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学业要求: 水平1-4: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能够说出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重要历史人物的事略、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 水平2-4: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 水平3-2: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课标分解 学什么: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新航路开辟时间时间、过程和路线等基本史实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学到什么程度: 1.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唯物史观水平2,时空观念水平3和史料实证2。 2.归纳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航路的时间、过程和路线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水平3和历史解释水平2。 3.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重大历史作用以及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水平2和史料实证水平3。
怎么学: 通过研读史料和解读地图及相关绘画,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依托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的航线示意图以及表格,归纳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航路的时间、过程和路线等基本史实。 通过将全球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作比,并比较不同地区人民对哥伦布的看法,得出全球航路开辟的重大历史作用以及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教材 分析 于宏观视角来看,全球航路的开辟是近代世界历史的开端,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开端。横向上,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纵向上,是西方殖民与海外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开端。学习新航路开辟,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于中观视角,本课是中外史纲(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上承前两个单元的世界上古与中古的历史,下启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殖民地建立的近代化历程,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之前初中的课本中,本课对应了第五单元的第16课探寻新航路,紧连的前后两课均作为了第16课的动因与结果,并被当做是世界步入近代的重要表现。初中课本已经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条件以及四位主要航海家做了全面的介绍,但相较于高中课本缺少对其他航路的描写。而在高中课本中本课属于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紧挨前单元对中古时期各大洲文明的介绍,强调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性作用——分散的农耕文明联系在一起,“世界出现”,资本主义社会来临。本课为第七课讲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结果奠定基础。同时,有关本课内容还出现在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的第四单元第十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中,再次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在贸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于微观视角来看,本课主要讲的是15—16世纪所开辟的全球航路及其开辟原因。本课分为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第一子目与第二、三子目呈现因果的逻辑关系,第二子目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第三子目重要介绍了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新世界的开辟。标题中的全球航路正是包含了新航路和其他航路两个方面,这也是与初中教材内容的一大不同。 依据教材篇幅设置、初中已学内容和课标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新航路开辟的四条重要航线。主要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 介于信息多而杂、学生接触少的情况,本课教学难点为其他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
学情 分析 在学习热情上来看:高一阶段是初中才升入高中的过渡期,该阶段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加之通过上半年的学习和积累,对历史的求知欲有所增强,但同时对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意识还不够,需要多引导。 在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抽象概括的能力,阅读史料、识读地图的能力也有所提升,所以对本课内容的接受较为容易。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是更偏好形象思维,因此教学中可引用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帮助学生探究新知,尽量图文并茂,丰富学生的认知,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知识储备上:初中教材以4课来阐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开辟过程,以及早期殖民扩张活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初中教材第14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第15课《文艺复兴运动》详尽地介绍了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概况,对应本课内容中的新航路开辟动因。第16课《探寻新航路》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过程,对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有详细介绍。高中教材中有部分新增内容: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以及后续其他航路的开辟等。可知高一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更偏重对基本史实的记忆,对史事间的关联认知不足,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借助史料进行探究,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设计问题探究活动,拓展对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 目标 1.通过研读史料和解读地图及相关绘画,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唯物史观水平2,时空观念水平3和史料实证2。 2.依托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的航线示意图以及表格,归纳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航路的时间、过程和路线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水平3和历史解释水平2。 3.通过将全球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作比,得出全球航路开辟的重大历史作用以及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水平2和史料实证水平3。 4.运用近代以来对全球航路开辟一事的评价性材料,得出其具有的双面性以及对当今国家发展的重要启示。史料实证水平4,唯物史观水平3和家国情怀水平4。
评估 任务 通过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结合教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归纳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线路。 探究全球航路开辟的重大历史作用以及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教学活动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教师的教】 提问: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展现:现代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 提问:中世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展现:中世纪T-O地图 “提到地图,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一般借助它来辨别方向和位置,但是有一种古代的地图和一般地图不一样,如果你真的用它来辨别方向,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欧洲中世纪的T—O地图就是这类“坑爹”的地图,如果你穿越回中世纪,手持一份T—O地图,企图从伦敦出发前往耶路撒冷朝圣,那么你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只能找到一座座的迷宫。” 目前现存的欧洲中世纪地图中,最大的一张保存在英国的赫尔福德大教堂里,绘制于公元1300年前后,就属于T—O地图。仔细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它显示的是一个在现代的我们看起来很是奇怪的角度。这幅地图的方向与我们所习惯的方向不同,东边朝上,南边朝右。于是,高高在上的是亚洲大陆,而地图主人所居住的英国,却落在了左下角。圆盘形的世界,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圆盘中间含有一个“T”字,分出亚非欧三大陆。由于当时美洲大陆还没有被发现,地图绘制的水准也比较原始,图中的比例、方向、地形多半是出于想像。 在赫尔福德世界地图上,离圆心的耶路撒冷越远,地图上的物种就越狂野,从大象、猞猁、犀牛、孔雀这类虽然少见于欧洲、却还不是闻所未闻的珍稀动物,一直到长得歪瓜裂枣的食人族和怪兽。 地图铭文常能与同时代异域志或奇迹文学中对异形人的文字描述构成有趣的互文比如《东方奇谭》古英语本对扇耳人有如下描述:“从那里向东有个地方,人们出生时高十五尺,宽十尺。他们有巨大的脑袋和形如扇子的耳朵。夜里,他们把一只耳朵铺在身下,用另一只耳朵裹住自己。他们的耳朵非常轻,身体洁白如牛奶。如果他们在那土地上见到任何人,就会把耳朵捧在手里,脚底开溜,速度快到人们以为他们在飞行。” 这些逡巡在地图边缘的或走、或跳、或尖叫的异形人和怪兽,折射出了中世纪欧洲人西方本位的优越感和对未知疆域的恐惧和焦虑,也折射出了欧洲人对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 十五世纪的世界 十六世纪的世界,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引出“世界之布”的重绘 【学生的学】 认真倾听教师讲授和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回忆初中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教师给出的材料。 全课由问题进行导入,介绍中世纪的地图,扩展学生的视野。 指出是全球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世界图卷的重绘,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发生改变。由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环节二 重绘之“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教师的教】 探究:面对未知的世界,为什么他们要去远洋航行? 展示材料 材料一:1500 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整个 11 世纪到 15 世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不管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中世纪社会都一直受到货币短缺的威胁。 ——《剑桥欧洲经济史》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追问:欧洲人到哪里寻求大量的黄金呢? 展示材料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世界近代现代史》 ②社会根源:《马可 波罗行纪》和人文主义鼓励的冒险精神刺激了欧洲人的“寻金热”。 追问:欧洲人为什么不从“旧”路到达东方,反而选择开辟“新”路呢? 展示材料 地图: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材料四: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兴起后,逐渐控制了欧洲传统的通往东方的商路,东西方贸易严重受阻,西欧商人追切需要开辟直通东方的新航路。 追问:为什么他们有勇气去远洋航行? ④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 探究:面对未知的世界,为什么他们能去远洋航行? 提问:结合教材35页,归纳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展示材料 ......这样,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纵也更加灵便了。改进了的帆船又可减少100-200个划手......因而也更经济了。此外,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早在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能建造多桅大船。......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注:波特兰海图的特征之一是绘有由风玫瑰或罗盘玫瑰引出的恒向线,以及标注海岸沿线的重要航点。1个风玫瑰可延伸出与航海罗盘相对应的16条或32条恒向线,分别指向16个或32个方位,表明当时航海出行使用罗盘已成主流,这类海图便是受航海罗盘的启发而绘制。一般来说,波特兰海图的风玫瑰或罗盘玫瑰是以黑色或棕色线条绘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8个“风”,以绿色线条绘出北东北、东东北、东东南、南东南、南西南、西西南、西西北、北西北8个“半风”,以红色线条绘出北偏东、东北偏北、东北偏东等16个“四分之一风”,表明此类海图的主要功能是为海员导航。 提问:为什么新航路开辟最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最早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 小结: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学生的学】 及时翻阅教材,补全笔记。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 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注意要与初中知识以及高中教材中的内容相联系。 自己阅读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相关材料,结合之前所学内容,用综合的视角看待问题。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文字、地图)以及教材内容,回答商业危机形成的原因。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授,同时展开自主思考,观察教师给出的图片,提取关键信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自行对本子目的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笔记的完善,形成正确的逻辑结构。 根据之前所学以及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四大条件,回答教师的问题,同时明晰其内在原因。 仔细阅读材料,根据地图和初中所学,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为支持航海活动,最早开辟新航路。 以简单的设问串联起动因和条件。 在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针对王室的支持一项,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对为什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重绘之“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出海,他们的航行经历成为了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提问:请阅读教材,了解四位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并且在教材中找出四人的对应成就: 谁有了意外收获? 谁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 谁最终达到了目的? 谁实现第一次环绕全球? 通过地图进行几大航线的动态演示: 列表小结,并且进行记忆技巧指导。 过渡:(展现课后问题探究的材料)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其他航路的开辟 请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梳理,补充表格。 结合地图对其他航路分类 提问:其他航路的开辟相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新特点?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展示材料: 【学生的学】 仔细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地图,逐一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四位航海家的对应成就。回答教师的相关问题。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授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自己找到的答案和教师的归纳总结,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框架。同时依照教师给出的航海示意图补充好自己的笔记。 根据教师的问题和书本内容,结合地图,填写完整如下表格。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授, 结合之前所学以及教材内容,思考其他航路的开辟相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新特点以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因为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在初中时学生已经了解得十分全面,所以这一子目主要以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四位著名航海家的成就以及其航线特点。 在教授课内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运用地图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同样运用自学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填写表格,最后由教师依托地图形象地对知识要点进行解释和总结,并让学生区分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对第二部分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环节四 重绘之“意义”(总结并拓展) 提问:对比两幅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的航海图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展示地图(教材40页) 世界各大洲、各大洋地理方位和海岸线更加清晰; 美洲被绘制为一块独立的大陆 说明:16世纪世界地图的绘制摆脱神秘色彩,绘图更加精确: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 提问: 郑和下西洋:(从目的、意义、结果三方面解答更容易)例:1.目的:郑和下西洋时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2.意义:路线远至非洲东海岸,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加强了明朝的国威,3.结果:七次远航使得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中国航海业发展衰落。4.总结:其影响稍纵即逝。 全球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的经济行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物质文化沟通大大增强。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炫富,一个求财。而后者却让世界图卷的重绘在这一时期趋于完善。 探究: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历史意义? 展示材料(教材39页【学习拓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变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展示材料: 西方的探险家们日益从东方文明的仰慕者转变为贪婪傲慢的掠夺者,他们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寻找香料和发现基督徒,而是要蚕食、鲸吞欧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于彻底征服和瓜分整个世界。——随着走向世界的深入,大航海的目的从对外界的探索、获得市场、黄金、传播宗教逐渐走向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 而这种扩张的代价是什么呢?对亚非拉美国家强制的占领、侵占与掠夺。这些开辟航路的探险家们,是卓越的航海家,但他们也是贪婪的掠夺者——是英雄,也是强盗。 【主题升华】 百年来,世界图卷的重绘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如今的新纪元,人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更多尚未被探索的未知领域,更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号召人们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一幅清晰科学、理性平等,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新图卷正在生成…… 从以上学习,我们当获得的启示:顺应时代潮流、持续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崛起、注重经略海洋。 【总结】 通过动画演示,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学生的学】 认真回忆之前所学的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再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回答教师的问题:郑和的航海算不算是对世界图卷的重绘?它和全球航路的开辟又有何不同之处? 根据教师的分析补充好自己的笔记。 仔细分析教师给出的材料,结合教材和之前所学,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看法。 根据教材和教师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同一历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积极思考从全球航路的开辟中我们应当得到的启示如何。 检查笔记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认真聆听老师的分析并牢记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 主要针对全课内容进行深化探究,通过将全球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进行对比,展示全球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历史带来的重大作用,让学生初步掌握对比论证的史学方法。 再通过多方材料的分析,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正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在最后回望当代,指出全球航路分开辟为新时代带来的启示,深度理解世界图卷之重绘的课程主题。
课堂 检测 1.(2022·山西大同高一校考期中)贵金属金银是理想的货币。中古的西欧,最初实行银本位制,15世纪以后,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金银同是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导致“贵金属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 C.西欧统治者的推动 D.拜金主义盛行 2.(2022 安徽滁州高一校考期末)15—16世纪,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冲突严重,虽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徒取得了收复失地的胜利,但北非和东非的大部分地区仍属于伊斯兰教的范围。当基督徒的宗教使命感遇上贵金属,它便化为航海探险的巨大动力。由此可推知B A.基督教文明在非洲迅速传播 B.宗教和经济因素促使新航路开辟 C.西方国家宗教矛盾日益激化 D.西欧国家普遍热衷于传播基督教 3.(2023 河北保定模拟检测)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航海家库克3次进行了太平洋探险,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的多处岛屿,并绘制了大量海图。这一航路的开辟B A.得益于英国封建王朝的强大 B.体现了航海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D.使人们第一次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当堂 反思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