
B
练一练
5. 根据表中数据和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35.8 36.0 36.3 36.6 37.0
乙 20.9 31.6 45.8 63.9 85.5
(1)图1中a表示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2)t ℃时,向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 g水,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t与t1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3)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 ℃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填序号)。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确定


t>t1
D
6.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___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填序号)。
A. b点→a点 B. c点→a点 C. b点→c点 D. c点→d点

80

B
练一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